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媒体时代下纪录片编导的创新思维

2022-12-27潘颖飞

传媒论坛 2022年19期
关键词:纪录片时代

潘颖飞

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和满足精神需求的方式以及审美情趣均悄然发生了巨大转变,对电视纪录片的收视率造成了巨大冲击。在新媒体时代唯有充分发挥电视纪录片的固有优势,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提高电视纪录片自身质量才能迎接挑战并在日趋激烈竞争环境下求得生存和发展。新媒体的兴起对电视纪录片造哪些冲击和挑战?如何发挥纪录片的固有优势?从何着手创新?这些都是电视纪录片制作人目前面临的新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和影响

“所谓新传媒,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它除了具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交互、及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1]。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在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特点,一是信息获取的平台多、途径多;二是获取信息的时段和信息碎片化。新媒体时代对电视纪录片带来的最明显的影响,无疑是冲击和挑战,也就是平台途径选择多以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等带来的审美意愿和情趣转变造成的电视纪录片乃至电视的收视率下降,再就是由此带来的电视纪录片制作意愿和质量下降以及彼此互为因果的循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给电视纪录片的制作、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积极影响。一是传播平台的拓展,当前在腾讯视频、爱奇艺、百度视频等等众多新媒体平台上,均有电视纪录片上架,通过借助网络、视频等新媒体信息获取的平台多、途径多的特点优势,电视纪录片的受众面大为拓展。早在《2011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中就显示,“2011年纪录片视频网站不断增多,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对纪录片的时间、种类等都没有限制,海量需求扩大了纪录片的传播空间。”[2]二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让电视、电视纪录片的制作技术和编导艺术的进步和创新到达全新的境界。比如在北京冬奥会上,随着“元宇宙”“数字孪生”、5G、VR等全新概念和全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为观众带来自由视角、子弹时间、VR互动等前所未有的3D全景临场沉浸感的新奇体验。

二、电视纪录片的特点及优势

“电视纪录片是借助摄录设备对现实事件进行摄制,加工并整理视频素材所形成的电视栏目类型,能够将真实事件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全新的视觉体验和经验感受”[3]。与新媒体比较而言,电视纪录片具有平台和形式两方面的固有特点优势。一是电视平台的优势。电视虽为传统的信息平台,也是公众长期以来获取可靠信息的重要途径.正因如此,让电视在社会和公众心目中具有新媒体难以企及的权威性和信任度,这种主要基于电视平台的特点和优势对电视纪录片的扩大传播和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二是纪录片这一节目形式本身的特点优势。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纪录片是纪录型的电视专题类节目,题材广泛,相对系统、完整和深入,是比较系统完整的真实记录和纪实报道。比如大型电视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从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工程等多个方面比较系统完整的真实记录。短视频等容易造成对事件有失偏颇的断章取义,而电视纪录片则能给观众以对事件系统全面、完整真实而深刻的还原。另一方面,纪录片不仅仅限于记录,而是从题材选择到制作编排的全过程中,都有作者在基于真人真事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观察分析、思考选择,不仅有真人真事,还有事件、实事背景、分析判断,更是浸透着制作者的审美追求、价值判断。同时,各部分之间也是经过编导者按一定逻辑关系重新裁剪编排,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更能让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使观众能够透过事实现象产生深入思考、重新认识和想象。比如,《舌尖上的中国》,乍听起来以为是又一档介绍中国美食的节目,实则是一部通过探讨中国人与食物之间关系读懂中国的纪录片中的鸿篇巨制。它不是简单地从一个个中国菜材料组成、配比、食物烹制方法过程等象制作说明书样的记录节目,而只是以食物为窗口,每一集都从食材的生产获取、加工保存、烹调鉴赏等环节,来讲述着与食物背后的地域风情、历史典故、人生际遇、生活哲理、人文情感等等,仿若在有滋有味地品尝中国美食的同时,从传统佳肴到农家小菜都可以品味到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文化传统、家族观念、生活态度与乡愁难抑的家常情感。因此,此片与其说是美食纪录片,不如说是以食物为切入点的中国历史自然人文风光大片。

三、新媒体时代下电视纪录片编导的创新策略

对电视纪录片这一节目形式本身,受众并不排斥。从几十年前曾经万人空巷的《话说长江》到现今交口称誉的《超级工程》《舌尖上的中国》等等,都说明如此。好片子自然受关注,是金子总是会发光。应对挑战的关键还在于不断制作出高质量的片子,而提高质量的关键在于创新,电视纪录片的振兴也在创新。

关于如何创新。在笔者看来,主要在于创新意识、创新条件和创新方向。关键在于制作者在面临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冲击面前,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醒,有锐意创新的执着和坚持创新之自觉。

关于创新的条件。首要的是创编团队的素质条件。电视纪录片的制作是个创作过程,高质量的电视纪录片只能是由高水平的团队才能制作出来。电视纪录片的题材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历史文化、人文自然等等。因此,制作者特别是主创团队成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文化素养、政治素养、心理素养、技术素养,要有分析把握社会动向和人们精神需求等的政治敏感、社会敏感。从这个意义上讲,电视纪录片编创的创新的核心是人员水平能力的提升。再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第一季包括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等七集,整部片子以中国的菜、食为主轴,一地域一美食一风情,既介绍美食,更介绍当地地理风物、地域文化、地方民风乃至地域历史变迁和民俗风尚乃至人物典故等。整部片子规模恢宏,地域、时间跨度大,故事编排铺陈独具创意,但转承自然、起合有序,又十分贴合人们探究事物心理,尽显导演把握节奏功力。同时,解说词用词朴实但清丽隽永、曲径悠长,特别是李立宏老师的解说,以其特别的语音音质,语调平实,断句转环尽显功力,听他解说就仿如睿智、健谈的长者在如数家珍般地向你讲述家乡故事、风土美食……娓娓道来、意味悠长。如果没有敏锐的触角,不能把握时代脉搏、摸实社会大众的需求,就不能选取应时应需的好题材,这样的“创新”想要收到预期效果那只能是缘木求鱼。再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逻辑思维而去搞结构创新、制造悬念,那往往只会让观众云里雾里、不知所谓,这样的“悬念”也只会是虚张声势的“一惊一乍”、让观众莫名其妙。

