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量费”统筹经营管理在水泥企业的探索与实践
——以A公司为例
2022-12-28张国强
张国强
(焦作千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河南 焦作 454150)
一、前言
为有效应对企业面临的经营困境,A公司开始实施“价量费”统筹经营管理,以有效统筹企业内部经营资源,科学管理、科学施策,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有效应对经营困境。
构建“价量费”模型的前提是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对环保政策做足功课,对矿产资源治理力度做好充分评估,对未来几天、几个月甚至1年做出充分的预测,在对市场前景、原材料供应、生产停机推定的情况下,进行充分的决策。
“价量费”模型除对宏观政策评估外,需要不间断地对公司水泥、熟料库存、原材料、燃料、氨水等进行适时了解,确保产品销售不间断,原料供应有保障。
“价量费”模型需要执行者对市场条件、政策变动敏感,及时调整决策,每一个条件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模型的决策准确性,从而确保做出合理的决策。
二、A公司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A公司营销管理较为粗放,精细化管理不够,员工素质亟待进一步提升。A公司成立时间较短,员工多为破产改制企业职工,原有的思想认识不高,技术水平有限,组织纪律性和技能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好的工作习惯和素养需要进一步培养,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现代水泥企业精细化管理要求。
A公司自2014年以来,受到国家环保政策、水泥协会限产保价、矿产资源综合治理、运输超限治理等因素的影响,水泥熟料不能连续生产,原材料供应受限,生产经营受到严重限制。A公司为了打破制约,最大限度地保证连续生产,同时提高产品售价、保证产销平衡、降低物料盘运费用,探索并建立了“价量费”模型,在保证生产平稳运行的前提下,算账搞经营,提质增效、节支降耗,提升企业效益。
三、“价量费”统筹经营管理机制的构建及内涵
“价量费”统筹经营管理就是充分考虑市场、物料供给、宏观政策的情况下,实现产品售价高、数量多、成本费用少,从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价量费”模型中的“价”,包括公司水泥、熟料售价,原燃材料采购价格;“量”包括水泥、熟料销量,水泥、熟料库存量,熟料盘运量,原燃材料库存量,原燃材料盘运量,焦煤公司内部单位水泥需求量;“费”包含熟料盘运费、销售费、采购费。
公式如下:水泥售价*水泥销量+熟料售价*熟料销量-原燃材料采购价格*原燃材料采购量-水泥库存量*水泥机会成本-熟料库存量*(熟料机会成本+熟料盘运成本)=企业扩大盈利规模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水泥熟料售价越高,库存越合理,盘运费越低,企业盈利就越多,企业就越能实现保值增值。
1.正常生产销售期间
水泥销量=水泥产量-焦煤内部安全用量;
熟料销量=熟料产量-水泥生产用熟料-熟料库存量;
原燃材料采购量=生产需要量+基本库存量;
水泥、熟料、原燃材料价格为市场价;
水泥库存量=水泥库库存量;
熟料库存量=熟料库库存量;
水泥机会成本、熟料机会成本、熟料盘运费为零。
实现企业效益的有效途径就是多生产、多销售、高售价、零库存,产销平衡,以产促销。
2.错峰停产、环保停机期间
水泥预计销量=水泥预计产量+水泥现有库存量-焦煤内部安全用量;
水泥预计日销量=水泥预计销量/熟料预计停机天数熟料销量=熟料库存量-水泥预计销售生产用熟料;原燃材料采购量=水泥生产需要量+库存量;
水泥、熟料、原燃材料价格为市场价;
水泥库存量=水泥库库存量;
熟料库存量=熟料库库存量+熟料库库存量;
水泥机会成本=(水泥售价-水泥未来售价)*水泥日销量*天数
熟料机会成本=(熟料售价-熟料未来售价)*熟料库存量+(水泥售价-水泥未来售价)*水泥日销量*天数
熟料盘运费=熟料盘运量*运输单价
