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伍玲玲:在无声世界里追梦

2022-12-26李定超

青春期健康 2022年24期
关键词:识字考试同学

文/李定超

今年26 岁的伍玲玲(图1),出生在重庆市江津区四屏镇银岩村。两岁多时,家人就发现她听力似乎有点问题,但因她家地处渝黔边界海拔1 000 多米的高寒山区,山高坡陡、条件恶劣,加之上有奶奶、父母(母亲多病),下有两个妹妹,家庭负担重,经济困难而没引起重视,大一点后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她是先天性耳聋。

图1 伍玲玲

跟着电视学识字

耳聋通常与语言障碍相关联,民间都有“十聋九哑”之说,所以在残疾人类别划分上把有听觉和语言障碍统称为聋哑人。幸运的是,伍玲玲的耳朵虽然听不见,但嘴巴能说(口齿不清),眼睛能看。

玲玲虽是听力障碍,但很聪明。从小就知道要获得知识,必须会识字。于是,她通过看有字幕的电视剧学识字。采取的方法是:把电视声音调到最大,近距离“听”;与电视里说话的人对口型,嘴巴跟着念。“电视是教我识字的第一个老师。看得最早最多的电视剧是《重案六组》。由于看得次数多了,所以剧中的好多故事情节我至今都能背下来。这部电视剧教会了我识字,也教教会了我思考。”伍玲玲说。

识字不多上初中

伍玲玲因为是听障人士,小学五年级时也识字不多,进了初中也常常碰到很多不认识的字。为了多识字,她学会了查字典。由于小学基础没打好,所以学习上遇到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课堂上经常“坐飞机”(听不懂),尽管她课堂上眼睛紧盯着黑板上的板书和老师动着的嘴,但就是不知道讲的是什么,只好课后借同学的笔记来抄。

为攻克学习难关,争取取得进步,她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在台上讲课,不就是一个表演者,而学生听课不就是聆听者吗?从而引发了联想:看电视用字幕与画面结合,让我学会了识字,课堂上听课不也就是同一个道理吗?课本上好多都是图文并茂的呀!于是,她尝试着用“看电视”的方法学习。

本想把这种方法在暑期中好好实践,可白天要做饭和带两个妹妹,看书学习只好放在晚上进行。为了有多点学习时间,玲玲晚上常常熬到半夜;白天妹妹睡着时,她就看电视剧《重案六组》或其他逻辑性强又配有字幕的电视剧。她认为:有字幕的电视剧画面丰富而深沉,可以把学到的文字用到作文写作上,学到的逻辑知识可以用到数学学习上。

伍玲玲的“看电视”学习法,在坚持了两个月后还真的见了成效。初二上学期第一学月考试各科考试成绩就有了较大突破,不但超越了自己,而且也超越了班上好多同学,一下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

英语是她感到最头痛的学科,听力是完全听不懂,语法也是似懂非懂的。为攻下英语学习难关,她用别人吃饭时间学习英语,通过阅读文章去寻找其中的奥秘, 晚上熄灯后常常打着手电筒学习。为不妨碍同学休息,她居然跑到厕所里去学习。“因厕所里的灯是一直亮着的。”伍玲玲笑着说。正是有了这种“钉子”般的学习精神,她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但也经历了几次大的起伏……

伍玲玲的初中是在柏林中学(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上的。学校离家很远,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学校每月都要放归宿假。每次回家,她都戴上电子手表,从柏林乘车到东胜,再从东胜步行4 个多小时才能到四面山(今重庆市江津区四屏镇)。为锻炼意志,她给自己规定只走三个半小时,从起点东胜开始计时。由于东胜到四屏是两山夹一沟地貌,沟深山高路难走,来回都要先下坡,后上坡,爬完一坡又一坡才能到达目的地。为锻炼意志,她强迫自己爬坡不休息,爬到顶点再去用心体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她还默默告诉自己:你若不坚强,谁替你坚强!有一次回家途中,突降大雨,脚下打滑摔了一跤,滚了一身泥巴,还差点摔下100 多米的悬崖。她告诉自己:从哪里摔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并要把这种精神用于学习上,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去追求学习上的更大进步。正是在这样的自我激励下,玲玲最终以551.7 分的中考成绩考入了重庆市重点中学——聚奎中学。

人在高中不避难

聚奎中学是伍玲玲中考前的心仪学校。她之所以要报考聚奎,是因该校的校训是“事不求易,事不避难”。她觉得这两句话对她很有激励性和鞭策性。坚信在聚奎校训的感召下,她会离目标越来越近……

