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引领下电子商务专业改造升级的思路、路径与对策研究
——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
2022-12-28杨以文
杨以文
(南京审计大学,江苏南京 211815)
全国各高校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推动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大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一流课程建设,推进新文科、新商科建设,强化质量文化建设,有效落实“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在此背景下,全国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应结合新文科建设的现实及专业特征,进行综合型改革,既要培养具有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又要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和综合素养的电子商务领域的精英人才[1]。
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门经济、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等多学科复合型专业,必须紧跟新时代社会经济和新技术的发展,培养适应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和新技术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电子商务及经济管理理论功底,掌握信息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具备信息技术与商务运营相结合的专业素养、商业洞察力、“互联网+”思维能力和创新、创意、创业能力,能够从事电子商务规划、实施与服务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同时,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即要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进行必要的准军事化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还需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即要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实践中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终身的志向和责任感,还应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
南京审计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是我国第一批开设的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之一,2001 年电子商务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2005 年被评为南京审计大学特色专业,2012 年被列入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南京审计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经过20 年的发展壮大,不仅培养了众多的优秀人才,在实业界和教育界已形成良好的口碑,而且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规则和制度。但是,电子商务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更新换代迅速,一些新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对原有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挑战。因此,电子商务专业必须不断地优化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制度体系,这样才能保障电子商务专业的生命力,才能提高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文章以南京审计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探讨电子商务专业改造升级的思路、路径与对策。
一、电子商务专业改造升级的思路
南京审计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改造升级,一方面要根据课程思政要求及电子商务专业特征,另一方面还需结合南京审计大学多年的办学经验和优势资源。具体来看,南京审计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改造升级,就是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要求,实施一系列改造升级措施。
第一,电子商务专业改造升级,必须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南京审计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改造升级,就是将“思政综合实践课+课程思政+行业思政”有机统一,不仅将课程思政融合到专业课堂,更将思政课堂、课堂思政延伸到实习企业,实现课程思政的校企联动[2],构建“德育”新模式,夯实电子商务专业精英人才的信念根基,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爱党、爱国、爱人民信念和品质的人才。
第二,电子商务专业改造升级,必须强化专业的跨学科培养,促进专业课程的集群化融合。南京审计大学电子商务专业集群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于建立贸易类专业课程集群的教学新体系,打通线上贸易与线下贸易的理论界限,实现线上线下贸易课程的深度融合。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厚基础、有专长、持续改进的发展理念,制定线上线下贸易课程一体化的培养方案、实验教学大纲、实验项目设置、实验室创新开放实验项目、毕业论文模式、实践基地建设、编制教材等,通过不同专业和不同课程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跨学科素养的提升,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
第三,电子商务专业改造升级,必须强化“三新”教学改革,推进互联网与教学深度融合。南京审计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主要以互联网为依托,以特色培养为目标持续更新教学内容,紧扣“审计”特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审计特色课程;以互联网技术应用革新教学手段,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3];采用多种方法创新教学方式,将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第四,电子商务专业改造升级,必须通过搭建平台,推进“三维”实践育人体系建设。以导师制为依托,打造“课堂+导师+竞赛”平台,即以竞赛为契机,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指导教师的实践指导充分结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以资源建设为抓手,将社会资源转化为专业资源,打造“行业+校友+就业”平台,即充分积累电子商务行业资源和校友资源,为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平台;以创新创业为立足点,强化校企合作,搭建“专业理论+校企+实践”平台[4],打造“双创”教育模式,即在现有实习实践基地基础之上,搭建服务功能完备的校企服务平台,促进电子商务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融合,加强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在服务平台的转化和应用。
二、电子商务专业改造升级的路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国开展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建设为契机,南京审计大学力争在3 年之内,把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成为具有一流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方案、一流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能够服务江苏省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流专业。为实现上述目标,电子商务专业主要选择以下改造升级路径。
