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型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
2022-12-28何秋霞
何秋霞
(广东莱克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23401)
业财融合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主要强调在企业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良好配合下,使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促进企业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协调发展。当前,部分制造型企业已经开始实施业财融合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业财融合作用的发挥。因此,需要对当前制造型企业业财融合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地制定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促进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制造型企业业财融合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统一管理目标,降低管理成本
在企业以往内部分工模式下,各部门会出现本位主义情况。业财融合属于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并不是对企业内部分工完全否认,而是在财务管理中渗透各部门业务活动,深化对财务价值的理解,形成统一的发展目标。财务部门在对业务工作熟悉时,会掌握业务的出发点[1];业务部门在熟悉财务工作过程中,会在理解财务立场的视角下,优化业务工作,避免出现由于职能分工不同而产生的各部门本位主义及管理壁垒情况,大大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2.有助于降低经营风险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制造型企业应对自身发展进行不断优化,严格控制经营成本,以免超出合理范围。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加大了制造型企业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这种情况下,会使制造型企业面临较多的风险。要想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做好风险应急处理工作,制造型企业需要全面分析自身发展状况,构建出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从而实现制造型企业业务与财务的良好融合,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针对业务环境的不断变化,制造型企业财务部门应强化各项业务流程监控,合理控制各个环节。基于财务指标,科学地进行绩效评估,通过业财融合工作的良好推进,规避潜在的风险。
3.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实施业财融合,能够提升企业业务管理中财务管理的价值,有利于业务团队构建、控制市场风险、进行市场开拓与维护、促进生产经营良好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经济效益[2],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要遵守相应的法律规定,还应严格遵循市场发展需求。现阶段,较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均存在一定的封闭性,未能充分了解企业的业务情况。只有在业财深度融合下,才会使财务部门对企业业务进行深入了解,进而不断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二、制造型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制造型企业业财融合工作开展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业财目标不统一
现阶段,我国多数制造型企业均未实现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没有形成统一的发展目标。通常而言,制造型企业更加关注业务活动的开展情况,对业务活动相关信息外的工作指标却有所忽略。财务部门,属于制造型企业的控制管理机构,预算资金应用情况与资金经济往来是其重点关注的内容。制造型企业各部门间,在资金收入与支出方面,会存在一定的矛盾,业务部门更注重发展目标的实现,而财务部门注重的是对成本风险进行控制,两部门间未能形成统一的目标,影响到了业财融合效果。
2.财务管理基础不强
在制造型企业发展环节中,财务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但是,一些企业对此项工作有所忽视,其财务人员较为重视基础核算工作,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职能。此外,没有完整、及时地进行会计信息传递,未形成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需要花费较多的数据采集时间,信息收集工作相对滞后。
3.考核与监管机制缺位
一些制造型企业在开展业务和财务绩效考核工作时,会结合各自目标完成情况做出具体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考量,影响了业务与财务工作的良好融合,很难有效推进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
4.信息化程度较低
对制造型企业而言,在生产设备以及研发技术上重视程度较大,受到企业实力及管理者理念的限制,在信息化投入上相对不足,一些规模较小的制造型企业,不具备较好的信息化基础;而一些大型的制造型企业,虽然各部门构建了信息系统,却并未对业财融合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数据口径与财务不一致,出现了较多非结构化数据,总体信息化利用程度较低,对业财融合效果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新时期制造型企业业财融合的优化对策
1.强化理念建设,统一业财融合目标
制造型企业若想获得良好的业财融合效果,应使此项工作获得管理人员与基层工作人员的认可,定期进行基层工作人员培训,强化基层工作人员工作理念建设,确保业财融合模式的良好开展。制造型企业管理者应认识到业财融合的重要价值,树立表率作用。企业应在管理者组织下实施业财融合计划,从企业整体上贯彻业财融合理念及内涵,使所有工作人员均能了解业财融合的作用。此外,制造型企业应统一业财融合目标,优化预算管理,全面监督、预测及评估制造型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实现全方位管理[3]。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协调管理,针对性地设置预算管理部门,并且创建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体系,促进后续工作的良好开展。通过这一环节,在企业领导人员的组织、带领下,所有部门会交流、共享信息,共同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加快业财融合的实施进程。
