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多元化办学 扩大社会化供给
2022-12-28衡拜绪
□衡拜绪
随着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老年教育需求持续旺盛增加,我国老年教育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现有教育供给不足、体制单一、缺乏活力等问题进一步凸显。从我国老年教育的现实出发,着力解决好多元化办学发展滞后问题,日益成为推进我国老年教育创新发展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推动多元化办学意义深远,势在必行
(一)多元化办学是有效解决老年教育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年大学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文化养老的重要阵地,越来越受到老年朋友青睐。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这项造福老年人的惠民事业得到迅猛发展。但是,就全国总体形势而言,其有效供给还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许多地方老年大学报名人数爆满,出现“一座难求”的现象,而受资金、场地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这种状况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因此,动员社会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身老年教育,实行多元化办学,可以增加有效供给,缓解供需矛盾,造福更多的老年朋友,对于统筹各方力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元化办学是落实国家老年教育总体部署的重要一环。在国家关于老年教育的顶层设计里,强调指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推动举办主体、资金筹措渠道多样化。整体来看,各地在推动社会力量办学的具体落实上,虽有进展,但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不尽人意,发展势头和力度不足,缺乏可持续的后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总体规划,推动老年教育快速协调发展,迫切需要加大多元化办学力度,需尽快补上这一课。
(三)多元化办学是改善老年教育办学体制中结构性矛盾、增强办学活力的有效举措。当前,我国老年教育机构绝大多数为政府投资举办,按行政区划设置,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民办机构发展明显滞后,许多地方社会力量办学寥寥无几,甚至还是空白。这种状况,一是不利于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教育积极性的调动和应有作用的发挥。二是投资渠道单一,加重了国家和地方财政负担。三是导致老年教育结构不合理,公办机构占比过大,易使人们对老年教育的主体产生依赖性,缺乏活力和创新。四是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学习需求。而社会力量的加入,将实现老年教育在投资主体、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多样化,使潜在社会资源,包括人、财、物得到充分利用,形成老年教育多驾马车并进的态势。
二、发展多元化办学前景广阔,正当其时
(一)政府鼓励支持。民办老年大学作为老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认可和支持,社会各方面也逐步形成共识。国家为推动老年教育多元化提供了顶层设计,指明了发展方向,做出了具体部署,提出了实施要求。随着国家大政方针落实和地方鼓励措施的制定实施,必将为我国老年教育的多元化办学注入强劲动力,带来良好机遇。许多地方已经把推动民办老年教育发展列入总体规划,出台相关政策,加大了支持力度,取得了骄人的成效。
(二)社会需求旺盛。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老年人口持续增加的现状将很难改变。全面落实《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量化指标,已经没有时间余地,除政府加大投入、增加供给外,也给处于初级成长阶段的多元化办学大大提高了参与需求和发展机会。解决日益严重的老年人上学难尤其是就近上学难的问题,仅仅依靠政府力量显然不够。可以预见,老年教育的多元化办学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三)自身优势明显。比之以政府为主体的老年教育办学,其他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有独特的优越性,其投资主体、办学规模、教学管理、专业设置、招生对象、授课形式和内容,乃至人、财、物管理,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确定,可游刃有余地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尤其可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及时调整,灵活应对,保持学校特色和活力;可以根据学校实际需要,精干高效地使用教学管理人员,发挥现有场地、设备、教学空间等资源的最大作用;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开展一定范围的经营和社会服务活动,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四)投资回报良好。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许多企业等社会组织实力逐渐雄厚,投身公益、回报社会的意愿不断提升。自古以来,兴教助学是企业和仁人志士反哺社会的重要方式,而兴办老年教育既是发展方向,又有投资需求和发挥投资效应的广阔前景,更是高尚、双赢、功德无量的事业,而且投资少、收效快、影响大,具有强劲的客观动力,理应受到关注。随着内外部办学环境的不断优化,这种积极性会进一步高涨。从现实看,老年大学本身就是一张鲜活靓丽的广告牌,许多办得好的老年大学其影响力已经超过举办主体本身。实践证明,办好老年教育将显著提高举办主体的知名度。
(五)成功经验可资借鉴。老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已经不是新鲜事物,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全国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成为我国老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许多投资方和学校志存高远、知难而进、超越自我,取得非凡成绩,一些学校已跻身全国示范老年大学行列。而这些先行者不仅为后起之秀树立了典范,也有包括办学形式、体制机制、经费筹措、管理服务等大量经验教训可资借鉴。
