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德育观及其对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启示
2022-12-27李宜江
李宜江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辛亥革命后,随着清王朝的灭亡,旧道德土崩瓦解,新风尚却尚未形成。数千年形成的君权之影响,与共和思想抵触颇多,封建残余思想依然笼罩着当时的整个社会。蔡元培作为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希冀通过教育改良摆脱封建落后的道德束缚,改变社会风气。适时,袁世凯去世,北洋集团四分五裂,各自为政,复杂的政治生态促使蔡元培更加坚定地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来提高国民道德水平,改造国民性,才是挽救中华民族的出路。蔡元培曾说:“好的国家依赖于好的个体,而好的个体则需要好的教育。”(1)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291页。换言之,他主张通过教育变革,造就良好的个人,进而改造社会,挽救国家。基于自身的中西学教育经历,蔡元培将东西方德育思想融会贯通,形成了既具有民族特色,又适应时代发展的德育观。尤其是在德育落实机制方面,蔡元培创造性地提出“发挥教员模范作用”“注重实行”等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进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是关键(2)袁振国:《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与落实机制建设》,《人民教育》2021年第15—16期,第41 -44页。。蔡元培的德育观对新时代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有历史镜鉴价值。
一、蔡元培德育观的历史场景和生成逻辑
任何思想的提出总是基于一定的历史场景,并且在此种历史语境中逐渐生成其基本逻辑。民国初立,政治失序,社会动荡,整体上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从专制向民主的转型带来了传统道德观念的解体,时代呼唤新的德育体系。蔡元培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对西方文化择善而从,以匡正风气、道德救国为出发点,构筑起了人德共生(3)韩丽颖:《立德树人:生成逻辑·精神实质·实践进路》,《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第201 -208页。的精神大厦。
(一)道德救国:蔡元培德育观的历史场景
1902年,蔡元培等人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之时,便提出“欲造成理想的国民,以建立理想的国家”的口号。蔡元培临终之际,留有两句遗言——“学术救国,道德救国”(4)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30页。。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献给了近现代中国的教育事业,怀着救国的热忱来改良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培育青年人的家国意识,用道德武器去改造社会,挽救国家。
一方面,蔡元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惯性和文化转型环境的缺乏,造成了民国初年社会动荡、民众失德的现象。蔡元培意识到,如果没有国民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根本转型,中国社会的民主共和难以实现。另一方面,蔡元培感叹中国的落后是“因人民无道德心,不能结合为大事业,以与外国相反抗;又不求自立而务侥幸”(5)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第17页。。社会整体的道德沦丧使得当时社会陋习横生,军阀为谋一己私利而连年混战,导致民族危机加重。“强欺弱,而演贫富悬殊、资本家与劳动家血战之惨剧,则奈何?曰教之以公民道德。”(6)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第2页。在学校中,学生多抱有升官发财之目的,学校亟待从功利之教转化为德性之教。基于此,蔡元培提出了人格养成的德育之教。
蔡元培任民国教育总长后,废除了清末教育宗旨,提出“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主张用新道德代替旧道德。他把公民道德教育视作培育国民精神的重要途径,挽救民族危亡的一剂良药,因为只有塑造出拥有良好道德素养的公民,才能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在传统社会,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相当重视德性的培养,但比较起来中国人更重视道德与人文的德性。”(7)何怀宏:《仅此一生:人生哲学八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第162页。然而,传统的道德教育多采用强制方式,其目的是培养统治阶级的忠臣顺民。这种旧时代的德性限制了人的自由。所以,新时代应当有新时代的德性。蔡元培处于新旧文化、中西文化交锋的关键时期,他的德育思想是文化激烈碰撞下的产物,毫无疑问带有新旧融合、中西贯通的特征。蔡元培的道德救国理念主要体现在:通过德育唤醒个体的公民意识,形成良善的道德水平,培养中华民国之新民,塑造良好的社会风尚,最终实现改造社会、挽救国家的目标。
(二)人德共生:蔡元培德育观的生成逻辑
蔡元培曾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有德性耳。”(8)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第79页。因此,他认为道德是人存在的依据,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这体现了人德共生的蕴意。首先,蔡元培坚持德育要符合人的内在发展需求。人的内在发展体现为个体德性的完善,“人生之鹄,在发展其人格,以抵于大成”(9)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第179页。。其次,蔡元培认为个体德性的发展应与社会之进步方向一致,“一人不能离社会而独存,而人格之发展,必与社会之发展相应”(10)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第169页。。社会的发展以个体的道德涵养为前提,人格养成与共和公民的培育在此基础上融为一体,彰显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己安人”的儒家教育之道。最后,蔡元培认为德性是可教的,人的根本价值就在于道德追求,即人格的完善。蔡元培指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助其为恶,无益也。”(11)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第79页。由此可见,他把德育当作人格完善和人性升华的途径。既然人格需要后天教化来引导,那么为使其德性向善的一面发展,就必须用良善的道德去感化人。
