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作家的童年经验对小城文学创作的影响与呈现
2022-12-27崔晓琴
崔晓琴
(新疆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童年经验指作家在“从儿童时期(现代心理学一般把从出生到成熟这一时期称为“儿童期”)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体验”[1]54。作为人生经验的源头,童年经验直接影响着个人成熟之后的行为处事、职业选择、生活方式等,这其中也包含着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对作家来说,童年记忆是深深嵌刻在脑海中的最初记忆,汪曾祺就曾说,“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一个作家,童年生活是起决定作用的”[2]。童年经验常常作为创作素材进入作家创作,能给我们的研究以启示并且可以借此拓展思路的,是中外作家创作经历中的现象,例如高尔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以真实的童年生活经历为原型创作的;《红楼梦》是以作家曹雪芹的童年回忆加工创作而成,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取材于童年时听过的志怪故事;萧红的《呼兰河传》中包含着孩童时期藏在祖父后花园的快乐时光;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作品皆以童年生活经历为原型。但这个进入过程并不是通过作家的强硬命令而发生的,而是在心境、情感等其他因素的刺激下,偶然进入作家创作的。“五四”时期,随着作家个人意识的觉醒,童年经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也愈加深刻。
一、何谓“小城文学”
中国社会在地域文化观念上通常分为都市与乡村两个世界,20世纪的中国文学也通常被命名为“都市文学”与“乡土文学”。众多学者专家已经注意到,这一项在学界认可许久的现代文学划分依据已经开始渐渐显露出它的弊端,很明显,仅仅用“都市文学”与“乡土文学”两个板块划分中国现代文学已经不能涵盖浩瀚的现代文学作品,这其中之一就遮蔽了“小城文学”的存在。
“小城文学”是近年来专家学者提出的构想。虽然“小城文学”确实客观存在于现代文学史中,但“小城文学”构想的提出还是经历了漫长时间的尝试与讨论。2002年学者赵园在他的著作《北京:城与人》中提出了“小城文化”这一概念,虽然这一概念的提出并未涉及“小城文学”,但是至少在文学研究领域,“小城”第一次被注意到;之后吴福辉在《乡镇小说·序》中,以沙汀的小说为例,提出了“乡镇小说”的概念,指出这类小说描写的主题人物一般不是农民,并认为“它应该是乡土小说的别体,是专事叙述乡镇的乡土小说”[3],这一概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将“乡镇文学”与“乡村文学”在题材与人物方面做出了区分;学界较早提出“小城文学构想”的是熊家良先生,熊家良在《三元并立结构中的小城文化与小城文明》中提出了关于“小城文学”的构想,并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小城文学存在的可能性和研究的重要意义[4];2007年熊家良在他的专著《现代中国的小城文化与小城文学》中提出了相对明确完整的“小城文学”概念,他指出:“凡是以小城及周边为背景,以写小城人及小城生活为主,传达出现代意识和小城风情的作品,皆可称之为小城文学”[5],本论文中涉及的”小城文学“概念则以熊家良学者提出的观点为讨论依据。
关于小城文学的创作,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就初见端倪,“五四”时期文学创作服膺于思想启蒙与批判,作为藏旧文化与纳封建思想最甚的乡村与小城镇也就成为了新文学作家们最先笔伐的地区,“五四”时期的现代作家们没有刻意将小城或小城生活作为书写对象,只是怀着反封建、思想启蒙的目的,关注到病态社会中的不幸人们,继而以保守、封闭又时刻处在变动中的小城作为反封建的载体。较早将小城人、小城生活纳入小说创作,并借小城传达反封建的时代主题作家是鲁迅,从《孔乙己》开始,到之后的《药》《祝福》《风波》《在酒楼上》等,鲁迅笔下老中国灰色的悲剧人生发生的空间、地域、背景是祥林嫂所在的封建、闭塞的“鲁镇”,是“孤独者”所在的恒常、落后的“S”城。