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的投资风险控制

2022-12-28

全国流通经济 2022年17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国有企业企业

苗 舲

(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0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对外投资活动提高经济效益,应对国企转型发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投资活动中,风险管理成为了重中之重,对于国有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国相关部门已颁布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导意见,旨在健全内部控制评价监管制度,推动企业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约束机制,建立完善企业监管的预警机制,推进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预示着我国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全面落实。笔者就根据国有企业项目投资情况,进一步探讨投资风险控制措施。

一、风险基本特征

1.客观性

2.偶然性

偶然性也就是指在风险主体中,风险程度越大,风险可能转变成损失的几率越高,但是其伴随一定不确定性。

3.相对性

相对性也就是对于各个风险主体而言,在相同时间、地点以及环境下,也就是一定风险环境中,风险等级与大小各不相同[1]。

4.可测性

可测性指的是可以根据之前统计的相关信息,通过对应方式对某个风险产生几率和潜在影响进行科学判断。

5.可控性

可控性指的是风险在伴随偶然性特点的同时,并非预示着风险完全无法预测,对于企业投资问题需要结合相关情况和数据,采取对应方式精准预测。

二、国有企业投资常见风险类型

1.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是指企业的投资决策程序不严格,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不充分,尽职调查不到位,投资项目的论证不足,投资标的价值评估和定价存在偏差,从而导致企业的投资决策出现失误。决策风险往往发生在项目投资活动的前期,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的风险主要是由于项目调研人员的知识背景和能力有限,对于投资项目的详细技术、财务状况、收益预测等可行性研究不够准确而产生的风险;客观方面的风险则是由于投资方和投资标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

2.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是指对投资项目的运营管理不到位,导致投资活动难以达到预期收益甚至失败引发的风险。运营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管理不善。投资项目在完成前期的投资分析论证及出资行为后往往会由公司投资部门将项目移交给经营部门进行后续的运营管理,由于人员安排的变更、短缺以及权责范围不明确等问题,拖慢了原来项目建设及运行的预期时间,提高了企业的财务成本和人力成本,进而使投资项目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经营人员在实际运营中,对于实际的市场环境变化未作出合理的认知和判断,比如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和生产技术的更新,以及内控上存在着管理流程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到位等,使得项目的收益无法达到预期而使得投资成本进一步增加。

3.政策及法律风险

政策及法律风险指的是国家政策、法律变化,相关政策体系的不完善,给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业务开展带来一定影响,从而产生风险。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应与国家政策法律相一致。如果企业的战略定位不准确,盲目扩张与主业关联性不大的领域,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发展规划基调相违背,在项目选择上出现偏差,势必会带来损失。此外,国有企业作为法律主体,在投资项目的合同管理、知识产权、税收并购、劳动用工等方面未完全履行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影响项目效益。

三、国有企业投资风险产生原因

1.投资决策水平不高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在设定对外投资战略时,缺少整体规划,发展战略不清晰,没有实现对企业运营发展科学判断,大部分投资决策设计通常是根据以往工作经验进行,容易受到偶然性因素影响,不能保证投资决策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一些国有企业比较重视短期效益,没有根据可持续发展要求对投资决策适当调整,企业领导个人意愿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对外投资决策的有效性。另外,考核机制对投资决策有着一定影响,增加投资项目数量和对外出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影响经营班子成员绩效考核结果。如果盲目扩大投资,则会影响投资效果,容易产生投资风险[2]。一些企业领导在制定投资决策时,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投资前期研究没有科学定位,投资方案设计比较盲目,缺少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全面探究,没有科学规避投资风险。一些国有企业受到管理体系影响,投资决策设计容易受到上级单位或领导的干预,不能保证投资决策整体效果。

2.投资管理比较松懈

部分国有企业缺少对监督管理体系执行情况的重视,没有根据企业治理结构进行调整,无法给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支持。部分对外投资管理对策设计缺少法律支持,员工不具备较强的管理意识,主体意识不足,不能在对外投资的风险控制上获得理想效果。一些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工作开展缺少事前调查,特别是对于盲目投资问题思考不全面,相关审计工作方案制定不能和国有企业投资环境相迎合,无法保证对外投资管理获得理想进展。例如,在审计调查中,某国有企业投资收购某公司10年经营权,并支付所有收购款,实际上转让方只是提供了公司30%的经营权,由于尽职调查不到位,导致国有资产被占用,可能会面临追回风险。

