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中水污染监测质量问题与解决对策

2022-12-28山东省济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孙岩

区域治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水资源水质

山东省济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孙岩

当前,各级部门在加强对水污染了解的基础上,水污染环境监测工作的合理落实,对水质变化趋势的预测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水污染环境监测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使得后期的水污染治理工作缺乏相应的数据支持。基于此,本文就水污染环境监测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以期提升对水污染的治理效果。

一、环境监测中水污染环境监测的必要性

水资源作为非常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人们的生存以及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近些年,随着工业化发展进程的深化,水资源的污染情况非常严重,同时,由于人们在水资源的使用过程中随意浪费,造成地下水资源储备量也在降低。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加强对水资源污染监测工作的重视,是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对水环境污染的准确检测以及对当地水资源、储存量污染程度及时了解,结合对监测结果、数据的合理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准确的水污染监测数据可以为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对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水污染环境监测,其不仅是对于日常生活用水进行监测,还对于社会生产当中相关工业用水进行监测,从而可以对当地水污染环境监测的实际情况全面化了解,并按照当地水资源污染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以此来对水污染情况进行改善,由此可以看出,水环境污染监测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加强水环境的监督、监测,对水资源保护以及整体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做好水污染环境监测,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可行性,这是环境监测部门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二、水环境监测技术

(一)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主要借助遥感器遥感平台、信息传输等设备将其实际应用,可以对监测目标进行有效的过程监测和分析。在水环境监测中,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得准确的监测结果,并使其实现自动监测。第一,通过红外线对水体当中的固体悬浮物实施监测,以便于为后期相关工作提供准确的参考。技术人员首先对于水体光学性质和浊度等参数及时收集,这样就能够实现对水体中固体悬浮物的监测。第二,结合红外以及可见光波的特征,针对水体当中的含氧量变化情况进行合理地评估分析,保证水体富营养化的准确监测。

(二)生物技术

第一,水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和水体生物个体的存量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通过对于生物技术的合理应用,加强水体微生物种类以及数量的统计分析,以此确保监测目标的实现。第二,通过对生物反应监测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水体生物行为的观察,将相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对水污染防治工作有重要的参考性。

(三)其他监测技术

第一,将监测技术与网络相结合,打造完善的水环境监测系统。第二,进一步完善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功能,重视信息监测安全技术的应用,深入分析水质情况,完善检测设备的功能,使其在监测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三、分析影响水污染监测质量结果的因素

(一)监测布点

水污染环境监测流程,最关键的就是监测布点,监测布点对监测质量和结果有直接的影响。相关部门在对污染水域的监测过程中,会受到地理以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很难按照既定的布点设施进行布局,所以,监测点应智能结合周边环境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若是监测点位置和预先布局设计位置的距离太远,造成所采集的污染水域样品和数据信息有着很大的出入,导致所获得的监测结果很难对于水域的实际污染情况客观、准确的呈现。

(二)测试系统

水污染测试系统实际上是综合性的系统,污染状况的分析方法以及监测仪器设备校准度等对于测试系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水污染环境监测当中,大部分测试系统的误差基本上都是由于周边环境中的相关随机因素造成,这些因素往往很难规避,只有对相关监测工作全面落实,才可以保证监测结果的数据质量符合要求。并且,在监测方式的选取中,需要对污染水域提前做好观察,同时对监测工作的落实中,对相关水生生物种类以及气候因素等造成的影响因素也需要加强重视。

(三)样品采集工作

环境监测部门相关人员在对污染水体的采样过程中,需要对监测点的周边水源采样,该样品的监测数据对于水污染治理工作有着很重要的参考性。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污染水源样品采集过程中,所使用的容器材质以及采集的时间和存储方式,对于污染样品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在对地表污染水源实施环境质量监测过程中,水体中所溶解的氧气含量一般会随着污染水域样品采集深度的而升高,导致出现数据结果的差异性。除此之外,在对于污染水体当中的石油类物质含量实施监测的过程当中,采集使用的容器尽可能不使用塑料材质,由于塑料容器在实际的储存当中会出现吸附的现象,对于监测整体工作的数据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四、水污染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水污染环境监测体系和管理

从当前水污染环境监测的实际情况来看,缺少比较完善的水污染环境监测管理系统,并且相关的监测管理制度也不是很完善。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在当前的生态环境管理控制工作中,水污染环境监督是很重要的工作之一,所以只有确保水污染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健全,才能提升水污染环境监测质量,才能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良好的监测数据服务。相应的管理部门可以在既有水污染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上,将先进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对原来的水污染环境监测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创新以及合理优化。为了能够更好地加强对水污染环境的监督管理,我国目前环境部门在全国各地都设置了水文监测站。由专业人员对当地的水文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水污染环境监测的结果进行上报回传,以便国家环境部门对全国的水文环境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但部分地区水污染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对监测数据的质量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水污染环境监测的数据结果也出现了差异,再加上地区水文工作站的管理者对水污染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不重视,不仅对水污染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完整性造成了影响,而且导致监测信息的真实性以及稳定性受到冲击。

(二)监测方式不完善

当前,各地政府都加大了对水污染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重视,同时结合相关监测数据,对于管理辖区之内的相关环境污染问题认真的处理,并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若是仅仅依赖于政府部门的相关财政拨款支持,很难对水污染监测设备的维修以及养护等相关费用进行保障,还会对于设备的监测精度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得最终监测的结果很难为水污染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除此之外,由于实验室当中的相关污染水域样品数量不充分,并且相关人员在实际的技术考核以及设备校正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使得在当前的水污染质量监测治理对现代化污染监测方法没有合理落实。