关于德育内容,蔡元培认为,“道德不是固定的,随时随地,不能不有变迁,所以他的标准,也要用归纳法求出来”(12)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第292页。。因此,蔡元培认为德育内容需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他并非固守传统本位,而是主张中西贯通,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采撷西洋文化的优势:“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揭者,曰自由、平等、亲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13)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第2页。可见,蔡元培所倡导的是现代意义上的道德,尽管与中国传统的道德观有所不同,但却是在继承儒家文化基础之上的超越与创新,同时也借鉴了西方宣扬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德育理念。一方面,蔡元培积极践行儒家提倡的修身之道。这源于他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深刻认识。儒家极为重视道德教育,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旨归,提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道德原则,其实质就是主张把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相结合,提倡德治教化。另一方面,蔡元培主张广泛吸收外国文化,以“人之所长,补我所短”。例如,蔡元培在世界观方面深受康德哲学影响, 把世界区分为现象与实体两部分。至于如何从现象世界回归实体世界,他认为只有个体超越狭隘的利益追逐, 才能从现象世界中的小我走向实体世界中的大我。德育正是提升个体精神追求的根本途径(14)班建武:《适应和超越:蔡元培德育思想的两个向度》,《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第6期,第82 -86页。。总之,“人德共生”“兼融中西”的理念体现在蔡元培的德育观中。
二、蔡元培德育观的思想实质和实践进路
民国始建,帝制既已推翻,共和政体业已建立,此后的任务就是建设现代化的国家。担负此重任的是教育,教育者务必适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培育具备共和精神的公民,此为蔡元培德育观的实质(15)蔡建国:《蔡元培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151页。。因此,蔡元培从家庭、学校、社会、教师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落实德育的方法和进路。
(一)培育共和公民:蔡元培德育观的思想实质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国民道德教育始于严复,他认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忧患是国民的劣根性,进而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改造方案。此后梁启超、王国维等人提出“新民”所应具备的条件,认为国民的道德素质为教育之首。他们把国家的富强与人的改造融为一体。蔡元培汲取了严复、梁启超等人的观点,以儒家的人性论为基础,强调德性修养对国民性塑造的重要性。
蔡元培认为,民国的教育“须立于国民之地位,而体验其在世界、在社会有何等责任,应受何种教育”(16)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第17页。。要想有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必须要有合格的公民。因为,“凡一种社会,必先有良好的小部分,然后能集成良好的大团体。所以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17)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第292页。。蔡元培认为德育的意义就在于培育“国之公民”,以此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民主共和的社会中,公民的标准是拥有健全的人格,“造成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而不衰亡,真所谓爱国矣”(18)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第78页。。蔡元培始终坚信,从教育入手,养成健全人格,培养公民抵御外侵、保卫国家、振兴实业的精神,方可挽救贫弱的国家(19)梁柱:《蔡元培教育思想论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2页。。
如何对国民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和人格重塑以培养和造就新国民?蔡元培认为,应该遵循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的生成路径。私德不修,祸及社会;公德不振,殃及国家:“今人恒言:西方尚公德,而东方尚私德;又为能尽公德,则私德之出入,不足措意,是误会也。吾人既为社会之一分子,分子之腐败,不能无影响于全体。”(20)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第123页。蔡元培指出,许多人认为西方人尚公德,东方人尚私德,而正是私德的败坏带来了诸多社会腐化问题。所以,蔡元培主张公私德并举,二者不能割裂。一方面,通过教育培养人格健全的新时代知识青年,号召青年从严私德、守公德做起。公德以利群体,私德以利个体,因此个体的道德水准直接关系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内以修己,外以及人,为社会道德至当之标准。”(21)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页。另一方面,蔡元培在主张公德私德并举的同时,又主张公德优先。当个体原则与公共原则出现矛盾时,私德必须服从公德,这是每个公民必须坚守的底线。蔡元培曾说:“朋友之交,私德也;国家之务,公德也。二者不能并存,则不能不屈私德以从公德。”(22)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第85页。
(二)多措并举:蔡元培德育观的实践进路
蔡元培以德育救国为出发点,以育人为建业兴邦之良策。如何将人德共生的价值导向转化为实践目标,如何将德育认识转化为德育行动,关键在于德育的落实机制。蔡元培认为良好的途径和方法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关键,从“培育国家公民”的角度出发,他提出了诸多健全人格和培育德性的方法,包括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合力,落实学校教育主体,发挥教师模范作用等。
1.重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力作用
