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传承视域下陕北民歌的音乐地理探讨

2022-12-28武倩倩侯璐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陕北民歌方言

武倩倩,侯璐璐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宝鸡 721013)

音乐的源起与人类生存环境密不可分。人类生存的环境既有地理环境即人生产劳动的天然环境,又有人文环境即人生活周围的社会环境。陕北民歌最早出现于远古时代的陕北黄土地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衍生出小调、榆林小曲、酒歌、信天游等多个种类,并且吸收了黄土文化的精华。陕北民歌具有比较典型的地域特色,在我国西北地区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一般是以其独特的逻辑特点和曲式结构呈现出陕西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特点。通过对陕北民歌音乐内容分析得知,其主要以叙事为主,并借助故事和演唱者富有情绪的表演来表达歌曲情感,进而展现出陕北民歌独特的文化气质[1]。

1 陕北民歌的音乐地理概述

通常情况下,陕北民歌或多或少存在封闭性特点,这就使其具备比较独特的文化内涵。实际上,陕北民歌音乐内容源自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通过乐曲的方式对本土文化符号或自身情感进行深层加工,随后通过提炼和浓缩,以民歌的方式展现出来。陕北民歌的歌词简单质朴,旋律非常大气,情感粗犷豪放。真实是陕北民歌比较重要的特征之一,在广阔、荒芜的黄土高原上,陕北民歌的嘶喊就好比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

语言是陕北民歌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民族音乐而言,语言就好比在曲式之外游离的音符,展现了民歌的灵魂所在。通常情况下,陕北语言极具特色,而且蕴含了丰富的乡土气息,尤其是在方言中频繁使用陈词和叠词,有利于陕北民歌情感的表达。因此,没有陕北方言就不会出现陕北民歌。总的来说,在全国各地,大多民歌均融合了当地的语言特点,进而实现对自身情感的有效表达。

陕北民歌具有非常简单的曲式结构,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均一脉相承,其中,由上下乐句组成乐段是陕北民歌中极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例如,在信天游中,该表现形式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其能够随着演唱者意愿进行准确表达。同时,二人台也是常见的表现形式,其主要是以对话形式来进行民歌创作。重复也属于陕北民歌中常见的形式,然而该重复存在对称性,虽然对唱词要求不严格,然而其精炼的语言能够有效推动对称式的表达。此外,由于当地大多数人不识字,这就使得语言简洁成了陕北民歌比较常见的形式特点。

2 陕北民歌的文化地理背景

2.1 文化背景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且历史源远流长,产生了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被后人所传承和颂扬。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了语言、思想、音乐、绘画和民俗等一系列内容,而音乐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自古以来,我国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音乐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民歌是各民族和地区比较典型的音乐形式,其不仅记录着人类的文明与发展历史,而且还能够直观、形象地表达人们内心的热爱与愤恨。陕北属多民族融合地区,而且自然环境与众不同,这就使其逐渐形成较为封闭的自然环境,这些均为陕北民歌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实际上,陕北民歌具有大气、豪放的特点,直观反映了本地区的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2]。因此,当地文化习俗对陕北民歌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实际上,陕北地区的男性豪放、勤劳且身体壮实,呈现出内热、外静的性格特点,而女性窈窕、俊美,呈现出热情奔放、敢爱敢恨的性格特点。受这种独特性格影响,陕北民歌中大多数是以抒发爱情为主。从美学角度进行分析发现,音乐创作更多的是反映人民情感行为,用演唱的方式表达人们内心的真实感受。

