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点2022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关注新发展

2022-12-26刘彦芳策划执行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宇宙人工智能信息化

本刊记者 刘彦芳 策划/执行

2022年已进入最后一个月。我们总结了《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这一整年的关键词,希望借此为广大读者提供盘点2022年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更清晰的思路。

本期关注新发展,我们将围绕“数字化转型-新基建”“人工智能”“新技术”“新教研”“教师成长”五个关键词展开。

数字化转型-新基建

多视角下的教育新基建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提出国家新基建的战略部署,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颁布。教育新基建是国家新基建的响应和在教育系统落实的体现。

文章分析了教育新基建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家视角、教师视角、教育管理者视角三个视角阐述了教育新基建的发展方向。

企业家视角就是市场视角、经营视角。教育新基建谁最关心?答曰:企业家。他们最关心什么?一是正确理解《指导意见》主旨;二是明确自己能做什么,也就是评估局势,寻找商业机会和自身定位。

教师视角就是教育教学视角、应用者视角。《指导意见》从网络、平台、资源、校园、应用、安全六个方面讲新技术应用,为教育改革、新式教与学、未来学校的发展指出了方向。

教育管理者视角就是治理视角、教育新基建领导者视角。他们更重视《指导意见》中教育新基建的政治意义、教育新基建与国家教育信息化2.0计划的关系,以及新时期教育新基建的方针政策如何贯彻落实。

人工智能

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实验教学新探索

曾维义: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最关心的还是人工智能实验教学如何实施?实验教学有哪些实施模式?

樊磊:人工智能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涉及体验、验证与实现、应用与部署和探究等不同层次,一个个具体的实验项目就是围绕着不同层次的要求而设计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由于有目标、内容、篇幅和结构的要求,对人工智能内容大多点到为止,不可能展开阐述,涉及实践性内容时更是很难关注到实验目标、实验环境和实验过程这些关键因素。因此,若将人工智能作为一个严肃的、有份量的课程主题,仅有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像实验指导用书这样的附加资源刚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失,可以帮助教师在人工智能课程中将体验、验证与实现、应用与部署和探究等流程的各个环节做足、做全、做好,更全面更有效地达到课程的要求。

中小学AI教育需要怎样的学习工具

吴俊杰:谢老师长期工作在一线,您能否评价一下当前的中小学AI教育现状,并说说对AI教育的期望?

谢作如:虽然中小学冠名为AI教育的课程很多,但是良莠不齐。我将当前的中小学AI课程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浑水摸鱼”型,就是把之前的编程、机器人课程,甚至包括乐高积木拼搭之类的课程改个名。第二类是“阳春白雪”型,把高校的人工智能课直接拿过来给中小学,可惜代码太复杂,只能体验。第三类是“挠痒痒”型,或者称为AI应用课程。这类课程把AI部分交给了硬件,如智能摄像头、离线语音识别模块,对学生来说,无非用了功能更强大一点的电子模块,哪怕做出了智能作品,但对AI的原理并不了解。在我眼里,真正的AI教育是第四类课程。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机器学习的方法,亲历整理数据、选择模型、训练模型以及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只有亲历了用机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深刻理解数据、算法和算力对人工智能的意义。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面面观

魏宁:通过5年来对人工智能教育的观察,您觉得当前人工智能教育开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马涛: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最大困难和问题是我们对人工智能核心内容的理解仍存在偏差,对什么样的课堂才真正属于人工智能教育存在认知误区。我认为,体现出人工智能核心算法、人工智能功能调用,实现人工智能功能的课堂才是人工智能教育。但在我们比较常见的认识中,会认为机器人课就是人工智能课,智能硬件课因为有智能两个字,也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课,甚至编程课也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课。以至于有的学校开设了编程课程、创客课程,就认为自己开设了人工智能课程,这种以非人工智能的内容混淆人工智能课程内容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所以,我们需要引导方向,让大家清楚人工智能的核心内容到底是什么。

人工智能实践案例

本年度“生活·技术·探索”专栏汇集了诸多跨领域、跨学科、结合真实世界的项目研究,再现探索过程;通过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相互结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新技术

一次关于元宇宙的对话

教育微宇宙的探索

元宇宙这一概念的横空出世,为未来社会移动互联技术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想象力。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元宇宙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元宇宙的教育价值?元宇宙在教育场景中究竟有哪些可能应用?

