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初探

2022-12-28蔺永刚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留学生院校高职

蔺永刚,刘 阳,马 雁

(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00)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来华留学生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高职院校2017年招收全日制国(境)外留学生11,500人,比上一年增长65.2%,专业和技术优势已经成为吸引留学生的亮点[1]。随着来华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学生的教学与管理成为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及管理者发现原本管理小规模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现状,个别高职院校开始向留学生教育历史较长、教育经验丰富的本科院校学习,尝试在留学生教育中实施趋同化管理模式。

一、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对于来华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是时代的要求和对国家倡议的响应。2018年,教育部印发《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明确要求来华留学生在学科专业上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与所在学校和专业的中国学生一致。在来华留学生的教学与管理中,规定“逐步实现中外学生教学管理的趋同”[2]。教育部印发的《留学中国计划》中也提出“积极推动来华留学人员与我国学生的管理和服务趋同”[3]。这都为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实行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政策依据,也在国家层面为全国各类接收来华留学生的学校提出了逐渐实现趋同化管理的要求。

高职院校对于来华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对于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孙台维[4]指出:树立“双元趋同,全面融合”的趋同化管理新理念,是提高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教学与管理质量水平的重要途径。邓轶聪[5]等在研究中也指出:提质增效是当前发展阶段各高校来华留学生培养的重要任务,而趋同化管理是保证留学生培养质量和高校国际声誉的关键措施。韩家欢[6]通过实践调查研究指出:在留学生教育服务管理机制上趋同化对于提升来华留学生的归属感和情怀具有良好效应。趋同化管理有利于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让留学生真正融入中国社会文化[7]。在留学生行为养成方面,姚伟宁等[8]指出,遵循趋同化管理方法进行留学生教育培养,运用好朋辈间的互助式德育工作平台,能够有效促进留学生日常生活规范化行为导向的形成。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策略的实施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学校资源利用,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率。李查[9]在研究中明确指出,趋同化管理下学校理清留学生管理服务机制,在学生管理与服务中提供趋同化的标准,在增加留学生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同时能够提高留学生的管理质量与效率。上海交通大学在探索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机制的过程中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学校各个部门在云端实现信息共享,统一运用相关平台加强用户沟通,在有效实现个性化服务的同时提高了办事效率[10]。马明月[11]指出,对来华留学生实施趋同化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而且有效节约了学校的管理资源。也有相关研究指出了未实施留学生并轨管理的弊端,明确实施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是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陈越、倪露学[12]认为“南通大学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尚未实施并轨管理,致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效能无法提高,既不利于日常管理、不利于教学管理,也不利于资源共享”。在提升南通大学留学生管理工作效能的建议中提出要实施“趋同化管理”,并轨管理降本增效。徐培东等[13]认为独立的国际学生归口部门管理模式导致本应是招生处、教务处、学生处、后勤处和就业处等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被迫剥离出去,自成一体,重复的工作内容导致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工作效能。此外,由于独立的国际学生归口部门工作人员有限,在留学生规模快速扩大的当下,在承担多方面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定难以周全,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二、高职院校实施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问题与局限

国内高职院校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起步晚,迈步大,加之职业类院校自身的平台局限,在发展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问题日益凸显。

(一)高职院校对于切实推进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主动性不足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仍然采用设置专门归口部门集中管理来华留学生的传统管理模式。大多数高职院校“受人力资源、管理权限的限制,留学生教育有单独的部门或机构,由国际处、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办公室等归口集中管理留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学等所有事务,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实施的集中化管理模式。”[3]92“在现行的情况下,从招生录取到正式入学后的教学与管理再到毕业审核等留学生相关事务,几乎都是由国际交流处或国际教育学院承担,这就导致留学生教学与管理始终处于边缘化状态。”[14]

这种管理模式曾经给过去留学生数量少,留学生作为新兴学生群体存在很多管理困惑时期的高职院校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操作办法,为初期留学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管理方式,高职院校已经适应并且满足于这种只涉及到个别部门的留学生管理模式。第二,一直以来的留学生单一归口管理的模式,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相关部门难以承接留学生管理的工作,这种任务的重新划分与承担需要学校强有力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此外,来华留学生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对于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时间不长的高职院校来说,对全面推进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存在一定的担忧: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关系不好调和出现矛盾,留学生难以融入中国学生的课堂与生活等等。这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对于推进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改革缺乏主动性。