据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云、贵、川三省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59项次,亚洲冠军34项次,全国冠军285项次。2016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第31届夏季奥运会上三省共25名运动员参加了17个大项、18个小项的比赛,共获得1枚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赛场上良好成绩为三省的赛事市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除此之外,一些体育机构也开始在三省设立办事处,这位三省的赛事市场运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3.财务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

部分国有企业对风险防控的重视度不高,管理人员不具备较强的风险防控意识,采用的管理方式比较落后,不满足现代化企业发展要求,影响风险控制机制建设与实施。一些企业在开展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时,对投资工作的问题没有给予高度重视,缺少对财务风险的深入调查和分析,在处理融资问题时,缺少对投资绩效影响因素的评估,无法给后续风险控制工作开展提供支持,阻碍风险控制水平的提升。部分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在建设过程中缺少对投资效益影响因素的关注,没有对股权收购主体价值深入分析,不能给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建设提供支持[3]。例如,在审计管理中发现,某国有企业通过权益法方式评估价高价收购某企业股权,相当于账面净资产价值的3倍,但是该企业实际经营呈现出亏损状态,和采用权益法得出的结果差异明显。

4.风险管理水平不深入

首先,由于风险管理知识储备受限,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不完善。在2006年以后,为了深入落实国资委推行的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国有企业均建立了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其中包含了风险管理委员会等相应的决策部门和风险管理岗位,分配相应的工作人员负责风险管理。但是在实际中,一些国有企业成立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缺少合理性,没有从多方面入手进行风险防控与管理,使得最终管理效果不全面。其次,风险管理专业人才不足。在实施风险管理工作时,部分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组织结构过于单一,具体以会计、经济学专业人员为主,缺少法律、金融、政治、市场营销等专业人才。最后,采用的风险管理方式比较落后,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实际中,一些国有企业在实施风险管理工作时,采用的风险管理方式主要是以年度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为主,风险管理方式也就是根据相关人员主观判断来决定,缺少可量化技术分析,风险管理效果不理想。

四、加强国有企业的投资风险控制的相关措施

1.从战略决策入手,制定详细的管理计划

在国有企业实施投资风险控制工作时,需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以战略为发展导向,确定企业投资方向。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从战略决策角度出发,科学制定管理计划,加强风险防控与管理。一方面,全面进行可行性分析。在可行性分析过程中,需要保证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对投资项目边界条件调查分析,给项目决策制定提供数据参考。在可行性分析中,风险管理需要渗透到各个环节中,综合考量数据、测量误差,了解企业发展能力和市场变化,重点分析未来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财务风险等可能带来的影响,采取可行性风险防控措施。另一方面,重点关注国家产业政策风险与审批风险。国有企业在投资发展中,应该整合好相关产业数据,具体调查,判断本产业发展方向和效益,给投资决策者提供详实依据,防止产生投资风险[4]。除此之外,企业可以成立专业的风险评价管理团队,对投资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和评估,其中包含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全面评估风险发生可能性,精准判断投资项目风险可接受程度,如果在承受范畴内,应该对不同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控对策,明确管理职责,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2.建立有效的对外投资战略,完善法人治理体系

国有企业应该结合发展要求,做好经济形势调查分析工作,对现有对外投资战略和方案进行评估,让其更好地满足国有企业战略发展要求,符合对外投资风险控制标准。在实际中,国有企业管理者需要结合企业发展状况,加强财务实施状况的分析,加强投资跟踪和投资后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实施,让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体系得到充分落实,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战略要求。国有企业需要重点对对外投资战略制定过程给予高度重视,总结各方提出的相关意见,防止政绩考核等因素给投资决策可行性带来不良影响,让人为因素对投资决策的不良干预得到有效控制,保证投资效益和质量。国有企业还要结合市场发展变化进行充分考察,对决策制定深入分析,让对外投资决策相关责任机制得到有效实施,从而维护国有企业投资效益,保证投资质量。

