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在肺癌患者靶向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2022-12-27郭伟杰储文慧纪媛媛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延续性服药靶向

郭伟杰,储文慧,纪媛媛

(安阳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三病区,河南 安阳 455000)

靶向药物比化疗药物对肺癌患者的刺激更小,患者更能耐受,可以提高疗效,改善生存状况[1]。但部分肺癌患者院外依从性较差,存在漏服、少服甚至不服药等现象[2],影响药效的发挥,患者预后不理想。因此,对肺癌患者院外服药情况采取有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延续性护理作为一种院外护理方式,主要通过延续护患关系、健康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在出院后依然能够获得专业的持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其院外配合度[3]。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究肺癌患者口服靶向药物治疗期间延续性护理支持干预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本院就诊的100 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肺癌;②年龄20~75 岁;③出院后需口服靶向药物治疗;④预计生存时间超过半年。排除标准:①有其他恶性肿瘤者;②存在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或心脑疾病;③女性处于怀孕、哺乳阶段;④存在明确精神疾病;⑤聋哑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常规组男29 例,女21 例;年龄40~70 岁,平均年龄(54.81±6.15)岁;病理分类:腺癌32例、鳞癌15 例、大细胞癌3 例。干预组男26 例、女24 例;年龄39~72 岁,平均年龄(55.36±6.28)岁;病理分类:腺癌35 例、鳞癌14 例、大细胞癌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常规组依照既定护理流程开展相关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延续性护理:①组建护理小组:组员为工作时间超过5 年、沟通管理能力较强的4 名肿瘤专科护理人员,经统一培训并考核通过后上岗;②建立档案:为患者建立院外档案,包括病情、住址、联系方式等基本资料及药物不良反应、服药依从性、随访计划等;③制定药物手册:患者出院时发放药物手册,记录服药情况,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反馈,以便对症干预;④随访管理: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每周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服药、病情、生活、心理等情况,并耐心指导,答疑解惑,每2 周进行上门随访,主动和患者及其亲属沟通,疏导其心理压力,并鼓励其多与病友、亲友交流,强化社会支持;定期组织知识讲座,邀请患者参加,使其疾病认知度及自我效能感得到有效提升;组织病友建立互助小组,相互帮助、监督,强化同伴支持;⑤复查:出院时告知患者定期复查,并在随访期间进行复查提醒。两组均随访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服药依从性:采用用药依从性量表[4]评估两组服药依从性,该表评分0~8 分,其中评分8分为完全依从,评分6~7 分为部分依从,评分<6分为不依从;依从性=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②不良反应:包括腹泻、皮疹、恶心呕吐及转氨酶升高。③生活质量:采用SF-36 量表[5]评估两组生活质量,该表共8 个项目(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精力、情感职能),每项评分0~100 分,分数愈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愈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

随访6 个月,干预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随访6 个月,两组腹泻、转氨酶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皮疹、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随访6 个月,干预组生理机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活质量维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生活质量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机能 生理职能 总体健康 躯体疼痛 社会功能 精神健康 精力 情感职能干预组 50 70.38±9.46 72.32±8.91 71.41±10.35 81.47±7.46 79.28±12.58 81.35±13.26 79.37±10.49 80.51±9.75常规组 50 65.27±11.15 73.18±8.62 67.02±9.68 80.12±7.53 72.71±15.12 75.14±11.97 77.96±11.14 81.23±9.84 t 值 2.471 0.491 2.190 0.901 2.362 2.458 0.652 0.368 P 值 0.015 0.625 0.031 0.370 0.020 0.016 0.516 0.714

3 讨论

3.1 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常规组(P<0.05),可知延续性护理支持干预可提高肺癌患者口服靶向药物依从性。具体分析:肺癌患者刚出院时具有良好遵医及服药行为,但随时间进展,在无护理人员提醒下,其服药依从性下降,漏服甚至不服等不良服药行为逐渐增加,影响治疗效果。延续性护理则组建专门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在患者出院时为其发放药物手册,嘱其每次服药后均在手册上登记,若有不良反应出现亦及时在手册上登记,同时及时向小组成员反馈,并通过电话等定期随访,了解患者服药情况,以增强其服药行为,提高依从性[6]。

3.2 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随访6 个月,两组腹泻、转氨酶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皮疹、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表明延续性护理支持干预可减少肺癌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具体分析:一些患者可能出现基因突变[7],或用药时产生不良反应,影响预后。而延续性护理通过口头宣教和手册等使患者及其亲属意识到识别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性,进而强化其识别能力,并告知患者若有不良反应需及时向小组成员反馈,以便采取正确处理措施,预防严重不良反应。

3.3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随访6 个月,干预组生理机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活质量维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生活质量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延续性护理支持干预可改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究其原因:一些肺癌患者对靶向药物治疗认知不足,加之出院后缺乏有效监督,致使其服药依从性降低,按时按量服药行为减少,影响疗效,甚至导致病情加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而延续性护理是将护理工作延伸至院外的护理干预方式,具有完整的院外干预计划,促使患者院外仍可得到有效监督,提升其依从性。同时,定期随访、讲座等可加强护理人员健康宣教力度,促使患者充分了解肺癌及靶向药物治疗相关知识,重视按时按量服药,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服药、生活习惯,促进康复。此外,随访中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怀护理及同伴支持、社会支持均可促进患者精神健康,改善其生活质量[8]。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支持干预可提高肺癌患者口服靶向药物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延续性服药靶向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服药不能猛仰头
携IL-6单克隆抗体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兔MI/RI损伤中的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