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修复

2022-12-28鸿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胡鸿飞

区域治理 2022年31期
关键词:土壤环境污染物污染

鸿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胡鸿飞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对人民生活质量和安全构成威胁。此外,针对污染治理的相关技术有待提高,资金短缺现象时有发生,使污染场地环境治理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大研究力度,尝试技术的创新优化,恢复污染场地环境。土地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必要的物质基础,各行各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部分土壤污染都是之前的整治不当遗留的。法律法规的滞后,污染治理不力,造成了今天的土壤污染问题。最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条例,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土壤环境得到了改善。污染场地的调查是保证土壤修复的先决条件。污染现场勘查是一门将多种专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技术,当前的土壤环境监测工作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完善。

一、污染现场调查内容

由于其固有的特性,土壤污染表现出了隐性、滞后、持久等特点。土壤环境的污染会对人体和植物产生直接的伤害,对皮肤、口腔、鼻子等器官造成损害,对植物的根、叶等产生一定的损害,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实地考察是,对土壤污染程度、影响范围进行评价,从而为后续的生态恢复工作奠定基础。

(一)污染识别

在进行污染现场调查时,应先对污染物进行鉴别,并对其进行资料采集与分析,再进行实地考察,再专家会谈,对调查场地的污染物进行分析和污染状况。在这段时间内,样本通常不会被采集和检测。在对污染物进行辨识时,所采集到的资料有现场水文地质资料,政府部门出具的各类书面材料,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性资料。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判断后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二)初步调查

在对污染现场进行初步调查后,确定了基本内容和范围,需要开始采样和样品分析,然后确定现场污染的程度。一般情况下,采样点布置基本根据地块面积大小确定,面积≤5000m2,土壤采样点不少于3个;面积>5000m2,土壤采样点不少于6个,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在调查过程中,如果初步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污染物浓度不超过国家或地方标准,则可以停止调查,即现场调查结束。如果发现污染物浓度超标,则需要进行下一步更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三)详细的考察

在此基础上,对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依据采样点的不同,每个400平方米的土壤采样点数不低于1个,其它地区为1600平方米,每个6400平方米的地下水监测站不低于1个。

二、场地环境污染现状问题

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土壤污染的治理与修复问题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土壤污染风险控制、污染土壤修复、应急处理等工作中,没有以具体工作目标为指导,因而土壤环境修复管理方法不规范,成为隐患。与此同时,我国对土壤修复的各个方面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大,如行政管理、相关立法、技术研究开发、资料调查等,都缺乏有效保障,这些都是土壤修复效果无法得到提高的原因。

(一)管理上有漏洞

当前,土壤污染有关治理行政部门及立法机构工作有待加强,管理者在履行职责时通常缺乏目标,对工作抱有消极心态。此外,相应的政策法规不够健全,欠缺法律支撑,难以完成合理、有效的管理。这也是土壤治理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没有制定目标

尽管相应土壤污染治理的调研工作已进行,因为土壤污染数据不全面,在开展规管工作时欠缺依据,导致环境污染场地土壤治理欠缺统一标准,影响治理工作。

(三)调查缺乏代表性

近些年,针对土壤环境污染,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展了相应的调研评定和修补工作,对焦化、化工等企业环境污染土地开展了调研,但这种企业缺乏代表性,在土壤污染治理层面欠缺相应数据信息样本。

(四)经费预算不足

由于环境污染场地的土壤层环境修复是一项长期而繁杂的工作,对技术要求较高,土地污染具有滞后效应和隐蔽性,因此整个工程项目需要时间、技术,资金投入也比较大。要有效地、有序地开展工作,需要很多资金支持,经费不足对工作会造成影响。

(五)场地数据收集不完整

现场调查的第一步是收集和分析数据,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和现场调查。场地历史变化的数据资料很可能会损坏或丢失,所以想了解目标场地的历史情况,主要是通过相关人员访谈,但每个人的记忆不完全相同,容易产生偏差,导致场地信息不全面详细,有效信息不能准确获取,影响下一步调查和治理。主要原因是企业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意识不强,没有保存污染现场的历史信息,员工的流动性也使得难以保存这些信息。

