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2022-12-27刘金娥吉林省公主岭市黑林子镇中学校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课文素养能力

■ 刘金娥(吉林省公主岭市黑林子镇中学校)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在做好自我反思工作后将学生视为课堂的核心,以增加师生有效交流以及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发展为目标展开实践教学,同时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课内组织多元化实践探索活动,并积极展示丰富的传统文化素材,重视基础教学的同时也要保证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阅读板块的综合性优势,转换教学模式、优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行新课改政策,初中语文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也对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与优化,但是因为常年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教学过程中至今依旧存在下述两点问题:

学生虽然已经逐渐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但是由于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他们对知识的探索仍然停留在对字词含义的探索及修辞分析之上,未能积极、主动结合文本内容对作者想要透过文字传达的思想情感、人文情怀进行深入分析,侧重于常规阅读,对文本的深度思考力度不足,思维固化、语言表达能力弱都成为阻碍他们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师在课内没有起到引导作用,他们在组织自由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通常设置客观性问题,以此要求学生去梳理课文,教学依旧停留在浅层阶段,教学形式化严重,同时由于教师未能明确教育目标、未能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即使掌握学习主动权也难以深度探索知识、创新思考问题,不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

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注重文本细节解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想要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首先要注重对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细节分析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在明确阅读学习的意义并且掌握正确阅读技巧的前提下才能在课内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在自主意识的驱动下完成对课文的深度探索,最终既能够掌握课内知识内涵,也能够积累丰富学习经验,为未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课文的细节分析,深入且透彻地分析语言文字背后蕴藏的内涵,解读各类修辞手法在文中的实际意义、为学生科普多元化的传统文化知识,以此来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在授课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改变传统教学思想,尊重学生在课堂内的主体性,结合实际情况在课内做好引导工作,懂得设置课程留白,师生之间要建立合作关系,在自由互动中完成高效教学目标。

例如教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一课时,教师需要以“读”为本,带领学生疏通文义,做好细节分析工作,并且渗透多元化的传统文化知识,由此保证同学们从更深层次出发,理解文章核心思想。首先在导入环节教师与同学们共同分析“陋室”的含义,展示文化遗址中帝王将相的官府庭院,再将它们与刘禹锡狭小、简陋的“陋室”进行对比,再对刘禹锡创作该文章的背景进行科普,在此基础上对全文进行详细解析,重点对“孔子云:何陋之有”一句细化分析,为同学们展示孔子“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等名句作为文化科普,用孔子安贫乐道的人生追求来侧面分析作者的情感思想,教师再借用这些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从辩证的角度出发去探寻“财富”与“精神财富”之间的关系,进而在文章中寻找到更多证明“陋室不陋”的证据,在细节探究中实现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2.组织阅读讨论活动,丰富学生思维方式

初中时期的学生思想已经趋近于成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重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能在课上积极思考问题,并且能结合生活实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抒发自己对某一主题思想、某一事件的观点,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正式授课期间教师可以组织阅读讨论活动,以多元化的形式为学生布置探索任务,引导他们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在自由讨论中产生思想的碰撞,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知识,品读课文中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实现人文素养的发展,在讨论中从更深层次对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度探究,明确文本的核心思想,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教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一课时,将课程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为后续课文探索做好铺垫,其次再对课文进行泛读,由此来了解故事,便于精读分析,在此基础上将课文总结为8件事情(离开东京、仙台求学、认识藤野先生、添改讲义、关心解剖实习、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与藤野先生告别),并对每个故事都进行细化分析,最终结合课文内容设置丰富的思考任务,包括“作者在名为《藤野先生》的文章中大篇幅描写与藤野先生无关见闻的目的”,“多角度解读‘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等,学生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会再次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分析,从与藤野先生交往这一明线和爱国主义思想这一暗线两个角度出发对文章主题进行分析,并且在小组交流中讨论明线与暗线之间的关系,在思想交流中学生能够逐渐开阔思维,他们会更加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最终在高效学习中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

3.设置阅读开放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表达

初中时期语文教师采取传统教学方法构建课堂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在课内外都缺少自主表达的空间,他们不能及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分享给教师、同学,久而久之不仅思维会固化,语言表达能力也明显降低,最终不仅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果,还对学生的语言交流、日常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学生在被动学习状态下无法对课内文章中蕴藏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深入解读,故而综合素养也始终无法得到发展。为此教师必须及时转换教学思想,尽可能在课内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通过设置多元化、开放性问题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解读作者情感、分析文化背景,让同学们能从多元角度辩证思考问题,让所有人都能在好奇心、求知欲的驱动下积极参与各项课堂活动,并且在课内交流与互动中实现语言能力提升,最终得到核心素养的发展。

