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种子林的高产营建技术
2022-12-29王微
王 微
(辽宁省抚顺市东洲生态保护中心,辽宁 抚顺 113104)
红松在我国东北三省分布面积广泛,质地优良,在多个领域均有应用[1]。红松林营建时可作为兼用林,便于提高松子产量、增加效益,以在较短的时间给林区带来经济效益,用于补充后期林间管护等方面的费用[1]。红松种子营养价值丰富,药用价值较高,有利于心脑血管等方面的保护,因此近些年红松种子市场发展逐渐繁荣起来、种植的经济效益愈加明显。红松种子林的营建有播种育苗造林、嫁接苗造林等,其中一条最为有效的措施即为直接栽植嫁接苗。为了获得更多优质的红松种子,近些年东北地区的很多苗木单位、个人等加大了红松种子林的营建力度,红松种子林的面积逐渐增大。现结合当地实际,对播种育苗造林、嫁接育苗造林2种技术进行总结。
1 育苗前的准备
1.1 苗圃地的选择及苗床的科学设置
红松苗育苗地块要求pH值为中性,要求地势平坦、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排灌便捷、土质疏松肥沃,最好前茬栽植豆类作物,有助于后期红松苗的生长[2]。若苗床地块上有较大的风沙,为了避免对红松苗的影响可提前营建防护林。苗圃地选好后,在圃地上施入厩肥45 t/hm2、草炭土330 m3/hm2,之后对土壤进行深翻、耙细,确保苗圃地表面平整。每年的5月1日前做好苗床,长、宽、高的规格分别为20 m×1 m×10 cm。
1.2 种子处理
播种前5 d左右将红松种子清洗干净,放入到0.5%灰锰氧溶液消毒,捞出后清洗干净继续浸泡在清水中40 h左右。最后捞出均匀地平铺在孔径较细的筛子上,铺的厚度最多为10 cm,以免影响催芽的效果,之后保湿40 h以上即可有种子逐渐裂开,当露白的种子数量达到1/3左右即可用于播种。播种前在苗床上先搭建遮荫草帘,草帘需要提前消毒[1]。
2 播种、育苗
红松播种的时间在每年的4月下旬~5月上旬为好,选择在晴朗的天气里播种。先按照播种量、苗床的面积分好每个苗床播种的用量,之后均匀将种子播下,并用压辊充分压平,再培上1层厚5 mm的细沙,最后喷洒25%二氯苯氧基硝基苯20 倍液进行消毒,用量为每100 m2为8.3 kg左右。用提前准备好的草帘铺在做好消毒处理的苗床上,用立木、钉子、绳子等进行固定。之后每3~5 d浇水1次,10 d左右即可出苗[2]。
3 整地
移栽前可对地块进行精心整理,以调节土壤的水分条件、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具体整地方式结合地块实际情况而定。对于杂草长势繁茂、根系互相缠绕的地块,其土壤较为板结,整地方式适宜采取带状方式,整地的宽度可根据杂草的密度、类型等因素综合确定,可按照宽60 cm、深20 cm的规格进行整地,在移栽前1年将草皮翻扣过来隆起;对于杂草长势不佳、土壤质地疏松的地块,可不需要进行整地,只需要将杂物等清理成带状;如果育苗地的地势比较低洼,整地的方式为取土建床,床的规格为60 cm×(60~90 )cm,深翻土壤15 cm左右,挖土建高约为20 cm的高床,栽植前1年进行整地[3]。
4 造林
如果选择播种育苗造林的,则移栽的时间适合在每年的春秋季进行,雨季也可以。相对来说春季移栽时有更高的成活率,养护的费用低,雨季成活率低,有些幼苗移栽后发生渍害死亡,秋季移栽时冻害的发生可对幼苗的成活、生长产生较大的影响。由此可知在雨季移栽要及时排水、避免积水,秋季移栽则要做好各项防冻害措施[3-4]。
如果选择嫁接苗进行造林,则可选择以下3种方式,一种是在苗圃上红松砧木苗上直接嫁接,生长1年后按照提前预定好的株行距移栽。第2种是提前定植生长4~5年的红松苗作为砧木(株行距不等,如3 m×3 m 、4 m×4 m或 3 m×5 m),待砧木成活后进行现地嫁接。第3种是提前进行营养钵苗的培育,之后在营养钵苗上进行嫁接,达到一定规格后即可进行移栽。目前北方地区生产中采取的方法以前2种居多,操作相对简单、成本更低[4]。
5 造林后的管理
5.1 育苗造林后的管理
红松生长期间一些病虫害的危害较大,如枯萎病,防控上要优选优良的品种,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必要时进行药剂防治,如毛虫,主要采取以人工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等不破坏环境的措施,虫口密度达到防控指标后及时化学防治。
