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得道者多助”:作为《大公报》舆论传播基础的英敛之社会交往关系

2022-12-27

传媒论坛 2022年19期
关键词:主笔天主教严复

邹 婕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逃亡至日本并引导创办了一系列保皇派报刊,这一时期的保皇派报刊中以《新民丛报》和《大公报》最具影响力,故本文选取由英敛之创办的《大公报》为研究对象。现存研究中与“英敛之时期的《大公报》”相关的研究颇多,学者黄旦认为,不从报刊与其他社会活动的相互关系着手,则很难对报刊进行深入研究[1],现存的英记《大公报》相关研究对英敛之为创办《大公报》的游走社交以及社会活动大背景的影响有所忽略。本文即以“《大公报》创刊期间英敛之的社会交往”为研究基础,剖析《大公报》与其他报人及当时社会整体舆论的联系。

一、报人之间的关系:多重身份的英敛之

《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认为:“新式学堂、学会、报刊三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大大增强了它们的总的影响。它们创造了一种引起思想激动的气氛,这在受过教育的中国人中间广泛地起着作用。这就是现代的公共舆论在中国的开端。”[2]晚清报人加入舆论网络的路径亦主要分为三种:“发展私谊网络”“参与新闻活动”以及“创办新式学堂”,英敛之也不例外。据英敛之日记记载,其常与汪康年、马相如和严复等人进行社会交往,成功融入了彼时的报人圈子。在《大公报》筹备及初创期,英敛之主要通过“人际交往”以及“新闻实践活动”两种方式来加入彼时舆论格局。

(一)英敛之人际交往

私谊网络是晚清报人借以聚集和组织起来的重要途径之一。私谊网络不仅有助于报人迅速完成组织化,并且在报馆的组织管理中发挥着降低经营成本、强化职业认同、提高群体凝聚力等多方面积极作用。[3]英敛之以其身份在其私谊网络中进一步搭建起了以自我多重身份为延展中心的思想传播网络。

1.作为天主教教徒的英敛之

英敛之凭借着其“天主教教徒”身份与彼时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的多个天主教神职人员及教徒多有往来,如其与北京西什库教堂主教樊国梁、天主教司铎马相伯和天主教教徒陆达夫等人交好,这些人在英敛之筹备创办《大公报》期间给予了其心灵与物质上的双重支持。

据英敛之1901年6月15日日记记载,在其因为资金不够和不堪忍受创刊重负等原因萌生放弃创办《大公报》的念头后,“刘铎及樊公说章程,主教允出十股,并允派赫铎助译事,刘公告购机器、建房屋,须漫商,至逸庽,值外出,留字与孙汉卿为银行事”[4]。天主教刘司铎等人宽慰英敛之并鼓励他继续完成未竟的办报事业,且给予英敛之股本、机器和房屋等现实支持,直至《大公报》成功创刊。因而可以说,为支持英敛之创办《大公报》,与英敛之交好的天主教神职人员提供了全方位且长期的支持。

2.作为保皇派的英敛之

因“天主教教徒”身份,英敛之得以接触到更多西方先进的思想及技艺,其本人亦持在中国推行西方进步思想、技艺及政治体制的主张,1902年6月17日大公报创刊第一号登载了英敛之署名的《大公报序》:“岁辛丑,同人拟创大公报于津门,壬寅夏五而经营始成,推都门英华氏董其事。报之宗旨,在开风气,牗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5]1902年6月21日《大公报》第五号“论说”专栏中发表了《论归政之利》:“归政则中外利,满汉利。民教利,新旧利,宫闱利,草野利,君子利,小人亦无不利”[6],这些内容都表明英敛之将“开民智”视为清末社会进化的重要推动力,而“开民智”尤其是保皇派改良社会的“要义”。

(二)英敛之的新闻实践活动

学者程丽红将英敛之归为“从早期商业报刊的创办人与经营者到专职的报业家”,实际上在创办报刊之前,英敛之常通过向报刊投稿以参与新闻实践活动,最初其主要投稿报刊为天主教报刊《益闻录》,而后也是在天主教人员的鼓励督促之下发展成为职业报人。