实现企业效益的有效途径就是根据市场销量、售价预测、熟料库存,预计错峰停产期间的销量,提高效益,降低成本,实现盈利规模最大化。
四、A公司“价量费”统筹经营管理的主要做法
1.提价增盈,卖出效益,扩大盈利
一是实施精准定价策略,开展市场调研,及时下发价格调整文件,做到降价及时、涨价到位。二是焦作地区售价以坚固、金隅水泥为对标,外区域售价以天瑞、中联水泥为对标,把产品卖出好品相、好价值。三是积极参与并推动焦作片区水泥企业深度协同、全面落实。四是紧紧抓住新乡水泥受环保管控、水泥停磨的有利时机,通过多渠道鼓励民用水泥业务人员加大民用市场的销售力度,抢占焦作东部民用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同期明显提高。
(1)坚持“内稳外拓”,深耕市场,提高产品销量
坚持“内稳外拓”,在稳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周边及长距离市场开发的可行性,推动山东、周口等潜在市场的开发,不断提升了市场广度和深度。同时,加强销售装运与售后服务。
深化实施水泥经销网点布局。由销售人员负责,对焦作及周边区域的销售网点进行开发并定期走访,走访结束后,召开销售部专题会议,商讨市场行情及建议实行的市场策略,保证对目标市场的有效覆盖和精准把握。
(2)密切关注市场行情,随行就市,确保市场份额
根据水泥价量关系,调整营销政策。面对市场价格涨跌不一、暗箱操作的复杂局面,及时关注周边水泥企业价格动向,分渠道分区域对重点用户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精准掌握重点用户及市场相关情况,做到涨价及时,降价到位。
坚持区域并进,坚持提前谋划,合理调整营销策略。切实稳固各水泥销售区域市场份额,坚持齐头并进,不断把市场做深、做细、做实,进一步提高现有市场占有率;同时,认真分析研判市场,坚持提前谋划,充分考虑市场面临的机遇与风险,合理实施营销策略。
(3)引入无人值守系统,促进装运效率
在过磅、开票环节引入无人值守系统后,A公司及时组织职能部门员工、供应商、客商等进行培训,同时安排专门人员紧盯系统运行,及时处理系统发现的异常情况,全力推动无人值守系统平稳、高效运行,切实提升装卸、进出厂效率,进出厂装运效率全面提升。
(4)加强渠道管理,拓展市场
销售渠道是企业沟通市场和用户的重要途径,在企业的销售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关系到企业销售的兴衰和成败。为了进一步稳固销售渠道,保证产品销售通道畅通,A公司对销售渠道进行了深度拓展和探索实践。
一是进行渠道分类。通过对市场及用户的类别进行充分、翔实的研究和分析后,把渠道主要为两大类:民用市场及搅拌站市场。
民用市场的主要特点是使用的产品主要以袋装水泥为主,用户零散,主要市场在农村,多为居民建房、装修或农村修路等,一般为现款用户。搅拌站市场的主要特点是使用的产品为散装水泥,单个用户使用量较大且相对稳定,主要分布在城市建成区。受建筑工地按节点付款等因素影响,一般需要垫资供应。
二是针对不同的渠道,深化渠道建设。在民用市场方面,根据市场变化,实行灵活的销售政策;针对特殊情况,采取针对性政策,确保各区域经销网点特别是重点道路工程水泥供应的连续稳定运行。同时,通过安装定位仪等严格把控手段,确保指定水泥销售到指定场所或工地。在搅拌站市场方面,针对搅拌站市场垫资供应的特点,为规避企业资金风险,采取以经销商垫资开发模式为主,在A公司水泥销售的半径内,将搅拌站市场根据销售地域划分为郑州、开封、焦作、晋城、济源等区域。根据区域的业务量等实际情况,又分别设置独家经销和多家经销等方式。
2.货比三家,买来效益,节约成本
优化采购管理,加大市场考察力度,坚持“先对标,再采购”,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与原合同价格对标、与市场咨询价格对标、与兄弟单位采购价格对标,提高平台采购率,降低采购成本。根据市场预期,及时买入性价比高的原燃材料,平衡全年生产需要。
3.调配库存,存出效益,提升价值
一是宜存则存,宜销则销,充分利用现有库存调节功能,调整水泥、熟料库存和出货量。水泥成品库(1-8#库)库存共8万吨,1#熟料库5万吨,2#熟料库10万吨,1#、3#堆棚各4万吨,2#堆棚8万吨,可充分利用库存进行水泥、熟料调节,确保熟料线停车期间熟料供应。
二是建立原燃材料预警机制。对原燃材料建立原燃材料最低库存表,确保生产连续正常运行的最低库存要求。
