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供电服务模式 数字助力共同富裕
2022-12-27国网桐庐县供电公司
■ 国网桐庐县供电公司 纪 前 程 铖
桐庐县是浙江省“建设美丽乡村3.0,实现高质量共同富裕”首批试点县。国网桐庐县供电公司作为服务地方发展的电力先行官,深入贯彻“乡村振兴·电力先行”决策部署,以“助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为方向,通过改造升级农村电网、优化乡村用电服务、推动乡村智慧用能,着力绘就新时代美丽乡村“电助共富”的精彩画卷。
以“可靠”为核心,打造坚强智能农网
高标准开展规划建设,提升农村电网短板
突出电网发展规划协同化。聚焦中低压配电网存在问题,坚持电网规划与乡镇规划、特色村镇规划相结合,实现网格化规划全覆盖。逐年滚动修编规划项目库,实施网架负面清单销号管控,做到“建设美好乡村,电力规划先行”。
推行山区线路设计差异化。聚力提升电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编制《配电网差异化设计方案》,雷害严重的架空线路逐基安装间隙型避雷器,树线矛盾突出的区域合理规划线路通道,建设适宜地形地势的铁塔大跨档线路,重点推进“大分支、小环网”建设,推动网架由简单环网向高可靠性接线方式转变。
强化工程建设标准化。推行建设改造标准化、安全质量管理标准化、配电设备设计标准化、物料应用标准化,累计建成8个省级精品台区、5个省级乡村电网样板工程、2个“乡村振兴·电力先行”省级示范区。
全方位推进智能改造,打造智能互动农网
推行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推行“主线电压时间+分支线电流时间+合闸速断”馈线自动化和“光纤三遥+自愈”架空自动化模式,故障隔离时长缩减至分秒级。在光缆敷设困难的山区,推进“5G+量子”加密应用,实现故障点快速定位和精准隔离,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达99.64%。
打造低压全息智能台区。以桐庐江南镇为试点,通过加装智能融合终端、备自投改造等方式,实现营配采集融合和数据共享、台区低压故障精准研判和自动隔离,有效提升台区低压自动化水平,推动智能可靠供电向“最后一公里”延伸。
打造偏远山区智能微网。在华联村2号公变等3个偏远山区小电量台区(日均电量<10 kWh),通过光伏和储能的适度冗余配置,建设并、离网型简易微电网,实现用户短期离网持续供电保障,解决偏远山区在恶劣天气期间电网故障无法及时修复问题,同时有效节约中压电网建设投资成本。
高质量实施运维检修,确保安全可靠供电
深化智能巡检技术应用。开展全设备智能巡检,实施远程精细化、高频自动化巡检作业,山区线路智能巡检覆盖率100%。累计采购中、小型无人机20架,全部分配到各个供电所,公司30人考取UTC无人机飞行执照,实现供电所无人机全覆盖。
做强不停电作业能力保障。全省率先取消全域中压计划停电,公司5家供电所有32人具备带电作业资质,实现不停电作业范围全域全覆盖、保供电技术手段应用全覆盖。推行农村电网不停电综合检修,合理安排“小分段、保供电”检修方式,提升设备健康水平。
建立“零三五十”抢修体系。即零时差在抢修群内响应,3 min内通知相关单位故障信息,5 min内确定故障停电范围及大致影响区域,10 min内抢修人员出发前往现场。推行高低压故障“一张工单、一支队伍、一次修复”,故障平均抢修时间缩短至35 min。
以“优质”为方向,优化乡村用电服务
坚持城乡一体,推动服务提档升级
深化业扩“阳光”服务。深化“阳光业扩”公共数据融通共享,全场景实现证照“免提交”、刷脸“零证办”、信息“免审核”;简化业扩报装审批流程,推出全省最优的800 m掘路免审批政策;深化应用办电e助手,办电中间环节不见面、竣工验收当天能用电;低压接入容量标准提高到200 kVA,加快推进低压业扩简单工程查勘接电一体化模式。