英敛之的报刊撰稿“首秀”刊登于1892年的天主教报刊《益闻录》上,这篇名为《辛卯冬夜读〈理窟〉辩诬章有感时事授笔为长句如左》的文章是英敛之为天主教正名而专门撰写的。此后,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时局不断恶化,英敛之也更多地着眼于讨论政治事务、转换投稿阵地,而改良主义报刊《国闻报》便是其投稿主阵地之一。

《国闻报》由严复在舆论重镇天津创刊,英敛之对该报十分关注亦常在该报上发表时评。1904年英敛之在《国闻报》上发表第一篇时评《论兴利必先除弊》,公开支持康梁变法并称赞“康主政有为胶州疏内‘蔽于耳目,狃于旧说’诸语,实今日之顶门针、对症药,痛快切当,言人之不敢言”。英敛之的撰稿人身份与办报人身份在时间上多有重叠,1901年4月26日天津紫竹林天主堂总管柴天宠提议创设报馆,募集了股份、定了“甘为赔垫”的兜底原则,约请英敛之前来主持,英敛之则开始了其办报生涯。在众多好友帮助下,1902年6月17日《大公报》成功创刊,此后十余年英敛之都在苦心经营《大公报》,直到身体不堪疲惫才将报纸转售他人。

二、报人与报刊之间的关系:“得道者多助”的《大公报》

英敛之在筹备《大公报》期间常至《中外日报》馆寻访其经理人汪康年,而汪康年受英敛之托请为《大公报》的创刊提供了推荐主笔的实质性帮助。同样提供帮助的还有“西学第一人”严复,严复为《大公报》提供了入股、寻找英文翻译以及供稿等多项支持。

(一)汪康年与《大公报》:维护民间报纸的纯正中国血脉

据英敛之日记记载,英敛之创办《大公报》的过程中曾前后13次到中外日报馆寻访汪康年以期共商办刊事宜,英敛之托请汪康年推荐合适的主笔,而汪康年也多有回应。在1901年10月5日英敛之与汪康年等报人的聚会中,英敛之“赴四马路万年春汪穰卿约,同席杭惺斋、廉惠卿,系原在京设报馆,来办机器,汪立元建斋,穰卿族弟梁幼海,陕籍生京中,蒋智由心斋,即汪荐予主笔者……穰及建斋与蒋向予力陈入洋股之弊。”[9]汪康年携自己推荐的主笔蒋智由同英敛之等报人齐聚,并与人一同劝告英敛之勿因法国天主教的资助而让《大公报》陷入外国列强的媒介控制当中,希望英敛之能够保证《大公报》的民族纯洁性。

为此,汪康年甚至毛遂自荐提议由其本人出任《大公报》的主笔,“汪穰卿寄所订合同来,见其独揽大权,薪水但索五十元”[10]英敛之对汪康年的低薪、重权提议着实心动,但当英敛之寄书给汪康年央请其前往《大公报》拟定报址天津时,汪康年却以上海事务繁忙而推脱:“‘所议不符初约,深恐不易措手,祇得敬谢不敏云云。’予见其前日晤商情形,似有成议,意其今故作波澜以要挟大权独握也。”[11]英敛之对汪康年的毛遂自荐本就怀疑其“别有隐衷”,在英敛之正式邀请汪康年赴津共办《大公报》后汪康年的拒信令英怀疑,汪康年实际上是在争取其日后作为《大公报》主笔的权力,直到汪康年专向英敛之专门解释“现不能去情形及新闻代访之不易”[12],此事才作罢。但汪康年仍肩负为在《大公报》寻找主笔的重任,直至其促成并落实了方守六与《大公报》的合作。汪康年积极为《大公报》的创刊出谋划策并实际上落成了方守六出任主笔,对《大公报》创刊有着深刻作用。

(二)严复与《大公报》:培养天津新闻界的接班者

1899年,《国闻报》在现实经济压力和清廷顽固派及保守势力的威胁之下被出售给日本人,此后天津新闻舆论界十分单薄,除了列强创办的《咸报》和《青年会报》等之外少有国人创办的报刊,直到《大公报》1902年的登场。因此在客观条件上,《大公报》在时间和空间上成为了《国闻报》的办报继承者,在思想及政治主张上亦是如此。《国闻报》作为重要的维新报刊,其秉持的“通中外”、开通民智以及君主立宪等主张同为《大公报》办刊的重要思想支柱。

