新时代背景下广西民歌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
2022-12-29朱江江
朱江江
一、新时代广西民歌境况
民歌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一部分,经过劳动人民长期的口头演绎,具有了鲜活地生命力,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传统音乐体系中的一个艺术种类。早在远古时期,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日益普及,民歌就凭借其短小精悍、节奏频快、易于传唱等特征,逐渐成为人们情感抒发的一种重要形式。广西民歌是广西地区各族人民抒发自己苦乐、喜悦、怨仇乃至自得与喟叹的内心凝聚,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冲刷一直传承到现在,其社会、风俗、文学价值,得到人们的推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广西地区文化工作者深入广西民间,通过集中地收集整理,在区域内获得民歌百余首,从中可以清晰地领略到广西各地区民族文化的风貌,更能审慎领略到其浓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魅力所在,其进一步丰富了广西地区民歌的文化宝库。[1]
广西民歌大都节奏简单干练,曲调朗朗上口,词句短小精炼、衬字较多,富有生活化、情景化,比较适合在高校推广传唱,例如:“有颜有色喂是什么门?无颜无色喂是什么门?什么人把定三关口喂?什么人出家不想回喂”,这几句歌词来源于《猜花曲》,整首小调填入了大量的词语和内容,歌词中包含了大量在生活中所见到的实物,借助一问一答的方式将生活中不同的人、事、物集中展示出来,充斥着知识和情趣,颇为玩味,从中可以清晰地领略到当地的民间习俗和风情风貌。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过长久传承的民歌的生存空间也得以改变。尤其是伴随着现代市场对民歌宣传力度的增长,以及大众休闲生活对民歌创作、民歌演唱需求量的扩张,民歌艺术已经开始成为一种热销品。但是,广西民歌在传承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原因的限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电影《刘三姐》中的众多插曲响彻我国大江南北,已经成为一个代表性的广西民歌文化符号,在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广西经典民歌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核心竞争力?如何将“中国梦”与传承广西民歌文化结合?如何将民族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如何加强与拓展广西民歌文化传播新路径?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索。
二、利用高等教育传承与发展路径设想
教育是广西民歌文化在当今社会传承最重要的路径,尤其是高等教育,教育它具有选择的功能,学校将传统的广西民歌文化进行改编和筛选,在其基础上再进行加工和创造,使其形成符合当代学生审美意识和接受程度的内容,而后可以使其达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但是对于广西民歌而言,其通过高等教育实现传播的途径明显存在不足,一方面,在高校中目前尚未形成合理的教学内容,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案,高校本身对于广西民歌的传承意识也比较薄弱,特别是在民族教育方面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广西民歌的教育作用,使其没有得到应有的展现,传承手段与方式严重滞后;另一方面,在高校中民歌艺术的发展陷入困境,很多学生热衷于流行音乐、流行元素,这使得广西民歌文化缺失基本地位,没有后备人才的补充,就会导致广西民歌没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在高等教育中的传承任重而道远。[2]
加强广西民歌音乐文化在高校课堂传承性研究,一方面,要通过文献和调查双重论证,修正前人关于广西民歌音乐文化在高校课堂传承性的一些错误观点,反映广西民歌音乐文化转型概貌,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广西民歌音乐文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要通过音乐调查研究,让这些“半死不活”的民歌音乐能说、能讴歌、能唱、能舞、能奏、能演,拓展广西民歌音乐文化在高校课堂传承性研究新领域,丰富广西民歌音乐文化在高校课堂传承性研究理论,使人们更加全面了解广西民歌音乐文化在高校课堂传承性研究理论的特色性和时代性。与此同时,高校也要鼓励教师参加一些关于广西民歌的培训活动,通过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学习和学术研究活动,提高教师本身对于广西民歌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从根源上推动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进步,以此更好地为广西民歌培养充足的后备教学人才。
广西民歌艺术的传承,实际上是一个双向制约的过程,“传”和“承”相互影响、缺一不可,有人愿意教,也要有人愿意学。现如今对于广西民歌的传承,大部分都依托一些政府部门的有关学者来推动,这些学者仅仅停留在对广西民歌的收集、整理,以及对传统艺术的抢救性保护上面,虽说也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从长远来看,只凭借国家的宏观政策来推动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地传承下去,关键还在于由谁来传承?如何去传承?不能只依托艺术研究,而背离艺术实践,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高校作为传播知识与科学研究的场所,依托高校来对广西民歌进行传承就显得很有必要了。高校可以把广西民歌艺术的传承提升到最佳学习的高度,也可以将其转化为艺术实践为社会所服务,这样才能不负时代的重托,培养出广西民歌合格的传承者,让广西优秀的民歌艺术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3]
实现中国的复兴梦,离不开中国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可与传承,离不开当代青年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与热爱,这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在广西,这一切实现的基础就是对本土、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与接受,这些需要学校通过文化艺术教育来实现,而对于时代的中流砥柱,新时代青年来说,对于他们的教育就要依靠高等教育这把抓手来实现。高校作为一个传授知识、传承文化、为社会服务的公共场所,理应自觉承担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研究,特别是作为广西的本土高校,更应该积极探索广西民歌传承的新路径。目前高校对于广西民歌大多是个案研究,缺乏整体性与连贯性,就一地广西民歌论一地文化,广西民歌文化在高校课堂的传承性是需要汇总整理论述的,但目前的研究成果似乎有“千人一面”之嫌,广西民歌文化所呈现的音乐艺术根植于社会大文化,而不少研究成果缺乏“传统文化与世俗音乐文化休戚相关”的研究结论,往往以现代艺术分类法孤立对待,这些导致广西民歌文化在高校传承受到阻碍。因此,在民歌音乐文化的传承中,高校应该发挥引领的作用。
三、营造适合广西民歌传播的社会环境