2.2 陕北方言

实际上,我国各民族和地区所存在的方言不同,它们在平常交流中演化而来,是地域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和传承形式。就陕西而言,其包括陕南话、陕北话和关中话3 大方言体系,且各具特色。如今,在陕北民歌发展历程中,陕北话开始被人们所熟知。在陕北方言中,通常会把前鼻音转化为后鼻音,从而使其不存在前鼻音,如“瓮”是“问”的发音,“仍”是“人”的发音,极具地域性色彩。作为陕北民歌,采用了自然生动的歌词,这些均源自生活化的陕北生活,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土”才使其为大众所接受,且演唱的更加贴近地气。例如,《把奴家掇在乡屹崂》中的“痴脑鬼”、《走西口》中的“贼娃子”均属于方言词汇,情感色彩比较浓烈。在陕北方言中,模糊化的数词使用是比较常见的特点之一。在《手扳上树杈把妹妹照》中“四面七十七道峁”和在《三十里铺》中“三哥哥今年一十九”均是一个大致的概念,而并未反映的具体数字,这些数词反映的信息超出了数字本身,既能够凸显其氛围功能,而且具有很强的构造环境。在陕北民歌中,通过对陕北方言的合理应用,可以更好地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并且在陕北民歌发展与传承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陕北民歌是传承陕北方言的关键载体,从而使更多的人们了解和熟知陕北方言。陕北民歌主要起源于陕北话,然而一些青年歌手错误地认为陕北方言太土,并想办法用普通话来翻唱陕北民歌,然而其并未与当地特色结合在一起,加之演唱没有鼻音,无法演唱出陕北民歌独特的感觉。实际上,陕北民歌需要通过陕北方言来进行演唱,只有这样才可以呈现出特定的感情,才可以更好地呈现出陕北方言的特色,进而推动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3]。

2.3 地域特征

陕北民歌主要发育于榆林和延安两大区域,并且通过对陕北民歌进行收集和统计发现,榆林地区陕北民歌作品最多达到了3 000 多首,而延安地区次之也有600 多首,这些都可以反映陕北民歌起源于榆林地区。陕北属于内蒙与山陕的过渡性地带,加之地域位置的影响,从而使陕北民歌中或多或少的蕴含了甘肃花儿、山西戏曲和草原音乐文化,极具地域性特点。总的来说,陕北地区沟壑纵横,梁峁交错,黄土高坡随处可见,地面凹凸坎坷,即使只隔一个沟,却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够走过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通过大声说话才可以听清楚,便形成喊山歌的习惯,这样不仅可以抒发内心情感,促进交流,而且音域深邃广阔,歌声高亢嘹亮,具有极强的空间感[4]。

2.4 艺术魅力

(1)唱词魅力。对于陕北民歌而言,其在唱词中融入了大量的叠句、衬词等表现手法,且经常可见比兴的手法。在陕北民歌演唱时,主要是唱给荷包,唱给大山,而并非直接唱给情郎哥的,因为荷包、大山在演唱者心中就好像自己的情郎哥。例如,在《勾起心病想哥哥》中,所描写的“弯弯月儿从云中穿过”,既触动了人们的心弦,同时又可以激起人们对哥哥的想念。由于大部分陕北民歌主要呈现出即兴演唱的形式,并未着重修饰唱词,从而导致其缺少华丽的词藻,只是简单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陕北人民真挚、朴实的情感。因此,陕北民歌中的唱词既反映了浓浓的情感,又对自然风光的美进行了描绘,进而呈现出一幅生动形象的画卷。陕北民歌是大自然美丽的缩影,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感受他们的内心,体会他们的生活,这些便是陕北民歌魅力之所在。

(2)演唱魅力。陕北民歌历经长期的发酵与沉淀,被祖辈一代一代传承而来。对于陕北民歌而言,其属于老百姓的歌,演唱极具亲和力,想唱就唱,不用担心自己唱不好,不用害怕别人的批评,是当地人们的精神食粮。在陕北民歌演唱过程中,演唱者无需顾及别人的想法,可以通过演唱陕北民歌来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既能够拉近与听众的关系,又可以使听众更好地体会陕北民歌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大多数陕北民歌情绪激扬、高亢嘹亮,因为在广袤无垠的黄土坡上,如果进行低声吟唱很难宣泄内心的情愫,唯有扯起喉咙放声高歌,才可以赶走一切的烦恼与苦难,才可以将情意传达至心上人的心中。在舞台上,陕北民歌演唱者大多仰起头,对着远处进行歌唱,往往不注视观众,这些正是陕北民歌最具特色的演唱形式,只有这样才可以表现出它粗犷大气之美,才可以想象自己站在黄土高坡上,与扬起的尘土融为一体。

