缎面料中蒙古族图案的艺术特征及设计应用
2022-12-27张金滨
张金滨
缎面料中蒙古族图案的艺术特征及设计应用
张金滨
(内蒙古师范大学 国际设计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为助力蒙古族图案艺术传承与发展,经实地考察、访问,查阅文献资料,从题材、造型、色彩、结构4个方面对锦缎面料中蒙古族图案的造型艺术特色进行归纳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游客需求为出发点,结合调研问卷统计分析,运用基元重构法对其二次设计进行探究与实践,融合现代审美生成新图案,最后,探索在地域化旅游纪念皮包中的实践应用。该研究可为民族图案设计实践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锦缎面料;蒙古族图案;造型艺术特色;旅游纪念皮包;设计应用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指出:加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蒙古族图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蒙古族人喜爱的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蒙古族在马背上历经千年的文化积淀而形成的[1]。在蒙古族聚居的地区中,图案渗透于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如有家具、建筑、食品、服饰、纺织品、牲畜图案等,其锦缎面料中的图案艺术特色浓厚,极为绚烂多姿,值得深入挖掘研究。
学术界,有对蒙古族图案本体造型文化的研究[2-4];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除对其保护性传承研究外,创新发展设计研究同等重要,韩冬楠等[5]对蒙古族图案文化元素的提取过程与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郝林祺等[6]基于对蒙古族几何图案的针织工艺进行了创新研究。本文从造型角度探讨锦缎面料中的蒙古族图案艺术特色及设计应用模式,提供蒙古族图案艺术的活态传承方法。
1 锦缎面料中蒙古族图案的艺术特征
1.1 题材
锦缎类面料是制作蒙古族传统服饰的常用材料,其中蕴藏着丰富的蒙古族图案形象,依据题材可分为植物图案、动物图案、图腾图案、几何图案、文字图案5类。其中常见的植物类图案包括芍药纹、牡丹纹、卷草纹等,这类图案或写实或抽象处理,花草的造型大部分卷曲圆润,富有动感[5],常与文字图案或其他类图案形成主、辅图关系;几何类图案中的云纹、如意纹、鼻纹、犄角纹、盘肠纹等,由曲线构成,富有动感与韵律,其他几何类图案如回形纹、方胜纹则由直线与折线构成;文字类图案中的万字纹、寿字纹等,在锦缎面料中可作为主图,也可作为辅图。总体而言,题材种类包罗万象,在本地域内广为传承并具有浓重的地域文化特征,较得本地域人民认同[5]。
现有锦缎面料中对回形纹、云纹、犄角纹与哈木尔纹的使用频率较高,回形纹是蒙古族对水流、漩涡的抽象处理,用简单的直线回折,象征幸福美好连绵不断,其造型简练易于重复,且织造工艺相对简单,成为面料中较具有代表性的纹样;云纹则是对天空中的白云的模拟、抽象和概括,造型简练工艺易实现,所以出现频率也较高,也是蒙古族较喜爱的纹样之一;蒙古族文化中,犄角纹指形式多样的、呈角形状的卷曲纹样[4],这类纹样具有五畜兴旺、水草肥美的美好象征;哈木尔一词是蒙古语牛鼻子的意思,哈木尔纹即是以牛鼻子为原型对其概括锤炼获得,蒙古族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动物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将以动物鼻子为造型的哈木尔纹作为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纹样,则从侧面体现了它对于蒙古族人民的重要性[7]。
蒙古族世居草原,逐水草而迁徙,远离闹市,与大自然为伴,蓝天白云、绿草地、马牛羊等是其生生不息的物质条件,他们必然会产生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和敬畏之情,蒙古族人民将这种情感通过艺术化的手段浓缩在不同的图案形象中,这正是蒙古族人民造物智慧的直观体现。
1.2 造型
锦缎面料中蒙古族图案造型方法主要包括自然形态法、简洁归纳法、抽象概括法和组合法4种。其中,自然形态法是指保留原形态原貌,较为写实的造型方法;简洁归纳法与自然形态法相比较,去除了原形态繁复的局部细节,图案造型只保留原形态的鲜明特征;抽象概括法是指高度归纳、提炼的造型手法,突出强调对原形态的视觉识别;组合法是将已有图案互相组合,形成新的图案,如如意纹+寿字纹,牡丹纹+犄角纹等,组合法较注重纹样之间衔接的协调度,以避免产生张冠李戴的视觉感受。
1.3 色彩