要求防治贯彻的植保方针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要以改善林地生态环境、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优先选用高效生物制剂和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并注意轮换用药,改进施药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农药的用量,以减少污染和残留,确保红松种子质量符合标准[5-6]。红松幼树阶段主要发生的虫害是松大蚜,防治上可于 6~7 月喷施 40%氧化乐果乳油 800~1 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发生的病害类型主要有红松落针病,防治上可在 6~7 月用代森锌或代森铵 300~500 倍液进行防治,效果较好。
5.2 嫁接苗造林后的管理
对于嫁接造林的,在嫁接时砧木与接穗一般缠绑的材料为塑料条,如果嫁接成活后需要将绑缚的塑料条及时去除,以免随着嫁接部位的增粗而导致塑料条勒入到树干皮层的现象,对嫁接苗的生长不利。如果嫁接方式选择在苗圃地嫁接的,当年嫁接后不需要将塑料条解开,第2年定植后再解开;选择现地嫁接方式的,可在嫁接后的第2年解开塑料条,如果当年嫁接后切口愈合程度好也可在当年的7月进行解绑。一般来说嫁接当年不少切口还未充分愈合,在人为、牲畜、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导致接穗部位发生劈裂、折断等损伤,对其嫁接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解开绑缚物的时间要因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创造利于嫁接苗成活、生长的条件[4]。
嫁接后一般需要进行5~7年的管理,每年的2~3月开展全面修剪1次。嫁接苗移栽后的前几年,与砧木侧枝生长相比,接穗高生长速度更慢,接穗的主枝地位逐渐丧失,因此修剪要将砧木上影响到接穗生长的侧枝顶端等部位剪去,维持接穗生长的主导性地位。前几年的修剪只需要将砧木侧枝上的主梢剪去,以做好高生长的控制,其他营养枝条要予以保留。当接穗主导地位逐渐形成、新的多层营养枝长成后,逐渐对砧木的侧枝进行修剪。当嫁接苗接穗逐渐成为完整的幼苗时即可结束树体的修剪。红松苗嫁接后安排专门人员看护、给予重点保护,避免人为或者牲畜对幼树产生损伤,另外在林间还要做好防火通道的建设,严格预防火灾的发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红松林附近可设置防护栏。
为了促使红松种子林多结实,当嫁接苗木高度超过8 m时即可从树冠上逐层开始对主梢进行短截处理,第4层上选择长势健壮、分布均匀的轮生枝条的侧枝保留下来,用于培养作为树体的多头主枝,抹除该层的其他侧枝。通过此种修剪,红松的产量提高幅度可超过1/2,经济效益明显。
北方地区风沙比较大,在风多的区域嫁接苗生长期间新梢易被风刮折断,当长度达到10~15 cm时用绳子捆绑立支柱起到固定作用。捆绑时注意不可过紧,稍微捆住即可,避免对新梢产生缢伤。栽植后及时检查成活率,对于缺苗的可在雨季相对充足的雨季进行补植,以确保移栽成活的红松苗数达到预计目的要求,有的嫁接苗砧木成活、接穗部位死亡,需要将砧木上捆绑的塑料条解开,重新进行补接,注意不要剪去砧木上的主枝,以在砧木的主梢上重新嫁接效果最好[4-5]。
条件允许时,秋季移栽的红松嫁接苗在第2年春季树体萌芽前浇水1次,如果春季定植则在2周后浇水,待水充分渗透后覆盖厚3~5 cm的土,对土壤的保墒比较有利。之后的水分管理结合土壤情况而定。每年的8月中旬~9月上旬施入肥料作为底肥,一般施过磷酸钙500 g/株、腐熟有机肥5 kg/株。施入的方式主要为沟施,结束后及时灌溉1次。每年入冬前土壤封冻前要浇封冻水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