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科技战略研究

2022-12-28谭西梅

全国流通经济 2022年4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战略金融

谭西梅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北京 100031)

一、金融科技相关理论简述

1.金融科技的定义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对金融科技做出如下理解:第一,属于金融产业;第二, 存在于该产业内的金融机构依托对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金融服务;第三,该产业内的竞争者与参与者包含创业企业与成熟企业。

2.金融科技的业务分类

结合金融稳定理事会的相关研究,可以将当前的金融科技业务划分为五大类,具体如下:第一,支付结算类业务,包括零售支付业务、金融基础设施业务,如移动网络支付、跨境支付、数字货币、基于区块链的支付结算等;第二,借贷与筹资类业务,包括借贷业务与筹资业务,如网络借贷平台业务、股权众筹等;第三,市场设施类业务,包括跨行业服务业务、技术基础设施业务,如数字身份认证、电子聚合平台业务、智能合约、分布式账户、大数据业务、云计算业务等;第四,投资管理类业务,包括智能投顾业务、电子交易业务,如财务管理、交易管理等;第五,保险类业务,包括可穿戴设备业务、智能合约业务,如智能穿戴业务、合约管理等[1]。

二、金融科技战略实施的基本原则与总体布局设计

1.金融科技战略实施的基本原则

第二,始至客户原则。客户是保证金融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素。因此,在推行金融科技战略的过程中,金融机构所有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开发与推行均需要围绕客户需求展开;结合调研明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水平更强的金融服务。

第三,科技创新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在实施金融科技战略的过程中把握其中“科技”的意义,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对业务场景中多种新技术的应用路径展开全面探索,以科技能力驱动金融创新,推动金融服务不断向着便利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金融科技战略实施的总体布局设计

第一,科技驱动。对于金融科技战略来说,除了需要移动互联技术之外,还需要相关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出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其他前沿技术的优势,并积极在金融机构的各业务场景中也都在应用或尝试。金融科技战略的本质是“金融”,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对业务场景中多种新技术的应用路径展开全面探索,以科技能力驱动金融创新。在此基础上,金融机构还要持续加大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力度,以此驱动金融机构在实施金融科技战略过程中所具备着的科学技术实力水平提升。

第二,能力开放。金融机构在实施金融科技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对“开放共享”这一理念进行全面践行,原来是将服务整体开放,开放力度比较粗;而在当前,需要金融机构推出开放金融科技平台,将金融机构原有的核心金融业务利用更为标准的方式实施对外发布,促使开放力度更细、更灵活,接入仅需少量代码,更高效[2]。依托这样的业务开放发布,能够为其他合作伙伴的顺利接入提供有力支持,促使金融服务不断向着更为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打造出金融机构的线上商城。另外,金融机构还应当积极推出公有云平台,以此支持智慧政务、安心养老等多类型应用服务的提供,并同时打造图像识别、安全认证等平台服务,传统的存储、计算、网络等基础性服务,全面实现对外开放,促使金融机构的技术服务在社会中拥有更大的覆盖面。

第三,平台生态。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受到国民经济水平增高的影响,国内居民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生活方式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依旧沿用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则难以实现对国民现实金融服务需求的满足。因此,金融机构必须切实将金融服务融合至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以此更好地实现服务社会。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金融科技服务模式为建设银行推出的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为政府部门以及广大的房屋租赁中介企业、租客、房东等房屋租赁主体提供服务,以此为切入点逐步搭建起“一站式”的住房租赁金融生态圈,在平台生态的具体场景中引入金融服务,为社会提供服务[3]。另外,对于已经存在的生态,金融机构可以将其所具备的优势金融服务嵌进去,为平台赋能,并联合其他合作企业共同完成生态圈的构建,切实实现“共赢”。

三、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科技战略的实施路径探究

1.依托金融科技实现产品创新

(1)形成基于客户需要开发金融产品的工作理念

金融机构需要对金融科技战略目标实施精准定位,并确保相应内容能够在金融机构内全面传达;抛弃传统思想与工作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内的员工应用数字化、移动化、网络化的方式展开实际工作,并引导员工利用互联网思维解决现实工作问题;组织所有员工参与金融科技产品与服务的开发与创新实践中,结合配套考核机制与奖惩机制的制定与实施,达到调动员工创新积极性的效果;构建并持续完善内部风险投资体系,将核心设定为用户价值的提升,以此为基础落实对金融机构产品与服务的更新,逐步推出互联网金融业务,切实满足客户在当前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客户体验。

