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研究*

2022-12-28江苏理工学院孟黎郑恩兴

区域治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舆情思政大学生

江苏理工学院 孟黎 郑恩兴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互联网普及率达71.6%,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1]。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态势下,信息传播渠道进一步拓展,涌现出微信、抖音、快手等一大批信息传播平台,随之使得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摄像机,人人有话语权”的“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下,一些热点社会事件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快速传播,并呈现群体性、盲从性、观点两极分化的特点。

赵鹏等人把自媒体时代的高校网络舆情定义为大学生通过可以随手发布和分享的自媒体工具对社会热点问题、国家政治大事、社会民生、校园动态、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的讨论、评价和分享,涵盖大学生自身的认知、个人情绪的宣泄、个人观点的阐释、其他社会事件的评价等所形成的网络意见[2]。此前,高校涉及学术造假、学生管理、校园安全事件等问题频频成为网络热搜和舆论热点事件,一方面因为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学府,危机主体涉及学生和教师,更容易引起家长、社会的普遍关注;另一方面当学生作为信息传播者时,由于其本身群体聚集且心智发展不成熟、思想容易被外界干扰等特点,高校网络舆情更易呈现聚集化、扩散难以控制[3]、传播速度快、思想意识斗争[4]明显等特点。

因此,厘清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双重影响,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对大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维护学生身心健康与校园和谐稳定、思想意识安全的重要手段。

一、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双重影响

基于事实真相、反映社会大众普遍诉求、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正面影响,而基于非理性判断、反映个体小众利益诉求、传播消极价值观的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消极影响。作为高校管理者,要厘清不同的网络舆情的影响作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作出正确引导。

(1)网络舆情的正面影响。一是拓宽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网络平台突破传统学习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思政学习资源,是大学生获取资源、形成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大学生通过积极、正面的网络舆情,纠正思想认识偏差,引发对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拓宽了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二是改变思政工作的教育模式。积极、正面的网络舆情一改思政教育工作空洞、说教的教育形式,通过具体、鲜活的时政案例和广大网民的“头脑风暴”,把思政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三是激发大学生认知思考的主动性。在网络空间中,每个个体都能找到发表意见的渠道,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其他网民的反馈、甚至可以引导舆情导向,这一过程能使大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激发认知思考的主动性。

(2)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一是误导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判断。网络舆情产生主体多元加之信息来源多样,导致网络舆情中信息观点矛盾甚至对立,大学生群体社会阅历尚浅,是非分辨能力不足,大量鱼龙混杂的网络资源使其难以在短时间内作出正确的辨识和判断,极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认知的混乱[5]。二是弱化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网络中,由于空间虚拟、身份隐匿,思政工作无法及时追踪舆情产生的源头及主要参与者,使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及效果无法得到保证。与此同时,相比面对面在现实中的交流和互动,大学生群体更倾向于在网络中表达自我观点,思政教育工作者更加难以在现实中及时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认知和动态,从而加大了思政工作难度。三是造成思政工作效果的反复。思政教育是指导大学生正确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判断指导着价值实践,如果价值判断与价值实践不一致,则会导致价值判断出现反复甚至倒退。而负面的网络舆情是极端、消极价值观的价值实践,极易引起大学生对之前正确价值判断的怀疑和自我否定,造成思政工作效果反复。

二、应对网络舆情工作的不足

舆情应对和处置工作直接关系到高校校园的和谐和稳定、关系到高校的社会声誉,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处理网络舆情的过程中,仍存在应对观念陈旧、应对管理人员单一、应对业务能力不足等问题。

(1)网络舆情应对观念陈旧。网络舆情的爆发看似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实际上是多重因素导致。一些思政教育工作和网络舆情管理者对网络舆情发生没有全面认识,平时忽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网络舆情敏感意识不足、危机意识淡薄,简单地认为网络舆情只是突发和偶然的,表现为平时忽略与学生深入沟通、没有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消极应对出现的舆情、忽视舆情发生原因,一旦舆情发生只通过简单删帖、围堵的方式来控制网络舆情的传播进而消除舆情。一些高校管理人员存在家丑不外传、害怕犯错误的思想,不愿发声、不敢发声,不对外公布舆情事件处理进展。据统计,发生突发事件2小时内,网络上就会出现文字或者图片,6小时左右相关事件文字或图片就会被多家媒体或网络平台转载,24小时左右相关事件的网上评论跟帖就会达到高潮,形成网络舆情事件[6],加上快手、抖音等网上直播平台的兴起,现场人员会对相关事件进行直播,从而引起更多网民的关注。如果只是采取事件内部解决,不对外公布舆情事件处理进展,那么可能会失去舆情话语权,引发高校不作为、漠视师生呼声等新一轮舆情。

(2)网络舆情应对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不足。目前,很多高校并未设置针对网络舆情管理的专门机构。网络舆情应对管理人员一般是由宣传部门工作人员担任,而舆情监测平台则外聘校外人员负责。殊不知,网络舆情应对的复杂程度很高,需要学校多部门通力合作,单凭宣传部门人员的力量,很难准确、快速识别网络舆情,宣传部门人员往往是在网络舆情发生后,才着手处理,以致疲于应对网络舆情处理工作。加之很多高校宣传部门并未把思政教育专业老师、辅导员纳入网络舆情应对管理队伍,平日与思政教育专业老师、辅导员互动较少,较难掌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状态,无法对网络舆情进行前瞻性的预警,直到舆情发生后才召集辅导员了解情况,研讨解决问题方案,延误舆情应对最佳时机。

