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2022-12-28李桂茹
李桂茹
(梧州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1],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客观必然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等教育思想,促使我们的教学理念应逐步从“重智轻德”向更多地关注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的观念转变,教学模式应从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实践为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意见》提出的总体要求充分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
(二)社会转型出现的新矛盾对积极社会心态培育提出教育诉求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人民的需要是美好的生活,而美好的生活需要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012—2013年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我国目前社会缺乏共同价值观念、社会整体信任度下降、人们的消极情绪极易引爆[4],2018年在社会价值与社会认同方面调查表明,60%以上受访者偏向物质主义价值,“90后”群体、“新一线”城市的受访者物质主义价值观更高[4]。可见,培育积极社会心态对当前我国而言刻不容缓。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心态发展态势的需求
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发现,当前大学生社会心态虽总体呈现良好态势,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在自尊自信方面仍存在自我认同呈弱势化趋势、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整体认同感不高;在理性平和方面存在以自我为中心、表面及盲目的社会认知方式以及存在一些消极社会情绪等;在积极向上方面存在整体学风有待提高等。分析其形成原因,一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问题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形成产生的影响;二是大学生头脑中对社会现实的非客观认知带来的对积极社会心态形成的影响。前者主要来自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而后者非客观社会认知主要来自大学生主体自身状况导致的思维局限和认知局限造成的认知偏差,而这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解决的。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是新形势下积极社会心态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
(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存在诸多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往往把授课对象当成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过多重视对于一些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讲解,对心理问题分析和解决过于“专业化”。教学目的的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对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识别与治疗上,导致教学案例多是临床心理学的病态案例,导致学生对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产生恐惧与排斥,从而不敢去通过心理咨询来寻求帮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忽视社会心理健康,虽各类文件相继出台要加强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但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教材内容到实际教学过程大多是围绕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进行的,并未包括社会心理或社会心态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课堂依然是偏重理论教学,过多的理论教学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归根到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诸多不足[5],无法满足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真正教学目的,更无法实现新形势下积极社会心态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和目标要求该课程教学必须改革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学生掌握多少心理学知识”不是该课程的目标,通过心理训练达到学生“自省”“自悟”,以形成良好的心理活动品质,树立积极社会心态,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教学主体的自主性与互动性、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参与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多样性等特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也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尊重学生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开展课堂互动活动,避免单向的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等指导思想,势必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根据课程目标要求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等活动体验式,《要求》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支撑。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革新课程教育理念,突出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教学目标
鉴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客观必然和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首先应革新课程教育理念,树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现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理念,突出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教学目标。因此,在现有教材基础上,深入挖掘心理健康课程的积极社会心态内涵和元素,溶盐入汤,在积极社会心态方面设定了3个阶梯目标。
1.知识层面
积极社会心态认知,紧贴教材单元主题,借助互联网或相关参考资料收集挖掘素材与社会热点问题,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大学生了解积极社会心态“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内涵及意义。在个人层面上对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个人发展等生活现状进行合理肯定,但不安于现状,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美好生活;在社会层面上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等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此有强烈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四个自信”。
2.技能层面
积极社会心态技能训练,通过本课程的活动与体验教学,使学生掌握积极社会心态方面的自我心理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大学生活与学习适应技能、理性平和心态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职业生涯规划技能等。
3.自我认知层面
综合素质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积极社会心态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积极社会心态发展特点,并能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将所学积极社会心态知识与技能由内化转为外化,将积极社会心态融入个人言行中,用提升的积极社会心态去影响周围人。
(二)调整课程内容设置,开发课内外教学资源
1.课内教学
以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改革为主线,构建基于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理论课程和活动体验课程两部分。
