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昭君”状摹凤凰之子

2022-12-28刘金祥

书屋 2022年12期
关键词:评传昭君乡下人

刘金祥

今年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值此之际解读和诠释美籍华裔作家聂华苓所著的《沈从文评传》(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版),不失为对饮誉中外的一代文学大师的一种纪念方式。

人物评传是对历史人物的生命萍踪和精神履历进行回顾和评介的一种著述形式,是人们了解并掌握历史人物生平、功绩和品行的重要学术文本。关于沈从文先生的传记目前国内外已出版多部,其中有由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凌宇撰写的《沈从文传》,由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历史系金介甫教授编著的《沈从文传》,由复旦大学张新颖教授撰写的《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和《沈从文的前半生:1902—1948》。张新颖将沈从文文学历程分为两个历史时段,详尽书写了沈从文生命发展的文化故事,生动再现了沈从文一生漫长却未曾间断的精神活动,是近年国内学术界关于沈从文研究的权威性传记体著作。但最早以传记形式对沈从文的人生命运和文学作品予以审视和疏解的,则是被丁玲誉为湖北“昭君”的聂华苓,她于1971年用英文写就《沈从文评传》,这部英语世界的第一部沈从文传记,对沈从文及其作品在海外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沈从文评传》一书正文共十一章,其中第八、第九两章是作者对沈从文作品的分析、解读和阐释,既深邃精辟又颖拔奇异,体现出作者对沈从文艺术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深入思考。以“三生三世”经历加身的聂华苓主张“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最好的作家”“在为人和写作方面沈从文是我仰望的天空”,因而其在书中一方面概要描摹了沈从文的殊绝旅痕和动荡年代,着重叙写了沈从文由士兵到写作者再到著名作家的人生历程,另一方面从美学层面和艺术角度精微剖解和深透分析了沈从文作品的主题意蕴、审美风格和表现技法,在此基础上明确阐发了沈从文作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沈从文对中国人生活带有抒情性而又生动的描写,是他对中国文学的独特贡献,正是这些贡献将他推向了中国现代小说作家的前沿。”当然,从正面肯定和赞誉沈从文文学成就的当代学者并非始自聂华苓,也绝不止聂华苓一人。尽管新中国成立前后文学界对沈从文褒贬不一,但称赞之声从未间断过。早在1954年著名文学理论家王瑶先生就在《中国新文学史稿》一书中写道:“他(沈从文)的文字自成一种风格……运用文字的能力是很强的。”专事沈从文研究的著名学者凌宇先生在1985年出版的《从边城走向世界》一书中盛赞:“沈从文以其创作的独特品格当之无愧地属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出色作家之列。”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1983年在《关于沈从文同志的文学成就历史将会重新评价》一文中指出:“在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从文和老舍。”而聂华苓运用现代主义理论方法从专业文学评论的角度审视和揭橥沈从文及其作品,深邃独到地抉发和阐释了沈氏作品的题旨要义和美学特点,作者在书中鲜明地指出:沈从文小说中的“乡下人”与加缪笔下的“局外人”存在着诸多相似性,“局外人”基本都生活在一个没有上帝、没有任何价值的世界之中,“乡下人”则完全生活在一个没有被现代文明影响的环境里,他们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然生命力,“从容地各在那里尽其生命之理……安于命,安于死亡”,这种言之有据的揭示和言之成理的评释,在很大程度上切中了沈从文作品的关键与要害,更具有抵达性和说服力。“乡下人”是沈从文三十岁时所写的《从文自传》里的自我称谓,这三个字既蕴含着他对社会的认知和对身份的揣度,也昭示出他的价值准则和文学立场,其作品所体现的对淳朴良善的执着追求、对卑污丑陋的不懈抗拒、对复杂命运和诡异人性的坚韧探寻,均是“乡下人”立场的一种外化和折射。换言之,“乡下人”这个意象不停地出现在沈从文作品中,意味着沈从文借助乡下人这个意象考量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一些问题。乡下人这个概念在沈从文那里代表着旧中国弱者形象,与城市文明所塑造的强悍形象构成了巨大反差,也正是由于沈从文秉持“乡下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才使其作品跨越语言阻隔穿越时空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唤起众多读者的强烈共鸣,正如聂华苓在《沈从文评传》中所说:“沈从文笔下的乡下人不仅超越了自己的起源,成为一个跨越种族的形象,而且也是一个超越时间的永恒形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把沈从文称为最伟大的印象主义者,因为“他能不着痕迹,轻轻的几笔就能把一个景色的神髓,或者是人类微妙的感情脉络勾画出来”。美国著名汉学家金介甫在其成名之作《沈从文传》中指出:“沈从文的乡土文学作品表达了他对中国道德和文化财富的见解。他创造了从童年时代就认识的湘西,用浪漫的和理想主义的笔调再塑造它。”美国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王德威在《写实主义小说的虚构》一书中认为沈从文小说中有一种混合着田园牧歌、暴力、死亡与欲望的描写,并在《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一书中主张沈从文作品提供了关于现代中国不同的抒情想象。的确,沈从文的作品以二十世纪初湘西现实生活为素材和背景,表现了湘西社会底层的悲欢离合和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其作品通过对原始性湘西的文学书写和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艺术思忖高度融合,重塑并强化了诗意的中国形象。

