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2022-12-28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熊晓雪

区域治理 2022年31期
关键词:理论课爱国主义思政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熊晓雪

如今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觉醒期,接收信息的渠道较广泛,信息较复杂,虽然大学生学习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同时也存在社会阅历较少、自制能力较弱、思想不够成熟等特点。在面对新时代思想意识领域尖锐复杂的环境时,不能够准确的提取有效的信息。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当前,要把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置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位置,充分把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机遇,创新大学生爱国主教育的路径,切实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1]。

一、爱国主义基本内涵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均有不同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当前推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背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全体中华儿女正为实现这一伟大梦想而矢志奋斗,这是当前推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主题。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时代主题,赋予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新的内涵[2]。”故而,把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传播渠道和方式,这不仅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突发问题,而且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意识安全建设的客观需要

“高校大学生思想意识教育工作是指承担着思想意识教育工作主体责任的高校,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对象而开展的有目标、有任务、有原则、有计划的课外实践活动。[3]”从这个观点出发,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意识教育工作有效率地完成,使之具有实践性和可行性,这有助于大学生个人成长和价值观念的显现。故而,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此来促推大学生思想意识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是促进校园和谐稳定氛围的现实需要

高校是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一个载体,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高校这个平台,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

如今大学生所处的环境纷繁复杂,海量的信息和文化的多样性,会导致大学生很难辨别信息真伪,不能够自觉屏蔽无效信息筛选有效信息,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最终迷失前进的方向。当然,这是我们所不可控制的。所以有必要通过大学生思政课这个载体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使当代大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了学习、关心、了解时事政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将进一步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增强校园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

(三)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但是,最直接最高效就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引导大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阅历、实践来感知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正确地把握和确立爱国主义的价值导向,大力弘扬融“政治情感”、动力源泉、行为准则和道德力量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持续增强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时代内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有利于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的生活情境和社会氛围,使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而有利于将大学生培育成忠诚的爱国者。

因此,我们要抓住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政课融合的方式的途径这个主要矛盾,不断丰富传播方式,不断丰富课堂内容。爱国主义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引领学生学习和掌握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还要引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喜爱,将民族文化的印记深深地融入学生的精神文化血脉中,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胎记”,形塑和熔铸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他们真正成长为忠诚的爱国者。[4]

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教育的价值旨归

(一)优化了思政工作环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素养

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政课的结合,能够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与个人未来发展相结合,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还可以使其认识到所学知识在现实中的运用方法,真正起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进而优化思政工作环境。比如:通过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从不同层面的角度进行思想政治的理解运用,阐述错误思想政治行为产生的危害,将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具体运用到工作中,使其产生的积极作用并进行说明展示等。通过这样与实践相结合的作用对比,来向学生展示思想政治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以达到提高其思想素养的目的,同时也为其生活和工作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

(二)丰富了思政课堂内容,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大学生政治认同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二者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因此,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本质就是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就要以加强道路认同教育、理论认同教育、制度认同教育和文化认同教育为主要抓手,不断培育和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促进大学生理解和认同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5]

(三)加强了思政教育工作,有助于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爱国主义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合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有效性,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去给大学生营造一个较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而言,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对他们美好的大学时光产生很重要的影响,以师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文化现象,校园文化能够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的形成。

三、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教育的现实路径

(一)将爱国主义教育积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课中,提高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

高校课堂是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有效载体,虽然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和载体多种多样,但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就是通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培训专业的老师给大学生教授专业的知识,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大学生课堂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教学始终是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的渠道,也是大学生系统习得爱国主义理论知识最直接的途径。不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应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进行爱国引导,为学生传递正确价值导向,加大爱国主义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注重讲好历史教科书、讲清时代“大考题”、讲透世界大趋势,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厚爱国之情、强化爱国担当、砥砺报国之行。通过思政课堂丰富内容的呈现,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也变得丰富起来,通过思政课堂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可以促使大学生积极投身爱国主义实践。[6]

(二)积极探索新的育人模式,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传播渠道

不断探索新的育人模式,首先,在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上可以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讲解我们国家发展重要历史时期的典型事例和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通过对中国历史上涌现出的著名爱国者、民族英雄、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从他们身上提炼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后人、为今天的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榜样宣传和示范[7]。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爱国主义的英雄人物,比如古代的岳飞、文天祥、邓世昌等,特别是自2020年那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国家和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在这场与新冠疫情抗击的斗争中,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平凡英雄”,他们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唱响了成千上万首英雄赞歌,还有如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陈薇、张定宇等医疗专家临危受命,攻坚克难,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抗击病毒的有效方案。[8]这些都是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素材,可以通过对大学生讲解各种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而达到各位英雄的英勇事迹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行为的目的。

不断探索新的育人模式,在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上加强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引导当代大学生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贴近生活的内容、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自觉主动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探索新的育人模式,要善于 “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等来增强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不断丰富和拓展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的渠道和方式,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高校有效的开展[9]。

(三)积极探索新颖的传播渠道,不断加强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机制

如今,正处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大学生,针对冲突与竞争日益加深的外部环境,面对更加复杂和不可预见的现实问题,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青年大学生不应成为一个被动的接收主体,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积极作为的共同完成主体。这种共同属性在于,能够直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份力量,完成从传统的被教育角色向自我教育、主动教育角色的转变,不仅能够被育,而且能够育人。要合理看待网络里的碎片化信息,自觉进行整合归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网络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载体。高校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及时、主动地占领新媒体领域。比如,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网站,发布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软件、文章等,在校园论坛、贴吧、班级QQ 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正面信息,另外还要高度重视智慧校园和校园网络建设,要充分利用易班、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力量,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打造具有公信力、引导力和传播力的信息交互平台。确保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发声,正面引导,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校园网络管理,谨防网络上的不良信息,防止错误信息和不当言论对大学生产生不良诱导。[10]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的主要阵地和社会思潮的前沿阵地,做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爱国主义教育最终目的是让大学生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对国家的深刻认知到深厚情感,再到日常生活中的爱国自觉。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从而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在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熏陶中,让大学生自觉接受爱国精神洗礼和理想信念培育。“课程思政内容与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相结合的内容,既是教育的知识传授,更是爱国的时代需求。高等教育要通过学科建设将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融进专业教材,进入课本,深入课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专业课教学融会贯通,让学生们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建立对国家历史、人文、自然、科学、文化的传承和热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平台。”[11]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着眼固本培元、凝心铸魂,高效有序开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正处于关键期的大学生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增强爱国情感、加强爱国认同。在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政课堂上,要加大课程改革创新力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在教学风格上要贴近大学生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紧扣大学生的现实利益关切,在教学方式上坚持课堂管理与教学互动并重。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关键作用,合理用好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促进其着力锻造过硬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着力增强教学能力,用情、用心、用力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阐释,引导大学生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新时代建功立业的爱国报国实际行动。[12]

猜你喜欢

理论课爱国主义思政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