3.审慎进入不熟悉的行业

对于一些不太熟悉的行业,国有企业需要做好资源整合工作,不断扩大自身规模,防止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盲目扩充,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风险。例如,由于缺少相关行业专业人员,如果盲目地深入到其他与主业关联性不大的行业中,将会让国有企业面临投资失败的风险。虽然通过招聘员工、员工培训等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该问题处理,但是后期人员调整、文化整合等工作开展难度比较大,容易产生长远影响,并且招聘可以满足工作要求的相关人员难度大;竞争风险高,在当前市场发展中,能够满足国有企业发展业务要求的行业基本已经覆盖到国有企业中,跨行业发展将会增加竞争压力,甚至会产生不良竞争,这样不但不能满足国家对相关产业的管理要求,而且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损害国家和企业整体利益;每个行业都展现出特有特点和风险,如果盲目进入到一些不太熟悉的行业中,因为缺少对该行业产业发展情况的了解,可能会产生一些无法预测的风险,给企业预算战略目标完成带来影响。并且,在企业经营发展中,人员是重点思考的风险内容,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该重点分析以下风险。一是新增人员风险。在投资发展中,如果对投资项目了解不充分,提前招收大量人员,容易产生人力资源风险。如果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导致人员大量闲置,不能将人员价值充分发挥,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加人工成本。如果项目终止,容易出现人员安置或者辞退问题,给企业运营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国有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招聘计划,综合思考人员风险,防止提前招聘大量人员而引发风险。二是转移安置人员风险[5]。在投资项目安置人员过程中,应该注意两种风险:一个是工作技能是否满足工作要求,闲置人员通常年龄结构比较大,专业面过于狭窄,转移安置以后,其专业水平和技能是否满足新岗位要求;另一个是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在面对新项目新环境时,除了会增加企业成本以外,也会加大员工精力投放,容易产生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所以,国有企业需要提前规划和安排,加强由于转移安置人员而产生的各种风险的防控。

4.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加强对外投资的全过程管理

在国有企业投资发展过程中,为了减少投资风险出现,需要科学构建完善的投资管理体系,保证投资方案设计的可行性,规避投资风险。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对法人治理结构探究,特别是对不同性质项目投资进行价值分析与总结,对明确相关人员工作职责,让投资可行性研究工作能够有序进行,更好地满足投资管理要求。在实际中,需要对投资风险方案进行调整,加强投资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保证对外投资过程的合理性,通过动态分析,让对外投资风险控制工作能够落实到位,给对外投资风险规避和防控提供支持,减少投资风险带来的不良影响。

5.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在国有企业融资渠道扩充中,应该根据企业财务承受能力,重点分析财务管理特点,并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调整,让满足资本结构的管理方案能够得到充分建设和实施,给资金融筹渠道扩充提供良好条件。在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建设过程中,应该做好对企业支付能力的探究工作,并对影响投资效率的相关因素综合考量,让新的融资模式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给财务风险防控工作顺利进行奠定扎实基础。融资渠道扩充方案建设需要结合资金来源特点进行考察,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外部资金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进行总结,对外投资影响有充分了解,给融资渠道扩充和融资风险防控提供支持。在国有企业开展项目投资活动时,应该对资源整体情况有充分了解,让银行贷款和股权投资展现出较强的实效性,从而实现资金统筹方案的科学设计,给投资汇报管理方案调整提供支持。国有企业需要做好财务风险预警工作,合理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根据投资风险主体特点制定详细的风险管理计划,从而促进财务风险信息交流水平的提高,让风险控制相关战略得到科学部署,给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条件。

