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教育培训问题探析

2022-12-28弥磊鹏司丹丹张旭宇

国防科技工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干部职工军工应急

弥磊鹏 司丹丹 张旭宇 /文

安全教育培训是生产经营单位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性保障,是提升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最直接环节,也是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基石。据有关统计显示,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技能不足的表现,究其根本,是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不深入。

近年来,危险化学品、工矿商贸、道路交通等行业或领域发生的多起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中,暴露出部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不妨通过进一步分析,探讨改进军工单位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问题及原因分析

重形式轻效果

部分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教育培训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解决有无”的层面,在干部职工学懂弄通上下功夫不够,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将安全教育培训作为签字留档备查的手段,忽视教育培训实际效果,“三级”安全教育实际学习时间达不到法定要求,甚至存在教育培训档案造假的行为;二是各类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区分度不高、针对性不强,并未深入研究不同岗位的风险、知识和技能的差异性,日常安全培训管理松懈,培训效果无法得到保障;三是日常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中对教育培训效果的考察形式单一,以查看记录、签字、考试得分和资质证书为主,在督促干部职工加强对安全知识、技能的领会和实际应用上发挥作用不够。例如,四川宜宾“7•12”重特大事故中,事故单位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操作人员普遍缺乏化工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重岗前轻岗中

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缺少后期的持续学习,7 天后人们对其所学的新知识仅能掌握四分之一左右。通过岗前安全培训,只是具备了安全作业的基本条件,仍需要后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进一步掌握和熟练运用所学安全知识、技能,正确处理各类异常和突发情况。实际工作中,生产经营单位往往只是在岗前培训上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培训形式也相对正式,而岗中安全培训则比较简单,培训时长和内容都很难保障,加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安全标准化评审等过程对岗前培训关注比较多,对岗中培训、日常教育培训关注较少,起不到较好的引导作用。岗中培训的松软给单位日常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埋下巨大隐患,江苏连云港“12·9”重大爆炸事故中,事故单位日常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足,操作人员不清楚岗位风险,不能有效处置生产异常情况,最终导致严重后果。

重管理轻一线

一线作业人员是生产的直接参与者,也往往是事故的直接受害人,其安全意识和技能直接影响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结果。近年来,有关法律法规加大了对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等管理层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情况的监督和处罚力度,对管理层安全履职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一方面,为了避免被处罚和追责,生产经营单位在管理层的培训与考核上,投入较大精力和经费,严格制定培训、复训计划,以保证合法合规;在一线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上则投入不足,部分单位一线作业人员岗中安全培训,常采用集中播放安全警示片、发放安全宣传资料等方式,与本岗位的安全知识、技能需求关联度不高。另一方面,教育培训机构更加注重管理层培训课程安排和内容设计,缺少一线人员的培训经验。再者,管理层一般不直接参与作业,在日常履责过程中检查作业现场多,关注一线岗位安全培训工作少,对一线人员的安全知识、技能储备和安全操作情况掌握不够,不利于发挥管理层对一线安全培训工作的推进和激励作用。

重事前轻事中

11.28 事故

当前,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多是针对日常工作中的安全管理要求、防护知识和技能,对设备设施等异常状态处理、事故应急响应和处置培训演练的少,导致事发时单位的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不足,易造成事故后果扩大。例如,张家口中化“11·28”重大爆燃事故中,操作人员对装置异常工况处置不当,泄漏发生后,企业应对不及时、不科学,没有相应的应急响应能力,未能向厂区周边人员发出警报,最终导致惨剧。一方面,异常状态、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绝大多数情况下,单位都处在无事故状态,干部职工普遍缺乏事故发生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由于应急演练不足或不到位,各级各类人员应急知识、技能储备不够,事故发生时单位响应、协调混乱,员工缺乏基本的逃生技能,甚至出现盲目施救。

启示及建议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是企业主要负责人负有的法定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确保安全生产”。近年来,军工系统发生的多起生产安全事故中,作业人员无视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盲目施救等,给自身和他人带来严重伤害,教训极为惨痛。通过借鉴有关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问题,对加强和提升军工单位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四点建议:

加强监督检查

安全生产法法

事故隐患漫画

一是在军工单位安全管理中,主要负责人要带头检查单位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加大对车间、班组日常安全教育培训、行业生产安全事故传达等的检查力度,督促本单位各级各类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二是上级单位、部门监督检查中,要查看军工单位主要负责人推动落实本单位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相关动作痕迹,督促单位“一把手”履职尽责。三是采取视频追溯等方式检查现场作业人员的违规违章行为,进而倒查安全教育培训实际开展情况,督促指导军工单位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完善培训体系

一是采取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干部职工对安全教育培训的兴趣,探索建立实景教学、模拟教学等场景,提升干部职工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增加实操环节,确保作业人员熟练掌握安全技能。二是适当引入外部培训资源,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树立教育培训标杆,加大对考核不合格、实操不达标的惩处力度,让干部职工真正重视安全教育培训。三是充分挖掘单位内部的培训资源,结合“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由主要负责人带头学安全、带头讲安全,发挥引领作用,同时,加强自身安全培训人才的培养,锻炼提升班组长等基层人员的安全培训能力,发挥表率作用,打造一支更接地气、更具特色的培训队伍。

注重培训效果

一是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现场审查、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评审和安全监督检查等过程中,增加对军工单位干部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和实操能力的考察环节和评分权重,通过现场提问、查看实操演练等方式,了解和掌握军工单位安全教育培训的实施效果,督促军工单位落实安全教育培训责任、关注培训实效。二是军工单位根据任务、业态以及工艺环节、作业方式的变化,及时补充调整大纲教材,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效果评估工作,组织干部职工参与培训课程选择和效果打分,持续优化教育培训内容。

聚焦特殊环节

一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建议军工单位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保证教育培训有效开展,狠抓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放松。二是针对复工复产、加班加点等特殊时期,做好干部职工心理状态的监测和疏导,督促干部职工树牢安全理念、增强安全意识。三是面对新业态、新形势和新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安全风险分析和研判机制,加强风险辨识和防护技能的培训,提升广大干部职工风险认知和防范水平。四是加强设备设施等异常状态处理和应急救援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定期开展应急演练、评估,提升干部职工的异常状态处理、应急响应以及应急处置能力。(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中心)

猜你喜欢

干部职工军工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北京环卫集团50名干部职工下沉抗疫一线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迎新年 淮委领导节前慰问干部职工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489 名干部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