(六)忽略水文调查

现场调查工作是在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后续性工作。不同的污染物在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下有不同的转移和转化方式和速度,因此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水文地质调查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分析污染物在现场的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迁移和转化的特点。如果没有相关的水文地质数据的初步分析,将直接影响现场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此外,还可能影响污染现场的调查区域和范围,进而影响后期污染现场的修复范围,无法对现场进行彻底有效的修复。

(七)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污染现场调查工作起步较晚,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缺乏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相关的污染现场管理体系,导致污染现场调查基础不足,不能很好地进行,使许多现场调查失去意义,随后的现场治理工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浪费资金,也没有实现环境质量的真正改善。以土壤环境评价为例,2018年颁布了《土壤环境质量农业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控制标准(试行)》(GB15618-2018)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污染物控制标准(试行)》(GB36600-2018),土壤环境评价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但部分污染因素仍缺乏相关标准。目前,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往往以污染物总量为污染评价基准,未将土壤性质对污染物生态效益的影响和纳入评价体系,容易导致评价结果与实际土壤污染状况不一致。

自2014年以来,我国先后发布了《场地环境调查技术指南》(HJ25.1-2014)等环境标准,为场地调查、修复、管理提供了依据,为促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了更有效的法律法规基础。目前,一些大城市对污染现场调查和土壤治理有更严格的地方法律法规,而其他地区没有相关的地方性规章制度,整体工作相对缓慢。以上海为例,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原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于2016年制定了《上海市场环境调查技术规范》(试行)等四项技术规范。2017年和2018年,原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分别公布了《2016年/2017年治理修复单位工业企业和市政场地再开发利用场地调查评估结果》,严格管理场地调查评估、修复方案和修复工程,确保土壤环境治理的真正落实。

三、污染场地土壤环境治理修复对策

(一)完善维修系统

污染物场地土壤环境修复需要完善的修复标准体系作为支撑,详细了解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的真实情况,并在标准体系下,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加快修复速度,恢复土壤原有特性。建立修复标准体系时,要做好前期调查,准确把握污染场地的实际情况,同时对现有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掌握治理措施和程序,然后逐步完善标准系统中的技术导则、监测技术要求、风险评估等内容,这是土壤环境污染治理的可靠保证。条款完善时,应从综合角度展开分析评价,全面了解实际开发情况,确保修复标准体系的可行性、有效性,加速污染场地土壤环境治理与修复,恢复生态环境[2]。

(二)健全制度

首先要完善有关污染场地的土壤环境政策法规。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应充分考虑污染防治、风险控制、污染普查、重点地区监督、调查,评价与修复等几个方面内容,科学地划分责任人和主体,在问题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着手解决,事后也要重视问责,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在完善政策法规的同时,还要做好宣传与教育工作,提高民众的自觉性,认清土壤污染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了解自己在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修复治理中的责任和作用。

(三)加强科研工作

对污染场地进行土壤环境修复,关键是提高污染场地的技术水平,完善技术体系。对此,有关部门应加强研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创新和优化,引进先进技术,改革技术,为污染场地土壤环境治理工作治理实施提供保障。

一是吸收先进经验和设备,结合本国国情,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开发适合我国发展需要的技术;二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对现存问题进行研究突破,提高修复技术水平。此外,还应注重理论转化实践的效率,并注意将科研成果投入实际治理中[3]。

(四)信息化建设

建设信息化系统,对污染场地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做好信息储存,为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修复提供依据。信息系统中,要对污染场地的土壤特性、污染物含量、污染等级、地形特征等进行详细记录,重视资料分类归类保存,从而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五)认真做好土壤生物污染控制工作

许多土壤生物污染是由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灌溉引起的,需要我们认真做好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收集与处理工作,并对灌溉用水源进行严格筛选与控制。