用色方面,通常以蓝色、白色、绿色、红色、橙色为主(见图1),在蒙古族色彩文化中,蓝色为天空的蓝,干净、祥和;白色来源于蒙古族奶食品,是蒙古族对食物的敬畏之情的自然流露;绿色则是对他们赖以生息的草原的热爱之情的表达;红、橙来源于蒙古族人民对火的敬畏,这在蒙古族习俗中可看到,如夏季蒙古族在草原上时常举办篝火晚会;每到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蒙古族还会举行祭火活动用来祈福,保佑他们来年风调雨顺,身体安康。配色设计传统上时常以某种色彩基调为基础,如红色基调、蓝紫基调、绿色基调等,同时注重小面积色块的配置,如高艳度、高明度并置,色彩搭配对比强烈、华丽,给观者一种喜悦、欢快、兴奋、积极向上的心理感受;现代社会,配色设计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向多元化发展,有鲜艳明快,也有低调古朴,还有现代高雅的色彩搭配,给予喜爱民族文化的用户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图1 锦缎面料中蒙古族图案色彩库(部分)
1.4 结构
结构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独立式纹样构成;二是单元花回的构成;三是指布局排列方式。其中,独立式纹样的组织构成可以是对称或者均衡结构;由一个或者多个独立纹样构成一个单元花回;几个单元花回按照一定组织方式可形成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
通常情况下,锦缎面料中的蒙古族图案设计是一个或者多个单元花回作为主图,单元花回可为独立式纹样也可为适合式纹样;有了主图之后再对它进行反复排列,形成四方连续;在主图的排列过程中,排列方式多样,可斜线可直线也可以对角线排列或者以上方式综合运用等,形式较为灵活多变,主图周围还可以添加辅图起到衬托和突出主图的作用,主图与辅图之间主次分明,呈现出层次美,如图2中,万字纹与植物纹结构设计特色鲜明,万字纹为单独式纹样,植物纹为适合式纹样,二者重复排列,主次明确。另外,锦缎面料中亦有部分图案呈二方连续状排列,且单元花回之间常辅以间隔图案进行衬托调和,非常具有节奏感;二方连续的结构一般是直立式、波浪式及波浪与散点式混合等,不同的布局排列方式传达出不同的美感,或简练或颇具动感或静态十足,极具看点(如图3所示)。图3中,卷曲的犄角纹单元花回在锦缎面料左右方向上反复排列无限延伸,纹样卷曲多枝杈,疏密有致,单元花回呈现左右轴对称的组织结构特征,在视觉上形成稳定、平衡之美感。
图2 主图与辅图主次分明及相互衬托
图3 轴对称的单元花回
2 在地域化旅游纪念皮包中的设计应用
2.1 图案二次设计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大召广场、塞上老街及内蒙古博物院实地考察发现,本地地域化旅游纪念品主要包括丝巾、抱枕、T恤、皮包、首饰、拖鞋、笔袋、笔筒、钥匙扣、摆件、笔记本等品类,其中皮包产品常以图案设计为主要卖点,但本地区市场中已有的皮包图案设计存在诸多不足,如一部分图案是对蒙古族传统图案的拷贝、粘贴,缺乏创新与时代气息;又如一部分图案设计失去民族特色,缺少地域化文化特征,设计针对性不强。然而,游客购买皮包,诸多用来馈赠亲朋好友,他们更期待购买到具有地方特色及文化价值的皮包产品。笔者针对游客的购买意愿数据收集如图4所示。
图4 游客对纪念皮包购买意愿调查
2.1.1 图案基元抽取
前述分析结果具有较强的应用指导价值,从中可知旅游纪念皮包中的图案需要在保留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再设计。本文采用图案基元重构法完成图案二次设计。
图案基元是指构成图案的基本单元,亦被称为图元。图案基元是将图案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分解,用计算机软件抽取出具有一定民族特征的、独立的基本图案单元,该图案单元具有某种稳定性、继承性和典型性的特点。[8]图案基元亦可理解为它是构成一副图案的最小单位,再无法拆分的图案构成的基本元素。[9]通过计算机软件抽取出的图案基元可完整的保留原图案典型特征,这成为本文图案二次设计的依据。
图案基元抽取过程:具体技术上的操作步骤主要是将筛选出来的、可用的典型锦缎面料素材原图置入计算机Illustrator软件中,运用钢笔工具将素材中的图案形象勾勒成路径描边,形成原始纹样,纹样线宽依据设计需求自定,再利用Illustrator软件将原始纹样分解成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最小单元纹样,进而建立基元库。利用计算机软件抽取基元时,以保持基元的独立性与完整性为原则,本文从筛选出的典型面料素材中提取出基元16个,如表1所示。
表1 基元抽取与基元库
2.1.2 设计初始纹样的确定
旅游纪念皮包属于以销售为目的的产品设计范畴,设计重点不仅注重其本身的实用性、耐用性及设计师审美的融入,还包括皮包成品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切合用户满意度,因此,设计开始应加强与游客之间的互动、沟通与链接,从而比较客观的定位设计方向,进而更好的辅助展开设计活动。