蔡元培在《中学修身教科书》中提出德育培养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齐头并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23)袁洪亮:《国民性改造视野下的德育新思路——论蔡元培〈中学修身教科书〉中的德育思想》,《中国德育》2010年第9期,第7 -10页。。一方面,家庭是个体道德启蒙的重要场所,德性的培养首先需要一个和谐安定的家庭教育环境。蔡元培指出,“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之中”(24)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第97页。,“幼儿受于家庭之教训,虽薄物细故,往往终其生而不忘,家庭教育之不可忽也”(25)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第98页。。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家庭对学生品性的陶冶作用远高于其他组织,每一个良善的家庭,都是社会、国家隆盛的源泉。另一方面,外界社会作为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场所,其所形成的风气与学生所接受的价值观是否吻合,会直接影响德育成效。蔡元培认为,“学校以外,随在皆受教育”(26)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5页。,德育的实施必然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之上,学生随时随地都在接受社会环境的浸染,所以社会教育也是提高国民道德的重要路径。蔡元培曾提出:“全国为若干大学区,每区立一大学,一区以内的中小学校教育,与学校以外的社会教育,如演讲团、体育会、图书馆……与其他成年教育、盲哑教育等等,都由大学办理。”(27)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第398页。这一将社会教育寓于学校教育的方案最终因诸多原因而难以实现,但确实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总之,蔡元培提倡并推进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相互协同、互相渗透,从而形成强大的德育合力,为学生成长创造和谐一致的发展空间,培育具备健全人格的共和公民。
2.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为了实现德育目标,蔡元培从教育宗旨、学校课程、教材审定等方面对民国初年的教育制度进行了系统改革,明确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并将德育视为“五育”之首,主张把德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一切形式之中。一方面,蔡元培强调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大学目的有二:一为研究学问;二为培养人格……故大学教育,应学问与人格并重。”(28)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第639 -640页。“我们决不把北大仅仅看成是这样一个场所——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训练他们日后成为工作称职的人……这所大学还负有培育及维护一种高标准的个人品德的责任,而这种品德对于做一个好学生以及今后做一个好国民来说,是不可缺少的。”(29)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第520页。可见,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德性的重要场所,蔡元培在就职北大校长的演讲中提出“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师爱生”,呼吁广大学生要在学校养成良好德行。大学是研究学问的地方,不是升官发财的阶梯。学生在校不能仅关注分数高低,更应关注自身道德修养,在研究学问的同时砥砺德行,把个人理想追求同家国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蔡元培认为学校德育应融于教育教学过程之中。知识与道德密切相关,“苟无知识以辨善恶,则何以知恶之不当为,而善之当行乎?知善之当行而行之,知恶之不当为而不为,是之为真道德”(30)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第75页。。可见,道德知识的学习是德性培养的起点,只有明辨善恶是非,才可遵守践行。“知识之启发也,必由修学……修学者,固在人塾就师……宜以平日课程为本而读书以助之。”(31)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第76 -78页。因此,道德知识的学习必须融入学校课程设置、教学活动之中。蔡元培曾要求中学开设专门的“修身科”,将德性培养融入各教学科目,并视各科性质不同而以适当方式进行。在学校场域中,除了显性的课程德育外,还包括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等一系列隐性的德育手段。当然,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也是落实德育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
3.发挥教师榜样示范作用
首先,蔡元培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视道德榜样的引导力量。“吾国人重道德,而道德自模范人物入手。”(32)蔡元培:《蔡孑民先生言行录》,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第181页。在学校育人环境中,教师必然对学生起着无声的示范和榜样作用。蔡元培强调,道德教育要通过榜样、典型,激发个体的崇敬之情,让个体做到“见贤思齐焉”。其次,有教师的熏陶和引导,德育成效会更加明显。“教员者,学生之模范也。故教员宜实行道德,以其身为学生之律度……则学生日熏其德,其收效胜于口舌倍蓗矣。”(33)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第149 -150页。蔡元培认为,学校德育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比简单道德传授的效果要好。最后,蔡元培认为学生在未形成辨别是非善恶能力时,教师负有重要之责任。学生的“一言一动,无不赖其师之诱导,而养成其习惯……他日其人智德如何,能造福于社会及国家否,为师者不能不任其责”(34)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第85 -86页。。蔡元培的德育观继承了重视言传身教的教育传统,强调以身作则为师者不可旁贷之责,教师要成为锤炼学生品格、德行的“大先生”。蔡元培用自身的行动践履了师者所应有之模范榜样的责任,邵力子回忆蔡元培在南洋公学任教时的场景,“他不仅以言教,并且以身教……他具有温良恭谦的美德,从不以疾言厉色待人,而同学自然受其感化”(35)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第377页。。
如何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蔡元培曾在北大进行过探索尝试。其时,世风凋敝,北洋政府的堕落无德祸及社会各界,如教育界存在买官卖官、赌博嫖娼等不良现象,当时的北京大学封建气息浓重,有的教师不学无术,一些有钱的教师和学生经常前往“八大胡同”,搞一些不正常的消遣活动,生活作风腐化,难以担当为人师表的重任(36)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第139 -140页。。于是,1918年1月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发起成立了进德会,规定了“甲、乙、丙三种等级的会员,甲种会员:不嫖,不赌,不娶妾;乙种会员:于前三戒外,加不作官吏、不作议员二戒;丙种会员:于前五戒外,加不吸烟、不饮酒、不食肉三戒”(37)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第123 -126页。。进德会是一个旨在提升个人道德品格的组织,其宗旨就是要求教师给学生做一个好榜样。在蔡元培的引领下,进德会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响应,教师开始规范自己的德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此后,学校风气在潜移默化之下有所改观。
4.注重德育实践