在鲁迅创作的影响下,一大批现代作家循着鲁迅的创作道路,将记忆中的故乡小城纳入小说创作中,例如叶圣陶的《潘先生在难中》,以小城为故事背景,将以潘先生为代表的小市民的自私、虚伪、趋利避害等性格特点暴露出来,达到国民性批判的目的;王鲁彦笔下的《一个危险人物》以名为林家塘的小城为故事背景,通过对小城人民虚伪的热情假象的揭露,暴露出在封建文化笼罩下的小城人民,真诚、善良等一些宝贵人性的缺失,除此之外还有柔石的《二月》、叶圣陶的《桥上》、张天翼的《包氏父子》等等一些作品,皆以小城人及小城生活为对象,传达思想启蒙与价值批判的思想追求。到了三、四十年代,小城文学的创作趋于丰富与多元,沈从文的《边城》,以家乡凤凰小城茶峒为对象,向读者展现了一个风景美、人情美、风俗美的“希腊小庙”式的理想小城,还有《贵生》《丈夫》等一系列作品,都可以窥见茶峒小城的影子;东北作家萧红的长篇小说《生死场》与《呼兰河传》皆以故乡呼兰河城为对象,批判与揭露偏僻闭塞的东北小城中浑浑噩噩的小城人民的灰色人生,以及流露对祖父后花园的怀念。除此之外,还有李劼人的《死水微澜》、沙汀的《淘金记》、叶圣陶的《倪焕之》等作品,皆以小城为对象,书写小城故事。新中国成立后,小城文学创作逐渐暗淡,但仍旧有许多作品,以小城为背景续写特定时代背景中的别样的小城故事,例如高云览的长篇小说《小城春秋》、陆文夫的《小巷深处》、古华的《芙蓉镇》等作品。进入新时期,小城文学又出现蔚然之势,小城文学在众多新时期作家那里重新鲜活起来,出现了大量经典的小城文学作品,例如徐迟的《江南小镇》、何立伟的《小城无故事》、王安忆的《小城之恋》、汪曾祺的“高邮”系列、贾平凹的“商州”系列等等,这类作家继续以熟悉的小城故事为素材,经过加工重组,讲述新时期小城故事的另一个序章。
二、题材的选择:新文学早期小城题材创作倾向
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即众多现代作家都出生于小城,在小城中度过了宝贵的童年生活,之后因为求学、生活、工作种种原因才告别小城、“侨寓”城市,检点中国现代作家的人生履历,这一生活轨迹在大多数现代作家的身上都能见到,例如新文学的“旗手”与先锋作家鲁迅,在绍兴小城中生活了十七年,十七岁之后鲁迅才离开绍兴外出读书;社会剖析派的代表作家茅盾在故乡乌镇生活了十四五个年头,因为求学原因,十五岁时离开故乡水乡乌镇;与茅盾经历相似的还有现代作家郁达夫,他也是十五岁小学毕业后才离开浙江富阳城,去往杭州、嘉兴读书,除此之外,废名、蹇先艾、台静农等等现代作家也在小城中度过了十四五年的光阴。社会上一般将年龄段为0-12周岁的未成年人定义为儿童,《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年龄范围为0-18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界定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公民”;而我国的《刑法修正案(四)》中明确规定儿童是指“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本论文根据上述的法律与公约对儿童期的限定,取《刑法修正案(四)》中的年龄范围,将儿童期定义为0-16岁左右的成长阶段。从现代作家离开小城的时间节点来看,大部分现代作家的童年期都是在小城中度过的,作家的小城生活经历覆盖了作家的整个童年生活,可以说小城的生活经验几乎构成了一些作家的整个童年经验。这类作家除了上述提到的鲁迅、茅盾、叶圣陶等,还包括王统照、王以仁、许寿裳等。
众多研究表明,童年经历对作家的创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童年作为生命的起点和全部人生的最初展开,在个人的人生旅程中占有重要位置。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一个人的童年经验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童年经验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倾向和特点的形成是至为关键的。一个人在童年时对环境中的人、事或物的体验,多半会影响他成长后的政治观点、职业选择、生活方式等。”