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在主持的两期对话中,与中小学教师、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教育场景中元宇宙的各种话题。

● 元宇宙是一个基于下一代互联网新技术支持的、平行于现实世界运行的、能与现实世界互动融合的人造的虚拟空间。

● 当前国内有关教育元宇宙的论坛、会议报告和发表的文章,大多是“只说不做”,或者“想做但没法做”,即使有一些介绍VR用在教学中的文章,也仅仅停留在极小范围的实验室探索阶段,无法实际应用和大规模普及推广。

● 对教育而言,元宇宙是老故事。元宇宙是对无法具身实践的学习活动的补充。

● 遵循极简主义,采用极简技术路线,面向私有域、有限、责任、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元宇宙”场景,我称之为“教育微宇宙”。

CDN——提升互联网资源访问体验的“幕后英雄”

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各级学校为确保学生学业不脱节,纷纷依托自身或各类在线教育平台将大量教学工作由线下转移到线上,更多人开始接受互联网在线教学的形式。为了使在线教学中的视音频、图文资源接入质量更好,降低教学网站负载压力,以期提高在线教学的响应速度,其中一个有效措施就是CDN加速技术被广泛应用。

边缘计算,云服务向多元化应用场景的延伸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边缘设备和各式移动终端产生的数据的增速已远远超过了网络带宽,带来了更高的数据传输带宽需求,同时新型应用也对数据处理的实时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云计算模型已经无法有效应对,边缘计算因在贴近数据源的网络边缘进行数据处理,绕过了网络带宽和延迟问题,迅速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基于5G边缘计算的全场景智慧校园建设助力新的教育场景的应用,更使得教育教学进入跨界融合、创新教育的新阶段。

新教研

专业发展,携手并进——南京市江北新区“学科教研联盟”创新实践

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人数迅速扩大。在专业发展的历程中,新技术的频繁更新、快速迭代以及教师在教学之外承载的事务性任务较多等原因,使得信息技术教师对自身的专业发展期望值与具体工作样态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有关专业发展的路径、教研组建设的方式等问题,已经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

技术赋能,构建整校推进校本研修模式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借助信息技术为教学发展提供支撑,是推动教育深层次变革的必然趋势。如何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的时代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教研相结合?如何搭建数字化教学互动平台和进行创新性案例开发?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学、科研、管理的信息化融合与创新?

聚焦上述问题,广东汕头华侨中学开展了系列校本研究与实践,在整体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同时,构建了具有特色的“体、面、点”整校推进校本研修模式。

教师成长

回顾与展望:教育信息化新时空中的教师成长

回顾20多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数字化生存环境中诞生、成长的新一代教师的身影和风貌,他们是教育信息化中的“弄潮儿”,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信息化新时空孕育的新型教师有哪些特点?他们成长的经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这些都是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的时代话题。

在桑新民教授主持的这期对话中,我们邀请到9位在信息化潮流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教师,在“对话”中聆听他们的故事,领略他们的所思所想,及其对未来的展望。

在发展中成就自我——信息技术优秀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在过往的40年中,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从零开始的艰难起步,虽然过程艰辛,但却终于成长起来了。而在课程成长的背后,是无数信息技术教师的共同付出和积极努力,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这其中,优秀教师是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代表”和“财富”,他们对信息技术教育事业发展和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非凡。

猜你喜欢

宇宙人工智能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宇宙第一群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这宇宙
下一幕,人工智能!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