伍玲玲渴望读书,想走出大山,去看外边的美好世界,因此她决心一定要努力考上大学。在聚奎中学的3年里,让她遇见了最好的朋友和老师。最好的朋友是她生活的倾听者,学习的陪伴者,玩耍时的好朋友;最好的老师是她的班主任、物理老师朱茂友。同学们知道她的情况,都很关心她,积极帮助她,让她感到很温暖,与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同学情谊。朱老师更是在她心里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高一时,物理是她学习上的“拦路虎”,哪怕她每天晚上都在看物理书,烦闷时还坐在地上学习,可仍徒劳无功,学习成绩始终上不去。后来她鼓起勇气向朱老师请教,在朱老师的悉心辅导下闯过了物理学习难关,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我真的很感谢朱老师对我的帮助,很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我对他的尊敬与感谢。”伍玲玲动情地说。(图2)

图2 伍玲玲在教室学习

还有件令她难以忘怀的事是:高一下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在成绩公布前的头天下午,班主任老师在教室后门和班上一同学谈到这次学月考试的情况。几分钟后,这个同学跑在她桌前,以惊讶的口气说:“你怎么这么厉害啊?刚刚老师说你考了班上第二名,年级前200 名。”听他这么一说,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因学习上的压力,伍玲玲平时很少有笑脸。晚自习下课时,组长问她:“你为什么每天都一个表情,没有笑脸呢?”“什么叫笑,我为什么要笑?”于是,组长讲了个一笑话,当即就把她惹笑了。组长也开心地说:“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你笑。”

伍玲玲的各科学习成绩在高一、高二都是平稳发展的。但在高三第一学期,为帮助她克服听力障碍,区残联免费给她配了助听器。没想到戴上助听器反而让她感到不习惯了,导致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直到第二学期才慢慢适应过来。为备战高考,她调整了心态,改进了方法,不在乎平时一次、两次考试的失败,而在于基础知识的真正掌握。通过总结反思,重温昨天做了什么,今天该做什么,课外时间和同学一起跑步活动筋骨,减轻思想压力,坚定了必胜信心,变得越学越想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伍玲玲正是在聚奎中学“事不求易,事不避难”校训的激励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了一次又一次挑战,2015年高考,她以540 分的成绩考入重庆三峡学院,圆了她的大学梦。(图3)

图3 伍玲玲与学校合影

大学校园天地宽

刚进大学不久,计算机基础就让她感到很头痛,根本学不进去。因她从小生活在山区,初中时学校缺乏设备,高中又重视不够,对计算机一窍不通。为学好这门课程,她利用课余时间去蹭课,持续时间长达两个多月,才慢慢入了门,但也连续考了3 次才通过了计算机二级考试。

她学的是安全工程专业。在专业学习上十分刻苦,各门功课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综合测评成绩稳居前列。而英语是她感到最为恼火的学科,大学英语四级考了三次也未通过,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以“越战越勇”的勇气,最终闯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这一关。

伍玲玲在大学里先后担任过学校心理健康协会干事、班生活委员,因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受到师生好评。她心怀感恩之心,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是一名优秀的志愿者。每逢重大节日,她都要给关心帮助过她的老师、单位领导、社会好心人士写信或打电话问候。

她因品学兼优,表现突出,先后荣获学校“三好学生”“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团干部”“自强之星提名奖”等荣誉称号;两次获得学校建模竞赛“本科组一等奖”;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还获得了“重庆安全工程专业奖学金”“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国家励志奖学金”。

考上交大研究生

2019年,伍玲玲从三峡学院毕业后参加全国研究生考试,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南交通大学,成为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图4)

图4 伍玲玲参加中国大学生马拉松联赛

在求学的道路上,伍玲玲一直都是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困难搏斗。在交大读研期间,一次老师布置了个有关Pathfinder(人员疏散模拟软件)的作业,通过给出的建筑图,需要做的是画出对应CAD 的图,然后选择其中一部分用Pathfinder画出来,要求半个月完成任务。这对伍玲玲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一件事,因她从没学过CAD 和Pathfinder 软件,令她感到一筹莫展。一打开两个软件全是英文,不知道怎么把这些功能连在一起,也不知道这些功能的作用,更不知道如何使用。为完成这个作业,先要会CAD 软件,这是完成任务的第一步。为此,她和同一课堂的两位女同学相互配合,一起画出对应的CAD 图,然后各自完成自己的Pathfinder 作图模型。可Pathfinder 软件的操作,伍玲玲就连安装都不会,但是最后还是在同学的帮助下学会了安装。而在模型的创建中,当她快要完成时,却发现建得不对,查来找去也找不到原因,还是在同学的帮助下,她才完成了作业。这件事更是加深了她对“学问”的认识和理解。

伍玲玲在西南交大读研期间,曾先后获得了学校学业奖学金,第一届长三角高校数学建模竞赛研究生组三等奖。

伍玲玲从未向命运屈服过,也不曾有过怨天尤人,从来都是迎难而上,正如她所尊崇的校训“事不求易,事不避难”一般,碰到困难的第一反应是想办法解决问题,她的坚韧与自强值得广大青年朋友去学习。

猜你喜欢

识字考试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识字谜语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