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2022-12-27邵剑定西中医药科技中等专业学校甘肃省定西市
■ 邵剑(定西中医药科技中等专业学校/甘肃省定西市)
在当前新形势下,学校教育受到社会的特别关注,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负面问题。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学校不仅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传播,也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多方面加强德育工作。在现阶段,教师要直面目前德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高中学生的德育教学成效不明显。因此,利用高效的对策切实提升德育教学成果在教育中的作用十分迫切。
一、德育教学
德育教学不只是一个广义概念,也有狭义概念。首先,以广义视角为基准来看,即对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有准备的德育教学活动。举例子来说:学校语文教育、物理、化学教育等都是广义概念范围内的德育;其次,从狭义视角来看,思想品德教育首要含义是指在学校中进行专门的德育教学环节,在学校中开展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利用这类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其自身崇高的道德情感、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等。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个体培养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特征和身体发展规律为根据,制定出合理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案,且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严格遵照该方案,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高中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然而,相当部分地区由于高中规模的扩大和初中毕业人数的持续减少,使得新生的质量有所下滑。生源素质能力较低,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三观”出现问题等情况对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下面几个方面体现出高中德育,尤其是职业高中德育的关键性。
其一,学生文化课知识掌握普遍不好,部分学生存在讨厌学习的心理现象,增强德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若是教师未对学生思想进行正确的引领和指导,学生就会产生厌学问题。思想品德教师不仅需要将课本的知识讲授给学生,在此基础上,还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特点和优势,树立学习、生活的自信心。如此,才能够帮助学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提升,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其二,学生自身未能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而提升自控能力的途径之一就是学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使学生主动按照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行事。学生在初中时期较为自由散漫,在步入高中学段后,容易无视学校制定的各类规章制度,上课迟到、早退、无故旷课等问题层出不穷。学校若不加强德育教学,学生的法律思想和秩序思想就会逐渐削弱,以至有可能走向违法的道路。故而,德育教师要逐步强化学生的法治思想,帮助学生学会管控自身,通过德育,使学生明确遵守秩序的重要意义,使得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遵守各类规章制度。
其三,学生年龄普遍较低,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低,学校加强德育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利用德育教学改善学生的抗压能力。目前,我国许多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学生在家长的过分保护和祖辈的亲切关爱中成长,这导致了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较弱,一旦单独面临问题和状况时,就会手足无措。这是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广泛存在的问题。德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调整心理,直面问题和压力,不仅要在精神上鼓励学生,也要在心理上爱护学生,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
综合来看,高中德育教学的关键性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体现,应用德育教学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控能力,使得学生变成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三、高中德育教学面临的困境
第一,德育理念存在差异。长期以来,高中学校重点关注的是高考的升学率,德育课程只是作为这一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的是学生考了多少分,较少关注学生德育素养的实际提高程度。德育课堂或是被其他课程影响,或是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未能明显体现德育的关键作用。另外,目前的整体社会环境存在着重视学识而忽视德育的情况,认为学生在校内成绩优秀足矣,其他方面无足轻重。这样的思想理念,不但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在学校和整个社会上同样有一定的市场。缺少优质、全面的德育,导致学生在行为习惯、为人处世等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这些负面影响不但使学生自身面临极大痛苦,也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第二,德育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由于德育教学关注程度一般,德育课程也变得无足轻重,这也促使德育教学工作者缺少教学热情,未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神探究德育课程的真实思想和内容。上课时缺少教学模式创新,课程内容稍显枯燥,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德育课程是一门需要被规划的课程,教师要想提升德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吸引学生的学习关注度,就必须要在思想上关注德育,持续更新教学模式。
第三,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师侧重理论基础,忽略实践操作。依附于生活实践的德育才可以带动学生的思想共鸣。大部分德育教师授课内容偏向于理论基础,利用课堂讲述理论知识和相关案例,缺乏实际探索和心路成长过程,导致理论和社会实践相分离。干涩的理论基础不足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理解的概念也难以应用于生活实际。所以,为提升德育教学效率,教师的授课必须侧重理论联系实践,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而且要让他们在平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四、高中德育教学走出困境的对策
第一,转变德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德育水准。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下大力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深度研究课程内容,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利用新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例如,学校可以邀请往年的优秀毕业生为学弟学妹演讲,与学生沟通了解怎样利用学校资源丰富自身专业技能,如何将技能融于未来工作当中。学生经过与优秀社会精英互动沟通可以确切了解自身未来工作方向,使得学生明确通过自身努力为今后赢得美好生活的重要意义。
