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图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2022-12-27卢丽红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20期
关键词:寓意建筑设计图案

卢丽红

传统图案一般通过特殊的符号、造型来捕捉美感,传达一定的意图,达到沟通和说服的目的,并能带给观者无限的想象。图案的设计、排列和运用方式反映了创作者对传统文化、图案的理解以及审美修养。传统图案设计的选题范围非常广泛,各个领域都可能涉及,且拥有开放、包容的特性,可被运用于多个领域,并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本文主要论述传统图案在现代建筑设计领域中的运用。

1 传统图案的概念

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中,有很大一部分文化由“图案”构成。早在旧石器时代,各种器具、石壁上就已经出现形式多样的图案,而作为一门学科则是20 世纪初才形成。我国美术界对“图案”这一定义的表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图案的狭义概念是专指装饰图形,“图”为图形的模样和样式,“案”指设计方案,两者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图形样式的设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则是“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1]。多数时候,人们普遍将图案等同于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将动植物、风景类素材作为图案基础。实际上,我国传统图案除了外观造型、色彩外,还不断融入各个时代的文明、精神内涵,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一定变化。例如,蟠桃、仙鹤多寓意“长寿”,蝙蝠多寓意“幸福”,梅、兰、竹、菊历来是“四君子”的象征,牡丹花寓意“高贵”,葫芦、葡萄、石榴等寓意“多子多孙”等。

图案的广义概念包括器物的造型、色彩、图形等多个方面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审美性。由此可见,图案设计要兼顾装饰纹样、造型以及材料、结构、技术等多个方面的设计思想。很多建筑中采用或象征吉祥或象征威严的传统图案,不仅给整个建筑带来独特的古老气息,也表达着人类改造、征服自然的决心和信心,是古代劳动人民艺术和智慧的结晶。

2 传统图案的发展和艺术特征

2.1 传统图案的发展

我国传统图案的发展历史主要经历了远古的图腾崇拜、阶级社会有目的的信息表达、“儒释道”的影响等阶段。远古时代的文明极为落后,人们对宇宙、自然界万物充满了幻想和猜测,对大自然的认知又比较有限,只能祈求神明赐予安宁,图形符号由此诞生,并产生图腾文化。虽然这类图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由人们主观创造的图案,但为之后传统图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奴隶制社会后,随着生产工艺的提高以及统治阶级对权力、奢华生活的追求,在当时的器具上出现了各种富有思想内涵的图案,如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夔龙纹等,都表现出那个时代的特色[2]。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在我国盛行,出现了各种有着不同教派内涵的装饰画及图案符号,极大地丰富了图案题材,被广泛应用在建筑、石窟中。隋、唐、宋、元时期,图案逐渐在生活器皿装饰中普及;明、清时期,图案获得进一步发展,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技法都更加丰富,并一直流传至现代。

2.2 传统图案的艺术特征

我国传统图案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色,不仅风格多姿多彩,而且呈现出一定的历史发展脉络,往往还包含着深厚的寓意,是富有魅力的民族精神的化身。

从传统图案的造型上看,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探索图案同形共用、图底反转和组合等形式。如果两个或多个形象共用图形中的某一部分,表现出不同事物之间信息转换的关系,即为同形共用。两种不同的图形交替律动,表现了图形间互为有效和消极的关系,具有非常强的可读性,即图底反转。例如,新石器时代的半坡彩陶人面鱼纹盆、道教代表图案太极八卦等均是这种表现方式的典型代表,通过强烈的视觉对比,凸显特殊的效果。

我国的传统图案其产生和发展都和民族文化、当地风俗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创作方式上也有着自身特点。汉语中不少字词读音相同,但意义却截然不同,利用谐音可让原本相距甚远的两种事物产生新的隐喻,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传统图案往往利用谐音的方式传达寓意。例如,花生寓意“生生不息”,枣谐音“早”,将两者放在一起寓意“早生贵子”。不同动植物都有其特有的生态特点,古人习惯将其用于道德或精神上的象征,如用马诠释“义”,用鸳鸯比喻恩爱的夫妻,用狗诠释“忠”,以鹿喻“仁”等。