(三)监测数据不够精准、监测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水污染环境监测数据存在不真实的状况,除了和设备校正相关工作没有做到位有直接的关系之外,还和相关部门考核制度的不完善有直接关系,没有对水污染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也有一定的关系,这是造成水污染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不真实的主要原因。同时,监测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对监测技术的实际应用有直接的影响。现阶段,在水污染环境监测队伍建设中,一些人员没有接受系统的监测技术教育培训,还是采用传统的监测理念和管理制度、方式,造成在监测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当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操作,对设备的精度以及使用寿命均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对于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五、水质监测改进途径

(一)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管理体系

在早期水污染环境监测工作当中,一些政府管理部门对环境监测工作不重视,使得水污染环境质量监测技术以及相关制度很难对监测工作形成约束。随着目前我国水环境污染监测中相关新技术以及新理念的融入,各级政府需要加强管理工作制度的完善,同时对管理职责应合理明确并有效落实,保证监测人员在水环境污染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积极主动参与。随着引入的各种先进技术,各级政府部门也需将各项技术的操作规范以规章制度的形式给出明确的规定,从而对监测工作人员形成一定的硬性约束,还可以配合相应的激励、奖惩制度,从而完善现代化的考核项目指标体系,保障监测工作人员能够按照规范要求运用各项新技术和新设备,以获得最精准的水污染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二)开展水质预测

目前对水资源进行监测时,仅将重点放在对水资源的质量监测和水污染控制方面,并加强对水质预测的研究。由于我国水质监测工作已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若这些数据并未得到合理的利用,就会产生资源浪费。要根据我国水质监测的情况和各项检测结果,对水质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分析,仔细分析影响水质的因素,才能提高水资源的监测水平。

(三)提高水质在线监测水平

对水资源进行监测时,主要监测方式为人工监测。监测人员使用移动监测设备,在进行采样处理之后,在实验室中对样品进行监测。目前,只有少数监测点可实现连续、在线监测。由于我国水质监测指标有限,导致无法对水环境的情况进行跟踪分析。而在线检测法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处理,可有效地减少人力的投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四)提高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水质监测所涉及到的专业和技术比较多,因此,对监测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监测人员的整体能力有待提升,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导致水质监测技术基础比较薄弱,整体监测水平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投入力度,对人才进行针对性培养,从而提高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五)选择合适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要积极引进第三方检测机构,保证水资源的检测质量,对监测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一旦发现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内追究责任。通过第三方监测机构既可以保证水质监测工作符合国际标准,还能发挥出监测机构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保证最终的检测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六、提高水污染监测质量的方法

(一)对监测准备阶段进行有效的控制

强化水污染监测质量的合理控制,就需要对监测准备工作做好全面化监督管理,对相关准备工作提供全面的保障。首先,加强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化,对既有的管理制度做好深化改革,对岗位要求进一步明确,将各项职责落实,使得人员自觉接受监督,并按照相关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其次,对监测工作态度严格端正,将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的职责的有效落实。做好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得其拥有良好的职责素养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严格根据水污染监测的要求和标准做好操作处理,保证人员能力水平的提升。最后,对监测仪器和设备定期做好相应的维护和保养,保证其可以正常运行,从而将水污染环境的监测准确度提升。

(二)重视常规监测质量控制

在水污染监测的日常工作中,要重视常规监测,并对这一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要制定全面的管理体系,由专业的人员选择相应的仪器和设备,制定维护保养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操作,确保仪器设备的监测质量符合检测要求,并加强对样品的监测,严格按照实验室的操作要求,保证检测的结果准确。

(三)对样品采集进行有效的控制

为了提高样品的质量、保证监测结果准确,就要保证样品的采集工作质量。样品的采集将直接关系到样品的最终质量,要确保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准确选择合适的容器装置,对样品进行编码,执行分批次、分类采集。要按照模块化控制体系的要求,对样品进行编码和分类,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样品的采集质量,减少人为失误。由于水样品比较特殊,在进行采集时,要避免其他因素对样品造成的影响,不改变水样的组分性质,根据相应的规范和要求对样品进行存储。在正式运输样品之前,要加强对容器盖的检查,确定其是否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要仔细清点样品的数量,确定样品种类齐全;要加强对特殊样品的检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运输,在保证运输安全的基础之上,以最短的时间将样品送到指定场所;要加强对样品的交接,仔细核对样品的编码。

(四)对实验室进行有效的控制

加强对实验室的控制,保证实验室的整体环境干净整洁,使实验室的环境符合样品实验的要求。要对各类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化学试剂符合检验要求,并准确绘制校准曲线。需通过多种类型的检验和试验对样品进行仔细检测和分析,并对整个实验的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要求每一名操作人员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减少操作失误。

(五)重视数据分析的质量控制

在水污染监测工作中,数据分析工作不仅重要,而且将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数据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因此,要高度重视对数据分析质量的控制。首先,操作人员要明确各项数据,通过仔细对比和检验各个数据,验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保证最终的检测结果准确。深入研究水污染问题,将分析结果做成书面报告,并上交到相关部门,确保分析报告的内容详尽,数据准确,这样才能为后续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从而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七、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环境检测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水污染监测工作的重视,对监测技术的合理应用,将既有监测方法实施改进和优化,以此提升水污染监测的质量。需要对先进技术积极引入,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水资源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进一步提升监测质量。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水资源水质
水质抽检岂容造假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一月冬棚养虾常见水质浑浊,要如何解决?这9大原因及处理方法你要知晓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