[6]童年经历在作家的文学创作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把孩提时期的经验看成梦的来源,又把文学创作看成作家的白日梦,现代作家们在回忆起创作缘起时,也难以忽略童年经历给创作带来的重要影响,对作家来说,童年记忆是深深嵌刻在脑海中的最初记忆,废名就曾说“他对于儿时的记忆和对于故乡的怀念‘成就了’他的‘文学事业’”[7]。“伟大的作家都把自己的童年经验看成是巨大而珍贵的馈赠,看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的源泉。”[1]55新文学作家在进入文坛的初期,并不是著作等身的文豪作家,而是初此尝试现代白话文小说创作的“新手”,以什么为题材,创作什么主题的现代小说,小说创作如何达到改变国人精神面貌的效果等问题是这些作家在创作时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在“启蒙”与“疗救”为主题的新文学主潮的影响下,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作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熟悉的乡村与小城镇,熟悉的小城记忆更便于现代作家讲一段深刻的故事,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文学早期小说创作中的小城题材倾向,众多现代作家将小说故事搬演至小城内,即使是虚构一些故事情节去提出“人生问题”的五四早期“问题小说”,也有意无意地将小城作为诸多人生问题滋生的场域,虽然这类问题小说对城中景观的描写较少,主要是为了借主人公的遭遇提出人生问题,引发反思,但是也足以见得,现代作家的创作需要一块熟悉的土壤,而承载现代作家童年经验的小城空间成为现代作家灵感、创意生长的土壤,现代作家将童年经验加工、重组,编织出新的故事情节,在这一意义上,作为童年经验的承载空间的小城也较频繁地出现在现代作家早期的小说创作中,促成了五四新文学小城题材创作倾向。
三、怀乡主题:小城文学的另一书写模式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故土家园一直是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心灵栖息之地,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古代诗歌作品中,以恋乡为题抒发怀乡情绪的作品数量非常庞大,例如耳熟能详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陶渊明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等等,在古代文学中,故乡是温情、珍贵的精神家园,是歌颂、思念的地域空间。但是进入近代,在国灭家亡的巨大危机下,现代有志之士自觉承担起思想启蒙与国民性批判的时代责任,用理性的眼光审视着垂垂老矣的旧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亟需变革,现代有识之士亟需一个可以承载思想启蒙与国民性批判的文化载体,作为旧文化的一种象征性符号——故土故园进入现代作家视野,自此,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失去色彩,牵挂的故土家园失去了它的本真状态,皆变成现代作家承载思想启蒙与国民性批判主题的客体。
但现代作家们都忽略了故乡在他们心底的位置。现代作家们普遍在小城中度过了珍贵的童年生活,故乡之于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意义在童年经验的加持下变得更加重要。童年记忆对每个人来说不一定是绝对美好的,但因为童年经验是个体成长过程中最早的人生体验,是个人成长过程中最天真烂漫的时期,也是所有记忆中最能让人变得柔软的部分,即使一点点美好也会成为个体成熟后不断疗愈他的宝贵记忆,在这一意义上,承载现代作家童年经验的小城空间,对现代作家来说不仅仅是可以承载思想启蒙与国民性批判的载体,也会是疲惫心灵的栖息之地。