2.3 传统图案的美感

传统图案主要有对比和协调美、对称美、节奏和韵律美以及多样性和整体性等美学特征,图案在建筑装饰中多呈现对比和协调美。

多数时候,传统图案可让建筑更加协调,让建筑和图案的组合产生“1+1 >2”的艺术美感。例如,在建筑中加入鱼、龙等不同的传统图案,通过合理放置这些图案的位置,使其和建筑整体充分融合,既体现出对比和协调的美感,又让建筑物更具特色。对称美在传统建筑中十分常见,如大宅院门口两侧对称的石狮子,象征着对庭院的守护和为住户带来好运。将这种设计理念运用到现代建筑中,也能产生良好的影响。节奏和韵律虽属音乐范畴,但其也是图案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传统图案设计中较为常见。

3 传统图案用于建筑设计中的要点

通过对传统图案内涵和艺术特征的分析可知,我国的历史、民俗、宗教、个人情感、自然风物以及生产生活场景等,均为图案的诞生源泉,且均蕴含着不同的意义。

为了将传统图案合理融入建筑设计中,设计者需要抓住图案特点和建筑主题,遵循图案应用原则,努力体现图案的辅助作用,以提升建筑设计水平。同时,设计者还需要明确各类传统图案的内涵,并选择合适的图案表达方式来进行建筑设计[3]。

不同图案因其灵感来源不同,参照物本身的内涵不同,在寓意上自然也存在差异。设计者应在掌握图形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建筑空间具体情况选择图案。例如可以在吊顶边缘绘制万字纹,使其与建筑空间的几何结构相结合,以表达出福泽连绵不绝的深意。

在具体选择时,可运用谐音法、借喻法、变形法和比拟法。谐音法即用同音或相近读音的图形,如孩童手持如意和橘子骑在大象背上,象征着吉祥如意;借喻法即选择本身具有象征性或寓意的事物进行图案表达;变形法主要以汉字为图案基础,将其根据实际寓意需要进行一定的变形,如“万寿图”“万福图”等,可作为背景墙,赋予建筑空间层次感;比拟法则为借助典故绘制图案,达到借物抒情的目的,如“麻姑献寿”等。

4 传统图案在现代建筑中的实际运用

4.1 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现代建筑设计中,通常借鉴传统建筑中的雕刻图案、彩绘等手法,通过形声、形意的抽象表达,使设计和装饰物完美融合,并让建筑整体呈现更加深刻的内涵和美感。传统的吉祥图案,不仅体现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也为建筑设计增添了祥瑞之气。例如,梅、兰、竹、菊富有恬静养性的意蕴,龙、凤、蝙蝠蕴含荣华富贵的意义等,这些图案的使用可起到让人满意的装饰效果。

另外,名人书画在室内空间的陈列也同样反映了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传达了相应的设计理念。一般用于建筑中的传统图案,往往具有特定的古典、贵气感。将其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可将西方的建筑风格和中国传统图案相结合,将西方建筑艺术追求的极简美和东方的复古韵味相融合,形成新型的时尚设计潮流。

传统图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需把握好地方特色,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凭借地域文脉和场所精神共同提高设计的辨识度。在具体使用中,主要有直接应用和以整合的方式进行再开发等方式。例如,在建筑物墙面直接雕刻或绘制的喜鹊图案、牡丹图案等就是直接应用,可增强建筑装饰的整体效果。在一些地区的民宅中可看到传统雕刻图案的应用,例如雕刻有“福寿图”的落地罩表现了延年益寿的美好愿望,而窗框上冰裂纹图案则是房主“寒窗苦读”“自强不息”精神的反映。

这些提取自传统图案的中式元素,在经历了一定变化组合后,巧妙地融合到建筑各个部位的设计中,既增加了建筑的整体美观,又反映了房主的个人追求。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把原本的平面图案以立体方式呈现,将传统图案和现代造型技术相融合,即为经过整合后的再开发[4]。