在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一位著名的文体实验作家,现代著名女作家苏雪林在《沈从文论》一文中论述道:沈氏作品艺术好处,第一是能创造一种特殊的风格;第二是结构多变化;第三是句法短峭简练,富有单纯的美;第四是造语新奇,有时想入非非,令人发笑。聂华苓在《沈从文评传》中对于苏雪林的上述评论进行了辨析和修正:“蘇雪林的评论或许是赞扬性的,但只揭露出散文作家沈从文取得的表面性成就。批评沈从文的人很少能看出他作品的现代性。他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很少受到关注,而正是他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他的文字具有了诗歌的密度与质感。”在书中聂华苓以《夫妇》《柏子》《静》《萧萧》《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等作品为例,对沈从文文学创作的意象表达和象征手法进行了周致细腻的文本解读,认为“沈从文的‘单纯和‘平铺直叙,是经过艺术的选择、安排才最终形成的”,指出“沈从文的句子有时可能看起来很笨拙,很随意,但它们也因此有了腔调,使主题隐藏在意象中”,强调“《静》这篇小说显示了沈从文作为一位意象派、讽刺的结构主义者以及对人物身体和心理刻画的大师的造诣。小说还体现出了他所运用的诗性语言,以及他所描写的蕴含着自然生命力的‘静的象征力量”。在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和对结构进行深度剖析的基础上,聂华苓对沈从文的意象表达和象征手法作出总体性论断:“沈从文最好的小说总能散发出一种象征性的五光十色的效果,他不断实验和发展多种文学形式,以此拓宽自己的文学之路,同时也想由此将民族自豪感传递给正在迅速觉醒中的中国民众。”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始终萦绕在聂华苓的脑际心头,沈从文本人也一直是聂华苓顶礼膜拜的文学偶像。早在1964年聂华苓从中国台湾去美国爱荷华大学任教之时,随身只携带了一本书——《湘行散记》,在美国生活的半个多世纪里,聂华苓到处寻找搜求沈从文的文学作品,从未间断研读“乡下人”的湘西小说和散文,以此表达对沈从文先生的由衷敬慕,借此排解对故国家园的浓浓乡愁。1971年美国纽约传文出版社计划出版“世界作家”系列丛书,邀请聂华苓撰写一位中国作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沈从文,意欲让英语世界读者知晓这位极富创造性的中国作家。聂华苓本人在海外的文学成就和文坛地位,为其撰写《沈从文评传》提供了诸多便利,其代表作包括短篇小说《翡翠猫》《一朵小白花》、长篇小说《千山外、水长流》《桑青与桃红》和散文集《梦谷集》《三十年后》。1967年聂华苓与丈夫安格尔筹资创办了“国际写作计划”,几十年来共有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四百多名作家和诗人受邀来到爱荷华参与这一项目,其中改革开放后来自中国大陆的作家就达五十人之多,包括艾青、萧乾、汪曾祺、吴祖光、王蒙、丁玲、冯骥才、张贤亮等驰誉当代文坛的著名作家。1976年世界各国三百多名作家联合提名聂华苓夫妇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尤为值得一提的是,1972年聂华苓夫妇还悉心翻译和详尽注释了《毛泽东诗词选》(Poem of Mao TseTung),此举在美国汉学界乃至西方文化界产生了巨大轰动。聂华苓在翻译叱咤于二十世纪世界政坛的湖南人毛泽东诗词的同时,又将笔触聚焦另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坛享有盛誉的湖南人——沈从文,为这位中国百年乡土文学大师树碑立传。凝结着聂华苓心血和智慧的《沈从文评传》,五十年前就在美国出版发行了,几经周折与辗转终被译成中文并在国内出版,在很大程度上了却了“世界文学组织之母”聂华苓的一桩心愿。

经过岁月的泽漉与淘洗,《沈从文评传》依然散发着奇异的魅力,其牵系和承载着半个世纪的文学情缘,引领读者再次返回氤氲着自然天性的湘西边城。《沈从文评传》全书十一个章节、十五万余字,除了前言和正文外,书中还收录了两篇篇幅较长的附录,一篇为《乡下人沈从文,1984》,另一篇是《与自然融合的人回归自然了》,两文从不同视角回眸和追忆了聂华苓夫妇与沈从文相见相知的往事,情深意笃,情意绵长,使读者深切地体会到聂华苓“我是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的内心告白,禁不住唏嘘伤感、泪落心酸。聂华苓的出生地武汉和沈从文的故乡湘西凤凰同属于荆湘文化圈,久远深湛的荆湘文化传統中九死不悔的精神气质,赋予了二人温情刚直坚毅的文化品性,正是相同的文化品性使得二人在心灵碰撞和灵魂交流中趋同共契。五十多年前,正值芳华的聂华苓以一部《沈从文评传》寄寓文学情思、慰藉孤独心绪,照亮自己寻找文化之根的精神之旅,使人们对营构湘西恬淡静谧诗意氛围的沈从文有了感性认知,而在倡导张扬民族文化自信、传播中国文学故事的当下,这部湖北作家写湖南作家的心性相通的人物传记,将引导年轻读者领受凤凰之子至善至美的文学理想,体悟漂泊海外的湖北“昭君”浓郁的寻根情结。

猜你喜欢

评传昭君乡下人
论20世纪80年代我国电影中的“乡下人进城”叙事
梅兰芳评传
转世的桃花(评传)
《林非评传》序
昭君
张庚评传
昭君
乡下人家
——根据课文《乡下人家》编写
昭君别院
长歌一曲昭君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