在《大公报》创办的筹备阶段,严复不仅积极帮助《大公报》寻找英文翻译更在创办前表示表示愿意入股支持。在《大公报》成功创刊后,严复再“加入一千元的股”[13]并多次向《大公报》投稿。据考证,《大公报》1902年6月25日第九号头版栏目“来函代谕”的文章即为“严又陵”(严复)所著,后来从第十号开始,严复固定在《大公报》第二版发表《主客平议》文章,该文连载了三天以示严复对“大公”的理解。严复为《大公报》寻翻译、入股及投稿等行为实质上助推了《大公报》的发展,也象征着严复对《大公报》寄予厚望,在主观上暗示了《大公报》作为在天津新闻界的《国闻报》继任者定位。

三、报刊与社会的关系:复杂舆论态势中《大公报》的自我呈现

报刊作为个体连接社会的媒介渠道,报人通过报刊向社会传递思想,时人通过报刊知晓国内外情形,了解时局政务甚至参与到改革与革命当中,而报刊也从其办报风格、言论内容以及阵营划分等方面实现了自我呈现。

从戊戌变法到庚子事变期间,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封建专政且打压报人,一方面借《大清律例》等条例对报刊出版发行进行限制,一方面软硬兼施强行收编《时务报》和《时务日报》等民间龙头报刊,清朝政府大力挤压舆论空间导致言论极不自由。《大公报》却不畏强权直言敢报,其于创刊第二号上刊登《大公报出版弁言》,明确表示:“本报但循泰东西报馆公例,知无不言。以大公之心,发折中之论;献可替否,扬正抑邪,非以挟私挟嫌为事;知我罪我,在所不计。”[14]宁愿得罪清朝政府,《大公报》也要大胆、公正、公开探讨公共事务,而英敛之亦在其自传《也是集》中写道,“不敢将官界学界军界实业界之情形,据实直陈,使若辈天良发现,其济时艰,不亦负报界之天职乎?”[15]英敛之主张报人要“据实直陈”,因此在《大公报》栏目设置上,除“上谕电传”、“时事要闻”和“中外近事”等基础新闻栏目之外还有“主客评议”和“论说”等评论性专栏,极尽对时事政务的“据实直陈”。

《大公报》既对政治层面的假立宪、假共和以及限制舆论等时事政策大胆批判,亦试图修正彼时社会上横行的封建“仇教”思想,引导国民接受外来宗教,以最终达到能够接受的西方技艺和文化之效果。

英敛之认为,为寻求富强,西方形而下的声光化电等凡可以厚民生利国用者“莫不亦趋亦步,极力仿效”,但“无论西国何等善法行之有效者,一至我国无不贻淮橘为枳之讥论者”,根本原因在于“非变法之为难实变心之为难”。心何由而变乎?“惟此教道而已矣”[18]。怀着“宗教救国”的期盼,英敛之希望借助宣扬西方天主教来助力国家开民智进,进而实现国家的救亡图存。

四、结语

清末民初的新闻传播事业以国家救亡图存为主要议题,媒介系统作为传播主体,其传播行为常关联媒介生态环境和主体社会关系两方面,《大公报》的创办历程作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中的重要一环,关联着同期报刊生存环境和报人社会交往关系两个方面。《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因其“天主教教徒”“保皇派”和“新闻报人”等多重身份得以拓宽人际交往圈子,尤其是其与《中外日报》经理汪康年和《国闻报》主笔严复的社会交往,对《大公报》的成功创刊多有裨益,也揭示了在中国的社会语境下,报刊创办人的社会交往关系是报刊生存与发展的历史基础,研究报刊舆论作用更应当从社会互动关系的视野进行整体分析。

猜你喜欢

主笔天主教严复
本期主笔
本期主笔
严复的遗嘱
本期主笔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严复修改试卷
沧州教会学校创建历史及其影响
悬针竖的写法
澳门大三巴牌坊传递的天主教意涵 呼叫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