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梦莫道桑榆晚 砥砺奋进再出发
——写在晋江市老年大学建校30周年之际

2022-12-28丁聪枝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晋江办学老年人

□丁聪枝

三十而立,玉汝于成。1991年10月,晋江县老年大学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依托党校两间校舍,开启了晋江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3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老年大学已经是一个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区域性老年教育基地;《晋江老年教育及晋江老年大学发展报告》作为基层老年教育的典型范例,被收录于刚刚出版的中国首部老年教育蓝皮书。

在这30年里,晋江市老年大学与时代步伐同行、与晋江发展并进、与老龄事业共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日益完善,办学层次稳步提升,办学效益充分发挥。忆往昔,看今朝,学校已经从一间教室、一个办公室,发展为一座占地25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美丽学园,荣获全国最美老年大学“明星校园奖”;已经从一面黑板、几盒粉笔,蜕变为一所能够让老年人共享科技进步成果的数字学园,荣获全国老年大学“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已经从6门课程、110名学员,壮大为一个拥有9个科系、在校学员近6000人次的综合学园,荣获“福建省高水平示范性老年大学”和“全国示范老年大学”。

回首30年,晋江市老年大学一步一个脚印、十年一个跨越,经历了起步探索、增量拓展、提质创优三个发展阶段,走出一条紧扣时代脉搏、富有晋江特色的办学之路。这条办学之路,传承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赓续了诚信、谦恭、团结、拼搏的晋江精神,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体现了党委、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不懈努力。俯仰之间,春华秋实;抚今追昔,初心不改。值此建校30周年之际,我们无限感恩党和国家对老年群体的关怀,衷心感谢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和历届校董对老年大学的支持,深切怀念为老年大学的创办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老一辈工作者。

回首30年,我们秉承“为老年服务、对社会尽责”的初心,遵循“崇德、向善、乐学、有为”的校训,弘扬“敬老、爱校、和谐、奋进”的校风、“求知、明理、善思、笃行”的学风和“因材施教、循循善导”的教风,不断实现“让校园更多彩、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政治建校,着力打造崇信向善的思想阵地。自觉把学校发展置于党委、政府领导之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校工作始终,把时政理论作为老年大学的公共课,突出党建引领和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学员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使老年大学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目前,全校已建立1个兼合式党总支、12个兼合式党支部,覆盖党员338名,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在“三大课堂”建设中不断彰显。

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开门办学,着力打造有教无类的大众学堂。在招生模式中,主动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努力满足最广大老年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学员来源从20世纪90年代以体制内退休人员为主,转变为面向晋江全社会老年人普惠招生,不分体制内外,不言城市农村,不论本地外地,不计学历高低。目前,体制外和外地籍学员占比分别超50%、15%,充分彰显了海纳百川、有教无类的终身教育精神和老年教育的普惠性。在师资引进上,坚持遵循老年教育办学社会化的特点,努力建设一支术业有专攻、专兼相结合的常态化教师队伍。通过健全教师人才信息库、引进在职教师和社会能人执教、举办涉老教育能力培训活动等途径,提高教师队伍稳定性和一线教学能力。目前,全校拥有稳定的专兼职教师138名,有效解决了老年大学师资力量不足的瓶颈问题。在基层建设中,着力满足城乡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需求,努力打通教育引导、关心服务老年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方面坚持社区共享,把老年大学所有场地、资源、经验无偿向基层老年学校开放,当好老年教育的“百宝箱”;另一方面坚持延伸拓展,通过下派教师授课、提供视频课件、强化业务指导等方式,全方位支持基层老年学校办学,当好老年教育的“推进器”。目前,全市基层老年学校办学覆盖率已实现镇街100%、村居95%,远程教育覆盖率和老年人参学率分别达100%和33.5%,获评“全国老年远程教育示范区”。在社会参与上,大力弘扬晋江各界尊老敬老的文化传统,为建设老年大学提供坚实后援、注入温暖力量。与老教委、关工委、老龄办、老体协等官方和社会涉老组织建立互动伙伴关系,发动社会各界成立校董会和基金会,共同推动以老年大学为龙头的晋江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截至目前,三届校董会累计捐赠逾1000万元,有力支持了校园改造提升和信息化建设。

