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淀方式”理论支撑下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2022-12-28蒋磊金红梅
蒋磊 金红梅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推进与落实,新型教学模式受到教师的关注。“积淀方式”理论是指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过观察、实践去探寻问题,形成寻求思路,在教师的指引和鼓励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深层次地理解数学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厘清核心概念,有理可依;创新提问方式,有径可循;注重教学指导,有法必施;拓展多维训练,融会贯通。
关键词:积淀方式;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数学教学应当有时间、空间的积累和沉淀,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容易走入一种误区:快节奏、高强度、急于求成。于是,课堂上,这些教师只关注结果,过程能省则省;在培养学生思维上,浅尝辄止,想当然地认定;在教学方法上,自创捷径,不合理地迁移……诸如此类的现象,不断侵蚀学生数学思维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在这样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也不会感觉到不妥,他们会认为这种“近路”是“聪明”;而教师则以“尊重学生”为由,默许学生的这些不规范。更有甚者,有些教师为了提高所谓的教学成绩,自己也会有这种抄近路行为,比如快节奏的讲课、高强度的练习。事实上,这种高强度、大容量、快节奏只是一种饮鸩止渴。设想一下,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有多少人还记住数学、研究数学?又有多少人会自觉地运用数学思维来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呢?一项调查表明,很多学生在学校里,最不愿意上的课就是数学课,如果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他们是不愿意再去碰数学这门学科的,因为他们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好处与乐趣。
针对上述存在的现象,我们通过实施“积淀方式”理论支撑下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旨在拉长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达成“三会”目标,即会看——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想——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说——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世界。
一、厘清核心概念,有理可依
数学问题意识是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数学现象所产生的一种心理观念,教师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所隐藏的数学问题中,让学生更好地获取和整理信息,让学生知晓已有的信息与目标之间存在的问题及矛盾需要解决,进而形成质疑、释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还能推动个体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论述问题、解决问题等自主心理活动,形成自身独特的见解。
“积淀方式”理论指的是积攒式、积淀式的方法,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常常会把自己的学习经历与生活经验、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等方面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新的疑惑与知识框架,并通过不断的积累、积淀,形成自我独有的生疑、释疑方式。“积淀方式”理论支撑的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体验发现问题,并形成探索的思路,在教师引导、帮助和激励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其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示意图表示。(如图1)
二、创新提问方式,有径可循
(一)注重思维培养
抽象性、逻辑性以及广泛性是数学课程的主要特性。针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来讲,要加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处在交替期,指的是从形象思维转化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仅仅依靠教材与常规课堂教学是不行的,还需打破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将教学理论和生活实际相融合,对提问方式进行创新。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充分挖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达成逻辑性分析与推理性分析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10以内的数”中“自然数2的认识”时,教师可先出示两盆花,然后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其抽象成2个○,最后让学生认识自然数2。这个过程在形式上看似是去掉数量词“盆”,使学生学会用符号表示,实质上则是去掉情境,使得数具有一致性,使抽象的数字经历简约阶段和符号阶段,给学生思维的培养提供了“脚手架”。
(二)敢于质疑问题
有问题才会有答案,问题是获取知识的前提条件,是创新传统提问方式的基础,是培养创新技能的关键。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时应多加引领并激励学生勇于提出质疑,善于提出质疑。同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与技能的重要手段。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抛砖引玉,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在揭示课题后可以提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提出“什么是内角?”“什么是内角和?”及“内角和是多少?”“学了内角和有什么用?”等问题。
通过这样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将其新知和旧知联系起来创设现实情境,提出探索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加深了其对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其思维的发展。
(三)结合实际生活
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应把知识点和学生实际生活相融合,贴近生活,这样会让学生很容易接受,学起来也会得心应手,并在欢快的气氛中掌握所学知识。在使用数学教材时,教师要以学生接触事物最多的情况作为模板,在模板中加入所学知识,最终实现理论与实际生活相贴合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关系”时,一个选择路线的生活问题让学生找到了已学知识的支点。他们又通过观察,发现了与当前所学知识的联系,这样就让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得到了很好的展现。通过三根长短不一样的小棒在学生的手中 “压一压”这一简单动作学生发现,三角形除了稳定性之外还有其他的特征,這也激发了他们去探索“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与能否围成三角形的关系”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换一换其中的一根小棒,以促进学生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注重教学指导,有法必施
(一)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一旦引入得当,便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反之就会让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不喜欢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面对不同类型的知识时,都能乐学、会学、学会,并在方法的引导下习得数学核心素养。引入学习方法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进行引入,以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圆的本质,教师提出问题:不允许用圆规,不借助圆形物体,还有其他方法画圆吗?这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兴趣盎然,他们潜心探究圆的奥秘,通过用笔、手等现实可用的资源构造“圆规”的方法,真正理解了圆的本质。这样,教师立足数学知识的本质,在不露痕迹地追问中深化了学生对圆的认识。
