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及对策探讨
2022-12-28李静
李 静
(西安石油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5)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在防范化解企业经济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强化内部审计,有助于对国有企业负责人进行有效监督,并且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也要相互监督、相互协作,完成每个部门的目标,找到阻碍国企经济发展的重难点,找到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以发挥国企经济责任审计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范围及性质概述
1983年,审计署的成立初步确定了国家审计的范围,规定对大中型的企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内部审计机构。1985年,我国内部审计第一个规范性文件《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出台,随后历经多次修改、完善,2017年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2018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明确要加强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强调在国有企业中要建立总审计师制度、强化内审独立性、加强内审咨询服务职能等。这虽然是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要求,但也体现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承担审计职能和定位的变化。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其他部门一样,都是组织机构中的职能部门,对总经理或董事会负责,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企业财务收支和经济利益进行内部审计,以服务于企业发展。对一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由于其任职期限不同,使审计工作面临时间跨度长、业务面广、政策变动大、审计风险较高等问题。国有企业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对于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有效规范领导权力运行,从源头上防范决策失误和职务犯罪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内部审计的组织和进行主要是根据领导的决策和指示,它是被动的、从属的,并且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领导的主观评价。
二、国有企业内部经责审计工作面临的难点
1.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松懈
由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特点,其一般都与政府相关部门有一定的关系,存在行政化管理。通常国企的主要负责人以及管理者都是直接由政府委任。因此,有的国企负责人以及管理者对国企的性质以及其发展方向指向不清,不能很好地管理、掌控国有企业的发展;有的国企负责人和管理者不善于管理,或不当管理,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影响了国企的正常发展。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国企组织机构中的部门之一,要在企业管理层的领导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监督,若监督不当,不仅会影响整个集团的发展,甚至会让整个集团陷入危机。比如,在一家大型的国企中,一般所有的决策都由总部决定,而国企分部则负责执行总部的规定,由于一些部门监管不当,出现了执行不规范、没有按照总部的要求去执行该事项等情况,导致该分部陷入经营困难,同时还出现了一系列人员流动的问题。
2.内部审计工作责任界定不清晰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明确这一时期与前任法人代表之间关于财务数据指标真实性和重大经济决策影响的职责。业务活动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从管理者作出决定到产生结果需要耗费较长时间。经济责任审计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难以按应计制原则对受审领导进行职责划分,即在内部审计期间,企业若出现经济损失或突发事件,究其原因,很可能与本次领导干部任期中所作决策有一定关系;相反,经济损失等严重后果要经过审计,但决策者是本届领导干部,后期又很难再组织一次审计工作。
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国企相关负责人较看重业务数据,认为数据摆在桌面上,这样可以清晰明了地看出工作的成果,因此,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关注不够,对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大多数国有企业负责人对外部审计的结果和权威性较重视,并不看重内部审计的具体作用,这就导致内审计监督职能难以发挥作用。有的企业设置内部审计部门是基于国家相关部门的硬性规定,并未认识到开展内审的必要性。而国家也没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定内审工作人员的监督权限,因此,审计人员难以深层次开展国企经济责任审计,并且还会遇到一定的工作阻碍。甚至有些审计人员发现了企业负责人出现的一系列缺账、漏账等问题,但还是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导致相关管理者的内审意识越来越差,不把内部审计放在心上,出问题了随便找一本假账单去应付,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对审计工作予以重视。
4.国有企业内部缺乏评价体系
企业评价、部门评价、领导评价的好与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内部审计项目的有效开展。一般国企的管理都需要各个部门的人员相互监督、相互评价,这就需要相关负责人秉持着公正、公开、诚信的原则,这样才能减轻审计的工作量,让整个监管体系更好、更完善。国有企业需要重视民生问题,在贯彻某项政策时,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兼顾社会效益,这样才能构成一个较完整的利益体系,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大部分是对决策手段以及决策内容提出一系列建议以及对其做法进行客观的评价,但是,在评价后不能准确运用其成果,导致审计结果达不到管理目的。比如,一些比较重要的招投标项目,如果负责人没有做好正确的决策,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最后导致整个企业陷入危机的状态。单单靠内部审计来监督评价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系列外部监管人员一起监督、共同评价,这样才能找到在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寻找正确的办法去解决内部问题。
5.审计效果不佳