拓宽驿站特色服务。以“缩短服务半径便民、品牌效益兼顾发展”为原则,着力打造莪山畲乡与新合老区2座A级红船光明驿站,实施“党员+网格化”管理,推出专属化和组团式两种服务,定制属地化乡村服务“二十四节气”表,实现“最多跑1次”。与政府合力打造21座B级驿站,场地资源共享、便民阵地共建,实现“办电不出村”。发挥电力驿站惠农助农作用,协同村民电商直播推广销售名优农产品。
延伸用户表后服务。打造城区“小蜜蜂”电力志愿服务和农村“电力山哈”服务品牌,推动政府组建管理村电工队伍,通过“网格经理+村电工”“退休电管员+村电工”等模式开展技能培养,提升表后安全用电规范性和服务水平,服务响应时限同比缩短60%。
坚持再电气化,推动乡村绿色用能
促进农村生活电气化。将新时代乡村“电气化”与县域18处美丽示范村有机融合,建成彰坞村等7个新时代电气化村。着力推进乡村绿色无忧出行、推动公建充电桩共享充电,构建15 min充电圈。
推动农业生产智慧化。促成专项财政补助政策,推广农田电排灌、大棚电保温、电动喷淋等农业电气化设备,建成陇西农业智能大棚等项目,帮助农户实现光、水、肥料、农药等精细化控制,提升农业生产智慧化水平。
推动乡村产业绿色化。牵头制定全省全电民宿建设标准,建成全省首个全电民宿——白云村厚院部落,打造芦茨青龙坞精品全电民宿带。在茶叶产区推进全电清洗、炒制等“柴改电”,助力打响雪水云绿等知名品牌。
坚持合作共赢,打造能源互联生态
拓展政企合作模式,以“地方政府主导、供电公司助推、工商客户参与”为原则,定制节能服务、设备代维、设备租赁、能效服务等综合能源业务套餐,建立形成融资服务、能效分享、运营移交等全链条生态商业模式,全国率先实现“电力贷”金融产品县域全覆盖。
推动构建产业联盟。推进绿色产业联盟建设,充分发挥平台型企业优势,与企业、商户、农户开展广泛合作。推广民宿低碳入住计划,用大数据、云计算指导民宿民居经营策略,有效降低民宿能耗。
共同打造共富样板。协同政府制定全国首个《民族乡村共同富裕指标体系》,将电力驿站、户均容量、供电可靠性等纳入评价体系。实施“电助山哈畲乡奔富十大工程”,为民族乡村共同富裕提供可借鉴的“桐庐样本”。结合政府主导快递产业回归,参与由圆通速递和地方政府主导的“黄金峡谷”党建联盟,制定《电助凤联 共富快递》共富电单,构建电助共富新模式。
以“数智”为引擎,推动乡村智慧用能
构建供电服务新模式,点面结合双提升
先行先试勇担先锋。承接省公司数智化供电所建设试点,积极配合杭州公司乡镇供电所转型提升建设,成功承办省公司营销、纪检双现场会。
全面提升力促转型。锚定全域供电所数智化转型全覆盖目标,全力打造“数智型‘六好’供电所+电力驿站”新时代乡村振兴供电服务新模式,推动内部管理、对外服务“双提升”,实现运检、营销专业管理“双领先”,供电所对标水平始终保持市公司前列。
深化数智型供电所建设,提升供电服务能力
优化供电所数字产品。持续完善“一平台、一终端”功能,配合省公司测试i国网“掌上数供”微应用功能,并在全域推广应用,实现传输渠道由内网向公网迁移。
强化核心业务能力建设。聚焦新老四样,打造配电专业尖刀班,按照“固定主题+员工点餐”,开展“技能资格通行证”打卡通关培训,开展员工“青年赛马班”,实现“核心业务自己干、常规业务管得住”。
优化薪酬激励机制。推行“两全三维三驱动”员工激励体系,实施工资总额“包干制”+员工绩效“积分制”管理。
依托智慧供电服务平台,数字助力共同富裕
电力看振兴。应用“乡村振兴电力指数”,依托乡村行业及居民用电、清洁能源发电、设备运行信息等数据,多维度评估乡村在居民用电强度、村民流动情况、医疗、通讯、文教配套等15个方面的振兴发展面貌,助力乡村地区补短板、强产业、促发展、惠民生。
电力惠民生。针对独居老人生活健康和安全管理,构建“大数据+社区关爱”模式,实时预警人身安全风险,协同社区及志愿者及时上门提供关爱服务。
电力助双碳。结合县政府“碳效综合评价”方案,按照企业、行业、区域进行碳效指数计算排名,形成绿、蓝、黄、橙、红“五色图普”,助力政府驱动产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