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劳动教育的教学探究
——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

2022-12-28卢义忠

皖西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劳动法治大学生

时 梦,卢义忠

(1.皖西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2.皖西学院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和劳动教育,他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P328)。在高校思政课中实施劳动教育是实施德智体美劳人才培养方案、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思想道德与法治”是本科阶段大学生接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将劳动教育融入该门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对于帮助青年大学生加深对劳动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劳动情感、增长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塑造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增强劳动合作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劳动教育对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观均强调,“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2](P534)。作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具备着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因此,加强劳动教育,可以促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劳动观念现状及原因分析

以上结果显示,部分大学生不仅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而且缺乏基本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从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来看,劳动已成为稀有的实践体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有保障,老百姓普遍能够感受到生活品质的显著改善。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于2000年之后,他们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环境较之于他们的父辈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智慧生活逐渐成为他们的日常模式,各类智能软件为大学生的生活提供了便捷。外卖点餐、跑腿公司、共享洗衣机、扫地机器人、智能洗碗机等,让原本在生活中可以获得的宝贵的劳动体验被取而代之,以至于一些大学生四体不勤,甚至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其次,从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来看,不良媒体宣扬的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对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在选择劳动地域上,一些大学生只愿意去经济发达地区,而逃避去中西部条件差一点的地区;在选择职业类型上,一些大学生拈轻怕重,既要工作轻松无压力,又要收入可观高奖金;在劳动成果分配上,一些大学生只讲个人私利,根本不谈奉献社会。更有甚者部分大学生贪图享乐而逃避劳动,幻想一夜暴富而厌恶劳动。

最后,从高校的重视程度来看,劳动教育的边缘化程度有所缓解,但劳动教育的核心和目标认识仍需深化。根据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许多高校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和考核体系,并出台关于劳动教育的具体举措,比如开设单独的劳动教育课程,讲授劳动理论知识,并辅之以劳动实践活动;开发专业课程中的实践和应用部分,在其中融入劳动技能培训;开展劳动技能周活动,通过学分认定等方式促使学生多参与日常劳动等。但在劳动教育的核心和目标认识方面还存在一定偏差。劳动教育的核心和目标在于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而部分高校在实际劳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重技能轻思想、重形式轻内容、重学分轻实效等问题,其结果必定无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二)新时代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强化劳动教育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P61)。新时代意味着新要求、新变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于社会劳动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际上也为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

其一,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进而催生出许多新领域、新行业,这就需要劳动者不断学习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技能,积极转变传统的劳动观念。学生不仅要明白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以便自己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获取专业优势,而且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3](P4);“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4](P9),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要把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综合起来考量。

其二,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越来越细化的社会分工,对未来社会的劳动协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实现不同劳动者之间的高效协作,就要求劳动者具备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等基本劳动素养。然而部分大学生进入高校后独立意识开始增强,更加注重自我体验,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往往从自我角度出发,以自我为中心,不注重沟通协调,因此,在团队活动时,容易引发矛盾,不利于劳动目标的完成和实现。一些大学生责任感弱化和团队意识缺失,也必然降低劳动协作的可能性,进而导致完成劳动目标的效率降低。

Figure 2 shows that the frequency of risk of malnutrition increased progressively with hospitalization,reaching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07) in the presence of neoplasm.

最后,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们通过劳动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提供了有利条件。马斯洛人的需求理论指出,当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较低层次的需求被满足后,他的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较高层次的需求也会逐步呈现出来。通过劳动来满足人的高层次需求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意识逐渐凸显,人们通过劳动能够获得更加充足的生活保障、更加丰富的社交关系、不断提升的社会地位,且个体通过劳动使自己的能力、阅历等也随之增强。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发展,因此,教育者以大学生个体需要为切入点对其加强劳动教育就能够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很好地引导他们“对想做爱做的事要敢试敢为,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5](P54),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三)劳动教育在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对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德、智、体、美四种素养作为人的基本素养可以通过劳动素养的提升而提升。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团结协作、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劳动品质;帮助大学生拓宽视野,增长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提高创新创造能力;增加大学生对美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入地感受劳动之美、创造之美;督促和帮助大学生强健体魄,提高身体素质。总之,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和激励大学生在全面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的过程中既实现个人抱负又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努力成为“和谐发展、人性丰沛、有尊严、有能力的一代新人”[6](P36)。值得一提的是,学习本身作为一种脑力劳动,是青年学生在大学阶段的根本任务。扎实推动大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劳动”,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作为思政理论课之一,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将劳动教育融入该门课程的教育教学,能够与其他环节的育人工程形成合力,促进劳动教育在高校的多渠道开展。

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蕴含的劳动教育思想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针对高校大一学生开设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等方面的教育引导,旨在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中挖掘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有助于提升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一)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蕴含的劳动教育思想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是人成为真正的人的物质条件”[7](P199),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可以从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劳动推动社会进步三个方面挖掘劳动思想。

首先,劳动创造了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8](P988)。“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第一章第一节提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P501),指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能够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实践活动”,即劳动。在原始社会,自然条件极大地甚至完全限制了原始人的生存,原始人必须进行大量艰苦劳动以获取食物,同时还要抵御野兽袭击和自然灾害。基于饱腹和安全的需要,劳动工具开始出现,即石器的制造和使用;共同劳动促使原始人之间交流增加,语言随之产生。劳动的发展促使分工不断细化,协作劳动成为必然,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各种各样的交往和联系,逐渐构成了人类社会。因此,基于劳动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述,是大学生认识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

