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融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纪录片 创作实践的探索

2022-12-27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20期
关键词:创作实践非遗编导

张 莹

(作者单位: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在历史的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人类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非遗”,它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例证,是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大地遍布着优秀的“非遗”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1]。因此,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以下简称编导)专业教育而言,将“非遗”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既有资源优势,同时也是使命和责任。

1 “非遗”融入编导专业纪录片创作实践的意义

近些年,在文化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呼声与行动越来越多。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职能的普通高等学校,同时具备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更有利于保护、传承、研究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2],对延续民族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责无旁贷。在此背景下,井冈山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将“非遗”融入纪录片创作实践的探索和应用,实现了“非遗”传播和编导人才培养双赢。

1.1 有利于保护和传播“非遗”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对于延续中华历史文脉和文化基因、坚定文化立场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都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十分重视有关研究和传播活动,在相关法律中也明确了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法律义务,将“非遗”纳入教育体系,向青少年宣传和传播“非遗”文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

影像技术和媒介传播的快速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资料留存提供了便利,也拓展出更为广阔的影像传播空间。《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鼓励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工作站,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3]。《留住手艺》《手艺》《指尖上的传承》《了不起的匠人》等一批反映文化遗产和匠人精神的优秀纪录片作品,让受众领略到了东方技艺的魅力,唤起了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对文化遗产的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中,引导和鼓励学生将镜头聚焦到身边的“非遗”文化,深入挖掘“非遗”内涵和匠人故事,支持学生创作“非遗”文化相关纪录片并参加学科竞赛和展播展演等活动,让学生镜头下的“非遗”文化在网络和竞赛平台中广泛传播,有利于提升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促进“非遗”文化的宣传与交流。

1.2 有利于培养编导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属于艺术类专业范畴,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中对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要求,他强调“要培养造就一批善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人才,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4]。这成为新时代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标,高校培养的编导学生应“具有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5],同时具备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能力。将优秀的“非遗”文化融入纪录片创作实践之中,与当前培养编导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相契合,可以促进学生在学生时代形成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使之成为推动传统文化类纪录片和电视节目创新发展的后备力量。

“非遗”项目蕴含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为编导学生的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能够提高编导学生参与建设文化社会的实践能力,解决地方院校实践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同时,国家政策对“非遗”保护和传播十分支持,为学生开展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便利。

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无论是精湛的手工技艺还是精致的图案纹饰,无论是精妙绝伦的艺术表演还是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都凝结着人们的集体记忆和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和审美精神在审美活动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优秀“非遗”文化所蕴藏着的艺术审美,正是高校美育的重要资源,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价值引领,将其融入编导的纪录片创作实践中,既能够促使学生在调研和学习“非遗”文化时丰富审美体验,增强艺术审美认同感,又能够让学生在创作纪录片时结合审美知识进行审美实践,实现美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集合,达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目的,让文化自信在潜移默化中深植学生心中,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匠人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2 “非遗”融入编导专业纪录片创作实践的案例概述

以井冈山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其在培养编导人才时主要从实践实训、学科竞赛、创新训练三个方面将“非遗”融入专业纪录片创作实践。

首先,以实践实训为基础。一方面在纪录片创作、短视频创作等相关实践课程以及实训等集中性实践环节中,安排地方“非遗”主题纪录片创作实践任务,学生根据命题要求和创作要求开展纪录片创作实践;另一方面在学年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中引导鼓励学生创作“非遗”选题的纪录片作品。近些年,井冈山大学编导专业毕业设计作品中有1/3左右为“非遗”主题纪录片,学生普遍关注学校和家乡所在地的“非遗”保护与传承现状。其次,依托学科竞赛为强化。或是学校自主组织开展传统文化主题纪录片竞赛,或是专业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教师依托竞赛鼓励和指导学生创作“非遗”纪录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检验实践效果。井冈山大学编导专业学生围绕挑花(花瑶挑花)、永新盾牌舞、永新小鼓、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的纪录片作品,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竞赛项目中取得佳绩。再次,依托创新训练为提升。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更为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井冈山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充分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这一重要载体,引导和指导学生结合“非遗”项目申报大创项目,提升编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纪录片创作能力。近些年,该校编导学生以“非遗”影像为研究对象的项目“吉州窑文化影像化保护和传播”“东固畲乡二月二庙会影像记录”“东固传统造像的影像记录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新盾牌舞的影像保护与传承”“赣南采茶戏的宣传策略研究——以兴国县为例”等先后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创作出多部纪录片作品。学生在实践实训和创新训练中创作的“非遗”纪录片往往成为学科竞赛的参赛作品,学科竞赛的主题也为专业实践实训的命题和创新训练项目的选题提供思路。由此可见,实践实训、学科竞赛、创新训练既是从基础到提升的过程,也在互为促进和补充的过程中为学生“非遗”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平台与支持。

