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贵满:我赶上了黑土地保护的好时候

2022-12-27祝大伟

时代邮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梨树县黑土地梨树

● 祝大伟

2022年,王贵满62岁了,这位吉林省梨树县农技推广总站站长,干农技推广工作近40年,任站长也27年了。这两年,正是“梨树模式”升级推广关键时期,为了黑土地保护,组织上批准他延迟退休。

梨树县地处松辽平原腹地,是全国重要的产粮大县。出生在梨树县的王贵满从小就跟随父母种地,那时的地很肥,“手往地里一掏就是坑,黑乎乎的,松软舒服”。

1983年,从延边农学院(现延边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王贵满回乡当了农技员。第二年驻村,他天天扎在田里观察琢磨。他发现,梨树县水稻种植采用的水床育苗法,费时费力,产量还低,就琢磨尝试新方法。后来,他的旱床育苗试验成功了。这一技术试验成功后的第一年,全县推广面积达31万亩,为农民增收750多万元。

25岁时,王贵满就成了最年轻的副站长,可他心里却有了更大的担忧:粮食产量提高了,但过度开垦和滥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同时,水蚀、风蚀严重。“春天一场大风就能把田地剥一层皮,土粒子满天飞,黑土地变薄变瘦让人心疼。”

“在我们这一代,不能让黑土地再变瘦了。”从2000年开始,王贵满联系农业专家共同研究保护黑土地方法,并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2007年,他又联系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科研人员来梨树县做黑土地保护研究,推广秸秆覆盖地表、免耕少耕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梨树模式”。

为了让“梨树模式”从试验田走入农户家,王贵满四处联系农民推广试种。把秸秆留在地里改变了原有的耕作方式,有的农民不相信,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种了几十年地,没见过这样的。”

王贵满找到种粮大户杨青奎:“按我说的做,保你一垧地多收2000斤。我拿我的工资担保,行不?”一咬牙,杨青奎同意了。结果,通过给黑土地“盖被子”,试验地块一垧地比过去节本增效2000多元,年增产2000多斤。

如今,推广“梨树模式”成为科研人员、农业干部、种粮大户、农机厂家共同的事业,他们日常通过微信群等沟通。2022年,梨树县推广“梨树模式”的耕地达280万亩,占玉米播种面积的85%。

回忆这些年的工作,王贵满说:“保护黑土地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近年来,各项政策密集出台助力保护黑土地,农业机械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也在不断推进。2018年,吉林省颁布实施《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将黑土地保护上升为国家工程。同年,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十四五”期间我国完成黑土地保护利用的任务和目标。

从2021年春天开始,王贵满鼓足干劲参与到“梨树模式”升级版建设中,即以300公顷集中连片土地为一个单元,在黑土地保护中尝试引入金融、保险、仓储等生产要素,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实现黑土地保护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对接。“帮农民真正找到适合的技术,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梨树模式”出名了,王贵满本可换个收入更高的工作,但他拒绝了。他说:“我赶上了黑土地保护的好时候,我的责任就是保护好黑土地。”

猜你喜欢

梨树县黑土地梨树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小气的梨树(下)
小气的梨树(上)
小气的梨树
阿荣旗保护黑土地的做法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铭记历史 爱我中华
我愿自己长大后是这样的
摘取黑土地上黄金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