政府会计基本准则明确,政府会计主体在过去的经济业务或事项中产生的,由其控制且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或服务潜力的经济资源谓之资产。在资产的认定中,必须遵循以下条件。首先,由该经济资源带来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政府会计主体或服务潜力很可能实现;其次,成本能够可靠计量。相较于原高校会计制度中对高校资产范围的规定,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对资产确认更加全面、准确。资产的分类管理中,除常规科目外,流动资产还包括工程物资、在途物资、加工物资等,固定资产包括经管资产、文化资产等,无形资产需考虑研发支出情况等。

(2)创新推出金融科技产品与服务

切实参考国家政策推行、区域现实情况与金融服务需求推出更多金融科技创新性产品与服务,并对服务生态实施全面性、持续性完善,逐步构建起共生价值链条,驱动内生增长性生成,为广大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要主动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展开合作,解决企业面对的实际问题,拓展金融机构在区域金融市场中的发展空间。

例如,在数字化乡村战略的大背景下,结合对银税政策的应用,可以在金融科技平台中推出创新的税务业务的金融场景服务,由此实现税银信息的内容互换,通过建立专线、搭建系统平台等方式实现数据直连,将银税信息由“线下”搬到“线上”,打破税务部门与银行之间的信息屏障,打造个性化的中小微企业信贷产品解决方案,在健全银行信贷产品风险管理机制的同时,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破解融资难题[4]。对于该金融服务来说,其主要融入模型算法、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机器学习技术等,对来源于多个渠道的税务数据与企业基础信息、申报数据、征收数据、财务报表、上下游工商数据等第三方数据实施汇总与整合处理,结合在平台内搭建起的税务数据服务指标库,自动、迅速、精准完成对企业资质、经营情况、涉税信用、上下游关联等企业生态圈风险情况的分析与评估。在此基础上,参考银行业务的现实需求,以还款意愿、还款能力为中心,制定出中小微企业信贷产品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搭建起“线上+线下”的混合服务模式,并推出贯穿于贷款业务全过程的风险预警与防控应对服务。

2.完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

(1)推出个性化金融产品与服务

第一,加大在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开发方面的投入力度,汇总并整合分析现有客户信息,定位客户更为感兴趣且有能力购买的金融产品;对相应金融产品实施全面分析,确定产品特色、优缺势、当前持有群体的特点及偏好等,并依托相应客户特征性信息实施对金融产品的针对性推广,促使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精准营销成为现实。第二,重点展开差异性化服务的推出与提供。深入应用大数据技术展开对金融产品的营销,参考客户特征、风险偏好、新事物接受程度等信息完成不同客户群的设定,并结合相应客户群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程度更高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同时,金融机构还要及时落实对客户心态的全面研究,保证能够更为迅速地响应客户需要。

(2)优化客户关系管理

第一,促进营销体系智能化,对客户关系落实持续性的优化处理。在金融机构的日常运营中,常态化完善客户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划分客户群,确定客户偏好与需求,同时组织个性化服务与精准营销。第二,对外部数据信息展开实时性收集,主动与政府机构、其他金融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对金融机构外部数据来源的进一步拓展;强化金融机构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引入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对客户的金融数据与非金融数据进行全面且及时的采集;推行客户实时提醒,以此达到提升客户黏性的效果。

3.持续强化科技系统安全运营

(1)优化搭建金融科技平台

搭建优质的金融科技平台是当前金融机构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科技战略的必要手段。在此过程中,必须清楚业务模式,对金融科技平台作出准确定位。一般来说,金融科技平台的定位应该包含在提供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的范畴内。实际运营过程中,始终保证金融科技平台不触碰出借人的资金,对金融机构拥有的资金、出借人资金、借款人资金实施全面性的隔离管理,避免资金池。在此基础上,还要着重保证金融科技平台资产的真实性,运行过程中要始终秉承透明公开的原则,确保出借人客户可以通过App,查询到出借的债权信息,包括出借区域、出借人、出借项目等。

