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癌症病人心理健康与心理一致感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2-12-29李来有

全科护理 2022年24期
关键词:癌症病人负性幸福感

郑 周,李来有

癌症是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老年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35年将有超过60%的癌症病例将发生在老年人中[1]。由于老年人本身存在慢性病侵扰、自理能力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带来的身心压力极易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2]。探讨如何让老年癌症病人提升生活质量与幸福感,已成为我们在面对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针对老年心理健康问题,传统的做法是以疾病为中心,围绕疾病提供预防和处理的相关知识,让病人被动接受和学习来达到治疗的效果,然而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并不理想[3]。事实上,心理健康问题因人而异,传统模式只注重进行客观干预,忽略了个人的主观需求,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统一的健康教育模式无法适用于需求各异的病人。而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新型理念要求提高个体自我管理能力,主张培育积极的心理,从应对压力的角度帮助病人维持和促进健康。这一新型理念的代表理论模型为有益健康模型[4]。

心理一致感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部分,目前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心理一致感(sense of coherence,SOC)是有益健康模型的核心概念,指个人具有普遍的、持久的和动态的信任感。个体的SOC由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可控制性(manageability)和有意义性(meaningfulness)3个因素构成[4]。研究表明,SOC作为一种保护性因素能对个体身心健康产生的积极结果。心理一致感高的个体能有效调动自身资源应对内外界压力,并主动采取健康促进行为维持个体的健康状态,对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预测作用[6]。在临床上开展提高病人SOC的有效干预,能为促进其心理健康与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1 老年癌症病人心理健康

癌症作为一种威胁生命的负性应激源,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在确诊和治疗癌症时,患癌人群的社会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大约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7]。有证据表明,癌症带来的如焦虑、抑郁、害怕、恐惧等常见不良情绪,会降低病人的生命质量,甚至导致其病死率上升[8],因此维护老年癌症病人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

1.1 老年癌症病人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1.1.1 负性情绪 老年人群相较于青中年人群而言,在面对癌症所带来的身心负担时,往往因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和日常活动能力下降更易出现情绪调节不佳的状况,从而影响治疗效果[9]。癌症病人中普遍存在的负性情绪包括孤独感[10]、压力[11]、焦虑[12]、绝望[13]、抑郁[13]和疲乏[15]等,而在老年癌症病人中抑郁、焦虑、疲乏3类负性情绪最严重[16]。

调查显示老年癌症化疗病人中抑郁症病人占34.62%,远高于一般人群6%的标准,但老年癌症病人抑郁情况的重要性仍未被充分认识[17]。抑郁症诊断与治疗的滞后会严重影响病人的恢复,因此临床上应注意及时确诊老年癌症病人的抑郁症状,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克服其心理治疗障碍。测量抑郁指数常用的量表包括老年抑郁量表[18]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19]。同时,焦虑作为老年癌症病人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通常受自身病情严重程度、家庭支持情况与社会福祉等方面的影响[20]。由美国杜克大学Zung编制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被广泛用于评价病人的焦虑症状[21]。此外,癌因性疲乏在癌症病人中普遍存在,发病率为25%~99%,其发病率受癌症类型和严重程度的影响[22]。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躯体疾病的耐受力日趋减退,癌症所致的疲乏心理会加重病人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同时可能诱发甚至加重躯体疾病,使治疗变得更为复杂,并影响治疗效果[23]。

孤独感也是老年病人中较为常见的负性情绪。老年癌症病人常由于认知功能下降、自理能力障碍等原因导致社交圈萎缩,造成自我效能感下降,进而引发强烈的孤独感影响病人的治疗与康复[24]。其中测量孤独感用到的工具有UCLA孤独感量表[25]。

1.1.2 幸福感 幸福感通常被认为是衡量身心健康的重要指标,病人个人报告结局中若提到了幸福感或生活满意度中至少一种情感幸福感则表明其心理健康处于正常水平[26]。老年癌症病人幸福感与满意度评分的高低能体现其心理健康的现状。韩娇[27]的研究显示,食管癌病人的主观幸福感得分低于常模,表现出精力不足、对生活满意度偏低和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担忧,病人对负性情绪的掌控力有所下降。说明幸福感与满意度水平与病人的心理健康现状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心理一致感与幸福感得分、满意度得分存在正向关联[28]。目前测量幸福感用到的工具有主观幸福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等。

