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旨归和实践路径研究

2022-12-27郑英伟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思政课法治思政

郑英伟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展现出其辉煌的思想伟力和巨大的实践伟力,是法治中国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中国法治区别于西方法治的本质规定[1],为我们正确认识人类法治发展规律提供了思想指引。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既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现实需要。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内涵

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对县域治理进行了探索,其法治思想开始孕育和萌发;在福建、浙江、上海工作期间,对省域治理进行了创新,其法治思想进一步发展和趋成;在中央任职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的治国理政实践中,其法治思想进入成熟完善阶段。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其核心要义体现为十一个方面的“坚持”。对此,从政治立场、哲学意蕴和法理依据上加以分析。

1.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立场

世界各国法治建设模式的背后都有其自身的政治理论和政治逻辑,清晰地表明其政治立场。中国的法治建设同样如此,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背后体现了中国法治建设所秉持的政治立场,集中体现在中国法治建设的领导力量、法治建设的道路选择、法治建设的目标设定、法治建设的制度安排上,这种政治立场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所走的是一条适合于自身,不同于美西方国家的法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在法治领域的体现。

2.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哲学意蕴

一个国家法治道路的选择和法治体系的建设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国情,盲目移植其他国家的法治模式只会带来“橘生淮北则为枳”的效果。习近平法治思想之所以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就在于其立足中国国情,继承了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那些能够跨越时空可为今用的思想资源;就在于其能够结合中国实际,借鉴世界法治文明中那些能够超越地域可为我用的有益成果。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现。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2]中国法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中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思想。

3.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法理依据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魅力在于其坚实的法理依据,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法理依据体现在如下一些原创性的论述中:法治的根基在人民;法治的生命在公正;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良法善治的治国理念;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法律的局限性;德法兼治的思想。在西方话语体系还占据优势的背景下,中国的法治建设之所以能够构建起自身的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和学术体系,并逐步展现其优势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法理依据。正是这些法理依据提升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解释力、公信力和感召力。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分析

1.法治中国建设的人才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阶段,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复杂,坚持用法治思维看待改革过程中的问题,用法治方式化解改革过程中的矛盾是法治中国建设的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要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能力,才能使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平稳有序运行。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人才支撑,他们的法治素养和法治思维的能力关乎着党依法执政理念的实现,决定着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效果,关系着法治中国建设的成败。青年学子肩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必将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法治建设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吸纳了西方法治文明的有益成分,是中西法治理论的集大成,回答了新时代我们应该走什么样的法治发展道路这一根本性问题。因此,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使大学生牢固树立法治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法治道路的信心,对法治国家的建设至关重要。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法治思想成功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升华,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法治建设的探索经验,其立足于中国法治建设的全局,对未来中国的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了全方位的布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国家建设、社会建设和公民培育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融合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而“法治是实现国家、社会、个人目标的重要保障”[3]。因此,从价值追求上来看,二者是一致的,都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区别在于,前者从法律层面对法治中国建设提出了规范要求,后者则从道德层面彰显了良法善治的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在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释法说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进入宪法到落实在每一起案件的裁判文书中,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内在逻辑,彰显了良法善治的价值目标。因此,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到思政课的教学中,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了自觉性和权威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规范得到了有效提高。

3.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应有之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及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方面发挥着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大学生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的培养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的价值目标。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是现代社会意识的一种,是大学生全面成长和成才的基础,而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需要通过外力的灌输和教育。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既是思政课建设和改革所需,也是大学生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的培养之道。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根据各门思政课的性质和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的培养融汇于日常教学中,使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得到提高。达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目标,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思政课教学中,各门课在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上,融入的角度不尽相同,融入的方法各有特色,融入的方式各有侧重。要统筹设计教学内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从而形成合力,课程之间相互呼应,构建科学完备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体系,才能系统、全面、深入地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