三、实行多元化办学尚需动力,任重道远
我国老年教育多元化办学尚处探索阶段,没有现成固定的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尤其是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缺乏足够认识,社会有关方面也未完全达成共识,甚至存在偏见。因此,对社会力量办学的支持往往停留在口头上,缺乏落实的具体行动,更没有把民办老年教育纳入工作总体规划,将其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导致对社会力量办学研究不足、支持不到位、推动力量不强、指导监督欠缺。
(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投资老年教育理应是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责任。目前,政府对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教育在资金支持方面缺乏明确标准和制度化安排,许多地方政策不明确,难以落实到位。而作为举办主体的企业或个人,也往往受自身实力和意愿的制约,缺乏持续性保障。这种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学校教学正常运转所赖以生存的经费。更有少数投资者,对老年教育的公益性认识不足,动机不纯,甚至存在以营利为目的或谋求通过兴办老年教育套取财政资金的想法。一些办学困难,甚至中途停办的学校,多数出现资金问题。
(三)管理体制不顺,自我发展的限制因素较多。民办老年教育机构的设立、管理和监督,存在对口管理部门不明确、不统一、政出多门的问题,缺乏平等接受信息、业务指导和行业交流的畅通渠道。许多学校还没有取得民办非企业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无法依法自主开展业务活动、享受法律保护。更有许多学校尚未与兴办主体在管理上完全脱钩,只是作为挂牌机构,人事、教学、财务、资产不独立。不理顺学校与各方关系,社会化办学将难以为继。
(四)自身存在先天不足,发展短板明显。老年教育也是教育,需要按教育规律办事。目前,社会力量兴办的老年教育良莠不齐,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许多还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办学条件、教学设施、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办学特色、服务功能、经济实力、文化积淀、应变能力以及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和提升空间,不能更好适应新时代老年教育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要实现高标准、规范化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四、落实多元化办学必须各方联动,凝心聚力
(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推动老年教育多元化办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社会各界也要克服偏见,给予呵护支持,而作为投资方的举办主体更要明确自身社会责任,认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树立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心,勇于担当,知难而进,坚持理想,永不放弃。
(二)努力为推动多元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级政府要把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教育纳入总体规划,统筹兼顾。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资金上给予扶植,管理上与公办机构同等对待。要理顺政府、投资人及学校之间的关系,建立切合实际的利益分配机制,尽量避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相关管理部门要立足服务,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推动学校工作走向依法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道路。
(三)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经费筹措机制。实现老年教育多元化办学,需要加大投入,而且必须持续稳定。一是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地方政府要通过适当的形式和途径予以支持和扶植。可按办学规模、学员人数或大项开支项目进行补贴,使之制度化。二是举办主体的企业或个人要有长期投入的思想准备和实力,不能完全依赖政府和社会资助。要把对兴办老年教育的投入列入开支计划的总盘子,做好坚强后盾,最终为学校保底。三是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机制。企业和个人既可以独资独办,也可以合资合办。学校既可以吸纳社会捐赠、赞助,也可以通过冠名筹资。四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面向社会开展经营服务,开门办学,开放办学,用于补贴学校经费不足。在这方面,政府应给予相应政策支持。
(四)立足长远,固本强基。办学主体要有博大胸怀和奉献精神,尊重学校的独立性,放开手脚让学校自主开展业务工作。学校方面要明确定位,找准位置,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下大决心,把教学质量搞上去,把硬件设施搞完善,把公益牌子擦亮,把良好的形象树立起来,努力做到让政府放心,让服务对象满意,让自己有为有位。要正视和着力克服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要加强内外宣传和理论研究,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文化底蕴,提升社会服务功能,扩大学校影响力。要不断加强师资力量,立足勤俭办学,立足过紧日子,立足创造一流业绩,打造高效管理团队。要虚心学习包括公立机构在内的兄弟学校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总结提高,增强自身实力,逐步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