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文化强校,着力打造文化养老的城市港湾。适应老龄社会的国情变化,着眼老年群体的精神需求,糅合优秀文化传统与当代人文关怀,把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和谐身心作为老年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积极开创愉悦心灵、富足精神、享受生命的文化养老方式,不断提升老年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教育教学工作适应学员整体素质提升的新情况,形成“三个课堂贯通、十个学会对应、两个轮子齐转”的新格局。规范第一课堂,使科系设置涵盖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实用技术、身心健康等领域,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动脑动口动手动身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倡导终身学习、快乐学习;丰富第二课堂,建立9个与主体课程相对应的文体艺术学会和1个综合艺术团,以“展示夕阳美,传播正能量”为主题,举办缤纷多彩的文体艺术活动,创造各种机会让学员敞开心扉、展示自我,把学到的本领应用在生活中,将自己的特长展示到社会上;拓展第三课堂,建立老年大学志愿服务队,建设老年志愿服务驿站“乐为亭”,开展人尽其才、力所能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学员融入社区、服务社会,传播优秀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关爱青少年,引导老年人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更广阔舞台上展现人生价值、提升社会价值。我们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办老年大学网站、公众号和校内刊物、媒体专版,打造老年文化长廊和学会艺术长廊,构建才艺“自由展示空间”,连续19届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连续7年举办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使文化芳泽充盈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浸润于老人的每一寸心田,努力让学习成为人间晚晴最美好的文化时光。

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着力打造永葆青春的老年大学。人生易老心不老,芳华虽逝春犹在。在学校30年历程中,我们始终紧跟时代不落伍、自我革新不停步,以发展为生命,以传承为血脉,以创新为灵魂,努力建设一所永远年轻、永不落伍的老年大学。在办学理念上,从20世纪90年代的“起步探索、积极进取”,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质、新、实、活、众”,再到当下的“规范、优化、创新、提升”,每一个理念都是实事求是的产物,每一个行动都是与时俱进的成果,理念与行动的结合,引领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优。在治理体系上,始终坚持民主治校、制度治校、科学治校、人文治校,管理体系日臻完善,参与机制不断健全,队伍建设更加稳固,校园文化迭代更新,社会效益愈发彰显;与时俱进、自我革新的精神推动老年大学新芽吐绿、青春勃发。在教学方法上,始终坚持“以学员为中心”,积极探索课程设置的“供需对接”,着力构建尊重差异的“阶梯学制”,遵奉践行扬长补短的“因材施教”,不断深化学以致用的“知行合一”。教学方法的推陈出新,充分体现了对老年教育规律的尊重、对共性个性结合的把握、对不同群体需求的满足,求取了老年教育的“最大公约数”。面对信息鸿沟和新冠疫情,我们大力普及网络载体和移动终端应用常识,积极探索“云上课程”教学模式,有效帮助老年人破解信息障碍、避免电信诈骗,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满足了学员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文化需求,得到广大学员和社会老年人的一致肯定。

三十而立,薪火相传。晋江市老年大学30年的实践,积累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唯有坚持党的领导、践行党建引领,老年大学发展才有方向舵和定盘星。必须瞄准“学员满意、社会满意、党委政府满意”这个目标,自觉地把学校工作置于党委、政府领导之下,主动接受党政有关部门的管理和指导,切实加强与其他涉老工作机构的互动协作,全力做好引领老年群体听党话、跟党走的工作。唯有坚持开门办学、扩大社会参与,老年大学发展才有大众化和包容性。必须认识到老年大学是晋江所有老年人的大学、发展老年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切实做到坚守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最大限度地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才能不断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有效吸纳办学的社会资源,真正实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唯有坚持以人为本、完善适老服务,老年大学发展才有稳固性和实效性。必须紧紧围绕“为老年人服务”这个核心,全力建设好教师、学员、职工“三支队伍”和校园、教学、服务“三个环境”,切实做到一切从老年人实际出发、一切以遵循老年教育规律为前提、一切以满足老年人需求为目标,不断提高教职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和教育、教学、服务工作的适老化水平,老年大学办学才能不断增强针对性、增进实效性。唯有坚持开拓创新、勇于推陈出新,老年大学发展才有生命力和推进器。必须不断破除老年人的暮气、增进干事业的朝气,切实做到人老心不老、头白心更红,永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永远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才能使老年大学的生命源泉生生不息、发展动力源源不竭。

2021年重阳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全面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晋江市老年大学作为文化养老的主阵地,将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晋江市老年大学创建成全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创新发展老年大学办学的“晋江经验”;我们将始终坚持政治建校、质量立校、文化强校,把老年大学打造成文化养老的城市港湾,充分发挥在健康老龄化中的示范意义;我们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紧贴老年群体需要,进一步加强数字校园建设,不断弥合老年人应用信息技术的鸿沟,把学校建设成新时代智慧老年大学,帮助广大老年人无障碍地共享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成果。

猜你喜欢

晋江办学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晚霞如歌正飞扬
——福建晋江老年大学之歌
“晋江经验”之探啧:梳理及评析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在晋江发现“她力量”
晋江奇迹,其他老区也要做到、也能做到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