4.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的必然要求

法治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规则意识的培养同样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深入进行,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各项任务亟需全社会成员法治素养的提升。当代大学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群体,对他们进行法治素养的培育有利于其法治思维的建立、法治习惯的形成和法治信仰的确立。大学阶段是青年学子法治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其进行法治素养的培育无疑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高校进行法治教育培育的行动指南,其思想中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的理论观点[4],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同样也为法治教育指明了根本方向,这有利于培养对国家、民族事业忠诚担当的新时代法治人才;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指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习近平法治思想就是这些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为高校学子法治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理论依据。

三、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1.主体路径:增强教师教学本领,夯实教师主体实力

主体路径解决的是教师自身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问题。教育的过程是教育主体—高校教师和教育客体—高校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这一教育目标的达成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很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5]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专业性极强,需要具备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才能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内涵。目前,思政课教师中具有法学专业背景的不多,这就导致教师自身在理解、解读和转化习近平法治思想上遭遇专业困境,导致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的效果不佳。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既要注重这一思想的理论性,又要提升这一思想的时代性,还要提高这一思想的针对性,才能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完美融合到思政课教学中,这就对思政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前,要对高校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教师自身也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学本领,增强对学生的教学引导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好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案例和故事对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增强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在教学后,教师要及时解答学生在法治领域的困惑和疑问,从而形成全过程育人局面。

2.客体路径:构建系统教学体系,提升课程客体引力

客体路径解决的是高校思政课如何构建系统完备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教学体系,有效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问题。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并不是只融入某一门课程中,而是将思政课作为一个整体,根据各门思政课的性质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融入,从而形成一个理论完备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教学体系,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法治思维和法治素养提升的系统合力。各门课程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有侧重地进行学理探讨[6]。因此,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完整准确的地融入各门思政课中。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大学生最先接触的一门思政课,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的关键第一步,该课程对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总体而言,这门课程侧重的是大学生规则意识、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的培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要侧重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哲理进行阐释,诸如人民立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法学中有关法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侧重于从历史的视域中解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法治建设的辉煌历程,阐明习近平法治思想产生的历史逻辑和实践渊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侧重于剖析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渊源,阐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中国特色和地域特色;形势与政策课则通过对当下国内外法治领域的热点问题的讲授来阐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先进性、中国法治道路的自主性以及中国法治模式的优越性。

3.方法路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思想理论活力

方法路径解决的是如何创新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问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一直是思政课建设和改革的关键,应通过改革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有效提升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活力,增强思政课堂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在新媒体技术日益广泛而深刻地渗入并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的背景下,大学生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社交途径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对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仍存在不足,如何把鲜活的理论和生动的法治建设实践融入思政课堂,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并解答他们的现实困惑,需要转变思政课教学观念,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开展更具亲和力和吸引力的教学活动。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融入课堂,进入头脑,形成他们自己的思想。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上注重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拆解细化为不同的理论层次,从宏观、中观、微观上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在非传统教学中注重以历史叙事法讲清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脉络和理论渊源;以讨论反思法解读当下社会法治领域的热点焦点问题。在实践教学领域中,通过参观司法机关、监察机关等来提升学生对法治实践的直观体验;通过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法治建设的成就,提升学生对法治建设的理性认识,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

4.环境路径:营造校园法治文化,彰显立体教育魅力

环境路径解决的是高校如何通过营造浓郁的法治文化氛围把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好地融入思政课的问题,从而彰显“大思政”立体教育的魅力。校园法治文化是高校法治精神的具体表征,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应通过校园法治文化的建设来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把崇尚法治的精神渗透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各方面工作中,使思政课教师、高校管理者、辅导员、学生都能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让校园法治文化这一重要平台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上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因此,在物质层面上,高校要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加大物质和资金投入,创建法治文化宣传广场、法治人物塑像、法治文化廊道等物质载体,以此传播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大学生接受理解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营造有力的外部环境。在精神层面,高校要积极建设校园法治精神文化,发挥校园新媒体、自媒体、公众号、校园网等宣传平台的作用,积极宣传展示中国法治实践的成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法治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和规则意识,推动大学生法治思维、法治习惯、法治信仰的养成,从而构建起立体式全方位的法治教育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思政课法治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思政课“需求侧”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