高校音乐教育是施行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创新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通道。传统音乐艺术进校园不能只是空喊口号,要真正落到实处,高校在开展广西民歌音乐教育时,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广西民歌的美,发现广西民歌的妙,体验广西民歌的意,理解广西民歌的魂,领悟广西民歌的情,还要汲取广西民歌的艺术精粹和民族精神,形成高校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从而达到提升文化自信这一目的。特别对高校的音乐教育来讲,应适当加强广西民歌等本土化音乐在人文教育课程中的涉猎,在设置相关的课程时,有条件的可以邀请当地的一些民族歌手到校授课,使民间歌手进入课堂面对面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近距离地与学生一起研讨、启发,从而使学生对广西民歌产生兴趣。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使学生直接掌握广西民歌的演唱技巧与演唱特点,加强学生对广西民歌音乐文化的深入理解,并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民间艺术家在民族文化上的造诣,使广西民歌文化深入人心。[4]
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开发一些依托广西民歌教育的课程资源,学生可能对单纯的民歌类课程兴趣度不高,导致在开展过程中参与度低、缺乏积极性,在授课时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创新,绝对不可以过于注重广西民歌知识的传授,只呈现给学生单一、理论化、体系化的民歌知识,抑制学生的创造性,应该适当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广西民歌基础开展相关剧目的编排,编排一些符合现代年轻人审美需求的广西民歌剧目,剧目的编排与表演还可以记入结课对学生的最终教学评价,对于可塑性较高的剧目教师可以进行单独指导,有条件的剧目还可以提前为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做准备,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广西民歌的积极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广西民歌文化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度以及教师的课堂授课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广西民歌学习活动,从意识上不断丰富学生对于广西民歌的自我认知。
音域的稳固保持与音域的拓展是高校进行广西民歌训练的基础问题,必须运用科学化的发声方式才可以较好地进行歌唱与表现,广西民歌演唱者在进行专业训练时经常强调“润腔”两个字,即歌唱者将气息下沉吸入并保持,接着运用吸入的气息将声音稳住并不断地在此位置进行反复练习,等到头腔、鼻咽腔运用娴熟之后,逐渐将练习的音区扩展到高音区,用这种管道建立的方式来找到混声歌唱的感觉,这些科学的训练手段不仅可以保护演唱者的歌唱器官,还可以使歌唱者较好地掌握演唱广西民歌的基本技巧。很多人在唱歌时经常会模糊对字音或字头的要求,只要求歌唱技术的运用,进而得到所谓好听的声线,其实这样的发声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歌唱作品的完整性,一旦长久下去对广西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进行声乐训练时应该合理地运用与借鉴广西民歌对于咬字的训练及方法,以保证广西民歌艺术现有的完整体系。[5]
为了更好地让广西民歌在高校长久稳定发展,还要积极地营造一个了解广西民歌文化、学唱广西民歌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在学生中树立保护广西民歌音乐文化的意识,开设相关广西民歌音乐课程。此外还可通过成立广西民歌合唱团,在校园内举办广西民歌音乐会,使其成为一个长期的音乐实践模式,定期组织学生赴外参加相关的演出比赛等形式,扩大广西民歌的影响力,进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广西民歌文化,也为构建广西民歌非物质文化音乐体系培养后备人才。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积极开发符合本校学生认知规律的校本音乐内容,提升学生对广西民族音乐的了解及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接受能力,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感。另外学校还应该定期组织有潜力的学生参加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学习全面提升学生广西民歌的专业水平,在培训的过程中与其他高校相互切磋、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本学校的广西民歌教学事业朝着专业化道路进一步发展。
随着数据、网络、传媒的高速发展,现今传统民歌艺术的发展形势十分严峻,传统模式的广西民歌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化挑战,面临着发展速度缓慢、剧目更新缓慢、后备力量培养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在不摒弃其基本风貌的情况下重新占有一席之地,是当今广西民歌教育工作者不断追寻的方向。传统广西民歌之所以有良好的口碑与知名度,取决于其不断在音乐风格与曲调方面的创作与推新,还离不开广西民歌锲而不舍的打造如《刘三姐》这样的精品剧目,使其形成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品牌,这样才可以不被时光年轮所摒弃,才能不断地收获年轻观众的芳心,所以广西民歌现在也必须要在剧目与曲调演唱上进行推陈出新,高校作为提供社会服务的基本场所也要积极承担起广西民歌传承的责任,不断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社会、为国家培养相关的后备人才,不断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6]
结 语
民歌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是一个民族文化繁荣的象征,广西民歌在高校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受到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而面临了传承与发展的窘境,但是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协作、相关政策条例的督促、各高校民歌音乐团体合作交流的不断深入、以及高校民歌艺术教育的不断加强下,广西民歌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必定会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广西民歌在高校的发展也必定会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注释:
[1]赵 琳.新时代背景下广西民歌的传承与发展[J].学术论坛,2009(05):163—165.
[2]白 翎.广西黑衣壮民歌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音乐,2005(04):142—145.
[3]马树春.论民歌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模式——以广西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2):45—49.
[4]徐恩煊.浅谈广西民歌的传承和发展[J].大众文艺,2013(01):141—142.
[5]胡 晓.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广西民歌发展[J].大舞,2010(03):141.
[6]陈静静.广西地域民歌的振兴的思考[J].艺术大观,2020(3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