虽然在五四早期的创作中,现代作家们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启蒙与国民性批判的思想追求,刻意与故乡小城保持距离,为小城的童年记忆蒙上一层灰色,但故乡之于现代作家的珍贵意义并不能仅凭主观意愿就能斩断得一干二净,“当他们精神无可依托,寻找心灵休憩的港湾时,故乡就显现出温情脉脉的面影,田园牧歌式的审美性乡土出现了……毕竟,作为五四乡土作者的孕育之地,乡村和小城镇在他们的生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8],新文学的主将与旗手鲁迅,他首开将故乡小城置于文化批判对象的先河,但这仍旧不能避免鲁迅在人生失意时刻对故园的眷恋,他《朝花夕拾》的集子中多是以在故乡的童年记忆为题材的回忆性散文,记录了他在故乡的美好童年生活,流露出浓浓的故园眷恋之情,在《社戏》中鲁迅用充满眷恋之情的描写回忆自己童年在外婆家的经历,抒发他对童年好友以及乡土生活的眷恋之情,从中也能发现乡土的优良传统,小城中的人物也不全是类似《风波》里的愚民形象;《故乡》中鲁迅想象了与闰土的儿时玩乐场景,将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虽然鲁迅笔下“此刻”的故乡是萧条、荒凉的,但鲁迅记忆中“过去”的故乡记忆却是童真快乐的。
在鲁迅对启蒙与国民性批判时代主题的成功实践的影响下,一批现代作家将故乡置于文化批判的立场上,但在批判之余,故乡小城仍旧是他们精神的皈依之地,这类作家以废名为代表,鲁迅在《新文学大戏·小说二集·导言》中评价废名的小说风格为“冲淡为衣”,在废名笔下,小城不再是国民性批判与启蒙思想追求的承载空间,而是心灵的皈依场地。例如《柚子》中,废名用轻松愉快的笔调描绘了“我”在小城里的快乐童年,过年时,“大孩子们赌纸牌或骨牌,我同柚子以及别的年纪相仿的小孩……都团在门口地下的青石上播窟眼钱”(废名《柚子》),祖母会将许多糖果拿去店里换成指甲盖大小的颗粒分给孩子们吃,就连废名笔下的乡村,也是一派和谐景象,满山的杜鹃,青松上扎了鲜红彩旗的唱神戏的台蓬,悠闲放牛的小孩,门口乘凉的村民等等,皆没有启蒙叙事引导下的荒凉萧瑟之感;还有《浣衣母》《半年》《我的邻舍》等早期作品皆以故乡黄梅小城为背景,用诗性的语言横吹了一首田园牧歌,当时一般乡土作家热衷表现的批判愚昧的主题在废名的小说中是难觅踪迹的,废名将美好的童年生活作为创作素材,在小说世界里搭建了一个和谐、安逸的黄梅小城。到了三十年代,京派作家通过对田园牧歌式的小城形象的塑造,反映对故园的眷恋之情。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是这类田园诗小说的代表作,小说以故乡凤凰小城为对象,描绘了茶峒小城里淳朴的民情、传统的民风民俗、有着原始生命力量的小城人等,给读者展现了一处类似世外桃源的安逸、宁静小城形象;《贵生》中借贵生的视角,描绘了热闹的小城夜景,城内每晚都有夜戏,宵夜还可以吃一顿牛肉面。除了沈从文,在三十年代将怀乡主题书写发扬光大的京派作家是废名,废名将新文学早期小城文学中的怀乡书写模式一直延续至三十年代的创作中,其中《桥》《竹林的故事》《桃园》等作品皆是以湖北黄梅小城为背景或对象展开,“他的作品里很少表现现实社会的喧嚣纷扰,小说传递出的是一种明净、纯洁、柔和的审美情绪。”[9]以《桥》为例,小说中展现的城中及附近村庄的祥和景象,夏天时分,城里人会在门口路灯下坐着乘凉聊天,傍晚,城外的一切都被染上了淡淡的暮色,塔与老树千年矮在暮色中放着彩霞的余晖,整个城内外风景构成了一幅和谐的风景画。在废名笔下,五四时期被视为封建社会控制、愚昧底层民众的民俗风习也展现出它真善美的一面,不见其被批判揭露的“吃人”一面。
小城因为承载了现代作家美好单纯的童年记忆而变得特别,它身上附加的情感意义也变得复杂,一方面,童年经验作为现代作家个体生命中最早的人生体验,往往会留下最深的印记,在进入文学创作时,熟悉的生活、场景更方便现代作家展开一段故事,小城生活经历自然而然地被现代作家搬至小说创作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五四早期小说创作中的小城题材倾向;另一方面,现代作家的童年生活虽然坎坷颇多,但孩童的天真快乐的体验只会存在于童年阶段,这种无法复制的心理状态是众多现代作家怀念与追忆的,例如萧红,在呼兰河城的记忆虽然仅有祖父在世时的短暂快乐时光,但萧红在用一生怀念那段时光,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与《生死场》就是她“精神怀乡”的最好印证;鲁迅虽然童年时经历了家道中落、父亲病故等一些艰难时刻,但漂泊异乡后,与闰土的童年玩乐记忆、与小伙伴组团看“社戏”的快乐时光还是会出现在鲁迅作品中,成为众多灰色调作品中难见的亮色。虽然在国破家亡的忧患年代,现代作家怀着深刻的忧患意识将小城视为封建文化藏匿的批判对象,刻意拉开与故乡小城的情感距离,但小城与现代作家之间的情感记忆却是无法人为阻隔的,在这一意义上,“怀乡”成为了小城文学创作中的另一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