2.5 情感表现

(1)喜剧性色彩。193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主力转移至陕北地区,不仅给当地人民带去了希望和光明,而且还使人们重拾起对生活的信心,这样就出现了大量歌颂党,歌颂生活的陕北民歌。例如,《翻身道情》 主要表达的是陕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始翻身做主人,并过上幸福生活的喜悦心情。古老的陕北地区不仅思想保守、文化落后,而且婚姻很少由自己做主,而此时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就成为情妹妹和情哥哥无法说出的心思,只能够通过歌声来传递,而如果心事用歌声进行表达,就不用遮遮掩掩了,从而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对于人们来说,爱情力量是伟大的,不管生活中经历多少磨难,仍然表达出对爱情的渴望,由此便使得陕北民歌极具喜剧性色彩。

(2)悲剧性色彩。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和劳动,陕北民歌更多的是为描绘人们日常生存状况而作,并对人们的生活状态给予真实反映。陕北气候干燥,土地贫瘠,庄稼收成不好,从而导致人们生活十分艰苦,常常忍饥挨饿,对大自然却无能为力。古时,为了生活一些人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下煤窑挣钱,甚至还有人为了生活卖老婆、卖孩子。但是,自古以来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如果都忍心卖掉自己的孩子,足以说明生活的窘迫,也正是因为这种夫妻分别、骨肉分离,才使得他们将苦难转化为歌声,力求通过歌声来表达自己所遭遇的不幸。正是因为陕北地区比较落后的经济生活,才使得许多年轻男性通过“走西口”来维持生活,从而导致夫妻只能两地分隔,《走西口》就是由此创作而来[5]。《兰花花》是一首比较著名的陕北民歌,然而其背后的故事却很少有人熟知,其主要描述的是一个美丽、聪明的姑娘——兰花花,由于遭受落后的封建制度的影响,父亲将其卖与富户,但是其向往与杨五哥的爱情,最终选择与封建制度抗争,但不幸的是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而该陕北民歌则是对人们所遭受的不幸进行了反映,并谱写出振人心魄的民歌旋律。

3 陕北民歌的文化传承特征

19 世纪末至20 世纪40年代陕北民歌才开始流行起来,其题材比较丰富,小到婚姻家庭、生活情趣、人情世态,大到国家政治、历史人物、社会生产等方面,涵盖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不仅可以反映陕北人民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而且还可以反映社会所发生的变革,尤其是红色革命民歌[6]。如经典的《东方红》《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都具有很好的传承价值。在陕北民歌音乐中,情歌数量最多,其中《拉手手》《赶牲灵》《拿上死命和你交》《人人都说咱们俩个好》《老祖先留下个人爱人》《走西口》《脚夫调》等广泛流传,反映了陕北人民淳朴敦厚、真挚善良的性格特征,表达了黄土高原的人们向往美好生活和追求自由恋爱的愿望。当然也有反映了陕北人情风土、民间风俗的歌曲,如《对花》《猜拳调》《五月散花》《看情郎》《酒曲》《捎手帕》《跑旱船》《神官调》等。还有反抗封建礼教、控诉封建婚姻制度束缚的民歌,如《寻一个女婿糊脑孙》《兰花花》《单怨媒人不是人》《媳妇受折磨》等。这些典型的陕北民歌,不仅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而且还被世代所传承。例如,陕北民歌具有的娱乐性特征能够有效抒发人们的内心情感,其排扰性特征可以反映社会问题,劳动性特征可以对文化知识进行宣传。陕北民歌音乐包罗万象,属于世代人们创作的一部史诗巨作。如今,随着国家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在全国范围内陕北民歌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和认可,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演唱陕北民歌,有的将老歌新唱,有的改编传统民歌,有的喜爱传统民歌原生态,如《祈雨》《珍珠倒卷帘》《小姑听门》《小寡妇上坟》等,使人们对陕北民歌音乐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认识和体会,这些均为陕北民歌音乐的传承奠定了良好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陕北民歌属于原生态民歌,一直保留着那片黄土地的自然和淳朴,是我国民歌艺术的瑰宝。通过对陕北民歌音乐特征进行探析,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陕北民歌的了解和掌握,而且还可以推动陕北民歌的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陕北民歌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陕北迪士尼
——碧麟湾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党建地图·陕北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台湾女硕士在陕北乡下写生的那三年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