教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最后一次演讲》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及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设置问题,实现师生双方的双边互动,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活力,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讲解“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一句话时引导学生回答“这句话是对谁说的?体现出了闻一多先生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回答,在语言交流中自然提高学生对闻一多先生形象的理解,同时让他们在语言表达中感受到闻一多为正义和真理斗争的壮志豪情。

而在全文分析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下述开放性思考问题:“闻一多先生的遗愿由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这些青年人用自己的鲜血和鲜活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满生活,那么处于新时代的我们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自由表达”,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能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部分同学认为身为新时代青年应该刻苦学习,让自己也能像闻一多先生一样为后来者作出更多的贡献,还有学生认为当前自己的使命就是坚定自己的乐观主义精神,珍惜每一天的幸福生活,珍惜老一辈革命家们的胜利果实。在交流中学生的语言组织、语言表达能力都明显提升,他们还能够积攒更多的语言经验,从而实现写作创新能力的提高,得到自身的全面发展。

4.设置实践创新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真正意义上的高效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保证全体同学真正融入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来读懂课文,并且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最终深化对课内所学知识的记忆,在分析课文文化内涵、解读语言隐喻的前提下提高语文素养,为未来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新课改时期教师一定要就此对教学模式进行拓展创新,不将知识教学范围局限在教材之内、课堂之内,还应该根据课文类型为学生设置更多的实践探究任务,如课上的角色扮演、主题辩论、合作交流以及课后的生活观察、问卷调查等,借助多元化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将语文学习常态化,并且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阅读技巧,最终实现个体综合素质的发展。活动组织期间教师一定要坚定“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为他们提供更加广阔的知识探索、应用实践空间,让学生最终能乐于阅读、勇于实践,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教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一课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角色扮演任务,每两人为一小组,分别扮演“我”与父亲,通过角色扮演这一方式深入分析父子的不同性格以及父子之间的真实情感,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关注到很多文中的细节,从而更加真实地呈现人物性格。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入其中,如日常生活中自己父亲的“背影”是什么样的,借助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感情在表演中流露出真情,提高表演的真实性,同时也更能与故事中“我”与“父亲”产生情感共鸣,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在自然状态下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得到核心素养的发展。

5.解析课文内藏文化,提升学生人文品格

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初中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深入挖掘文本,将语言文字中隐藏的传统文化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保证他们能够在了解课文历史、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实现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要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知识中蕴含的美育、德育因素,由此完成多元化课堂的构建,保证学生在鉴赏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得到文化意识的提升,同时具备在文字中发现、欣赏、创造美的能力,还能将所学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结合,端正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实现思想道德素养的发展,最终在课程结束后提升人文品格,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成长提供最坚实的保障。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将课文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图片、音乐、视频影像等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在脑海中会对所学内容形成鲜活的画面,在产生情感共鸣的前提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久而久之强化认知能力,最终引导学生与课文进行深刻对话,让他们能在心灵上受到感染和洗礼,最终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实现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提升。

教师在教授《沁园春·雪》一课时,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并且在领略领袖的风采后产生对课文内容深层探索的欲望,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先播放歌曲《东方红》,让学生从歌词“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中领略作者的风采,由此正式讲解课文,本文景色描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教师此时需要为学生科普“沁园春”这一词牌名,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在此期间自然展示“沁园春”词牌的格式,便于学生后续对内容进行分解探索。

而讲解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时,教师需重点为同学们科普其中出现的人物,在科普过程中自然带领同学们分析“惜”“略”“稍”“只识”几个词的区别,首先“惜”字中既有褒义也有贬义,首先肯定了这几位代表人物的历史功绩,但是用“略”“稍”表现出惋惜之情,而“只识”则重点表现了成吉思重武轻文的形象,在这样详细对历史、文化知识进行讲解的前提下,学生的文化品质明显提升,他们在后续阅读中也能主动探究文字背后的文化,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基础知识进行全方位解析,还应该借助文本内容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应该重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教师应积极优化教学策略,注重师生互动、问题引导及传统文化讲解,让学生能在得到核心素养发展的前提下面对未来更高难度知识的挑战。

猜你喜欢

课文素养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背课文的小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