综上,在图案二次设计初始,笔者以16个基元为设计使用对象,从游客角度出发制定题目为“蒙古族旅游纪念皮包的纹样需求”的调查问卷并进行了市场发放,以使16个基元与游客之间建立链接互动;本次问卷以35-48岁、教育程度集中于本科与研究生学历、月收入4000—8000元的不同职业不同工作地点的女性游客为有效调研对象;调研时间为2021年7月8号到7月30号,地点是呼和浩特市大召广场、塞上老街及内蒙古博物院广场;调研过程中,笔者向游客发放该问卷160份,回收160份,其中,除去无效对象经统计有效率达80.45%。
表2 旅游纪念皮包纹样需求问卷的结果统计
调研结果显示,在“钟情”“喜欢”维度中得分较高的依次分别是1#、4#、5#、14#和15#基元(见表2),这也反映了游客的主要需求。以此为依据,将这5个基元作为设计的初始纹样。5个基元得分排序及其语义提炼如表3所示。
2.1.3 设计方案生成
笔者将得分较高的基元作为初始纹样进行设计,分两个方案进行。
(1)第一个方案
首先,将5#和15#基元依据现代审美组合到一起(见图5(a)—(b)),再通过复制、翻转、添加、对称和组合等二维图形基本造型规律与方法,结合14#和4#基元生成新图案(见图5(c)—(g))。这一过程中,图5(a)—(g)图案均使用计算机PhotoShop软件进行辅助设计。值得一提的是:一方面,使用计算机软件多次组合过程中,可生成数个新图案造型,同时原始图案的形态、文化内涵及语义等被完整地保留,新图案又不缺乏现代社会审美情趣,符合游客需求;另一方面,这一图案造型设计模式操作简便、快速,较具有通用性,当然,设计者应具有一定的设计构成专业知识与修养。
表3 得分较高的基元排序及语义
图5 新图案(方案一)
(2)第二个方案
通过改变基元的局部形成新的独立式单独纹样(见图6(a)—(b)),为保留民族文化特征及可辨识度,较多地保留了原始纹样造型;之后再对其复制、翻转和对称,组合出不同的新图案(见图6(c)—(e))。案例二与案例一的图案二次设计模式不同,案例二需要对原始基元进行二次创造后再组合创新,案例一则是直接组合设计。无论哪种模式,都极好的保留了民族地域化特征,又没有缺失对现代审美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可满足当今社会对设计方案快速、多样的要求,值得推广与使用。
图6 新图案(方案二)
2.2 应用
将新图案应用于皮包中,是对原图案二次设计的最终目的。应用之前,笔者对游客的色彩喜好进行了调研,色彩数据采集如图7所示,游客对色彩倾向度没有固定的看法,因此后期在色彩搭配上可较为丰富,以满足不同游客的喜好。
图7 色彩采集信息图
经综合考虑,笔者构建出三种应用方案。应用方案一,如图8所示,皮包设计以体现女性游客的精致、高雅为理念,选用灰绿和灰紫色调,高级大气;立体的包身结合马鞍造型传达出民族气息,白色皮革镶边使得皮包更具有细节与看点;材料使用牛皮革,耐磨、易造型,略带颗粒感;利用计算机PhotoShop软件将图6(e)图案填充在画好的皮包中,并调整大小、方向、位置等以体现设计美观性;图案选择皮雕工艺实现,即使用相应的工具按照图案造型轮廓敲打,制造出图案纹样的立体感[10]。
应用方案二(见图9)考虑到皮包体积较小,首先,选出图5(f)图案及15#基元,利用计算机PhotoShop软件将其依据形式美原则填充于皮包中;其次,填色过程中,先确定了皮包色彩基调及色块安排,再确定图案的主色与辅色,图案的色彩与底色之间使用邻近色系和同色系及冷暖对比色搭配;第三,图案选择印花和拼贴工艺完成制作,其中,印花是指运用丝网版等机器设备,将图案通过色浆或涂料印制在皮革上的工艺制作方式,拼贴是指将皮革按照图案造型裁剪好,之后缝制在特定的位置,凸显层次和细节美感[11];第四,15#基元和图5(f)图案中的橙色花心运用丝网印花工艺,图5(f)图案的深、浅绿色皆使用拼贴工艺。
应用方案三设计过程中,结合对蒙古族民族热情豪迈性格的主题表达,笔者以橙色为背景色、局部红蓝绿色点缀的色彩搭配手法,使用计算机PhotoShop软件对图5(g)完成填色,之后将其填充于桶包载体中(见图10)。整款桶包的材料为小牛皮,细腻兼具韧性,且皮板挺阔,所选材质适合桶包设计制作;图案使用丝网印花工艺,将色彩搭配完整的图案印于皮革面料上之后,通过与无图案的小牛皮革面料拼接设计,增强皮包整体设计效果。
图8 应用方案一
图9 应用方案二
图10 应用方案三
3 结语
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锦缎面料中蒙古族图案的题材、造型、色彩、结构4个要素各具不同的艺术魅力。
(2)民族传统文化是游客与地域文化传播之间的桥梁,地域化旅游纪念皮包图案设计应平衡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避免过犹不及。
(3)图案基元重构法既能保留原图案的造型特征、文化内涵等信息,又能使原图案呈现出新的视觉效果,和符合现代审美,值得推广。
(4)锦缎面料中的蒙古族图案二次设计逻辑可包括基元抽取、问卷设计、问卷结果统计、设计初始纹样确定、设计方案生成5个环节,其中将图案文化的艺术表达与游客需求契合与否,决定着产品的卖点,文中通过2个图案设计方案实践,希望能为相关民族图案二次设计提供有效可行的设计模式。