(二)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
由于年龄特点,在小学教学课堂上,很多学生在选则学习方式时并不是很恰当。为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目标,了解自主学习的方式和特征。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一课中的“研究左起第19盆是什么颜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采用画图、列举、计算的策略解决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他们互动交流、合作探讨,不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方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站在旁边看,还应当全程参与,在其中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并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使处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在这样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过程中,通过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都能掌握知识技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另外,教师还要正确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帮助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新知识奠定基础,并且能够更好地将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最后变成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三)指导学生的动手实践
在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可加入适当的实践操作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以完成操作任务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相对来说较为简单,数学活动的操作流程也较为直观。为此,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培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低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加减运算时习惯于借助小木棒来达成理解。教师可以列举几组加减法的例子,让学生借助小木棒来完成计算,并在计算过程中发现规律,使他们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拓展多维训练,融会贯通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一旦有了好奇心,那么他的努力就会达到惊人的程度。”这种“所有的发现与探寻都来自于事物本身”的学习方式,针对小学生来讲效果会非常明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教师要遵循学生认知特性及数学课程的规律,利用设备、工具和媒体来传播教学信息,并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师还要多安排一些数学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创造唯美的动画来表达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游戏训练的同时还能学到数学知识并加深理解。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体积和容积”时,课前教师可以播放“乌鸦喝水”的视频,启发学生思考:乌鸦从一开始喝不到水到后来喝到水,在这个故事的背后隐含了哪些跟数学有关的知识?学生在故事的启发下,对新知探究产生了强烈的欲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形象的故事中变得直观。
(二)营造问题的课堂氛围
教学中,教师要营造问题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激励学生勇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针对同一类问题,教师应积极鼓励、指导学生打开思维之门,选用想象、预测等方式,激励学生打破传统方式,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想问题,并在不断探索中发现新的问题。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知识与发现问题的前提是质疑的习惯,这也是创新的基本动力。为此,教师需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勇于思索、敢于质疑的习惯。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探讨,解决存在疑惑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一道练习题“要求画的□和○一样多”时,在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适时追问:请你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看看还有什么样的画法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提出了“如何画出□比○少”的问题。教师进而再让学生去试着画,看看还有多少种不同的画法。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随着问题逐渐走向深入。
(三)明确问题意识的培养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身心正处在发育阶段,在学习方式和素养养成方面具备一定的可塑性,他们对所有事物的好奇心极重,遇到事情总是爱问“为什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明确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当对“问题意识”了解清楚后,教师要全面地进行考虑,要“以问引问”,鼓励学生会提出问题,进而提出更有价值和效率的问题。
(四)了解问题情境的作用
有些教师对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因为要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也有一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地设问、追问,而忽略了问题情境在课堂上的作用。事实上,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是让他们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出更有价值、更具创新性的问题,从而实现数学“再创造”。通过问题情境,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下,发现数学奥秘,对数学思考的方式和角度进行拓展,进而开阔视野,掌握数学发展规律,提升问题意识,真正意义上学习和理解数学。
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字母是对数的进一步抽象,学生不易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创设“老师过生日父亲在家人微信群发红包”这个生活情境。首先,让学生自主讨论和交流,明确一个微信群红包的金额在0.01~200元之间,教师提出问题:猜一猜,老师在微信群里抢红包,抢到的其中一个红包是多少元?其次,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表示这么多不同的猜想?从而使学生产生“用字母表示数”的现实需要,领悟字母表示数的神奇。最后,通过其他来人抢到的红包与老师抢到红包的数额关系对比,得到相应的字母与数字,并以字母与字母相加、相减、相乘、相除的形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这一抽象的知识。
总之,“积淀方式”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经过观察、实践去探寻问题,形成解题思路,在教师的指引和鼓励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拓展,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丽春.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赤子,2015(9).
[2]李小琼.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4).
[3]胡晓光.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及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27).
(责任编辑: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