3 “非遗”融入编导专业纪录片创作实践的有效路径

根据纪录片创作流程,编导专业组织学生开展“非遗”纪录片创作实践一般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宣传四个阶段。前期主要开展组建团队、选题、调研和策划等工作,中期主要为摄录工作,后期进行纪录片剪辑和包装,宣传阶段则以网络传播和竞赛交流为主。

首先,前期阶段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或是按照实践环节规定,或是依据竞赛要求,学生根据人数限制条件进行团队组建,一个团队中,编导、摄影、后期等核心成员必不可少,同时可以兼职其他岗位,教师可建议学生结合自身特长进行组建。团队应在充分查阅资料后,初步了解“非遗”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选择感兴趣的、可拍性较强的“非遗”项目作为纪录片选题。随后团队结合查阅资料情况开展田野调查,在传承人同意接受采访、跟拍后,团队应深刻掌握“非遗”的发展脉络和传承情况,了解传承人的经历和性格特征,掌握“非遗”文化实践的时间、空间环境情况,勘查拍摄环境空间布局和光线情况,为策划文案和制定拍摄计划做好准备。考虑到学生创作作品缺乏资金支持,且适合在新媒体传播的影像作品也不宜过长,因此建议学生精心策划文案,以“非遗”的活动表现、传承人和文化空间等为切入点,选择最能表现传承人对“非遗”情感的故事和最能体现“非遗”原真性的叙事方式,记录和传播“非遗”最核心的内容。

其次,中期阶段应“慢工出细活”。在拍摄前应该按照拍摄计划准备摄影、录音、灯光等设备。在实地拍摄时中应根据“非遗”的展示内容和活动空间情况,安排多机位、多景别组合进行摄制工作,并且要特别注意同期声收录问题,注重多摄录空镜头,为后期剪辑提供便利。每日拍摄工作完成后,要及时检查、整理和备份素材。纪录片是一项时间的艺术,且“非遗”项目的展示时常受节令、人员、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因此拍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要做出精品。

再次,后期阶段应“磨刀不误砍柴工”。剪辑工作开始前,剪辑师应该与编导核对最终的文案策划,捋顺编导的思路,同时根据剪辑需求挑选、整理素材,该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无论是粗剪、精剪,都应该精选最能表现“非遗”面貌和“非遗”之美的画面和镜头,同时选择适当的音乐、音效,充分利用画面剪辑技巧进行编辑,再现真实且有艺术感染力的“非遗”活动场面,提升观众观看体验。

最后,宣传阶段应多措并举。“非遗”纪录片作品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其一是将作品投稿到“非遗”展览馆和“非遗”数字展览馆,通过官方展馆和线上平台进行展示;其二是将作品提交到“非遗”主题相关的学科竞赛,借助竞赛平台进行交流和展映;其三是将作品上传到视频网站等,借助公众号、视频号等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在该阶段充分利用多种渠道传播“非遗”纪录片,既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也为学生的实践交流提供了契机。

4 “非遗”融入编导专业纪录片创作实践的反思

近些年,井冈山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创作“非遗”纪录片的热情逐步升温,在毕业设计、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创作了一些获奖的“非遗”纪录片作品,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非遗”纪录片创作逐步呈模式化,作品缺乏差异性;其二,“非遗”纪录片作品的主题缺乏深度,思想性有待提升。为提升学生非遗纪录片的创作质量,针对如上问题提出以下策略:

首先,整合利用非遗资源,培养学生兴趣。井冈山大学先后两次获批“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有致力于江西省吉安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研究队伍,校园内的吉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也已经初步建成,应充分发挥校内资源优势,开设相关选修课,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为编导学生深入研究非遗文化提供理论支撑。此外,积极拓展校外资源,在“非遗”传习所等地建立专业实践基地,便于学生采风实践。

其次,建设“双能”师资队伍,明确指导教师任务。为提升“非遗”纪录片作品内涵,指导老师既应该拥有引导学生编导思维的能力,也需要具备指导学生挖掘“非遗”内涵和价值的能力,因此提升编导专业教师的“非遗”文化研究能力十分重要。在学生创作“非遗”纪录片的过程中,具备“双能”的指导教师扮演着“指导者”和“把关者”双重角色,既要针对调研方法、创作原则、文案策划、拍摄技能等方面进行指导,也要对作品的真实性、方向性、价值性进行把关,实现师生之间双向互动,有效把控学生作品质量。

5 结语

通过实践实训、学科竞赛、创新训练等路径,将“非遗”融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纪录片创作实践是一种可行且有意义的教学实践,是美育与编导专业教育融合的契合点,是对“三全育人”理念的贯彻与践行。虽然目前井冈山大学在此方面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为较浅显层次的探索,希望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能够构建从“非遗”研究理论到“非遗”纪录片创作实践的教学体系,健全评价与反馈机制,进一步提升编导学生参与建设文化社会的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创作实践非遗编导
少儿版画主题创作实践
透过现象级影视谈广播电视编导从业者的创新之路
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
龙榆生与钱仁康:新体乐歌的创作实践研究初探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木根雕艺术创作实践与思考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尊儒而不泥古——浅谈中唐爱情传奇的创作实践
想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