2.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在制造型企业业财融合中,应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可以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强化培训。制造型企业应为财务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进行多样化的培训,使财务人员具备更高能力水平。通过进行财务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工作,使财务管理人员学习更多的财务知识,获得更高的业务能力,确保制造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第二,开展财务信息化管理,正确处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关系。要构建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在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下,为制造型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正确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良好开展,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使会计核算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将财务管理重点放在企业价值最大化上。第三,基于会计核算,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构建出完善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保证制造型企业业财融合中财务管理作用的充分发挥。
3.优化监督考核机制
第一,制造型企业进行绩效考核机制制定时,需要实现业务与财务考核指标的良好结合,不可分开考核。将业务与财务作为一个考核整体,形成业财整体化意识,促进业务与财务融合[4]。比如,在业务方面,不仅要关注业务量增长,还应对应收账款比例进行严格控制;在财务方面,应确保资金具备较强的安全性,还应结合业务增长,按照相同的比例进行资金收益的提升。第二,在考核机制制定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地分配考核指标,不仅要关注员工本职工作的完成程度,还应关注员工部门间交叉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适当倾斜,实现业财融合。第三,应基于公平公正原则下进行绩效考核机制的制定,同时还要强化监督,使所有员工对考核程序及指标做到全面了解,防止受主观意识的影响,将员工实际绩效客观地反映出来。
4.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
首先,制造型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对业财融合管理制度体系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在此基础上,实现业财融合,并对业财融合管理进行持续创新。制造型企业应基于原有制度下,进行制度优化与完善,结合发展规划与前景,更新制度体系内容。同时,要立足复杂的市场环境,制造型企业应积极适应内外部环境,升级自身产品与服务,并创新自身营销方式[5]。在业财融合开展过程中,需要引入动态化管理模式,结合市场需求与经营发展实际,提升业务及财务管理水平。基于互联网环境,制造型企业在发展中引进了较多的新型技术,如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企业应将眼光放远,通过全面预算的约束及规范作用,使制造型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实力。其次,制造型企业应构建出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转变以往的预算编制模式,降低成本支出与所花费的编制时间,提升预算编制效率,基于企业实际情况,重点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制造型企业在构建全面预算管理机制时,需要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在实现各项业务良好整合的同时,合理分配企业资源,提升管理效果,避免经营风险问题的出现,协调处理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获得更好的经营效益。最后,制造型企业还应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强化内部监管,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实现业务和财务的有机融合。
5.优化信息系统建设
第一,深入前期调研,做好准备工作。对制造型企业而言,应结合自身情况,科学地进行信息系统选择,在系统建设前期,需要做到充分的调查研究,进行各种编码的统一,还应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统一计量单位及取数口径、骨干人力储备等工作,防止仓促上线,浪费制造型企业资源[6]。第二,加大系统信息安全控制力度。需要明确的是,业财融合并不是信息的无限共享,应按照公司保密制度中的规定,在系统中加入判断涉密级别的节点以及配置管控方案,只有具备相应权限的人员,才能获得保密级别的数据。同时,还应加强数据的相关操作管理,如备份管理、修改管理、拷贝管理以及删除管理等。可以通过自动加密技术,自动进行数据加密,只有在授权主管的解密下,才可打开进行编辑。对于一些关键的信息,还会自动向更高级别主管发送日志记录,进行相关审批。第三,将重点放在信息系统数据的共享与积累上。制造型企业需要重点获取并积累各部门的原始数据,同时,按照相应的转化规则,进行非结构化数据的转化,最终使其变为能够用于财务评估模型中的结构化数据,最终将获得的评测结果,向其他部门的决策管理人员进行及时的推送。
6.科学创建绩效评估系统,完善成本预控机制
对制造型企业而言,若想促进后续投资活动的良好开展,应对自身所有项目活动进行科学、细致的评估与评价。通过科学评估判定,能够更好地实现后续项目活动目标,创造更高的收益,全面提升企业评价标准。制造型企业制定出的所有决策,均应与业财融合标准相符合。按照针对性的考核机制,对各项标准进行完善[7],保证各项标准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制造型企业业务活动中延伸出来的多种财务收益,都要通过专业的人员开展科学评价,同时还应在绩效评估工作中真正落实。详细对比制造型企业所有项目活动指标,分析企业现有决策,判断企业业务活动开展中所获得的收益,是否与预期设想相符合。在业务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加大监督力度,详细、全面地检查所有业务活动效率。除此之外,还应审计项目活动投入的价值,分析此项工作对于企业自身以及社会带来的相关影响,对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加以掌握,深入了解企业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细致探究企业未来收益,结合实际情况,对融合计划做出调整,形成全新的工作模式,促进业财融合工作的良好实施。
四、结语
推动业财融合工作的良好开展,对制造型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是制造型企业经济实力提升的关键。制造型企业若想实现业财融合,应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强化理念建设,统一业财融合目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优化监督考核机制;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优化信息系统建设;科学创建绩效评估系统,完善成本预控体制等。通过以上措施,期望企业可以获得良好的业财融合效果,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制造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