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浊”理论探讨*
2022-12-27陈倩倩贾英杰
陈倩倩,贾英杰
(1.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 300120;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天津 300381)
贾英杰教授是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为天津市名中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具有30余年肿瘤诊疗经验。
恶性肿瘤属于中医“癥瘕”“积聚”“癌瘤”等范畴。关于肿瘤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均有自己的观点。贾英杰教授在早期的研究中比较重视“毒”和“瘀”两个病理因素[1],而随着对肿瘤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贾教授认为“浊邪”与肿瘤疾病密切相关,创新性地提出了“癌浊”的病理概念,其主要是通过古籍溯源、中医浊邪研究及肿瘤疾病特点三者综合考虑所提出来的,用以指导恶性肿瘤的治疗。这对于中医肿瘤学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梳理“浊”及“浊邪”的含义,主要提出了“癌浊”的概念,并阐述了其造成肿瘤疾病的病理过程与致病特点。
1 “浊”的古籍溯源
关于“浊”的记载,在中医古籍文献中有很多,有痰浊、湿浊、浊气、肾浊、浊毒、白浊、精浊、尿浊、瘀浊等,其记载的治法有降浊、祛浊、泻浊、化浊、清浊等。“浊”的含义主要有两层,一指生理含义,二指病理含义。
《灵枢·阴阳清浊》记载:“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走于胃。”《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这些记载指出“浊”为水谷转化生成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可营养脏腑经脉,且具有稠厚、重浊的物质特点。而《素问·五脏别论》曰:“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这里指出“浊”为机体的代谢产物,其性质具有污秽、浑浊的特点,被视为糟粕。
“浊”作为病理因素,又有外感和内生之分。“浊邪”一词首见于《伤寒论·辨脉法》,其曰:“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浊邪中下,名曰浑也。”成无己认为此处浊邪指寒邪。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记载:“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这里的“浊”指外感湿温之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清气在下,则生飱泄;浊气在上,则生胀。”《金匮要略》中有“清邪居上,浊邪居下”“胃中苦浊”等记载,这些均指内生之邪。此外,“浊”代表的邪气含义非常广泛,如《血证论》中记载“血在上则浊蔽而不明矣”。此处“浊”指血瘀。《医方考》记载:“浊邪风涌而上,则清阳失位而倒置矣,故令人暴仆。”此处“浊”则指痰浊。
由上可知,古代文献中“浊”的含义非常宽泛,无所特指,其应用也没有体现出延续性,所以没有形成像“瘀血”“痰饮”等具有特定含义的术语。但“浊”作为病理因素,具有黏稠、浑浊等性质特点,能够囊括“瘀血”“邪毒”“痰饮”“水湿”等性质相近的病理因素。
2 “浊”的现代研究
现代医家赋予了“浊”新的内涵,虽各家看法不一,但多数认为浊邪是代谢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其与代谢性疾病之间存在特异性联系。将中医“浊邪”与代谢产物等病理因素或致病因子联系起来,可用于阐释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使“浊邪”与“浊病”研究得到了深化和发展。郭蕾等[2]提出了“代谢综合征中医浊病学说”,认为浊邪蓄积,可引发痰和瘀的形成,三者相互混合,随血液运行环流周身,损害脏腑组织的功能和结构,最终出现全身多系统、多器官受损的一系列病证。王新陆教授提出了“血浊”理论[3],认为血液中滞留过剩的代谢产物,或者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以至循行障碍等都可称之为“血浊”。赵进喜等[4]认为浊毒当为浊邪蕴结不解,日久化毒,具有浊与毒双重特性的病理产物,与单纯浊邪相比,其更易耗伤气血、败坏脏腑,且用该理论指导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等肾脏疾病的治疗。