第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设“网络经济学”“跨境电商”“电子商务审计”等金课课程;推进电子商务教材和实践教学案例库建设,重点建设“电子商务原理”和“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等。在平台建设上,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物流虚拟仿真实验建设及大数据审计数据库建设等。在培养目标上,围绕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师生共创,通过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互创,一方面提升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5]。
第二,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水平,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从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师德师风、课堂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入手,全面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在现有的教师团队基础上,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加大高级人才的引进工作,同时加强在职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此基础上,打造1~2 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同时加强教师国内外交流工作,积极在资金、制度上支持教师“走出去”,到国内外相关高校、企业等进行学习和交流,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与创新能力,并选拔高校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赴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访学交流,通过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学习,提升教师的眼界和教学水平。
第三,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服务江苏省、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发展。充分开拓和挖掘校企合作资源,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和科研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构建立体式学生实训实践基地;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积极构建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立交桥”。在专业定位上,高度重视服务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江苏省对外开放战略,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国际视野,构建国内外双向互动、合作共赢的电子商务拔尖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引进消化吸收海外先进课程资源,建立与国际水平对接的课程体系,建设国际化教材。
三、电子商务专业改造升级的对策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改造升级的思路与路径,电子商务专业改造升级,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第一,立足电商专业特色,构建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新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信念根基,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联合学校四大书院成立了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经济学院各系主任担任领导小组委员,着力将电子商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构建“德育”新模式。即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和实践过程中融入对学生的正确价值引领和理想信念塑造,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新路径,开设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将“思政综合实践课程+课程思政+行业思政+专业理论”有机统一,把艰苦奋斗、兴业报国的行业精神渗透到实践育人的各个环节中[6];搭建活动平台,组织学生到企业、农村、社区实地考察、锻炼,让学生感知社会、了解国情,培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建立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教学新体系,推进新文科、新商科建设。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着力于建立国内电商与国际电商双循环的教学新体系,打通国内电商与国际电商的理论界限,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国内电商与国际电商双循环的教学新体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厚基础、有专长的发展理念,制定国内电商和国际电商一体化的培养方案、实验教学大纲、实验项目设置、实验室创新开放实验项目、毕业论文模式、实践基地建设、编制教材等,开展以国内电商与国际电商相结合的理论教学和理论研讨的项目式教学,融合国内电商与国际电商的实验、实习和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和规范。
第三,完善线上线下双平台的资源共享体系,促进课程质量提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就是通过宽口径、多手段的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多层次、递进式的教学形式,形成线上线下双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驾驭线上线下双平台的能力,并推动“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和“贸易经济”等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实现线上线下资源共享。线上线下双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保证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特色的同时,采取灵活多变、多角度、多方位的教学形式和手段,通过建设线上的校级、省级的精品课程、慕课、微课等多种形式的在线开放课程,并与线下的理论教学、研讨与案例分析等项目式教学相结合,形成线上线下多层次、立体化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驾驭线上线下平台的能力[7]。
第四,搭建学校企业双依托的支撑体系,优化协同育人机制。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坚持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长效育人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学校企业双依托的支撑体系。学校企业双依托的支撑体系,重点在于推动校企之间的互动,让企业参与学生培养过程,学生参加企业生产过程,校企联合制定实践教学计划、联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联合培养青年教师等。电子商务专业还实行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同参与的“双导师”制,企业导师深入参与教学过程,与校内导师结对全程指导学生毕业实习,通过企业导师、校内导师和学生互动探究电子商务问题,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完善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培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质量文化。强化教学秩序管控,推行教学课堂礼仪,营造敬业爱生的课堂文化。推进课程考核改革,加大过程性考核,要求平时成绩不低于50%。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和多校联合推行核心课联考制度,强化考试分析和反馈。实行荣誉学士学位制度,试点学业考核等级计分制,取消补考和结业换证考,促使学生回归学习。加大教师晋升中对教学的考核力度,实行教学一票否决制,出台教学奖励方法,促进教师教学投入,培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质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