其次,劳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0](P9510)。教材第一章指出,个体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既需要正确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又需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个体通过劳动可以在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不断提升认知能力,从而明确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劳动也能够促进个体的职业发展,为个人和社会创造财富,满足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物质及精神需求,帮助个体实现人生价值,进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最后,劳动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广大青年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必须发愤图强,刻苦学习,在崇高理想信念的指引下肩负起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责任与使命。教材第二章“理想信念”内容中强调理想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实践性,即进行充分的劳动实践;理想的实现又具有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即只有具备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才能肩负起民族复兴大任,成为国之栋梁。

(二)道德观教育中蕴含的劳动教育思想

勤劳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被广为传颂。挖掘道德观教育中的劳动教育思想有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劳动光荣的社会舆论和尊重劳动的社会风气”[11](P55)。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分工逐渐细化,新的职业领域不断涌现,未来从事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以及消费性劳动的劳动者将越来越多,然而不论从事何种劳动都需要遵守职业道德。教材第五章职业道德部分表明,一方面,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社会财富以获取合理报酬,劳动是劳动者参与社会分工的重要方式,是光荣、崇高、伟大、美丽的,任何职业都应该受到尊重。另一方面,职业劳动是人们构建各种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在职业岗位上做到诚实劳动、爱岗敬业是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全社会都要热爱劳动,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12](P46)。

此外,教材第三章“中国精神”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比如“奉献精神”“工匠精神”“实干精神”“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等都是新时代劳动者所需要具备的优秀品质。当代大学生要明确,作为未来各行各业的重要力量,他们应该在未来的职业劳动中真切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具备优良的职业素养。而学生阶段,学习本身也是一种劳动,将这些精神融入学习的过程,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劳动观念,让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其自身强有力的武器装备,以便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实现人生目标,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13](P27)。

(三)法治观教育中蕴含的劳动教育思想

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要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还应培养其相应的劳动法治素养,目的在于“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12](P46)。教材第六章法治部分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劳动法相关内容的阐释能够帮助大学生培养法治思维,构建起劳动教育中的法治观念。

当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于公平公正的原则,目前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为劳动的多少、劳动价值的大小等直接决定着劳动者所获得的回报,包括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两个方面,因此劳动是个体获取生活保障和体验精神愉悦的重要来源。同时我国对个体和私营企业的发展也多采取鼓励、帮助的扶持政策,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劳动者而言是很好的机会,能够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能够帮助大学生进入社会后通过具有创造性的诚实劳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还能够帮助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明确公民需要行使的权利与义务,在遇到劳动纠纷、劳动争议时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国家、社会层面基于公平公正原则对于普通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所提供的帮助和保障,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大国担当,真实实现让“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14](P26)。

三、“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教学路径和方式方法是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充分挖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蕴含的劳动思想,通过设定科学恰当的实施路径和评价机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一)开展专题式教学

劳动教育和思政理论课在育人目标上具有一致性。通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不难发现,许多教学内容都蕴含着劳动观点和理念,因此,可以根据章节内容与劳动的相关性设置不同专题,如在第一章人生观部分设置“人类与劳动的起源”“自我提升与奉献社会”两个专题;第二章理想信念部分设置“劳动铸就美丽中国梦”专题;第三章中国精神部分设置“大国工匠与中国制造”专题;第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设置“我眼中的劳动价值观”专题;第五章道德部分设置“职业选择与道德坚守”专题;第六章法律部分设置“劳动需要法治护航”专题,等等。开展专题式教学时,采用理论讲授和学生讨论两种方式进行。在理论讲授中,教师通过理论讲解和知识拓展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讨论环节要求学生提前查阅相关资料,这样既能够督促学生提前预习,又能够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说明和榜样示范

鲜活真实的案例往往最具说服力。在专题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补充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案例能够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大国工匠与中国制造”专题中向学生展示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港珠澳大桥”,这座跨越伶仃洋,连接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被誉为“现代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它的设计和施工难度史无前例,在建造过程中,为了攻克一系列的世界级难题,更是打破多项世界纪录,学生在惊叹“港珠澳大桥”雄伟壮观的同时更敬佩设计者和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加深对劳动的敬畏,对劳动人民的情感。榜样的力量同样能够带来震撼。2019年年底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考验,更让我们看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责任与担当。教学过程中邀请身边参与一线救治病人的医护人员在课堂上近距离给学生讲述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的人和事,让学生拥有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对“牺牲小我,守卫人民”的一线医务劳动者心怀崇敬,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甚至能够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

(三)开展实践性教学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主要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通过实地调查、自身参与等方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直接经验。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增加设计合理的实践环节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机制,能够加深学生参与劳动过程、收获劳动成果的真实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日常劳动的热情,调动起学生学习领悟劳动思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通过设定具体实践方案,帮助学生获得劳动体验。如在校外实践部分开展主题性公益劳动,教师按照文理科不同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去市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担任志愿者,学生结合专业特点负责咨询、借阅、宣传、卫生等方面工作;组织师范专业的学生参与贫困地区的支教活动;组织护理专业的学生传递性照顾敬老院的老人、福利院的儿童。在校内实践部分,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的维护,合理规整摆放校园共享单车,打扫教室寝室等。同时,教师还积极联合相关学院,利用学生去企业、工地、车间、工厂等地的金工实习,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扎实掌握专业技能。

科学合理的组织和评价机制是取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的保障。教师必须事先确定相关组织和评价机制。第一步,确定学生实践环节的成绩在课程成绩中的比重(通常确定为25%);第二步,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特长等实际情况组建实践活动团队并选择实践主题;第三步,各实践团队开展实践活动、撰写并提交劳动实践报告;第四步,通过PPT、视频、照片等形式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劳动感悟;第五步,教师和若干名学生评委共同评分,并将最终得分按照比例计入期末成绩。

在实践教学中制定评价机制并对学生实践活动效果进行评价,能够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对劳动过程进行总结反思,使他们通过切身体会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加深对劳动人民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真正让学生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思想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猜你喜欢

劳动法治大学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