由于审计工作较为繁杂,难度较大,政策不断更新变化,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要求越来越严格。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工作年龄较久的审计人员知识更新节奏慢,开展审计工作仍是传统的翻阅账簿方式,方式方法较为简单;一些新的审计人员由于经验和审计专业知识积累不够,在开展经责审计时,就会出现问题定性不准、查不深、审不透等情况,满足不了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要求,这样的审计效果明显不佳,结果运用率显然不高。再加上审计的工作范围比较大,查证、查实信息存在难度,所以,作为一名审计人员就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客观公正,重视并规避可能遇到的审计风险,不断减少内审工作的困难。
6.经济责任机制不完善
虽然政府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但由于不同国企的管理和发展面临现状不同,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各异,导致很多政策在国企经责审计中的指导性较为宽泛,缺乏各领域各行业标准统一、普遍可用的国有企业内部经责审计监督评价制度。由此导致一些较为规范化的审计工作不能及时地完成,一些审计人员还会因为对审计工作不熟悉、对专业知识不熟悉出现一系列不规范的审计操作,让审计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不规范的审计工作会增加审计的工作量,使审计工作更加繁杂。
三、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1.强化队伍建设,实现经济责任审计信息化
国有企业要想高效地开展内部经责审计,缓解审计人员紧张的局面,就必须建造一个负责任且专业能力强的审计团队,并且要不断培养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保证其工作高质高效完成,从而实现充分运用资源的效果。依据现代国企对相关审计专业人员的具体要求,应加强对审计队伍的扩充,培养专业技能强、职业素养高的审计人员,以保证相关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行。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内审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审计工作,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作速度,同时也能利用大数据对其审计数据疑点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避免人工粗心出现的一系列差错。现代信息技术与审计人员的工作有效融合,有利于审计人员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推动审计平台更加完善、健全。
2.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质量
国有企业要规避对相关的审计报告硬抄模板,没有创新的现象。审计工作人员在撰写经责审计报告时,有时将同类审计项目模板化,有时描述不清晰,有时审计评价和审计内容脱节,导致审计报告品质不高。所以,审计人员完成审计项目后要特别注重对审计报告的审核,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有效功能。在审计的过程中找到任何问题都要及时提出来并且对其提出建议,让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整改。在审计汇报时,要确保审计报告有全部的明细,这样才能更好地监督相关人员的工作。审计工作人员也要利用其审计专业的专业术语进行报告整合,确保审计事实清楚、描述清晰,充分地展现审计结果。
3.强化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和责任界定
经济责任审计是国企对各部门负责人进行监督的途径之一,必须要注重经责审计中对履职情况的评价。要想科学、严谨地评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就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内部经济责任评估体系,对经济决策是否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对重点支出、重大决策的过程及其影响,要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给出评价。
受审计手段的制约,对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诚信方面的评估需要与纪检监察机关进行对接,监察机关建立的信访举报系统,能够使审计人员对其政治行为、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有一个全面了解,这样,既能对重大经济问题进行公正的审计评价,还能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实现监督结果共享,优势互补,更好地完成经责审计工作。在审计的过程中,要利用一定的审计技术对相关事项进行调查,了解清楚并掌握每一个负责人的职权,在一定期限内给予最客观地评价,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某个部门的某个人身上,这既有利于促进每个部门的干部严格秉持诚信、敬业原则,做到不滥用私权、不越权,也有利于对经济决策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4.发挥好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作用
要不断完善内审管理体制,强化经责审计监督机制,有效地利用内部审计力量和成果,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和防范风险作用。首先,要完善、执行内部审计制度,整合内外资源,制定奖惩激励标准,让内审机构为下属实体企业提供更多的内向服务。其次,进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应从集团公司总部开始,依次对下属公司的直接负责人、重要部门负责人开展;建立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定期报告机制;打破现有的领导干部考核模式,将内审成果作为考核事项之一;适当听取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提高审计评价结果的影响力。
5.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要明确和突出重点
目前,我国对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有明确的审计重点和规范。在这一方面,内部审计要借鉴国家审计对经责审计工作职责定位和程序要求的相关规定,立足实际,明确重点。内部审计人员要按照部门特色制定不同经责审计项目实施方案,优化组织协调,规范审计实施、审计评价和审计结果运用流程,从企业长远出发,创新性地开展审计工作,推动内部经责审计深化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通过审计可以监督相关人员的工作进度以及工作质量,同时让国企负责人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避免违法犯罪,明确划分责任审计,这样可以将问题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不会让个人抱有侥幸心理。有效的内部经责审计监督对于规范权力运行和维护经济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有效促进和监督企业相关负责人,使其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国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审计人员、企业管理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