(3)网络舆情应对业务能力欠佳。业务能力欠佳表现为:一是大数据舆情动态监控能力不足。舆情处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伯奇和古斯等危机管理专家把危机管理分为危机前、危机和危机后三阶段[7]。目前高校运用大数据手段对网络舆情监控只停留于识别舆情,即危机阶段,并没有把大数据手段运用到舆情处理的各个阶段,使得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网络舆情处理程度不高。二是回应外界能力不足。自媒体环境下,任何言行都可能会放大或解读,高校舆情应对管理人员长期从事行政事务,缺乏应对新闻媒体经验,在网络舆情处理回应外界时,语调举止不恰当、言论措辞不准确,都会滋生新一轮舆情。三是舆情预警阶段过分依赖人工智能技术。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徐宪平指出,在技术革命时代,技术决定论过分依赖技术改变和控制世界,而忽略人文因素和人文互动[8]。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技术为高校网络舆情预警与处置提供了技术支持。但与此同时,部分高校单纯依赖大数据技术监测手段,而忽视日常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和舆情应对的信息员队伍建设,不仅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而且也不能做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应对。

三、网络舆情的应对方法

高校特别是思政工作者必须改变传统应对模式,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网络思政教育模式,提升自身舆情应对管理水平,努力创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1)完善舆情反馈渠道。舆情产生的源头是师生诉求得不到有效反馈和及时回应。因此要利用网络平台推进校务公开,畅通书记信箱、校长信箱、院长信箱、部门意见箱等学生诉求表达与平等交流的渠道,设立专职人员负责对师生诉求进行信息收集、分级分类上报、协调处置和处理意见回复等工作。

做好基层舆情收集是发现萌芽时期舆情危机的重要方式[10],“00后”大学生乐于主动参与校园管理,在信息收集阶段,信息、意见箱管理人员要耐心倾听他们关于校园后勤、课程设置、校园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合理意见和诉求,并对相关意见进行及时登记。在分级分类上报阶段和协调处置阶段,信箱管理人员要根据意见和诉求类别进行分级和分类。一般级别的属于校园事务性问题,信箱管理人员要上报主管领导,并协调相关责任部门公平、公正地处置和回应有关诉求,对于一些涉及校园安全稳定的苗头性问题要设置高一级别,及时上报分管校领导,并协调相关部门妥善处置。在处理意见回复阶段,要在规定时限内对相关意见诉求能处理结果进行回复,如无法解决,也要说明原因并指导诉求人通过其他渠道寻求帮助。只有把信访工作做细做实,才能真正赢得师生信赖,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2)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人员队伍建设。高校要建立由校内外网络舆情管理人员、思政教育工作者、专兼职的网上评论员组成的工作队伍,变“单打独斗”为“协同治理”。

管理人员由校外网信部门、校内网络技术人员、经验丰富的新闻舆情处理人员担任,负责协同处理网络舆情。舆情管理人员要尽早梳理可能引发校园网络舆情的舆情信息库,制定突发应急预案,做到心中有数、未雨绸缪。当舆情发生时,能快速识别网络舆情来源、对舆情发展态势和结果进行科学研判,能做到快速反应、主动出击。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在发声的“黄金四小时”[9]内,及时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对外发布全面、准确的舆情事件处理进程。思政教育工作者主要由思政专业老师、辅导员、心理老师、团学干部担任,负责平时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进行有效的价值观引导和心理疏导。当舆情发生时,协助舆情管理部门掌握舆情事件来龙去脉,深入学生学习和生活,发现舆情产生的症结,提出对症结的解决方案。网上评论员队伍由专兼职的思政工作者、信息员担任,负责在网络空间回应学生评论,并主动发表正能量的文章及言论,积极正面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形成意见领袖。

(3)完善网络舆情信息搜集机制。网络舆情信息搜集工作要集合大数据科技和线下信息员队伍的力量。

一方面,利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科学技术,精准锁定对焦舆情信息,对舆情产生、蔓延、消亡的阶段进行信息动态检测和搜集,检测与分析舆情动态,根据监测结果制定对应舆情管理策略,牢牢掌握舆情应对的主动权,另一方面建立宿舍—班级—辅导员—学院四级信息员制度,拓宽舆情信息搜集的渠道,尽早掌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提高对早期舆情的信息识别和应对处置能力。

(4)善用网络隐性育人平台。思政工作者应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形成线上线下思政教育联动模式,主动占领网络思政教育高地,打造一批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媒体平台。

注重整合和深度挖掘网络思政资源,利用好“两微一端”、快手、抖音、知乎社区等网络阵地,建好学生情感交流、思想交锋的网络平台。做好官方公众号的日常运营和推送,结合大学生关注的时政热点,开展相关话题讨论和互动,以提升影响力和传播力。

另外,在网络平台主动回应大学生关切的事件,及时把握政策出台、社会现象出现等关键时间节点对热点事件进行详细分析解读、舆论引导。

(5)构建网络舆情法制环境。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性,部分网民降低了自我约束,发表、随意转发未经证实的言论,高校要有意识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帮助大学生树立文明上网意识。

一方面要联合相关部门,利用科技手段对网络谣言、错误言论进行监管并依法处置,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群体文明上网的法治教育,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为学习、生活服务,增强文明上网意识,提升对网络是非辨别意识,使其自觉维护自身上网的文明环境,主动抵制不良网络舆情。

四、结语

2021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发展和治理相统一、网上和网下相融合,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在自媒体时代,高校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建设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和平台,努力创造良好的高校网络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舆情思政大学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