现代医家多数认为浊邪是指异常范围的血糖、血脂、尿酸、肌酐、尿素氮等物质[5-7]。它是一类有别于痰饮、水湿、瘀血、结石等致病因素的统称,既包括人体摄入过剩的水谷精微,又包括水谷精微代谢所产生的糟粕。而与肿瘤疾病相关的浊邪研究也有很多。例如,李佃贵教授提出的“浊毒”理论[8],认为其既是一种对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造成严重损害的致病因素,又是由于多种原因蓄积体内的病理产物,并用该理论指导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张慈安等[9]认为痰浊与肿瘤细胞微环境密切相关,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符中柱教授倡导“痰浊致瘤”的学术思想[10]。然而这些理论观点尚不能完全概括浊邪在肿瘤疾病中的特点,浊邪理论在恶性肿瘤疾病中的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3 贾英杰教授创新提出“癌浊”理论
随着肿瘤代谢产物的发现以及代谢物组学的快速发展,肿瘤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的观点被逐渐认可。早在20世纪初,德国生化学家Otto Warburg博士就发现,肿瘤细胞在各种环境中都呈现出高速的糖酵解现象,它消耗高于正常细胞200倍的葡萄糖,以满足其恶性增殖的需要,这被称为瓦伯格效应[11]。在此之后,研究者几乎在所有的实体肿瘤中都观察到了这一效应。因此,异于正常细胞的代谢紊乱是肿瘤细胞的典型特征之一,其恶性增殖导致了肿瘤细胞对于各种代谢产物的高度需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2]。西医认为,肿瘤代谢产物的堆积可以诱导或维持肿瘤的生长与转移[13-14],其主要涉及5条代谢途径:1)有氧糖酵解。2)谷氨酰胺分解。3)一碳代谢。4)磷酸戊糖通路。5)脂肪酸从头合成。这5条代谢途径使肿瘤细胞在产生三磷酸腺苷(ATP)的同时产生大量的氨基酸、脂肪酸及其他中间产物,以满足细胞快速增殖的需要。由此可知,肿瘤是代谢性疾病的观点为调整肿瘤疾病治疗策略指明了新的方向。
贾英杰教授在明晰古代文献中对“浊”的认识之上,又结合现代学者对“浊邪”的研究,认为浊邪有外感和内生之分。其中,外感浊邪多指污秽之气或山岚瘴气等,而在肿瘤疾病中以内生浊邪为主,主要指人体水谷精微代谢紊乱所产生的具有秽浊、黏滞、胶着特性的病理产物,包括过度积聚的精微物质和因排除不畅而蓄积的代谢废物。它不同于痰饮、水湿、瘀血等一般致病因素,因其性污秽、黏浊,易与其他致病因素相互裹结,且日久容易化毒,故常与痰、湿、瘀、毒等并称[15],形成痰浊、湿浊、瘀浊、浊毒等复合性病理因素。
贾英杰教授既往认为毒瘀并存是恶性肿瘤的病机关键,但恶性肿瘤具有隐匿流窜、胶着难化、耗伤正气、凶险难愈等特点,非一般病理因素所能概括。已知肿瘤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而代谢性疾病从浊论治,但浊邪、瘀浊、浊毒等概念在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其他疾病中均有提及,不具有特异性。结合古籍溯源、现代研究以及恶性肿瘤疾病特点,贾英杰教授对其含义有所发挥,创新性地提出“癌浊”的病理概念,认为各种原因导致机体代谢紊乱,浊邪内生,久蕴不解,与他邪相合,形成复合性病理产物,其中以瘀浊和浊毒为主的病理产物蓄积到一定程度可化生为具有恶性特点的病理物质,称为“癌浊”,此可戕害机体气血阴阳、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渐积成形,导致癌瘤。在这个过程中,癌浊不仅是肿瘤疾病的始动因素,且贯穿于肿瘤病程始末。
值得一提的是“癌浊”与其他浊邪相关的病理因素不同。以血浊和“癌浊”的区别为例,血浊病位主要在血,而癌浊流窜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外滞形体,内凝脏腑;血浊主要表现为血的质地异常与循行异常,糖浊、脂浊、蛋白浊、尿酸浊等浊邪堆积,机体自身净化不及,过量地蓄积脉道,可导致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尿酸血症甚至痛风等疾病,而“癌浊”是内生浊邪与瘀、毒相合,在瘀浊和浊毒为主的基础上化生的恶性物质,胶着难化,走窜流注。“癌浊”特指造成肿瘤疾病的病理因素。
4 “癌浊”致瘤的病理过程
贾英杰教授认为恶性肿瘤非一朝一夕而成,所以“癌浊”致瘤的病理过程也需要综合考虑。《医宗必读》曰:“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首先,正虚不足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基础。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外感六淫、饮食劳倦、七情内伤,或年老体弱、素有旧疾等可造成脏腑亏虚,机体阴阳失衡,无力抗邪。加之现代环境污染严重,人们工作压力巨大,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规律紊乱,容易导致人体代谢失常,日积月累,化生“癌浊”,造成肿瘤疾病高发。在此过程中,贾教授认为“癌浊”的产生既与人体三焦气化不利相关,又与脾胃功能失调关系密切。
