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志愿项目育人功能与实现路径研究

2022-12-27上海体育学院陈静

区域治理 2022年14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育人

上海体育学院 陈静

高校志愿项目是高校实践育人的手段之一,也是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200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要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将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期间中国教育发展目标就明确提出要组织开展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2018年团中央也印发《关于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改革发展的意见》中也强调要发挥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志愿项目育人功能综述

关于志愿项目育人功能我国的学者主要聚焦在育人体系机制的构建以及育人实践路径两个方面。贺建芹等人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高度的组织性、思想意识鲜明、育人属性突出等特殊性,并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操、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以及综合素质这“六个下功夫”的角度探讨育人功能以及机制机制建设。郝学武认为社会治理和转型发展以及核心价值观为高校志愿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志愿服务应该融入思想引领、人才培养、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以及成长成才工程。潘春玲认为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包含提高青年精神追求、增强政治觉悟、锤炼品德修为、增长知识见识、提升综合能力,而其作用机理主要有动力机制、协调机制、保障机制以及评价机制。张拥军认为其育人功能包含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实践能力以及全面发展的促进。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功能主要包括价值引领、道德修养、知识见识和综合素质。

二、高校志愿项目育人功能

(一)价值引领

当代大学生有必要通过志愿服务去了解接触和认识社会,利用帮助他人、无偿服务、奉献社会以及对自我的志愿角色认定,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有机结合,在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评价高校志愿项目的育人成效的关键在于是否增强了对基层社会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的进一步认识,是否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志愿者精神的认同,是否强化了坚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的意念。

(二)道德修养

道德品质对于青年成长成才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运动100周年的讲话上强调“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识、自觉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已有研究表明志愿活动对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具有显著作用。志愿服务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4],大学生在提供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负责好自己的工作,这能够让大学生通过付出劳动亲身接触并了解认识责任感的内涵,强化了大学生对艰苦奋斗、辛勤劳动、团结互助、服务人民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感性体验,此外,志愿者身份不论是从外界的身份、岗位职责规定,还是从大学生内在的心理认同,都要求大学生在从事志愿服务工作中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崇尚科学,这在实现大学生知行统一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地帮助大学生青年群体成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倡导者、实践者、传播者。

(三)知识见识

志愿服务提供了提升思想政治水平与道德文化修养平台外[7],更是为大学生提供了专业基础实践和活动平台。志愿服务需要大学生们结合专业相关,运用交叉学科的综合知识进行问题的解决,甚至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新与创造。既可以学以致用,又可以通过培训、带教等方式重新学习所从事志愿服务的有关知识,增长见识,丰富完善知识体系。因此评价高校志愿项目对大学生知识体系的结果影响应该着重关注是否锻炼并提升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是否进行了服务前的必要培训与交流,是否收获新的知识与技能,是否开阔了视野,增加了见识,是否培养了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四)综合素质

高校教育最终是为了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除了具备专业能力外,还应该具备成长成才的其他能力,其中一般包括“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李颖川也从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评价中的能力结构要素中总结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能力素质包括有口头及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计算机使用能力等。志愿服务免不了与服务单位、服务对象等人员的沟通,无形中使得沟通能力得以锻炼。此外,志愿服务普遍需要涉及的简报撰写、总结报道、新闻宣传等工作对于文字表达也有提升。高校志愿服务一般以校院团委或者学生社团等共青团组织进行,因此具有集体性,统一行动、服从组织安排以及在团队中如何发挥好个人作用是协调组织能力的体现,而突发状况也考验着志愿者们的应变能力。