(5)文中新图案造型即符合现代审美情趣又具有原图案的文化内涵(美好幸福、富足安康、四季如意等)与语义(生命、绽放、柔和、端庄、自由等 ),将其在地域化皮包中应用,应注意图案自身色彩搭配及其与皮包包身的色彩搭配和谐关系,还要考虑工艺技术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等问题,以便有效开发出游客比较青睐的地域化特色产品。
[1] 萨仁满都拉. 蒙古族传统图案的象征性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2.
[2] 郭冬梅. 多元文化的结晶——蒙古族图案[J]. 北方文学,2016,2(8): 166.
[3] 李军,钟志金. 具象与抽象:蒙古族图案造型意象略论[J]. 民俗文化研究,2019,(6): 43-50.
[4] ]何红艳,乌兰托亚. 旋转的世界——论蒙古族图案的装饰意象[J]. 装饰,2013,(6):122-124.
[5] 韩冬楠,边坤,韦贝贝. 蒙古族图案元素提取与重构[J]. 包装工程,2019,40(6): 1-7.
[6] 郝林祺,郭瑞萍. 蒙古族几何图案在针织成形服装中的创新设计[J]. 针织工业,2017,(11): 63-67.
[7] 胡迪康妮. 蒙古族哈木尔云纹的文化内涵及其应用[J]. 艺海,2020, (5): 152-153.
[8] 赵海英, 张俊慧. 新疆民间艺术图案数字化技术[J]. 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20(12): 167-172.
[9] 乌云. 新疆民族服饰图案基元的数字化构建与设计运用[J]. 装饰,2017,(2): 085-087.
[10] 潘美丽. 浅析皮革性能对皮雕技艺的影响[J]. 皮革科学与工程,2019,29(4): 70-80.
[11] 高强,何飞龙,陈逸阳. 汉画像乐舞图案在鞋靴设计中的运用[J]. 皮革科学与工程,2021,31(5): 66-70.
The Plastic Art Characteristic and Design Application of Mongolian Pattern in Brocade Fabric
ZHANG Jin-bin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Design and Art,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22, China)
In order to help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ongolian pattern art, through field visits, literature and materials, from the theme modeling color Of brocade fabric structure four aspects of the modelling of the Mongolian pattern,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analysis, on this basis, to tourists demand as a starting point, combining with the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 statistical analysis, using primitive reconstruction method for the second time design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the fusion of modern aesthetic generates a new pattern, and finally,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regional tourism commemorative leather bags and discussed.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ethnic pattern design.
brocade fabric; mongolian pattern; plastic arts features; tourist souvenir bag; design application
张金滨(1976-),女,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服装设计与理论、民族服饰可持续发展设计.
教育部产学研项目(202101377017).
J523
A
2095-414X(2022)06-006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