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走宇宙:一场漫长的归途

2022-12-27朱七七

党员文摘 2022年23期
关键词:实验舱天宫航天员

□朱七七

2022年10月12日,国际空间站经过中国华北与渤海上空,时速28000公里。

空间站里,45岁的意大利女性航天员克里斯托福雷蒂在推特上发布俯瞰中国土地的照片,并配上文字。第一行是中文——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这个摘自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句子,随即在中文网络世界引发巨大的回响。

公元353年的《兰亭集序》回荡在2022年秋夜的星际,汇集了科技、文化和热爱,在一个愈发不确定的世界里,大概没有什么比这个故事更能阐述人们关于“世界大同”的古老志愿。

“太空属于全世界,人们无法在太空划定国界,因为太空站、人造卫星这些航天器围绕地球飞行,它们跨越国界,跨越文化、宗教,超越哲学和历史的分歧。”欧洲航天局局长约瑟夫·阿施巴赫对此表态。

1000多年前的《兰亭集序》真迹早已失传,中国人对于宇宙的浪漫幻想却得以在诗句中不朽。

这大概就是文化的意义。

中国空间站计划

人类从浪漫想象中开始真正出走宇宙,国际空间站的诞生是重要的一步。

从美苏太空竞赛起步,再到1998年由16个国家合作的空间站计划启动,人类终在宇宙空间达成了“大同”的共识。

现役的国际空间站是最大的一座空间站。2000年11月,一名美国航天员和两名俄罗斯航天员成为国际空间站的第一批航天员。在这里,他们每隔45分钟就能观赏一次日出日落。

迄今为止,来自多国的200多位航天员欣赏过这种风景,并借助这片从太空中窃取的稳定微重力环境,进行了约3000项科学研究。

中国的空间站计划也走过了漫长的30年。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节点。这一年,我们提出了载人航天“三步走”:上天、出舱、建立小型空间站。

到2008年9月,中国航天员实现了太空行走。3年后,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2011年11月,神舟八号发射升空,与前者实现无人对接,组装空间站最重要的一步有了实践经验。

空间站的正式起点则是2016年9月和10月,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分别发射成功。“三步走”终于走到第三步。按照规划,“天宫”初期将由天和核心舱和问天、梦天两个实验舱组成。

而这一天比想象中到来得更快。2022年10月最后一天,梦天实验舱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这是中国空间站的第二个实验室组成部分,宣告名为“天宫”的中国空间站初步完成。

刚刚升空的梦天,是中国空间站计划的最后一块拼图。这意味着,中国人在未来至少十年里,有了一个完整的、太空上的家。

地球人在宇宙

2021 年 8 月,东京奥运会闭幕。闭幕式最后一个环节,照旧是交给下一届奥运会主办城市。

那段展现法国人浪漫的《巴黎八分钟》,人们最难以忘怀的一幕,莫过于航天员佩斯凯在空间站吹奏萨克斯。六边形舷窗外的蔚蓝星球、金色萨克斯、遥远的乐声,堪称“宇宙级浪漫”的典范。

当航天员作为个人将生活带到宏大空间中,一些关乎日常的琐碎浪漫也正在发生。空间站里,失重状态下复杂而繁重的科研工作之外,航天员会有各种各样独特的个人叙事。

譬如音乐。“有了音乐,空间站就不再仅仅是个空间站,而更像是一个温馨的家。”2001年,身体漂浮着用吉他弹奏小夜曲的美国航天员瓦尔兹说。

2022 年元宵节,中国空间站里,航天员王亚平也拨动了古筝的琴弦,弹奏了国民歌曲《茉莉花》。

譬如食物。美食对历来注重吃的中国人尤其有“家的意义”。

2021年10月进入空间站的三位中国航天员,曾在视频中展示丰富的餐点:米饭、糯米糕、红糖糍粑、马蹄滑虾球、酸辣笋、土豆牛肉等。几个月后的春节,科研人员还准备了三种馅的饺子:猪肉白菜饺子、鲅鱼饺子和黄花菜饺子——体贴地考虑到了来自不同家乡的航天员不同的口味。

那个春节,中国航天员还将空间站当做“家”来装饰。他们挂上了灯笼和中国结,贴上自己亲手写的对联,而翟志刚刚写完,毛笔便飞走了。

追火箭的人去哪了

“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非常好!”2003年,第一次进入太空的杨利伟,在和家人的太空通话中描述从太空中看地球的感受。

普通人难以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会。在各式各样的描述中,升空的人在俯瞰这个蔚蓝星球时,对于“家园”的感受从未如此深刻。

独特的文化语境下,中国人的太空想象很难脱离漫长历史所赋予的内涵。以“天宫”为例,航天人们已忘记具体是谁想出这个名字,“只记得当时这个名字一提出,就立刻得到了团队的认同”。

“天宫”的名字不但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还与此前的一系列中国航天名词相呼应。

如今的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命名为“天和”,可溯至《庄子·知北游》;一号实验舱命名为“问天”,取自汉代王逸《楚辞·天问》;二号实验舱命名为“梦天”,取自李贺的《梦天》。

这一代中国人在太空实现古人的梦想,也激发着年轻人的梦想。当中最鲜明的一群,被称为“追火箭的人”。每次临近航天发射,在海南文昌的小镇龙楼总会出现他们的身影。

一位90后天体物理学博士,第一次从地面拍摄到中国空间站的高清影像,用的是自己开发的跟拍软件,记录了“天宫”由小变大。如今的他,希望能拍到中国航天员在舱外活动的画面。

“通过航天摄影,可以让更多人关注航天事业。”追火箭的年轻人在社交平台建立了自媒体账号,取名为SpaceLens,一个月之后,他们有了中文名字:云上天镜。

其实,早在2013年,神舟十号的“太空第一课”也点燃过一群孩子的航天梦。当时的那群初中生,多年后制作出了能听到太空声音的八音盒,实现“天地共鸣”。而一个梦想造火箭的男孩,航天梦起源于4岁时跟爸爸一起在酒泉看火箭发射。2022年7月,他因为给一家天文馆的火箭演示视频纠错,收到了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官方点赞”。

相比起飞行员所处的万米高空,400公里外的地球轨道上充满更难以置信的美妙、未知和威胁。当“天宫”拼上最后一块拼图,中国航天员将解开更多星星的谜,也将把更多关于星星的梦想,种进年轻人的心里。

猜你喜欢

实验舱天宫航天员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梦天实验舱,发射!
走近空间站实验舱
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并完成对接
天宫出差乐趣多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天宫之眼
我要当航天员
来吧,少年航天员
天宫二号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