三、高校志愿项目育人功能实现路径

(一)将志愿者精神与爱国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去,搭建高校志愿育人体系,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在现有思政教育教学中适当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仁爱慈善、以民为本、家国天下等观念教学,弘扬志愿者精神,帮助大学生在精神层面强化志愿理念,优化大学生心目中的志愿文化,实现知行合一。结合日常实践,搭建以多样化形式为平台、以多领域服务为内容,以多层次工作为核心的高校志愿体系,针对不同年级的思政发展需求提供不同侧重点的志愿项目选择,让学生通过真实有效的志愿实践去形成价值认同,塑造观念。如鼓励应届毕业生以及研究生参与西部计划,深入基层亲身体会建设美丽中国的付出与汗水,为个人职业生涯以及成长成才提供扎实基础;引导低年级同学利用寒暑假、假期等空闲时间前往偏远山区或者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活动等,让青年学生切实体会脱贫攻坚的不易以及努力奋斗的重要意义;利用大型体育赛事、重要国际活动等机会进行志愿活动帮助在校大学生开拓视野,学会从政治站位全局考虑问题;利用优秀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反思与挖掘,生动运用于课堂教学,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联动,将志愿精神进行传承。

(二)培育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将道德规范体系根植于志愿行动全过程,强化大学生志愿者身份认同,自觉规范个人品德素质

志愿服务只有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层面追求,并将其转化为群体自觉意识,才能被多数人所认同并践行。高校应该重点进行大型精品项目品牌建设,鼓励小型志愿项目持续化,提高对高校大学生志愿工作的重视程度,高校领导及老师应该给予一定的鼓励与资金政策支持,树立一批先进个人与团队典范并进行宣传与进一步的团队招募建设,提高大学生志愿身份的法律社会地位,让大学生在志愿项目过程中找到归属感与自豪感。运用项目化管理模式,打造志愿服务项目示范培育与创建体系,利用高年级带领低年级的优势,遵循“团队+结队+接力”的志愿发展模式[14],营造整体志愿文化认同,并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志愿服务形象符号相匹配,使大学生自觉履行道德规范,培养个人品德素质以及强烈社会责任感,并以此形成示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激发志愿参与热情,规范大学生整体道德素质。

(三)重视志愿者培训,加强高校教师、组织单位对学生志愿服务的指导力度与指导水平,积极拓展与其专业相关行业志愿项目,强化日常管理

志愿者培训的目标定位应该以满足志愿者服务能力要求为前提,以提升志愿者能力水平为宗旨,以提高志愿项目服务效率为目的,以弘扬志愿精神为准则。专业教师与组织单位、被服务对象等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应该加强联动,在具体的培训阶段首先要让志愿者对志愿工作整体有初步的认识理解,然后分级分类地对具体岗位和领域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志愿者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及避免在实际过程中因理解的偏差以及能力的缺乏导致工作的无效性。其次,除了共青团以及各高校团委统一组织开展的志愿项目外,应该鼓励各二级学院以及各专业课教师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与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相结合,积极挖掘本领域需求,调动本领域资源,开拓专业化、差异性的志愿项目,并不断深化、逐步推广,形成本专业特色品牌进行持续化运作。最后,任何志愿项目都是由高校组织、服务单位、大学生志愿者、指导老师等要素构成的完整系统,高校组织应该发挥管理效能和组织优势,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只有志愿服务项目高校健康持久的运行才能最大化地发挥育人功效。

(四)重视大学生参与志愿项目后的综合反馈,建立完善评价保障激励机制,扩大大学生志愿者的覆盖人群,激发主动参与意愿

志愿服务项目的活动主体是“人”,除了项目管理科学性外,适度的事后反馈评价以及合理的保障激励机制能够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并且保持热情。首先,应该关注大学生的主观反映,综合制定包含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状态、心理认知、志愿满意度、志愿行为、活动成果以及对自身综合素质影响效果等信息的志愿项目思政教育库,根据变化性、综合性的数据记录,一方面可以了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知识能力、个性发展、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建立高校志愿项目育人情况数据库,有利于高校根据数据库分析将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入志愿服务。其次是建立完善保障激励机制,保障青年志愿者的基本权益,给予志愿服务团队或个人充足的支持,项目服务后有针对、及时的总结、表彰、奖励,号召向榜样学习,确保有效实现高校志愿项目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育人
志愿者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以志愿,致青春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是志愿者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