第二,营造积极努力的文化气氛,为德育创建优良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怀。学校要提高德育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就是制定各类行为规范,利用制度来规范学生的举止行动,给德育教学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氛围。例如,学校在宣传栏和公告栏张贴我国重大历史事件的照片或故事记录,在一些重大历史节点开展各类纪念性活动等,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德育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各类德育现实题材,通过学生演讲或讨论,让他们积极感悟正能量。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学校已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了德育当中,但融入模式以及成果不尽人意,因此需要对其融合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升级优化,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的有机融合。笔者曾经对学生进行过“是否需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5%的学生都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需要我们进行发展传承的。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他们普遍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是正向的、积极的、需要我们进行传承发扬的。一方面由于部分学校的学生自身文化基础较差,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全面,同时部分学生家长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家长其认识仅停留在“学习专业技术”这一层次,对孩子的品德养成教育不够重视,很少加以有效的管束和言传身教。譬如,遵守交通秩序这是一个现代城市人起码的规则意识,但笔者所在的城市每当学生放学时,面对红灯,面对川流不息的车流,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对信号灯视而不见,旁若无人闯红灯。这种情况恐怕既有学校的教育问题,也有家长缺少家庭教育的责任。学校的规则意识教育在面对家庭、社会的无规则行为时,很快就败下阵来,溃不成军。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使得学生对课本德育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是嗤之以鼻,德育课程如同摆设,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因为部分学校的德育教师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同时也缺乏相应的教材,导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缺乏适当的理论指导,无法为学生讲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无法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在以上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学校德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会变得异常困难,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第三,德育教师授课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理论联系现实。教师进行德育教学时,首先要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要依据理论联系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自觉遵纪守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扶贫帮弱的思想,可以组织学生创建活动,对社区弱势个体或孤寡老人进行一定的生活陪伴和物质帮助。学生体验到帮助别人后获得的幸福感,会使其思想认识得到质的提升。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劳动场景,如农忙时节的农田、建筑工地等,让学生了解劳动创造财富,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生活态度,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身心发展。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学习德育相关知识时,应当注重将知识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这会使教师所讲述的知识更加充实,更有说服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经常采用讨论这一方式来进行德育教学。比如,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来组织学生们就某一道德问题进行讨论。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德育教学,通过集体结论影响学生个体的思想,进而对学生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力,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品德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打造专业化教师团队。教师的示范作用,在学生德育学习过程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当中,以身作则,成为学生们的道德表率,而学生们将会在不经意当中模仿教师的行为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在潜移默化当中提高品德素养。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德育教学方法,学校需要进一步提高当前德育教师团队的专业性,打造更为优秀的专业化德育教师团队。首先,在学校招聘德育教师时,可以对应聘者的德育知识掌握水平、教学能力等进行考核与评价,只有德育知识水平以及教学能力过关的教师,才能够进入到复试。在复试过程当中,面试官需要对其道德素养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筛选出理论知识水平扎实,品德素养过关的专业教师,真正实现以身作则。其次,应当注重对在岗德育教师的再培训。学校应当经常性召开德育教学研讨会,鼓励优秀教师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其他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除此之外,学校也应当安排教师们外出参加各层级专业培训,学习当前一些先进的德育方法和理念,进一步提升德育教师的教学能力。
第五,建立德育教学评价体系。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们的道德认知水平,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德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制定。首先,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品德自评机制。在每一个学期的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对自己的品德发展进行评价,主要是采取写自评表这一方式,让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来进行自我剖析,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其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进行最终的评价,也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应当进行监督、鼓励,对学生的德育情况做出过程性评价。在学期最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进行总结,并作出总结性的评价。在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当中,应当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最好有科学的依据和标准,不能只是依靠教师的主观判断,而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日常行为习惯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论。
综合来看,在我国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德育教学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明显作用。立德树人,加强学生的德育,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将来,都是学校的工作重心之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培养品学兼优的接班人是时代对学校教育的迫切要求。本文对高中德育教学现状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提升德育教学水平的对策,积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未来工作和生活当中尊礼守法,勇于进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