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爆火,年轻人为何热衷赛博玄学
2022-12-28温好
温好
事件回放
前有星座、塔罗,现有MBTI。如今,一款叫MBTI的性格测试工具爆火,不仅成为年轻人网上“冲浪”的通行证,还被奉为指导职业、感情、生活的依据。无论是传统的命理工具还是“新宠”M B T I,年轻人对在赛博玄学中探索自我这件事,始终乐此不疲。以M B T I为代表的赛博玄学为何持续火热?在性格测试里,真的能找到一劳永逸的人生终极答案吗?
01请出示你的”MBTI“
“我是I N F J人格,如果你是I N T J/I N F J人格,那么我会被你吸引!”25岁的江楠把自己的“MBTI测试结果”放在相亲帖基本信息的显眼位置,以期能更快、更精准地匹配到“对的人”。
她用几句话阐释了IN FJ人格特质在自己身上的体现:“喜欢打卡世界各地,喜欢各种户外活动,喜欢观看话剧、演出,但也喜欢宅在家里看电影看书……”熟悉M B T I的人通过性格类型就能立刻知晓你身上有哪些特质和雷区,觉得合拍便可以尝试联系,如果性格迥异,也可以节约社交时间。
M B T I这个神秘的性格测试一夜爆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朋友圈、微博、豆瓣、小红书……M B T I全称是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由美国的迈尔斯母女在20世纪40年代编制的一个人格类型理论模型。它以荣格的《心理类型》为基础,将人格分为四个维度:E(外向)—I(内向)/N(直觉)—S(实感)/F(情感)—T(理智)/P(感知)—J(判断)。每个维度上选取一个类型,排列组合,总共可以形成16种人格类型,如INTJ、INFP、ENTP等。
随着MB TI爆火,网上的测试题也从上百道简化到了4道:
1 . 你上学的时候受欢迎吗? A . Y E S ( E )B.NO(I)
2.你运动吗?A.YES(S)B.NO(N)
3.你数学好吗?A.YES(T)B.NO(F)
4.你的房间整洁吗?A.YES(J)B.NO(P)
MB TI把复杂的认知过程简化为了一道道题,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又比星座看起来更科学现实一点。为了让各个人格更形象化,各类影视剧角色、历史人物也被用MB T I来标注。哈利·波特是具有冒险精神的ISFP,钢铁侠是外向型的企业家人格ESTP,甄嬛是心思缜密的I N F J……就连奥运冠军谷爱凌也曾在采访中透露自己是“I N T J”:建筑师型人格,内向、直觉、理智、独立。于是全网的I N T J都开始陷入狂欢:“原来我跟我的朋友谷爱凌是同一个人格,只不过她是奥运冠军,我是熬夜冠军。”
年轻人总是热衷于寻找同类,将MB T I的测试结果作为“生存法则”,还总结出不同人格交友喜好、求职倾向、行为逻辑、兴趣爱好等典型特征。当全面掌握了16型人格的每一个刻板印象之后,一场声势浩大的“潮流运动”便在互联网上拉开了帷幕。
02赛博玄学为何持续火热
星座星盘、生辰八字、紫微斗数、塔罗占卜……无论是这些传统的命理工具,还是“新宠”M B T I,暂且不论赛博玄学是否有效,对于探索自我这件事,年轻人从来没有什么抵抗力,并乐此不疲,更何况那些题目看起来好像很“懂我”的样子。
MBTI并非新鲜事物,只不过从前MBTI主要应用在企业培训、职业咨询等工作领域,世界五百强企业甚至军队都偏爱这种人格测试,因此不少公司都会将性格测试用在招聘程序中,国内一些高校也曾将MBTI测试纳入就业指导。早在2015年,《人民日报》就发布过关于MBTI职业测试的微博,智联招聘还专门推出了一份《MBTI职场性格类型大数据报告》,分析了不同人格类型的职场现状,來帮助求职者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
如今,M B T I在社交媒体上正成为流通于年轻人之间的社交货币,它迎合了年轻人自我探索的需求以及交流分享的欲望,年轻人很难拒绝加入这场“自我定位&定义他人”的娱乐浪潮。M B T I通过提供一个模糊的坐标系,满足了人们对于自我人生的把控感。它的测试结果虽然只有四个字母,却可以由此推及社交、爱情、职业发展等人生多条线程的规划及建议,让测试者仿佛拿到了剧透人生的线索。而性格测试是否准确勾勒出了“现在的我”已变得不再重要,只要描摹出的是“理想的我”就足够了。
当看到有与自己相同属性的名人时,自我的价值认同感会得到提升。如果你是I N T J,那你和马斯克是同一类人;如果你是I N T P,恭喜你,你和爱因斯坦和牛顿是同一类人……测试者很容易产生这样的心理暗示:在我的潜力之中,是否很有可能是个天才科学家?
除此之外,M B T I还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心理安慰剂的作用,形成了一个释放焦虑的出口。“我持续性焦虑、敏感多疑、内耗严重,是因为我是I N F P。这种人格的特征就是这样,所以我很正常。”
03认真,你就输了
几十道“二选一”的选择题,真能“一针见血”窥探到一个人性格的本质吗?在性格测试里,真的能找到一劳永逸的人生终极答案吗?答案当然是不能。
说到底,M B T I不过是一场关于人格分类的流行文化,并不是严谨科学的心理学测试。其发明者迈尔斯母女是荣格《心理类型》的狂热爱好者,但她们没有任何心理学学位,这也是M B T I一直被心理学界诟病的“原罪”。
在社交网络上,围绕性格测试的不同性格类型的鄙视链已经形成并不断固化。例如,善于思考的I N T J性格处于顶端,并被冠以“军师”之誉,“具有奉献精神的保护者”的I S F J性格则在金字塔庞大的底层……M B T I测试结果给人们提供了某个类型的标签,而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王芳看来,“任何标签都会令人自我固化,对他人也不公平。因为人格是发展的,对成长来说或许更重要的不是一再去证明自己有的东西,而是去探索、理解和发展自己尚未有的东西。”
小茜作为一名95后年轻人,她更倾向于撕下所有对人格、性格和类型的定义,这与肯定心理测量的专业性之间并不矛盾。对多数不了解其中奥妙的人而言,M B T I“说到底也只是一种社交工具,可以参考,但认真你就输了”。
在某种程度上,性格测试或许可以作为我们疏解焦虑的一种方式,其测试结果可以在交友、求职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中作为参考,但它远没有重要到可以决定一切。性格测试的“玄学”里,不会有你想要的一劳永逸的人生终极答案。
资料来源:那個NG、印客美学、环球人物、南风窗等微信公众号
网友这么说
@向主毫:无论测试多么准,测出的都是测试者希望自己拥有的性格。
@在孑难逃:当然,大家都知道人是会变的,一个人在不同时候测出来的结果有可能是不一样的。这只是一个测试,给大家在了解自身和做一些选择时提供一点帮助罢了,太过认真且绝对,反而就没意思了。
@悲伤的书包:总而言之,这只是一个可以相对快速地让你对自己有整体认知的工具,不要刻板印象,不要反向被它约束,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寻觅:所有的题都做完了,然后它让我缴费……我就放弃了对它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