原燃材料库存含一期石灰石堆棚、二期石灰石堆棚、一期原燃材料矩堆、二期原燃材料矩堆、一期铁粉渣堆棚、二期铁粉渣堆棚、一期脱硫石膏堆棚、二期脱硫石膏堆棚、粉煤灰库、微粉库等,分别建立预警最低库存,确保满足生产最低要求。
三是根据市场调研情况,充分利用库存,做好市场调节,存出效益。
根据环保政策,开停机月份存在“开二停一”情况,同时存在每年10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冬季错峰停产,重污染天气停机管控等情况。A公司根据环保治理预期,及时面向库存生产,确保停机期间有产品可卖,同时满足内部煤矿生产需要。
根据超限源头治理,运输管控,矿产资源治理,河道淤沙季节性开采,及时采购,准备充足的原燃材料,以保障A公司产能需要,保证原燃材料供应。
4.合理盘运,盘出效益,控制费用
根据市场及生产需要,熟料及原辅材料需要及时盘运,保证生产连续稳定运行。
一是熟料作为半成品,在正常生产时,经过熟料库均化后,进入水泥磨系统粉磨,生产成品水泥。因道路运输及水泥销量不足时,熟料需要面向库存生产,从熟料库盘运到熟料堆场。水泥正常生产时,从熟料堆场盘回生产装置。短途盘运会产生盘运费用,增加企业成本。A公司根据生产需要,合理盘运,减少盘运量,最大限度压缩盘运费用,控制熟料盘运。
二是原辅材料在秋冬季为保证开机生产需要,及时采购,暂时存至堆棚。由堆棚至生产装置产生短途盘运费用。A公司根据生产需要,合理设置库存,保证生产需要。
5.统筹谋划,积极研判,扩大盈利
A公司积极开展政策研究及市场调研,对产、供、销一盘棋谋划,积极谋划,研判市场,最终实现盈利,扩大盈利规模,做大做强企业。
提高产量,科学合理抓好生产管理,努力实现稳产高效。一是加强工艺管理。以优质、稳产、高效、低耗为目的,加强回转窑、水泥磨、立磨等主机设备的管理;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强检测、定额、计量等基础工作,提高生产全过程工艺管理水平。二是加强设备设施管理。深入开展“点检定修”及“零泄漏工厂”创建,严格开停车管理,重点提升人员技术水平和装备可靠性,提高装置运行可靠率。加强重点部位、核心部件的检查巡查、维护保养和更新更换,重点加强频繁停窑情况下的窑体防护措施,及时消除设备缺陷,提高开停设备准确率,确保生产装置安稳、高效运行。三是优化生产运行方式。加强生产组织协调,合理安排检修时间,统筹谋划因市场、环保等因素引发的阶段性限产、停产,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生产运行平稳。掌握行业先进技术动向,针对生产技术、设备运行难题开展技术攻关,优化关键工艺参数、调整原料配比,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保障供应,在供应方面克服环保管控影响,尽最大力量多渠道采购各种原辅材料供应,确保“库满棚满”,为开足马力生产提供保障。严格按制度采购,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采购河沙、煤矸石、微粉等多项原材料,实现了大宗物资采购“质量优,价格低”。加大修旧利废力度,实施修旧利废、回收复用。针对河道淤沙、粉煤灰、矿渣微粉等主要原材料供应紧张现状,积极寻找替代品,缓解原材料供应压力。继续进行煤矸石试验,将各矿井的煤矸石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合适的配料方案,力争实现掺入比例达到5%;优化矿山高低品位矿石的科学合理搭配,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加大原材料市场调研,实时关注大宗原燃材料的价格走势,严格执行招投标采购管理规定,在巩固现有采购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的渠道,保证原燃材料及时供应,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建立健全价格监管、联合体检、追究机制,将监督问责与内部市场化考核有效融合,严考核、严兑现,确保各项制度落实落地。
五、结论
A公司探索建立的“供销存”统筹经营管理机制,实现了管理优化,建立了以实现企业价值为导向,卖出效益为核心,买来效益为基础,存出效益为保障,以市场预判为前提,充分运用营销政策,调节库存,及时供应,促进了“价量费”模型的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