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研究

2022-12-27许焱焰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11期
关键词:攻坚村民空间

许焱焰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其中,文化振兴方面,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是农村群众可以自由进入并利用公共文化资源进行文化活动的公共场所,也包括人们能够参与其中享受文化福利的公共文化活动。整合、重构乡村特色文化空间,为乡村输送各类优质文化资源和文化项目,能更好地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发展,进而为乡村注入新的动力,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利于推动乡村振兴。

一、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机遇

(一)乡村视角:城乡一体化的需求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阶段,致力于促进城乡政策平等、产业互补、城村居民待遇一致,努力实现农民能够获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文明和实惠。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今后要做的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成效更巩固。其中对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符合城乡一体化的需求。有关乡村文化的建设,早在2018年12月出台的《美丽乡村建设评价》(国标GB/T 37072-2018)中,明确有关于村庄规划、乡风文明、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并列出了量化指标。借助自然环境、农业景观,挖掘乡村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这也符合城乡一体化文化融合发展的需要。

(二)产业视角:文化产业转型所需

文化产业转型的内驱力,为其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有一段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市场体系不健全,传统文化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其社会效益也未得到重视。2018年,基于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新文创”提出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良性循环,从内容发展到体检,即从单纯重视“内容”,发展到“内容+形式”,这为当前乡村传统文化挖掘、宣传与传承提供了发展机遇。文化产业转型,“新文创”涉及多元主体参与,促进乡村休闲旅游、采摘体验等项目发展,产业价值链得到延长、重构,可以多角度、多层次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提供支持,激发乡村的绿色能量。

(三)人群视角:城乡的花园

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化解,乡村旅游已然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选择。莫里斯·哈布瓦赫在《论集体的回忆》中,指出人们对过去的时空更加怀念。在一定程度上,当前人们长期生活在现代化、工业化环境中,对自然、乡村有更多渴望。在开展调查时,接近一半的受访者反映,他们每月有一到两次前往乡村,走进自然,放松身心。同时,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进行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将乡村建设成为城乡的花园,符合城乡人群的需求。

二、当前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提升乡村活力的积极实践

基于研究需要,笔者与项目组成员在河南省部分地区开展调研。早在2016年,许多地区在乡村建设规划时,开始注重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尝试以场景建设、文化活动等相关形式,发挥乡村文化的社会功能,促进乡村环境美化、村民生活质量提升,以及激活乡村经济活力。在平顶山、焦作、许昌等地,实践成效验证了“文化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在发展乡村文化的同时,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场景化

部分乡村利用空间搭建场景,基于当地的地理环境与人文场景相结合,建设公共文化空间。平顶山郏县广阔天地乡以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四旁”绿化为重点,引导群众见缝插绿,对原有的村庄进行场景改造,将原有的空间改造为活动场所和观赏空间,提升村庄的文化氛围和生态品位,推进“一宅变四园”,打造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二)艺术化

对村庄的饭馆、商店升级,引入农家乐、民宿,举办采摘节、艺术节等,为乡村发展注入艺术元素和现代元素,既满足人们对乡间的体验需求,又符合大家对时尚艺术的追求。在焦作修武县大南坡村,有涵盖自然教育、美学实践、地方营造、社会美育、产品与空间创新等各种创新能量的公共空间。

(三)品牌化

挖掘乡村特色元素,保留传承当地文化,开发乡村文化品牌,进一步宣传特色文化。郏县邱庄村,建有文化合作社,为当地群众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该村的一鸣书居,具有阅读和民宿等功能,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是河南省精品民宿,是国家文旅部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试点,在2021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城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中,获得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并被授予“美丽乡村文化空间”称号。

(四)制度化

制度化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长期良性发展提供保障。许昌禹州市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文化管理员,每人每月给予300元补贴,并定期进行培训,以此增强农家书屋服务能力。有了人力、财力的支持,各项文体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当地70%的乡(镇)每年都要举办民间艺术展演、艺术节、广场舞大赛等文化活动。

三、当前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阻力

通过对临颍、许昌、郑州等地区部分乡村进行调研和访谈,笔者基本掌握了当前河南省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现状:总体而言,河南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乡村公共文化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河南省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过程中依然面临较多问题。

(一)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仍需提升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中,已经提到了“乡风文明”建设,国家鼓励地方开展多形式、有特色的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然而调研发现,时至今日,部分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依然偏低、建设力量仍然薄弱,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管、用”环节依然不完善,部分地区存在“重建、轻管、忽视用”的现状,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影响力不够。

(二)乡村文化建设中扶志、扶智有待加强

河南省许多乡村,村民文化水平偏低,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在国家脱贫攻坚过程中,扶贫难以与扶志、扶智有效结合,脱贫内生动力不足,文化活动难以有效开展。数据显示,乡村越贫困,越缺乏文化建设项目,上级政策越难落实到位。同时,围绕脱贫致富主题,基层需求高的文艺作品,其数量、质量都需进一步的提高,乡村地区的扶志、扶智工作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此,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重视这些问题的解决。

(三)现有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模式格式化

河南省传统的乡村公共文化场所往往是基于宗祠、井台、谷场等空间演变形成、发展的,模式比较单一固定。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致使乡村的社会关系发生较大变化,同村村民间的差异加强,情感纽带发生变化,传统的公共文化空间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近几年,新农村文化建设加快,乡土文化逐步有了新的活力,发展较好的村里,出现党群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场地等,然而布局不均衡、不科学。各地政府在积极发展乡村文化时,应切实根据各村不同发展情况,不同地区文化差异,摆脱同质化。如何因地制宜,根据本地、本村的文化特色,切实满足村民的需求,依然是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难题。