目前,市面上的建筑装饰用料种类越来越多,运用不同的建筑材料进行图案装饰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造成不同的视觉冲击,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例如,室内空间选择玻璃材质做成隔断,根据室内具体设计风格和陈设物摆放情况来选择适宜的传统图案进行装饰,不仅可起到划分功能区域的作用,还能给居住者带来赏心悦目的视觉体验。但无论哪种设计方式都应保证加入传统图案后,能达到和现代设计相融合的目的。

4.2 在建筑形态设计上的应用

建筑形态包括外形构造、大小等指标,设计者可将其与建筑外形、结构、比例有关的造型符号元素进行合理的排列组合,并加入传统图案,以表达相关的文化价值和深刻意蕴。由于建筑外观造型往往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因此其形态设计一直是整个建筑设计的重点。

我国古代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综合运用传统工艺美术、雕刻、书法等方法,凭借鲜明的外观和装饰手法为世人称道,是世界建筑史中的一个独特体系。而在现代建筑中,主要通过与现代材料、结构相结合的方式纳入传统图案,或以建筑外形展现我国的传统图案,赋予建筑新意的同时也向世人呈现建筑设计的理念和精神。

传统图案的加入,不仅顺应时代潮流,增加建筑的文化意蕴,还能均衡建筑空间、节奏、比例等各方面外观参数,使其变得更加引人注目。例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的建筑造型,运用4 根粗大的方柱衬托出传统“斗冠”的图案造型,融合了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设计理念,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意蕴,完美诠释了东方哲学思想和艺术之美[5]。

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香港中银大厦,整个外立面均以玻璃装饰,从外部造型来看就像节节高升的竹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象征着不息的力量、勃勃的生机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建筑基座的麻石外墙则是中国长城的象征。

丹麦著名设计师约翰·伍重的建筑作品中很多都是将中国式的大屋顶悬浮在加高的基座上,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悉尼歌剧院的设计。

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斯卡帕对中国古代的阴阳符号等圆弧状图案非常感兴趣,甚至在一些建筑围墙设计中纳入中国的“双喜”图案。这些例子均反映了我国传统图案在世界建筑物设计中具有强大的包容能力[6]。

4.3 在室内空间的应用

将充满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的传统图案融入室内空间设计,可有效传递居住者的精神和情感。从我国传统建筑来看,主要通过木构架组合来分隔室内空间,图案装饰多用在檐下、横梁、斗拱等处,是利用装饰寓意表达人们美好愿望的重要手段[7]。现代住宅的室内空间,往往根据实际需求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同样需要根据空间具体用途进行相应的设计。将传统图案应用于现代室内围合界面处的装饰,不仅可满足人们对室内装饰功能的追求,还能让人们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感受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特质,以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和心理需求[8]。

例如,卧室需营造出安静舒适的氛围,可在暖黄色的基调下运用汉文化元素的台灯罩造型,在天花板运用传统纹样中的格栅样式;客厅主要用于交流洽谈,可将线性、简单花卉纹作为整个空间的主基调,在主墙面上借助典故和寓意绘制图案,如“九阳启泰”“华封三祝”等,再根据居住者喜好搭配相应的传统图案装饰;玄关可采用木质结构雕刻,并运用荷花等代表生活美满的传统图案进行装饰[9]。

5 结语

我国传统图案不仅在外形上具有精巧的设计、独特的艺术特征和美感,在内涵上也有着非常丰富的表达,凝聚了人们数千年的智慧和艺术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合理使用传统图案,不仅可以增加建筑整体的美感,也能提高建筑的艺术、文化内涵。设计者们应明确传统图案的意蕴和建筑主题,将图案的东方之美和建筑风格有效融合,增加建筑的特色和艺术感染力,以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文化精神需求。

猜你喜欢

寓意建筑设计图案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美好寓意品芝麻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盛放的寓意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