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2022-12-29王雪虹
王雪虹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顾名思义,节水农业指的是通过多项举措所实行的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系统,它综合了水、土、作物资源,通过现代化和综合性的开发利用,使农民获得增产增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农业用水量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3%。其中,农作物用水仅占30%,有大量的水在灌溉的过程中被蒸发浪费掉。2021年,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城建部、工信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力争到2025年补齐节约用水短板,加速农田灌溉水的高效利用,围绕“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核心,加速缓解水资源危机,提高农业用水的发展水平。
一、我国发展节水农业的重要性
《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指出,要将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节水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大战略和根本性任务。
(一)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农业用水的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提升节水潜力,才能够实现对农业工作的价值优化。但是,受气候环境、地理特点的影响,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除了农业用水问题,在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供需矛盾。
(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通过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能够借助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工程技术,改变旱地农业技术及管理技术面临的困境。在调整农业结构、作物结构、改进作物布局,改善耕作制度的过程中,利用各项节水策略,实施农业套种等方式,改进耕作技术,确保粮食增产增收。逐步消除水土资源短缺对农业发展的制约性,长远地解决我国人口的粮食保障,从整体上提升我国新增粮食的生产能力。
(三)提升优化节水技术
在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过程中,推动节水农业发展,能够大幅度降低能源、水资源、土地的消耗强度。尤其是通过对节水技术的全面优化,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使各项节水技术能够为农业发展提供助力。将节水、节能、节肥等综合性效益融为一体,优化节水策略,推动工程节水和生理节水的相互融合,将精准灌溉、滴泉灌溉等方式更好地融入农业节水之中。
(四)增进农业抗灾能力
提高农业节水工作,能够弱化极端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加强以节水灌溉为主的农田水利建设上,节水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积极应对各类农业灾害,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实施全面优化,减轻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工作量,在保护环境、渠道防渗的过程中,缓解因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各项环境问题,进一步增进节水农业的发展成效。
二、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状况
节水农业作为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农业灌溉中融合节水农业举措,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我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不到50%,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利用率,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划设计存在不足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节水农业水利工程项目规模发展有限,在具体的项目设计上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因为施工方缺乏经验,所以在整体项目的设计上,存在设计不合理、技术不智能、划分不严谨等问题。这就导致建成后的节水农业项目难以发挥最佳效能。特别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节水农业的规划和设计都不够合理,严重制约了本地区的农业发展路径,导致农业收益存在极大不足。
(二)管理措施和理念缺乏
对于一些正在建设中的节水农业项目,由于缺乏专业机构的监管和推动,所以导致很多水利项目都处于无序的管理状态中。再加上受地方资金和各项因素的影响,水利设备出现了严重的渗漏等现象,在后期出现年久失修、无人管理的问题较为突出。
(三)农业用水存在浪费
在农作物进行水灌溉的过程中,大多数农村都采用抽取地下水的方式,来进行相应的农业灌溉。但是,灌溉的水量上并没有统一标准。很多农民在灌溉的过程中,只能够凭借自身经营来决定灌溉的水量、时间,部分地区的水分被蒸发,导致水资源出现了一定的浪费。
(四)水源污染问题
当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存在着一定的污染问题。尤其是在环境污染的层面上,各类化工、造纸等工厂所排放的废水,会对农田造成污染。重金属物质也很容易被河水所吸收,导致各类有毒有害物质被吸收,不但对农作物产生影响,也对人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三、如何解决我国节水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力促进农业节水,对推动现代化农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一项利国惠民的战略性工程。要想解决当前我国在节水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要从多方面入手,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统筹谋划农业节水工作,进一步强化对于农业节水的分区分类指导,全面推动农业节水的发展机制创新。
(一)加强规划设计,创新科学化节水农业技术
为了改善我国节水农业中存在的问题,政府职能部门、相关机构应该加强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尤其是要将节水农业发展作为水资浪费的主导防线。在增进高效节水工程的发展中,切实推进农业高效节水工作的健康发展。要加大对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利用程度,不断研发和推广高科技技术手段。积极研讨农业节水工程的相关配套设施。做好对节水农业工作的产业研发。在滴灌设计、输水管道等方面,持续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理念,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实现对农业高效节水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增进节水农业的发展中,制定出台了《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发展规划》,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依据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三大区域农业资源禀赋条件、产业发展现状等因素,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全力推进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建设。同时,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力发展建设高效节水农田,在5年的时间内建设高效节水农田300万亩,通过实施库井灌区、杨黄灌区等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实现节水农业广发展、高覆盖,进一步提升自流灌溉的覆盖区域。按照“分年度、分地域”的规划设计理念,开展建设试点,开辟专业示范区域。准确分析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趋势,通过科学的实施计划、科学评估项目投资,利用好辖区水资源所具备的承载能力,打造全方位产业化布局,形成更为现代的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
(二)创新发展理念,建设高效管理体系