(2)加大在运营风险控制管理方面的投入力度

为了平衡风险控制和资产分散的关系,金融科技平台还需要在风控领域深耕细作,依靠多年经营实践积累大量有效的客户数据,加上第三方数据,建立行之有效的风控模型;通过风控模型的指引,建立审批决策引擎和风险定价体系,逐渐形成一整套日益完善的风控体系。实践中,金融机构需要对风险管理中心架构落实持续性更新与完善,并同时优化风险评估流程。在科技金融平台的实际运行中,借款人向平台递交借款申请,并由平台系统自动将填写的信息录入后台数据库,启动借款人风险定价模型的计算;相应结果信息与申请信息同时转移至审批系统内,利用审批系统完成审查,最终生成审批结果。此时,整个风险评估流程(审批流程)的主要步骤包括“审核提交—风险定价—初步筛选—信用评估—初步决策—电话调查—资料审查—实地调查—终身决策”。

在完成借款的发放后,切实参考前期设置的风险控制指标变化情况展开对警示性信号的发出,对借款风险发生以及变化情况实施分析与预报,保证第一时间落实风险防范与控制操作。依托风险预警信号即可实现对借款人、单笔借款风险程度及其性质的及时、准确判断,结合风险分类监测工作以及借款组合风险分析工作的推行,完成对借款质量状况的综合性评价,精准确定区域、行业的风险情况与程度水平。

(3)重点保证合规性

随着行业去粗取精不断深化,合规成为金融科技平台最核心竞争力。现有的“3+1”监管体系,对金融科技平台的信息披露提供了明确指引[5]。具体来看,监管规定了平台业务模式、出借限额、银行存管要求、信息披露等方方面面,出借人可参考此标准进行披露信息查询。基于这样的要求,金融机构必须持续推行对金融科技平台的全面性技术强化与功能升级,确保用户可登录后可以查看金融科技平台内所有信息披露内容。

4.重视对金融科技人才队伍的组建与管理

(1)更新人才结构

第一,强化金融科技人才的学习意识。在金融机构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所有员工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与自我提升,为员工提供更多学习与培训机会,以此达到强化员工学习意识与积极性的效果。第二,强化金融科技业务人才团队建设。

(2)及时推行金融科技战略专题培训

及时推行金融科技战略专题培训是组建高质量金融科技人才队伍的必要举措。在培训课上,需要就金融科技的定义、特征、发展阶段、背景趋势、经营模式、“一体两翼”的战略架构和“TOP+”的理念,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新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场景和案例等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就金融机构投资IT规划和实施的长期目标、阶段性任务、工作原则和方法、共享IT资源等与参训人员进行交流[6]。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住房租赁、普惠金融与金融科技战略是金融机构在新时代需要关注并推行的重大战略决策,其落地实施关系到整个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作为住房租赁和普惠金融战略的重要支撑,金融科技战略对于金融机构投资业务开拓、创新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在展开金融科技战略专题培训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参训人员全面深入学习和理解上述三大战略;对工业股惠企政策、预算股惠企政策、票据中心惠企政策进行宣传;对研发费用统计情况、加计扣除和高企申报税务核查事项进行指导说明;对工信口、科技口项目申报作说明;对科贷通等科技工作进行说明和交流;对惠企金融政策宣导作说明,引导参训人员以金融科技战略作为引领和指导,在统一规范的基础上,结合金融机构实际情况开展IT规划和实施工作,为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增强科技金融支持,助推金融机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金融科技战略是当前金融机构优化发展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指向,在实施过程中,把握其中“科技”以及“金融”的意义,始终围绕金融产品与服务实施科技创新,对业务场景中多种新技术的应用路径展开全面探索,以科技能力驱动金融创新,推动金融服务不断向着便利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形成基于客户需要开发金融产品的工作理念、创新推出金融科技产品与服务、完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优化搭建金融科技平台等策略的落实,进一步深化了金融科技战略在金融机构经营发展中的应用程度,加速了金融机构的服务升级。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战略金融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