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技创新平台的航天协同创新管理模式

2022-12-28李文婷王森丑金玲赵雨

国防科技工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航天成果协同

李文婷 王森 丑金玲 赵雨 /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长期以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传统的在工业部门内部闭环,并以专业分工完成型号任务的管理方式,逐渐无法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无法适应当前技术创新快速发展趋势。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探索形成了一套基于科技创新平台的航天协同创新管理模式,通过统筹谋划,以重大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主线,构建了涵盖工业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优势单位的协同创新平台,打通产学研用链条,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合力突破支撑航天装备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充分激发成员单位的创新活力,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对标国外现状分析国内差距与不足

美国对创新平台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第一类由政府直接管理运营,主要开展探索性和保密性研究工作;第二类由政府委托承包商管理,政府一般从大学、学术界和企业界中选择管理承包者;第三类由承包商拥有并直接管理,负责制定其目标、使命等,不受政府过多约束,政府资助部分研究与开发经费。

美国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灵活适用的人员聘用管理与流动机制、高度开放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高效的合作与竞争机制等,有力的支撑了美国科技研发与进步。此外,美国创新平台把技术转移作为服务国家目标的重要使命。1974年即成立了面向技术转移的联邦实验室联盟(Federal Laboratory Consortium for Technology Transfer,简 称FLC),包括美国国家实验室在内的数百家研究机构以及它们的上级部门或机构成为FLC 的成员。FLC 是把创新平台的技术成果与市场相联系的全国性网络,有效促进了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协同创新流程示意图

长期以来,国内各类创新平台在国家科技创新、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有力支撑了我国的科技发展与进步。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也存在着创新乏力、各自为阵、力量分散等现状,与国外差距明显。主要表现如下:

无法满足国家重大需求

在国际上,我国科技水平逐步跻身世界一流行列,触及美欧等科技先发国家技术核心,遭到美西方强力阻击;在国内,航天技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关乎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大局,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但目前我国技术发展仍以跟踪研究为主,缺少高水平自主创新成果,工程转化应用较少,无法满足装备发展需求。

无法适应技术创新发展趋势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虽然取得一些技术成就,但是仍表现出缺乏重大基础科学创新、缺乏颠覆性创新成果、缺乏系统规划、应用转化不足等特点。

“产学研用”结合组织形式松散

当前我国科研院所众多,各自均取得一定的发展,具备一定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但是仍然存在各自为阵、组织形式分散、创新资源无序配置等问题。

聚焦主责主业规划平台布局与建设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单位核心专业技术为主线布局创新平台建设。汇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业部门等行业内优势单位组成联合创新平台,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展领域内重大项目申报、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产业链培育,建立内部协调机制,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推动相关专业和产业的创新发展。

组织编制专业技术发展规划和发展路线图(十年规划),将国内优势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创新力量纳入产学研创新体系。路线图以五年为一个阶段,远近结合,梯次布局相关专业前沿技术。从每个研究方向展开,概述各方向当前研究进展,并分别对阻碍各方向实现“从0 到1”突破的基础理论问题,以及制约其快速发展的瓶颈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梳理。体现相关专业技术发展的趋势,及其先进性和前瞻性。

破除体制障碍打造创新机制与平台

打造以战略协议为牵引,以重大项目协同论证为核心的协同创新机制,实现多家优势单位联合论证、协同攻关的新技术研发格局。选出相关专业技术研究牵头单位,一方面,牵引平台内各单位开展相关技术论证和产品研发;另一方面,联合布局相关项目,与平台内各单位一起开展技术攻关和创新实践工作。

打造以学术交流为载体的成果交流机制,促进各单位之间成果共享共用。采用平台内单位轮值承办学术会议的方式,不断拓宽学术交流范围、丰富学术交流活动,形成以航天大会、专业论坛、专题研讨会等固定学术交流活动为核心,以调研交流、讲学培训等随机学术交流活动为辅助的成果交流机制,促进各单位之间技术和成果交流,推进应用转化。

打造以专利、算法、软件等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先进技术供给平台,建立相关专业技术专利池,由各单位拟进行许可的专利共同组成(各单位仍保留其专利在池外进行普通许可、转让、作价投资等权利)。对内,各单位之间以优惠价格相互交叉许可;对外,专利池统一打包许可、收取合理许可费用并分配收益;各单位之间因池内专利发生纠纷时,内部协商解决;池内专利遭受外部侵权时,专利池统一采取维权行动。专利池为各单位提供技术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资源共享、运用。

创新协同项目管理机制,采取项目经理负责制和课题组长负责制,赋予项目经理和课题组长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决策权、资源调动权。采取“放、管、服”结合、“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加大服务和支撑,促进项目经理和课题组长有效推进工作,加快个人成长。考核评价方式上更加注重目标完成情况、里程碑节点和对所主业及专业的贡献方面的考核,实现精准激励,营造创新氛围,激发攻关团队的创新活力。

建立创新成果良性有序流动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分配机制。对具备清晰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推荐研究成果与团队向依托单位转移。转让收入扣除成本后的收益,成果原创团队及其所在单位可以按比例进行分配,实现了预研供给和支撑型号应用、型号反哺和指导预研创新的格局,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打造思源品牌提升行业地位与影响

项目管理办法示意图

以“思源”系列创新平台为例,采用了本文所述的各类创新机制之后,取得了很好实施效果,受到了全行业的广泛关注。

聚集了大量创新资源

吸引聚集了以院士为代表的高端人才和优秀中青年技术专家。此外,通过灰犀牛技术培训班培养了大量创新后备人才,为创新平台的不断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

与行业内优势单位建立紧密联系,思源联盟和创新中心理事单位54 家,优势团队60 余个,开展深度合作的10 余家。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以哈尔滨、西安、南京、杭州、成都、深圳等地为支撑的网格化、分布式协同创新格局。汇聚了包括国内一流高校、航天工业企业、国家实验室、创新型私企等在内的各类优质创新资源,形成了产业全面、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协同创新团队。

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

创新平台相关团队紧密围绕国家安全重大装备发展需求,以引领航天制导控制技术进步为追求,不断创新制导控制技术。

十三五以来,聚焦实战化、体系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层次化布局制导控制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相关成果支撑了国家科技进步奖、集团科学技术奖等一批高水平科技奖励,为筑牢国家安全基石、增强大国博弈实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提升了行业影响力

连续举办10 届“航控论坛”,累计数千人次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已成为交流科学认识、碰撞思维火花、促进学术繁荣的平台。

连续3年,在中国航天日当天的航天大会上,发布“思源计划”蓝皮书。累计获得海内外30 余万人次关注,已成为行业发声、思想碰撞、促进智能技术发展应用的平台。

连续4年举办“灰犀牛”智能技术人才特训班。累计培养行业中青年骨干140 余人,“灰犀牛”人才培养品牌效应凸显,已成为航天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学术交流与技术研讨平台。

总结经验智慧共谋科技发展与进步

未来,我们将不断总结前期发展经验与创新智慧,紧密团结国内航天控制技术行业创新力量,加大协同创新力度,产出更多颠覆性创新成果,支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企业,助力国家航天强国建设。(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四川航天电子设备研究所)

猜你喜欢

航天成果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验收成果
逐梦航天日
工大成果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