关于创新的方向。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有了足够的创新条件(团队的能力水平)后,从立意选题、结构编排等到平台播放等各个环节均有创新空间。一方面,新平台新技术应用方面,可将新媒体时代的多平台和新技术优势为我所用,拓宽受众面。如笔者所在马志丹工作室,建立了官方抖音号,将长篇纪录片切分成短视频发布在抖音上,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纪录片喜爱者和关注度,进一步扩大纪录片在新媒体中的影响力,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运用新技术制作方面也大有可为。比如2022年春晚节目《只此青绿》就是新技术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的经典运用。节目通过XR、全息扫描等前沿科技技术手段,用虚拟做了镜面的效果,配合舞蹈的呈现,为观众呈上让人瞠目结舌的视觉盛宴。电视纪录片的编创同样也可以也必须吸收运用新的技术为我所用,比如3D技术、“元宇宙”概念、沉浸式虚拟场景等用于历史场景的再现、自然题材片里的自由视角运用等等。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纪录片本身内在品质的提高,关键要在主题选取、结构编排等方面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一)注重适应时代发展选择主题

在时政类片子主题选取上,应精准把握时代脉搏,紧扣社会需求。如以笔者所处的工作室参与制作的现实题材人物纪录片系列《幸福落地》为例,在主题选择上,以“百年大党,风华正茂”这一时代强音为主题,通过对一群普通党员秉承初心使命、不负青春韶华的奋斗图谱进行真实的记录还原,向观众讲述普通党员从成长过程一路的起伏跌宕、再到收获果实的丰沛喜悦,如何从小我与大我的统一上作出事业抉择,坚守信念追求,克服困难挑战带领乡亲奔小康的真实感人故事,从一个角度阐释我党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百年大党依旧风华正茂的勃勃生机。《幸福落地》播出以后深受观众的喜爱。该纪录片之所以可以取得成功与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选取的主题分不开,与青年党员普通党员的奉献之美、奋斗之美对观众产生强烈共鸣分不开。

(二)注重挖掘受众潜在需求选择主题

在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编导思维的创新,不仅仅在于选题紧密结合新媒体时代受众的实际观影需求,还在于结合观众感兴趣的点进行纪录片创新。实际情况是,在把握时代背景、深入分析大众社会心理等的基础上,通过发掘、探寻社会、大众的潜在需求而选取题材,往往更具有超前引领的作用并取得成功。如我国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就是制作者把握住了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之时,人们希望国家富强的愿望强烈,发掘社会潜在需求选题的经典之作。《话说长江》虽然只是一部关于长江沿岸地理及人文的纪录片,但第一次让全国观众全面直观地看到了国家的人文地理,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展现,很好地贴合了人们内心民族自尊情怀,在人们心中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共鸣。因此,播出后反响空前热烈而成为传世经典。

(三)注重纪录片策划创意及编排模式的创新

虽然电视纪录片的基本特征是其真实性和纪实性,杜绝虚构,但依然需要编导者对题材的组合、安排,正如前所述,电视纪录片是作者基于真人真事的观察、思考、选择后的产品。电视纪录片尽管有现实性题材、历史性题材、自然风光题材等不同的类型,但制作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也就是绘圆法、设定中心线法、阶梯式递进法和依据文理逻辑法等几种结构方式。围绕策划创意及编排模式的创新,主要是在进行纪录片编排时必须要注重细节的精益求精,可以将最新的编排技术和手段合理应用之纪录片编导当中,确保纪录片整体编排节奏以及情感表达都具有流畅性,引导观众融入纪录片场景当中,提高纪录片作品影响力和吸引力[4]。比如笔者所处的工作室编导创作的《明伟杰:穿梭三城之恋》,主要讲述一个世界顶级名校毕业的高才生,仅一夜思考后回国毅然决然加入深港创客的队列的故事。在历时四个月的拍摄过程中,通过还原明博士穿梭于粤港深三城再现其独特的生活方式,观众也跟随着明博士的脚步感受其创业过程的每一步以及每一个转折点。在制作过程中,马志丹总导演凭着独具匠心的手法和丰富的编导经验,指导笔者灵活采用交叉运用绘圆法、设定中心线法编创,巧妙制造“悬念”、灵活恰当抖出“包袱”,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结语

综合上面所述来看,在新媒体时代对电视纪录片带来收视率降低等影响的主要原因,还是平台增多带来竞争为主而不是电视纪录片这一节目形式本身。面对挑战,作为电视纪录片制作者不应该因此而妄自菲薄、气馁思退,而应该发挥优势、锐意创新,以更多高质量的精品力作赢得观众赢得市场。滚滚长江东逝水,人间正道是沧桑。时代的潮流滚滚向前,社会在不断发展,技术在不断进步,而作为电视纪录片制作者们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冲击也会因时而变。因此,只有不断创新、以变应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猜你喜欢

纪录片时代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