(1)基础理论课程。以课程教材为主,针对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大学适应、人际关系、恋爱与性、生命教育、自我意识等方面的问题,以“项目模块”为主体构建理论教学内容,构建内容丰富、适应大学生心理特点的“认识心理健康”“我的大学我做主”“心宽以和,善结人缘”“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让生命充满阳光”“自我意识”6个单元模块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理论课程也穿插并融合体验活动、案例分析及当下社会心态热点难点问题等进行理论教学,科学合理地整合课程,融知识、心理品质和积极社会心态培养为一体。其主要目的在于加深及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为培养学生掌握积极社会心态基础理论并提升其自主发展和社会适应的综合素质能力奠定理论基础。
(2)活动体验课程。主要是通过体验活动、案例教学、行为训练等形式,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围绕基础理论知识部分的6个单元模块,从中选取与学生们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及自我发展紧密相关又能深入挖掘积极社会心态元素的内容,开展积极社会心态培育设计体验活动:“阳光心态”案例讨论会、“做情绪的主人”心理训练、“我的大学我规划”团体心理辅导、“积极倾听与学会表达”训练、“认识你我他,一起爱我家”团体心理辅导、“两性异言堂生活”情景体验、“价值拍卖”体验活动、“天生我才”心理训练,等等。总体思路是对接教材基础理论知识部分,教师从不同角度进行积极社会心态元素挖掘,按照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3大阶梯目标,设计多种课堂体验形式的教学活动,经过学生亲身体验,引发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触发学生对自身价值与生命意义的思考,以达到促进心理健康与提升积极社会心态的目的。
活动体验课程案例一:“阳光心态”案例讨论会,由“卖盐与卖伞”故事讨论分析开始,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懂得情绪的来源不是外界的人和事,而是自己内心的信念系统,即“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懂得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进而使学生学会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并享受学习、工作所带来的愉悦和满足,化解当下“佛系”亚文化、“丧文化”给大学生带来的对现实的无力感,构建青年人正向的自我认同,树立正能量价值观。
活动体验课程案例二:“做情绪的主人”心理训练活动,通过积极暗示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学会用积极自我暗示法将积极思想和良好感觉撒到意识的土壤里,自己跟自己说“别人行,我也一定能行”以期自己的行为达到暗示预期目的,培养阳光自信心态。通过“呼吸放松法”“身体放松法”等放松方法的训练和“说一说”“写一写”“喊一喊”“唱一唱”“哭一哭”等宣泄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有了负面情绪能释放出去,情绪平静下来后理性分析问题。引导学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难题,正确处理与老师、同学及家长的关系,有矛盾和冲突时,能够沉着冷静,不焦躁,不冲动,积极迎接挑战。学会以一种平和心态与自己和他人相处,与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矛盾冲突,促进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并理性看待一些负面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不人云亦云,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特别是要在网络媒体时代提升自身网络媒介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正能量传播。
2.课外教学
首先,每学期开展1次积极社会心态培育专题讲座,布置2次积极社会心态热点典型案例辨析题课外作业,利用心理健康活动月组织1次课程改革创新成果展活动,包括线上线下的广泛传播+“拥抱阳光心态,守护青春梦想”的经验分享会1次+1次校园心理剧展演。其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食堂、宿舍、校园环境等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结合自己本专业、社会阅历和个人兴趣,选择实践项目或课题,引导学生主动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三)改进课程教学策略,丰富课堂形式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采用任务驱动法,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师根据知识类教学目标要求,提前给学生布置课前学习任务,并根据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中国大学MOOC线上学习资源,让学生完成教材预习如选取与教材内容相适宜的中南大学叶湘虹教授、唐海波教授等讲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课程,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如完成相应的作业与练习、小组讨论等)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统计记录学习情况,并以此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平台从中了解学生讨论的热点问题和遇到的难点问题等,作为线下课堂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形式依据。
以成果导向理论为指导,即“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活动,使之围绕确保学生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紧紧围绕能力目标——学生自我探索、心理调适、心理发展等技能设计体验式教学活动,通过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素质拓展训练以及心理影视赏析等多种体验方式的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内心冲突和真实感受,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最后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比如,针对部分学生对“佛系人生观”持赞同和模糊态度的现象,设计开展“生命倒计时”团体心理辅导,请同学们假想“生命的最后一个月,你最想做哪五件事?”按其重要性进行先后排序写在纸上,之后小组分享、交流,并谈谈你在写的时候和排序的时候是什么感受,这感受对你今后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通过设计的情境体验活动,引发内心真实感受,继而通过分享交流讨论,从而引导学生懂得生命之钟的倒计时从降生就开始了,而且年轻时思索死亡,就会产生“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紧迫感,生命就会充满激情和阳光,引导学生理解人生价值在于好好把握生命、珍惜生命,教会学生从学习工作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从大爱与担当中体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并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充分认识自己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性,从关心身边事情开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一名大学生在学校、乡村与社区中的积极作用[6]。
(四)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突出教与学激励机制
为巩固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成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切实提高心理健康品质和积极社会心态,我们按照教育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更新、完善了教学评价体系,学生考核最终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比例组成,其中平时成绩由课堂出勤、线上学习情况、平时作业和测验、课堂参与活动表现(包括课内外)4项构成,贯穿课前预习、课堂活动、课后实践等环节,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统计数据,客观记录并评价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自主学习及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况。
同时,完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从基于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以及教学观摩、座谈会等方法,对教师积极社会心态理念与能力及其教学成果进行综合考核评定。
四、结语
新时代融入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且应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为目标追求,高校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应依托教材内容深入挖掘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素材,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本身价值最大化,尽量避免生硬植入积极社会心态内容而引发学生抵触情绪,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影响,使学生具备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