(二)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生源质量不高

教育部于 2001 年取消了来华留学生统一的入学考试,由各高校制订招生方案进行考核与录取。在高职院校招生的过程中,迫于招生压力等多种因素,对于来华留学生招生入学的门槛偏低,留学生在申请阶段仅需提供高中(或同等学历)毕业证、成绩单即可,对于成绩的要求由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较低的入学准入门槛加之高职院校相对较低的学历层次培养对优秀的留学生吸引力偏弱,使得大量的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质量不高。此外,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18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我国高等院校学习,其中,亚洲与非洲留学生占比高达76.52%。《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称,2018年高职院校全日制来华留学生规模达1.7万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招收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地和境外办学的主要集聚地[15]。可见,高职院校的来华留学生生源主要集中在亚、非等地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些国家的基础教育相比于中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来说水平较低,学生们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较差,导致在高职院校推进趋同化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来华留学生很难跟上国内学生的学习进度的问题,影响了留学生培养质量。

(三)高职院校留学生在趋同化管理发展中步子小、力度弱

在高职院校中,留学生作为一个较小规模的群体而存在,在一些已经开始尝试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高职院校,把学历教育留学生的专业课程分配到相应的二级学院,学历教育留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汉语基础后插班进入中国学生的班里学习专业知识,但是留学生的招生与管理工作仍然是由几人或者十几人构成的留学生管理部门来负责,这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趋同”。单一的二级学院专业学习过程并不能帮助留学生很好地实现跨文化适应,反而很多留学生对于突然融入中国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班级文化感到不适,心理上的不适与学业的压力直接影响了留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绩。这种小步子、不系统的“趋同化”教育并不能实现良好的留学生教育与管理。

趋同化管理策略倡导的是学校在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的“趋同化”,帮助留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更好地学习与生活,而不再是将他们作为“特殊群体”从正常接受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这一群体中分离出去,单独教学、管理与服务。

个别高职院校也已开展了这方面工作的尝试,例如: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制定《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国留学生管理办法(试行)》,从制度层面“明确学院国际学生管理遵循‘以人为本、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协调配合、规范高效、积极稳妥促进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原则。”[7]31可见,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开始尝试推动实施来华留学生管理中的“趋同化”。制度中明确要求学院的外事办与教务处、学生工作部等相关学生管理、服务的部门与科室相互协调共同配合处理好留学生事务。

(四)高职院校缺乏有力的来华留学生培养政策支持

目前,大多数拥有留学生的高职院校并没有得到国际学生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等政府类奖学金的支持。以山东为例,在2021年获得国际学生山东省政府奖学金的37所高校中,高职院校仅占9所,而根据2021年教育部公示的山东省高校数量显示:山东省高职院校在全省高校中占比达54.2%。虽然部分高职院校也根据自身情况设置了校级来华留学生奖学金,但是数额少,并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效应。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在优质留学生招生及培养阶段缺乏吸引力,奖学金这种有力的激励性政策的缺失也不利于高职院校在推进留学生趋同化管理过程中工作的开展。

三、创新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策略

(一)多途径提高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生源质量,拓展生源国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增强国际学生招生吸引力。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可以借助国内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发展机遇尝试探索国内“中文+职业教育”的新路径。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利用优势专业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独特的培养模式和就业路径吸引国外优秀的留学生入学。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国内本科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打通“语言+本科专业”的学习提升路径,为期望进一步在中国深造的留学生提供提升路径。良好完善的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培养体系必定会吸引更多的优质留学生,高职院校在招收留学生的过程中也就能够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提高入学门槛,从而提高来华留学生生源质量。

学校制作丰富多彩的宣传资料,充分利用学校拥有的网络平台、利用高职院校自身拥有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给“走出去”企业培训员工等机会,进行线上线下宣传,不断扩大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宣传力度与规模,多途径多样化拓展留学生生源国。多国别的留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留学生在学校“抱团”活动的现象,使得留学生更多的参与到中国学生的学习交流与活动中去,有效促进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工作的推进。

(二)改革创新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管理机制的调整是实现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根本制度保证。改革高职院校管理机制,建立归口制及分级管理于一体的留学生管理机制。改变原来的单一归口集中管理模式,将留学生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规划,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统筹相关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协调合作。设立留学生管理部门专门负责留学生的招生、手续办理、入学教育、对外协调等工作。将留学生的教育纳入全校教务系统,将留学生教育教学的工作纳入相应专业类别的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统一负责留学生的教育教学与日常学习事务管理工作。学校后勤服务部门负责留学生生活、住宿等相关事宜。同时考虑到留学生教学管理的特殊性,可以设置专职的辅导员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二级学院的学习与生活,协助二级学院留学生与留学生管理部门对接,完成留学生在手续办理、入学教育等方面的相关事宜。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要坚持“特性”与“共性”相结合