结合我国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围绕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的实际情况,相关工作人员要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积极谋求新的管理方式,尤其是在助力农田水利工作和农田水利科技领域的相互融合上,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入手,实施更为高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举措。
一是要全面探究节水农业的实验研发。在农田水利学科方面,要积极吸引专业人才,围绕农作物高效用水、生理调控、信息采集等方面,加大对新时期水利学科研究的热点探寻。以多方面的科技举措,将单纯的水分调控转化为多方位的土壤移动规律探究。尤其是对局部灌溉和不同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农业耕作条件下的水分、养分进行深入探究。在实验研发的过程中,对于带状种植、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地下滴渗灌等形式,在土壤水分及光合作用上实施有效研究。一方面获得实验数据,为发展现代化节水农业提供科研保障,另一方面将水分、水热、水肥等相关规律融合其中,为发展节水农业和多领域研究实施成果转化。从而塑造更加严谨的理论体系,制定科学的定量方法,使节水农业管理具备发展效能。
二是要积极研发节水材料和节水设备。结合当前节水能源的发展技术,在对节水新能源灌溉设备的设计上,突破种种发展困境,对于外混式自吸泵、地面移动铝合管道系统设备、竖管万向座、灌溉设计CAD系统、智能型量水仪等多种节水设备,实现产业化延伸。在开发新技术、降低新成本的过程中,加大对节水农业设施的研发。通过资金、政策、人员保障,鼓励设计人员创新多种技能设备,针对地理位置偏远的农村地区,结合当地的土壤水质,改良节水系统设计方式。将更多的设计经验和方法带入到当地,进一步拓宽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效果,使工程设计更加合理高效,充分发挥现代节水材料和节水设备的积极运用。
三是要健全节水水利管理举措。在助推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应通过积极的政策扶持,健全农田水利建设监督机制。围绕分片、分区的精细化管理,确保每一个水利施工项目都能够获得专业人才的监管。以完善项目的建设监管,使工程建设的项目具备更加坚实的保障。而在灌溉用水的过程中,要通过完善的立法体系建设,科学调配打井数量,在保护水资源的同时,使农业水利灌溉资源获得持续的保障。通过统一的建设和监管,使农户获得更大的收益。
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作为全国著名的农业生产大市,寿光积极探寻水利改革,围绕“一平台三体系”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在多个层面加强产业延伸。首先,通过创新智慧化管理平台,搭建一个动态化、即时性的监督管理机制。围绕“智慧水利公共服务、河道管护调度和手机巡河巡坝”三个类别,创新专业的农业水利工作队伍。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农业用水工程项目进行及时整合测评,达到对现代农业项目的有效提升。其次,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寿光大力发展各项高科技,以苯板、草砖、保温砖及其他复合型材料,达到对新型农业的研发。同时以PO膜、新型保温膜等方式,深化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降低农业发展的水资源成本,达到对农业节水效果的全面治理。
(三)减少用水浪费,提高农业节水成本效益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梦能曾指出,中国作为农业用水大户,水资源浪费严重。而要想改变农业用水效率极低的方式,就必须要从源头入手,治理好农业用水中“粗放经营”“大水漫灌”的粗放型生产模式,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农业产值,逐步改变农业用水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是要具备长远认知,除了要在节水农业上实施防渗、喷灌、滴灌等节水措施,更要将多种节水工程措施和农艺、生物措施相互结合,提高农业用水的有效性和现代农业的产出性。在减少水资源浪费的过程中,创新多种方式,实现对节水农业的全面助推。第一,要加强防范水污染宣传和治理,引导农民群众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宣传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核心,改变传统的思想理念,在组织实施规划中,调整农业用水布局,调减高耗能农作物种植。第二,要推广各类集约式、低碳式的农业用水方法。要通过宣传教育和制度建设,大力发展高效节水设施发展,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在成本控制、资源利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第三,加速生态优化和农业节水相互结合,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针对草食畜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多项融合,积极提升畜牧业在现代农业的发展比重。积极围绕种植产业,加速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的附加值,以节水农业壮大第二、三产业,为节水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实现对农民的多渠道发展。第四,统筹节约用水发展机制,将水资源宏观总量和微观定额分配指标相互融合。将节水农业纳入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降低农业用水的耗能,统筹兼顾生态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多项融合,以此达到保护生态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创新节水农业技术重点领域,从农作物品种、节水型灌溉、水农艺管理措施等方面入手,积极研发耐水且具有极强抗旱性和高产量的作物品种。在降低农业灌溉用水量的同时,进一步扩大灌溉面积,缓解水资源紧张等问题,实现双效的水务节能。同时,结合植物灌溉方法,围绕节水型地面进行研究,通过实施各项保水农艺措施、施用土壤保水剂,确保节水农业的推进更具实效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水肥合理配置、加强雨水资源有效利用,将清水型灌溉和浑水型灌溉的方法组合施用,使节水农业具备更加经济低廉的发展成本。
(四)精准施策,加强水污染排放治理
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水污染治理成效显著,但仍存在农业源、生活源的水污染物排放及监管难度较大等问题。除了要降低畜牧业养殖大规模污水排放,还要从水资源治理等方面入手,健全绿色发展机制,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改变集约排放的农业污水问题,实施精准治理。认真分析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水污染物排放的相关数据,从多个方面增强污染治理的针对性,集中多项力量解决农业用水的绿色发展问题。
一方面,农业相关部门要将绿色发展摆在突出地位,积极发展对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循环。健全农业示范建设,加强价值引领,进一步改善农业种植结构,提高节水灌溉的积极影响。以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生产调配,让农民能够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从源头上控制农业生产源的产生。以品牌化的示范引领,增进绿色生态农业的师范引领,通过典型示范区域,达到对节水农业产业的价值延伸。另一方面,要督促相关部门落实节水农业责任,明确监督管理制度,加快对城市集中式污染治理的建设标准。通过环境容量的约束,进行规范的节水农业开发。在“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发展核心下,增进农业地区的发展规划、人口规模、经济水平,以更为融洽的农村污水治理体系,使农业源、生活源污染治理成为消除环境污染、提升治理战略的重要抓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打造更为适合农村污水治理系统。
例如,云南省在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中,逐步加深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控制农业面污染,调整种植业结构。通过截污、控污、清淤的生态修复系统。积极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助试点经验,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深入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形成适宜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有效组织形式和技术管理模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节水农业发展除了应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也要创新农业节水发展机制。要完善农业节水政策法规,建立严格的农业用水管理制度,增加农业节水投入,建立政府扶持和农民参与的农业节水发展机制,完善农业节水技术服务体系,深化农业节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一步增强农业节水发展的动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