(四)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与群众的现实需求不一致

根据政策要求,由政府主导“五大文化建设工程”(文化点亮工程、引领工程、惠民工程、激活工程、引智工程)对乡村统一配置、推进文化设施建设。然而建设过程中重物轻人、重形式轻内容、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已经暴露出来,国家文化建设的工程供给如何与民众的需要相契合,成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难题之一。随着外出务工、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村民的可支配收入普遍上升,家庭有线电视、网络、智能手机逐步普及,这在一定层面使得网络、手机、家庭娱乐成为村民主要的文化娱乐渠道,更加使得私人文化、碎片文化逐步增多,村民聚集减少,邻里感情沟通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乡村公共文化的建设。

四、重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措施

基于当前乡村公共文化提升乡村活力的积极探索,场景化、艺术化、品牌化、制度化,以及对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过程中阻力分析的基础上,重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注重公共文化场所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结合,既要重视客观物质环境,也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应当面向公众,除了吸引眼球,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乡村、产业与人群的活力,通过对公共文化场所与活动的运营,能够引导、带动当地村民立“志”益“智”,进一步建设美丽乡村,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

(一)科学规划,避免“千村一面”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离不开科学的规划。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强调,加强对村庄风貌的建设引导,传统民居、传统村落以及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应得到保护。各个村庄独特的乡村风貌,是村庄宝贵的财富。乡村规划首先要立足现有的基础,保留乡村特有的治理模式与风貌,不能“千村一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乡村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基层党组织首先要强化思想意识建设,对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规划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乡村群众的收入水平普遍提升,无论留守的村民,还是外出务工的村民,对乡村的文化建设都有了更多期待。应基于当地的发展特色和相关政策的导向选择战略,制定长期、中期、短期的发展布局和规划,借助区域性的政策优势,结合本村的优势资源,挖掘应传承、可传承的文化传统,为形成本村独特的公共文化空间奠定基础。

(二)打牢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设施基础

从乡村文化空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完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乡村文化建设上,至少做到“七个一”,即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投入财力、物力、人力,打破部分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的场景困境。当前各地各村的发展水平不一,“一村一策,村村有特色”,在各村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的基础上,改建、扩建或新建基础设施。基于各村的发展需要和村民的不同诉求,合理、科学配置相应的文化器材和宣传场景,打牢乡村公共文化重构的物质载体。同时,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也应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中的“农”元素,从产品制作到活动体验,将传统农耕文化延伸到环境建设中。

(三)创新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活动形式

当前各村的文化活动室、群众文化活动设施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针对部分乡村文化设施设置不合理、运用不充分的情况,各村需继续推进对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运用,解决重买轻用、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完善服务体系。从村民的利益出发,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的便捷性、实用性,打造一体化、多功能的乡村基层文化阵地,使其具备公共文化、健身休闲、党员教育等内容。此外,新时期,智能手机、网络已在乡村广泛使用、推广,乡村虚拟文化空间建设亦十分必要。乡村老人、儿童、妇女有不同的需要,根据村民不同的文化需求,建设数字化文化设施,推送农业技术知识、儿童成长教育、理家理财等多层次、多样化内容。同时,解决村民因认知水平不高,无法熟练使用数字设备、网络设备的困难和障碍。村党组织可聘请当地文化工作人员,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培训,提高村民对网络产品和数字资源的使用技能,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激发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主体因素

在科学规划、打牢设施建设、创新活动形式的基础上,还需培养、发挥村民的主体意识。结合自身、集体和以往的宗族传承文化,激发当地村民的文化情感,培养其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引领村民积极改造原有的、传统的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尝试对原有的戏台、祠堂、祭祀地等活动场所进行有机融合,一方面,积极的文化应传承保留,并创新和提升,增强其对公共文化的传播价值;另一方面,对于消极的、过时的传统活动,应对其改造升级,以积极的方式开展文化仪式和文体活动,与群众文化有机结合。通过创新、改造,留其精华,去其糟粕,配合当地政府完善公共文化活动服务体系,拓展村民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提升村民的文化活动质量,进而提升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强化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主流文化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新型城镇化,再到乡村振兴,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农村问题,2004~2022年连续19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首先,村基层党组织、村“两委”应当严格履行相关职能,切实弘扬主流文化,向“乡风文明”的要求不断靠近,提升群众的整体认识,塑造乡村新风尚。其次,适应新的乡村建设形势,打造乡村多元共治的治理结构。个别乡村自治主体也应落实贯彻党和国家的文化政策要求,传播主流价值观,进而提升村民的思想素养和认知水平。此外,乡村党组织对村里内生型文化自组织(如红白事理事会、村道德协会)应当积极引导。这些自组织在处理村民家庭事务方面,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那些群众需求的特定风俗习惯,要加强引导,以促进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主流文化价值的有效培育。

五、结 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体现。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今后要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统筹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机制衔接,让脱贫成效更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要求首先应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发展的首位。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社会的发展首先要满足人类最基本物质资料生产的需要,之后是由物质资料生产所引发的其他需要。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改变,人民群众不再满足于低层次的“吃饱”“穿暖”,对精神层面有了更多追求。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过程中,要考虑群众的根本需要是什么。基于此,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乡村发展既要抓经济,也要抓文化,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良好的保障。促进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设美丽乡村,进而保障乡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猜你喜欢

攻坚村民空间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空间是什么?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创享空间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