来华留学生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背景,相关二级学院在推进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趋同化管理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留学生群体的特性,制定“同中有异”的培养方案。

第一,设置特色的留学生入学教育环节。留学生在融入一个陌生群体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初期的心理、文化的不适应,适应的好能有效促进趋同化管理。可以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留学生入学教育课程,邀请出入境等与留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部门进校给留学生做专题讲座,以班级为单位参观校史馆,与中国同学共度“开学第一天”活动等,帮助留学生尽快明确他们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帮助他们快速结识中国朋友,共同确立学习目标,实现友好帮扶,帮助留学生平稳度过“初来乍到”的不适,也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做好铺垫。

第二,设置特色的课程。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一般是零语言基础、知识底子弱,将来的发展目标一部分是能去“走出去”企业就业,还有一部分是能够申请国内的本科类高校继续深造。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设计来华留学生培养方案时需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来华留学汉语语言进修生培养方案,一类是来华学习专业技术技能的学历留学生培养方案。无论是哪一类留学生的培养,汉语培养都是基础性的核心培养要求之一。汉语水平不合格,不论是在申请国内本科院校继续深造的过程中还是进入高职院校专业技能课程的专业学习阶段都会存在很大困难。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全英授课专业非常有限,由于自身局限和教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英文授课的专业课程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所以,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的是“汉语+专业”的“1+2”培养方式。留学生入学后首先学习一年左右的汉语课程,拥有一定汉语基础后进入专业学习阶段。但是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后往往发现很多课程难以听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调整学历教育阶段的留学生课程设置,在专业课程之外设置持续的汉语语言基础和专业汉语课程,持续为留学生深入的学习扫清障碍;有一些不适合留学生的课程可以给予留学生自主选择权;设置留学生们喜欢的文化课程,帮助留学生不断增强文化认同感。在实习实训环节,学校要积极拓展与“走出去”企业交流与合作,以更精准的校企合作帮助留学生实现适配的顶岗实习,完成培养目标。

第三,中外学生共享高职教育“学分制”。高职院校留学生进行趋同化管理后,纳入学校教务系统统一教学管理,可以尝试逐步推行高职院校中中国学生已经开始实践的“学分制”,丰富的学习课程向留学生开放的同时也给留学生更多学习的自主权。将“留学生”真正纳入高职院校“学生”这个大家庭,共享上课资源,共享“学分制”。

(四)打造留学生教育教学国际化专业师资队伍,提升教学管理的质量与水平

学生对于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很大程度会受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影响。学校良好的教学与管理水平往往能够在无形中树立学校的权威,获得学生们的尊重与支持。而来华留学生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在专业课学习之外还有着特殊的学习与管理需求。比如,汉语语言、中国文化概况等课程将会贯穿他们在华学习的全过程,汉语是专业学习的基础,也是来华留学生获得对于在华学习的第一印象与建立学习自信的来源。此外,留学生们由于文化与信仰的不同在日常管理时都需要注意跨文化的内容,要求管理教师要有更多的耐心与管理智慧稳妥处理与协调留学生之间的矛盾,并且能够与留学生管理相关部门、后勤服务部门等做好沟通与协调。这就要求负责讲授这些课程的教师和参与留学生管理的辅导员老师要有较强的专业语言、文化教学的能力,跨文化交际素养,沟通协调能力等等。学校必须重视相关教师的工作,通过支持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组织大赛、实施“老带新”等多种途径培养一批素质硬、能力强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师与专职留学生辅导员教师队伍,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专业水平。

专业教师方面,支持专业课教师走出去,进入国外的相关企业或者院校进行培训,全面了解国境外相关企业对于技能型员工的要求,精准把握专业国际发展新方向,这对于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国际化改革与面向一线的实用性调整有着重要意义。适配的教学资源、更专业的国际化教师才能够有效提升来华留学教育的专业教学水平,这是帮助高职院校顺利实现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质量保证。

高职院校探索趋同化管理的道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需要向有相关经验的本科院校学习经验做法,又需要立足于新的时代要求和发展机遇,充分挖掘高职院校自身的教育教学特色与优势,扬长避短,通过过硬的职业技术优势和优秀的教学与管理水平不断吸引更多优质的留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深造,大批优秀留学生的到来必将为高职院校进一步推进趋同化管理工作助力,不断磨合、调整,成为一种良性循环,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办学的国际化水平。

猜你喜欢

留学生院校高职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留学生的“捡”生活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