6.完善投资绩效考核机制,防控管理风险

国有企业投资绩效考核方案的制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激励及约束体系建设,特别是对国有企业现有成员工作绩效进行全面考核,对绩效评估方式进行调整,保证奖罚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满足绩效考核机制创新要求。国有企业需要对投资考核管理实施情况给予高度重视,对定期项目汇报情况具体考察分析,保证项目投资的执行情况,给投资绩效考核机制建设与改革提供支持。国有企业还要对各个投资项目参与者进行绩效考核,做好有效激励工作,对投资业务是否满足审核要求进行监督,保证相关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减少不必要风险问题的发生。对于违规违法程序进行投资决策、集团管控未执行或执行不力致使发生重大损失、过度负债导致债务危机危及企业持续经营等责任追究,遵循依法依规问责、客观公正定责、分级分层追责、惩处预防并重。

7.以市场为导向,加强资金风险防控

国有企业在开展投资建设工作时,需要结合市场发展要求,对市场发展需求科学预测和评估,重点防范各种风险。首先,在产业发展中,需要防止在市场发展比较好的情况下盲目投资,扩大产能,需要对当前市场发展情况有充分了解,科学预测近几年市场发展变化,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和竞争对手产能情况,制定合理的投资决策,判断是否需要增加产能,尽可能做好供需均衡,防止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在市场中占据头部位置,保证利润平稳增长。其次,要想将产能协同效应充分发挥,拓展产业布局,促进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综合发展,保证企业盈利的稳定性,国有企业通常会通过并购的方式获得上游产业的控制权。但是在实际中,一般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量比较大,价格比较高的情况下,积极并购,但是在完成并购活动以后,因为需求量的下降或者市场行情的不确定性,使得并购目标不能顺利实现。所以,在对上游原材料企业并购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市场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形式进行充分调查,尤其是对原材料价格下降风险进行评估,防止在材料价格比较高的情况下并购上游企业,增加并购成本。最后,国有企业应该加强资金风险管理,资金在企业运营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有企业投资建设中,应该做好资金风险防控工作,具体涉及的内容有两个。一个是资金统筹风险。随着投资规模的逐渐扩大,企业资产负债率随之升高,融资成本开始上涨,资金统筹难度也随之加大。在项目投资建设中,需要对企业融资能力和资本结构进行调查与分析,真正实现风险的有效防控。另一个是重点观察现金流风险。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的现金流是保证企业正常运作的基础,因此对现金流的重视度随之提高,这会给国有企业运营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在国有企业投资建设中,重点对投资项目资金需求和投资以后给企业现金流带来的风险进行调查,重点关注现金流风险,防止并评估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避免出现现金流不足带来的企业财务困境。

五、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展望

1.对国有企业投资的监督应进一步加强

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改委、国资委等相关部门在制定发展计划过程中,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科学规划和部署,统筹协调。通过市场发展调查分析,了解市场发展形势,结合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制定详细的投资计划,尽可能做到供求均衡,防止投资过于盲目、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从而促进国有企业的长效发展。

2.从集团总部层面加强风险管理工作

要想在风险管理中获得理想的工作效果,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风险防范与管理。首先,结合国有企业经营发展要求,在内部成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安排专业工作人员负责项目投资、经营管理、风险防控等,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国有企业需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其中包含政治人才、金融人才、技术人才、财务人才等,风险管理部门需要定期结合市场发展情况和变化对企业业务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向企业管理层提供风险分析报告,给企业领导制定发展决策提供数据参考。对于重大投资、并购等活动,需要独立分析其潜在风险,并且为决策层提供风险分析报告[6]。其次,加强风险防控和应对。任何决策项目,不管是投资还是经营发展,只要进行决策,都要对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做好执行过程风险管理工作。最后,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把风险管理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中,让企业所有人员在业务活动中都能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减低风险发生率。

3.利用信息化工具助推风险管理工作

在风险管理中,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强化数字化赋能理念,灵活使用信息技术和各类平台数据,增强数据处理能力,加强信息采集,做好信息统计和保存工作,对收集的信息进行调查与分析,提高风险分析的全面性和有效性,给后续风险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技术支持。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通常会开展项目投资活动,而通过加强对企业投资风险防范与控制,能够促进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所以,国有企业需要结合投资行为和发展关系,及时调整资产结构,提高投资水平和质量,结合投资项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投资风险控制对策,帮助企业及时防控风险,提高企业发展战略执行效率,从而实现国有企业的长效发展。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国有企业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加强小额贷款企业风险管理与防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