1.2 老年癌症病人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研究 针对老年癌症病人现存的心理问题,临床上提倡通过各种心理干预改善其心理现状,提升生活质量。目前正在使用的干预措施有临终关怀[29]、以护士为主导的情感支持[30]、以夫妻为中心的心理干预[31]等,并均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随着老年癌症病人心理问题的复杂化,每位病人的需求各不相同,如何精准有效地处理不同病人的心理问题仍是一个难题。

2 心理一致感

2.1 心理一致感的概念与相关测量 心理一致感(sense of coherence,SOC)是个体对生活总体的认识、判断与感受,是个体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性,体现了个体在面临生活内外环境的刺激时对自身所具有的内外资源的感知能力,表达了个体拥有普遍的、持久的且动态的信心感。心理一致感的3个维度中可理解性是认知因素,指个体认为来自生活中内外环境的压力源是能被认识、预测和解释的;可控制性是工具因素,指个体可以调动自身的内外资源来处理和应对各种压力源;有意义性是动机因素,指个体在应对压力源时,认为压力源值得挑战并愿意努力克服,能从中获得满足、成就与信心。心理一致感的3个维度呈动态相关,三者构成一个整体[32]。

心理一致感的测量工具主要使用的是13条目的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和29条目的心理一致感量表(SOC-29)。该量表由美籍以色列心理学家Antonovsky[32]研制而成,包括可理解性、可控制性和有意义性3个维度。SOC-29改编自生活取向量表(orientation to life questionnaire),包含29个项目。其中可理解性11个项目,可控制性10个项目,有意义性8个项目;SOC-13是在SOC-29基础上的简化版,包含13个项目。其中可理解性5个项目,可控制性4个项目,有意义性4个项目。两版量表均采用7点计分制。SOC-13目前已在欧洲、北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多人种中得到验证,Cronbach′s α系数达到0.70~0.92,重测信度为0.55~0.75。国内使用由包雷萍等[33]修订的中文版心理一致感量表(C-SOC-13),经验证表明其内部一致性为0.76,重测信度为0.61,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SOC-29经芬兰、日本、巴西、意大利等多国家验证,Cronbach′s α系数达到0.70~0.92,重测信度为0.55~0.75,也是一个可信的量表[34]。研究表明,两版量表的信效度基本没有差别,因此SOC-13在国内外的应用更为广泛。

2.2 心理一致感的影响因素 心理一致感主要受两种因素的影响,分别是一般性抗拒不足和一般性抗拒资源(GRRs)。一般性抗拒不足是指个体在生活中遇到造成情绪情感混乱的各种事件和危机,如离异、丧亲、生病等。一般性抗拒资源(GRRs)则是指“能够促进有效管理的个人、团体或环境的任何特征”,即个体拥有的能够抵抗压力的内外部资源。包括物质资源、知识和智力、自我认同、应对策略、社会支持、个人文化根源的凝聚力、文化稳定性、仪式活动、宗教和哲学、预防性健康指导、遗传和体质以及个人的心理状态[35]。

2.3 心理一致感的相关研究 国外对心理一致感的研究相对国内起步较早,目前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其发展轨迹与影响因素上。除此以外,研究者还进行了人格特征、积极心理、负性情绪和幸福感等方面与心理一致感的相关性分析,并取得一定进展。

Antonovsky[32]认为心理一致感就像人格特质一样在童年期不断发展,直到成年早期才定型并稳定下来。赵春林[36]的研究显示心理一致感水平在成长期会随着年龄的增高而逐渐增高,最终在成年期达到顶峰,这与Eriksson等[37]在成年期被试群体中的研究结果一致。在成年期阶段的36~45岁时心理一致感呈现出降低趋势,但降低的幅度较小。进入老年期阶段60岁以上心理一致感会随着年龄增高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这与有意义性密切相关。但老年人群心理一致感的发展情况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目前,心理一致感的研究对象从不同年龄阶段的正常人发展到各类疾病病人(如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特殊情况人群(如留守儿童、救援人员、护士等),其适用范围一直在不断扩展。关于各类疾病病人如慢性病病人、器官移植者以及少量癌症病人的心理一致感相关研究中显示心理一致感对生活质量有明显的预测作用,表明心理一致感对于疾病的康复也起着重要作用。关于特殊情况人群,奚桃[38]的研究表明通过调节心理一致感可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Kleiveland等[39]通过调查挪威227名护生发现心理一致感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关系。大量研究证实心理一致感高的个体更不易患生理疾病,但该理论针对患病人群的研究仍然较少,尤其是与癌症病人相关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因此还需要在更多病种中进行验证。