蔡元培认为道德教育重在实践,讲求知行合一。一方面,道德不在于背诵格言,而在于从实践中获得亲身体认。蔡元培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德性修养。他反对教科书式的说教,因为德性不仅是知识,记住内容、原则、规范即可,而是要在实践中涵养。“道德不是熟记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实行,随时随地,抱着试验的态度。天下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若说今天这样,便可永远这样,这是大误。要随时随地,看事势的情形,而改变举措的标准。”(38)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第332页。德性培养需建立在“内修于心,外化于行”的基础之上。陈独秀曾说:“以蔡先生而论……他从来不拿道德向人说教,可是他的品行要好过许多高唱道德的人。”(39)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第372页。另一方面,蔡元培强调德育观念在实践过程中需不断调适,以符合社会价值体系的标准。“有些人心中,以为孔孟所讲的,总是不差的,照他们圣人的话实行去,便是有道德了,这种见解是不对的。”(40)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第331页。道德标准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即使是圣人口中的道德,一旦与现实发展不相适应了,也不必死守,真正符合现行价值体系的德行标准是根据实践的需要而逐渐生成的。经过实践检验的德育理论才是更加合理、有效的。为了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学生们的德行,蔡元培在北京大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组织学生社团,锻炼学生的自治能力和自主精神。鼓励“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附近的文盲及劳工社会服务,深受公众的赞赏。其中最突出的是在乡村地区开展平民讲习运动和对普通市民开办平民夜校”(41)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第521页。。通过这些活动,既塑造了公民的行为规范,又激发了学生的政治热情,增强了救亡图存,挽救社会和民族危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蔡元培德育观对新时代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启示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8页。从蔡元培德育思想中蕴含的“人德共生”到当下的“立德树人”,不仅勾勒和描绘出我国教育传统赓续演进的历史文化脉络,而且集中体现了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政权巩固、个人成长之间的有机联结和不断发展(43)韩丽颖:《立德树人:生成逻辑·精神实质·实践进路》,第201 -208页。。新时代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是关键,蔡元培的德育观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蔡元培认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共同负有培育学生德性修养的职责。因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立德树人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育人工程,需要秉持整体系统理念,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谁都不是旁观者,谁都不能置身事外。”(4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70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45)本书编写组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0年,第38页。。所以说,立德树人工作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向同行、综合施策的系统工程(46)高国栋:《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理论内涵与路径优化》,《思想教育研究》2020年第12期,第146 -150页。。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要求学校、家庭与社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各尽其责、相辅相成、协同育人。第一,发挥家庭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人生第一课和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都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家庭生活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思想品德、价值观的形成,健全人格的培养等都具有基础性作用。第二,发挥学校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三导”作用。学校因其专门性、专业性和组织性的比较优势,应主动肩负起主导学生健康发展、指导家庭科学育儿、引导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三导”重任(47)李宜江:《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学校内部治理意义》,《江苏教育》2022年第18期,第7 -12页。。第三,发挥社会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支持作用。社会环境的好坏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较大的影响,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统筹协调社会各界资源,搭建社会育人平台,让社会组织、团体等力量都参与到育人实践过程中来,产生社会正能量。总之,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努力打造学校教育、家庭熏陶、社会教化的协同育人共同体。
(二)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完善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共生机制
蔡元培强调学校是健全公民道德的重要场所,是德育的主阵地。当前,大中小学生在校时间,特别是学习、活动时间主要在学校,加上学校教育的组织性、目的性、专业性等优势,学校教育成为育人主阵地,是联结家庭与社会的最佳纽带。为此,完善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共生机制是推动学校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保障。