(六)政府建立专门的基金

在现场土地质量调研和土壤污染治理,建立专项基金(包含企业排污费),对产生环境污染的企业或个人追究责任,基金将作为现场调研和修补的费用。保证现场土地质量调研、土壤污染治理效果果。

(七)加强土地复垦管理

一是要防止有毒有害土地资源直接改用农用地,明确土地复垦流程,加强场所土地质量调研;依据现场调查报告,明确土地复垦方案,由政府机构组织专家评审,完工后由第三方勘察机构开展实地勘测,在这个基础上,依据调查报告,明确土地复垦用地,避免复垦环境污染用地。

四、实例分析

(一)地点概况

一家化工企业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主要产品是酞菁蓝颜料系列、偶氮类染料系列,该地块规划为居住用地,现已竣工拆迁。工程建设前,首先要对区域内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调查,有关部门和人员需要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抽样分析。

(二)土工技术要点

进行土样分析时,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确定取样位置、选择适当的取样方式、现场采集样品、定值。比较重要的因素包括:

1.布置取样点

取样点布设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布点方法,以保证取样的有效性。污染源现场采样布点的设置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布置。对污染物分布均匀的地区,采样点采用随机布点方式进行采样;对有潜在污染的地区,采用专业判断法进行采样点布设;对受污染不均或面积较大的地区采用分区布点法和系统布点法。应结合实际情况,在取样点布置中将取样区分成50m×50mm的单元,每一单元格均有一采样点[4]。

2.样本采集

采样时,可以先将土壤分为表层和深层,根据土层特征确定取样深度,在复杂土壤环境中,可以采用分层划分的方法,保证采集样品的可靠性。采深原则上是在半米以内进行表层土样采集,深层样本结合判断布点法进行合理设置,一般为采集半米至6米距离土样,要求采样间隔控制在2米左右。采样区内不同类型的土样一定要有一个采样点,如果采样区内有污染,采样量可以适当增加。此项研究的样本收集方式是,将土壤样本分别收集于不同性质的土层,6米以上每隔0.5米采集土壤样品,6米-8米每隔1米采集土壤样品。选型设备也要根据现场情况科学选择。对原状土样的取样工作,可以选择劈开套管、活塞取样器。若采集挥发性污染物,应减少不良因素对采集结果的影响,保证样品的原装,以免影响后续检测质量。采样完毕后,立即放入指定的容器中,进行密封处理。样品必须储存在4℃左右的环境下,以避免样品变质。

(三)土壤检验

经对样本检测结果分析得知,该工程场地土壤中含有三氯苯及其他物质,且杂填土及粉质黏土含量较高,均受污染,粉砂土层污染相对较小。基地中央为重污染区,因其原为生产车间,故污染严重。

(四)风险评估

将调查报告与检验报告结合起来,对污染物的筛选值进行对比,并对喷雾毒性进行分析,对场地中的轻微污染源,可以有效地剔除,对已经超过筛选范围的样品,进行专业评估,并提交完整的评估报告;测定危险系数,为后续修复提供依据。

(五)对策比较

资料采集后,就开始编制修复方案,但修复方案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一套综合方案,采用对比分析法,选出最佳方案。规划对策比选中,应考虑是否符合现行政策法规,治理后的持久性如何,所需的成本是否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根据现场情况及方案分析,最终确定适合该场地土壤修复的技术有:化学氧化法、生物通风法、焚烧法、换土法。然后再对这四项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技术分析和论证,从中筛选出经济效益最佳、效果最佳的修复工艺。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工艺选择上还要做好现场检验,确认修复工艺的效果,并给出科学的评价报告,以加强实施方案的有效性。

五、结语

总之,污染场地土壤环境问题已引起了广泛关注,需要有关部门和人员更加重视,针对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污染治理,同时对现有修复技术进行优化创新,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监督,加大恢复土壤环境的治理力度,加速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促进环保,给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土壤环境污染物污染
“优标”水稻体系对稻田土壤环境的影响
不同取样方式下船机污染物排放结果的研究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