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团活动培育小学生核心素养之浅议
2022-12-27保定市徐水区张丰学校解东秀
保定市徐水区张丰学校 解东秀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满足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素养,核心素养的形成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阶段是人的核心素养发展的起步阶段,他们好奇心强烈,抽象思维能力弱,自制力较差,各方面的可塑性强。因此,找到一种他们感兴趣、愿意参与且又带有一定约束性、教导性的学习、实践活动,对培育他们的核心素养大有帮助。笔者以为,常态化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很相宜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一、社团活动益处多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有助于小学生找到感兴趣的“事”,发现自己的特长,发掘自身潜能,锻炼策划、创造、动手等多方面能力。大部分社团都有多名成员,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以集体活动的方式进行。在社团活动中,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相互了解、合作的机会,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发展同伴交往,也强化了他们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
社团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特长联系紧密,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内驱力较强,学习、参与更为积极主动,自我要求也高,其表现往往会比在文化课学习中更优异。在社团活动方面的成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心,这种信心迁移到文化课学习中,对文化课学习也将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二、社团活动怎样“火”
1.精选项目,建设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明晰、稳定的。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兴趣稳定性较弱,持久性不足;中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专注度,但稳定性仍不足;高年级孩子的兴趣爱好日趋稳定,专注度达到较好状态,但仍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因此,小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需要学校、教师引导和培养。
开展社团活动,师资很重要。师资水平高,示范带动能力强,引导、培养学生兴趣的效果就好,而且,在管理、组织方面也会尽心尽力。对于普通学校而言,社团师资队伍的组建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内部挖潜,将有一技之长的教师发动起来,根据教师的兴趣专长及意向,分配其指导、管理社团的任务。同时,加强对社团指导教师的培训,为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进行学习进修提供方便,并引导他们在社团活动中主动探索、创新,并积极进行成果转化,增强指导教师的获得感、成就感。二是利用好家长及社会资源。邀请民间艺人和有专长的学生家长加入社团师资队伍。在保定市徐水区,史各庄小学的武术社团、北里小学的舞狮社团、迁民庄小学和大马各庄的民乐社团等都是借助了家长或民间老艺人的力量,把社团搞得有声有色。
2.制度保障,常抓不懈。
社团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想办好、办出特色,需要学校管理者真正将其抓在手上、放在心上。一是要抓好顶层设计,项目合理,组织有序,讲求实效。二是要抓好日常管理,勤加巡视、合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要建立激励机制,让社团指导教师获得相应的绩效加分和成果表彰,对优秀学生也要予以相应的表彰、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