一方面,坚持课程育人主渠道。学校要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要求,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努力将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努力创新课程思政模式,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到全过程课程育人当中,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助力学生的成长发展(48)顾昭明:《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15-16期,第16 -18页。。另一方面,实现文化育人浸润性。这需要基于现有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将独特的校园文化嵌入学生日常生活,注重文化的浸润、浸染效果,以提升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同时,又需要学校大力开展文化活动,例如学术报告、科技展出、艺术活动等,让学生置身于文化熏染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的各个方面,构建丰富的文化育人氛围。文化育人作为立德树人的隐性路径,具有渗透性特点,对学生的道德观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着力优化校园文化环境(49)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第7期,第45 -49页。。此外,课程育人与文化育人是学校育人功能实现的一体两面。课程育人更具显性特征,文化育人更具隐形特点,课程育人不能脱离校园文化的整体氛围,文化育人也不能游离于学校课程之外。总之,只有不断完善学校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的共生机制,方可使学校充满浓浓的育人气息。
(三)以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推动教师初心使命的践履
蔡元培指出,“教员者,学生之模范也”,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十分明显。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蔡元培从教师队伍着手进行改革,将个别道德沦丧、腐化校风的教师败类坚决拒之于校园之外。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资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
2020年9月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明确提出教师的初心是“立德树人”,使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系统、全面地理解教师的初心与使命提供了基本遵循。正人先正己,育人者先受教育。以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正是“德是才之帅、才是德之资”在教师身上的最好体现。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位无德有才的教师相比于无德无才或有德无才的教师而言,对学生的消极、负面影响更大、更深。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50)《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网, 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503/c64094-29961631.html。新时代要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坚守底线,维护教师形象,以高尚的师德、广博的知识感化学生,引领学生,为学生树立好榜样。教师初心使命的践履还需要不断坚定教师的教育理想信念和教育情怀。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教师的教育理想信念集中体现在相信人是可教的,只要目标适度、内容适切、方法适当、时空适应,每位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被教得更好。教师的教育情怀集中体现在教师是否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广大学生,是否有淡泊名利、执着从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定力与豁达。
(四)以社会实践为大课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蔡元培强调,“道德不是熟记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实行”。道德知识和理论的学习是必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中陶冶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51)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第1版。可见,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不能简单依靠理论的学习和知识的熟记,更要重视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的熏陶与浸染,联动课堂内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造就德才兼备之人。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不能仅停留在空洞说教的层面,更应立足社会实践,将道德教育实践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研究学生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最大限度利用好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促进学生在道德体验实践中感悟、提升。一方面,强化课堂理论学习的实践性。学校一旦采取标准化的思政课程模式,学生将失去道德培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强化课程学习中的实践性体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艰辛历程,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进一步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共同营造良好的实践氛围。另一方面,坚持把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以及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创办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52)李学伟:《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理论与实践》,《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第1 -10页。。学校在传授道德知识的基础上,应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志愿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鼓励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将实践体验中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同时,在实践中培育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