《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由此可见,三焦主司人体全身气机与气化,能够通调人体水道,布散精微,排出糟粕,完成水谷津液的化生、输布以及排泄等整个代谢过程。所以,贾教授认为三焦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通路。《中藏经》云三焦:“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可见三焦是人体气、血、津、液、精生发之所和运行通道[16],其气化功能为机体新陈代谢提供动力,贯穿生命活动始终。三焦能将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有机地联系为一个整体,其气化功能运行人体精微输布全身,同时促进代谢废物的排除。若三焦气化功能失调,不仅易致人体气血津液化源不足而日渐衰败,还会因气机郁滞,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久留生变,沉积裹结,变生“癌浊”[17]。所以,“癌浊”的产生与三焦气化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灵枢·营卫生会》云:“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三焦气化需要与各个脏腑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人体的物质输送与功能调节。《医碥》记载:“脾胃居中,为上下升降之枢纽。”脾胃为枢,纳运相合,升降相因,调节一身气血升降之机,是完成三焦气化功能的关键环节,若脾胃失司,则影响三焦气化的顺利进行,故其与“癌浊”的产生亦密切相关。
《临证指南医案》记载:“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贾教授认为脾胃的升清降浊是人体新陈代谢运动的表现形式。具体来说,升清指脾将精微物质输布、供给予人体,以满足生理活动的需要;而降浊是指饮食消化输布过程中将糟粕通过不同途径排出于体外,二者相反相成,协同一体,像枢纽一样带动人体全身气机,周而复始,运动不息,才能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若脾胃纳运失调,则生化无源不足以充养元气,造成脏腑功能虚弱,若升降失司,则清浊不分,以致胃肠虚实无以更替,水液、糟粕不能及时排泄,导致新陈代谢紊乱,人体代谢废物累积,日久生浊。《伤寒杂病论》记载:“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可见清浊相干,沉积于胃,化为浊邪,容易影响气血流通,造成瘀浊。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易为湿邪所幽,胃为阳土,喜湿恶燥,易为热邪所扰,浊为湿之渐,毒为火热之极,故脾胃受损可产生浊毒。而瘀浊、浊毒日久可变生“癌浊”,造成顽瘴痼疾。
5 “癌浊”的致病特点
“癌浊”既是机体代谢废物蓄积化生的恶性病理产物,也是严重损害人体脏腑经络的致病因素。常具有以下致病特点:1)伏藏性。“癌浊”为阴邪,致病隐匿。起病之初,深伏脏腑经隧,潜藏骨髓血脉,隐而难察,一旦显露则已难遏制。因此肿瘤早期不易发觉,发现时多处于中晚期。2)恶耗性。“癌浊”性质峻烈,恶伤脾胃,耗竭气血津液,壅腐肌肉骨骼,可致乏力纳差、形体羸瘦等症。若患病日久,五脏元气大伤,营卫循序失常,则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脉若游丝,舌苔全无。3)胶结性。“癌浊”黏滞秽浊,根深蒂固,胶结难化,壅塞气机,克伐脏腑经络,并常与他邪胶着和合,相兼为病,导致病势缠绵,病情反复,迁延难愈。4)流注性。“癌浊”致病广泛,其性乖戾,善变无常,流注走窜,外滞形体,内凝脏腑,迁延恶化,变证多端。常见发病部位广泛,包块坚硬,疼痛明显,溃烂后不易愈合等症状。以上“癌浊”的致病特点,充分体现了恶性肿瘤疾病的特异性和难治性。
综上,“癌浊”理论初步形成,进一步完善了贾英杰教授学术思想体系。据此,贾英杰教授还提出了“本元亏虚,癌浊丛生”的肿瘤病机观点,为其“黜浊培本”学术思想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作为一种新的学术理论,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不断地充实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