3 老年癌症病人心理健康与心理一致感的关系

评价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指标包括负性情绪、幸福感和满意度等。有证据指出,心理一致感与抑郁得分存在负向关联,心理一致感水平高的病人抑郁评价得分往往较低。心理一致感与绝望、孤独感和压力等不良情绪呈负相关,心理承受能力低、易受周围环境干扰的病人心理一致感评分一般较低。心理一致感与幸福感、满意度得分为正相关联,病人幸福感与满意度得分越高,心理一致感水平也就越高。

心理一致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在于对一般性抵抗资源的剖析。葛刘娜[40]的研究表明乐观、希望、宽恕等积极的心理结构与心理一致感呈正相关;Smith等[41]的研究发现心理一致感与自我效能存在非常强烈的正向关联;刘欢等[42]的研究显示社会支持与病人心理一致感为显著的正向相关。此外,心理一致感与负性情绪的相关研究也非常丰富。大量研究证实,心理一致感与抑郁、焦虑均为显著负相关;有关心理一致感量表结构效度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心理一致感和消极情绪之间呈负向关联。

从心理一致感影响因素的角度可以发现,婚姻状况完好[43]、高学历[44]与高收入等良好的一般抗性资源可以提高心理一致感水平;积极的应对方式、充分的社会支持与心理一致感水平呈正相关关系[45]。而一般抗性资源不足如独居、财政压力大等则与低心理一致感得分有正向关联[46]。另外,高水平的感知抗性资源如自尊、乐观和自我效能等与心理一致感正相关[40]。日常生活中较为自信、乐观的癌症病人能坚持正常的人际交往,拥有较强的社会支持力,在面对不利环境时可以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尽量减少外部因素对自身的影响,因而他们的心理一致感得分普遍正常或偏高。

心理一致感作为一种成长型因素一般情况下会随着年龄的发展在45~59岁的成年期阶段达到发展顶峰,进入60岁以后的老年期阶段逐渐缓慢降低[47]。但瑞士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是老年人,心理一致感也有提升发展的空间[48]。强化心理一致感可以提高老年人应对不良心理状态的能力,从而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个人幸福感。研究发现,高学历可以提高老年癌症病人的理解能力,加大其对可理解性这一维度的支持;有力的社会支持和积极的应对方式能够增强其对可控制性的把握;乐观的人生态度与强大的自信心则对有意义性具有深刻的影响。除此之外,体育锻炼有利于维持机体活力,坚持规律运动的病人心理一致感水平普遍较高[49]。个体的主观需求与客观条件影响着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理方式,同时心理健康状况反映着心理一致感水平的高低,心理健康与心理一致感水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综上所述,心理一致感水平高的病人心理状况相对健康,而心理一致感水平低的病人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二者呈现正向相关趋势。心理一致感与健康的许多积极方面之间存在关联,例如生活质量提高、自尊、自我护理、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等。心理一致感水平的高低离不开个体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影响,从病人自身条件出发,培育积极的人生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予充分的外部支持比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更适合处理病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4 结论

本研究系统总结了老年癌症病人心理一致感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现状。强大的心理一致感可以减少压力事件带来的影响,并提供更多的应对策略(如分散注意力和重新定义情境)帮助病人改善自身状况。而心理一致感较弱的人群则恰恰相反,即使控制疾病进展、采取有效治疗,其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也并无明显好转[50]。有益健康模型注重有益健康的因素,通过激发病人的内在需求,推动病人利用自身内外资源,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和幸福感水平。拥有较强心理一致感水平的老年人会减少疾病导致地对家庭与社会的依赖程度,并树立信心,创造自身价值,提高生活幸福感。

本文从健康促进的角度出发,发掘有益健康模型在老年癌症病人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总结心理一致感对不良情绪的改善作用和对幸福感的促进作用,为解决老年癌症病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但老年癌症病人心理健康与心理一致感水平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癌症病人负性幸福感
癌症病人配偶预期性悲伤的研究进展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癌症晚期患者临床关怀与护理手段探讨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