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2022-12-26

中文信息 2022年8期
关键词:图书图书馆资源

罗 奕

(贵州省图书馆,贵州 贵阳 550004)

引言

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和重点,真实地展示着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在当前图书市场中,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图书馆管理服务转向以读者为中心,围绕读者阅读需求开展各项服务工作。图书馆自身服务意识的不断提升,使读者知识获取的主动性增强,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价值日益凸显。如何面对新的发展机遇,落实好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阅读需要,是所有图书馆内部服务的终极目标。

一、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1.读者服务体现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图书馆创新建设的内在需求

传统图书馆管理工作以资源开发和资源管理为主,没有深入了解读者需求,也没有认识到读者服务的重要价值,造成图书馆自身服务水平难以提升,影响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与创新发展的进程。然而实质上,在图书信息和知识传递的过程中,读者位于重要位置上,是知识交流和传播的目的,也是发挥知识价值的承担者。在阅读活动中,读者通过阅读、收听、分析等方式主动吸收营养,以此来凸显图书自身存在的价值。可见,在图书信息和知识传播过程中,读者是不能缺席的。面对读者服务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在图书馆创新建设的进程中,所有活动都应该围绕读者的需求展开,从而更好地利用图书资源,发挥资源真正的作用。并以读者服务为渠道加强对阅读质量的了解,将其作为衡量图书馆内各项工作的标尺,找到图书馆各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馆内各项工作落实的质量。同时,面对图书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图书馆主动发挥自身的社会价值,更新图书服务内容,找到创新建设的方向,探索出适应自身发展的路线,为图书馆后续发展提供强大动能,也获得更多读者的认可,实现自身知名度和服务水平的协同提升[1]。

2.读者服务是图书馆联系读者的桥梁,是自身服务质量的重要体现

服务工作作为图书馆工作的重点,读者服务又是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它面向社会和读者,更加主动地接受各类型的信息,以及联系各种成分的读者群,位于读者和图书馆的接口部位,是读者联系图书馆重要窗口,也是图书馆发挥自身服务功能的重要依托。在当前图书市场中,面对海量的图书资源,读者主动吸收知识是一种知识产生和阐述的参与过程,借助媒介可实现读者与知识创造者的双向互动,也可为图书馆建设提供参考,进一步凸显图书馆管理服务的理念和宗旨。读者在接受图书信息时,根据自身的阅读体验,发表自身的看法,向读书馆提供反馈信息,能够帮助知识创造者了解知识传递效果,为更好的知识创造提供帮助。而对于图书馆而言,从读者知识获取中了解读者的阅读喜好和阅读需求,可从中汲取营养,制定出个性化服务项目,为读者提供定制化的阅读服务。还可借助读者服务工作,建立读者和图书馆间沟通的渠道,针对图书资源的建设开发情况,向读者推荐符合其需求的图书产品,促进知识的精准传递。此外,借助新的理念和技术建立的全新读者服务模式,还能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其在图书资源中获取信息和灵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升社会公民素质,发挥图书馆读者服务更深层次的价值。

3.读者服务是读者评价图书馆的依据,是完善图书管理结构的基础

长期以来,图书馆更多地关注馆藏数量和资源的开发,以及管理手段和方式上的问题,对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研究过少。特别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数字资源的大量涌现,使图书馆服务手段发生变化,但是服务的目标和使命仍然没有改变,读者服务工作仍然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相关学者表示:“值得图书馆引以为傲的,不是拥有多少图书资源,而是使图书在人民中间流传,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这就表明现在衡量图书馆管理成效的标准,从以往信息资源开发数量和质量,转变为提升内部的服务水平,只有优质的读者服务才能获得更多读者的认可,才能体现出图书馆各项工作开展的价值。而图书馆图书内容质量、服务态度、设备设施建设情况等,都是读者关注的内容,也是读者进行评价的主要对象。面对读者反馈的信息,图书馆宣传、决策、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可以将读者反馈信息作为参考,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管理结构。因此,读者服务工作是衡量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尺度,也是图书馆建设和完善内部管理结构的重要参考,对图书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

二、探究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路径

1.大力开发和利用数字化图书资源,推进读者服务工作信息化建设

基于新时期背景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呈现出资源信息的数字化、服务内容的多元化与服务工作者的多能化等特征,为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开展提供了诸多机遇。具体来讲,不仅能够提高图书馆内部文献信息的整体使用率和便捷性,还能帮助读者摆脱时空约束,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提供的各项服务,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内部服务工作开展实用性。但是新时代属于一把双刃剑,既带来机遇,也会带来相应挑战。因现代技术发展变迁,数字信息资源大量涌现,质量参差不齐。由此,为保证图书馆数字资源发挥应有价值,图书馆内部工作者必须要积极改变自身服务理念,创新服务内容与模式,为读者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图书,助力图书馆长远发展。若想在全球信息化建设背景下切实提升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推进读者服务工作模式改革创新,就必须要大力开发和利用数字化图书资源,不断丰富自身文献资源储备,实现各项纸质资源向数字化转换,来满足不同读者多样化阅读需求,进一步推荐读者服务工作信息化建设。基于此,为进一步做好网络文献资源开发工作,图书馆管理人员首先需要积极转变自身传统服务理念,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观,一切以读者为中心根据读者需求制定数字化图书资源开发方案,保证开发利用的数字化图书资源与读者阅读需求相对应,最大限度提高服务效率。同时,要引导图书馆管员积极树立信息共享服务理念,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图书资源共享,将静态服务模式转变为动态服务,不仅有利于提升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还可将更多图书馆信息资源推广出去,有效提高国内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图书馆长远发展。其次,要加强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建设,增强与其他图书馆之间的合作,采取版权购买的方式不断丰富自身资源储备量,最大化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再次,应不断丰富文献检索服务模式,提高馆内信息资源利用率。在具体实施阶段,可通过聘请专业的信息技术研发人员,针对图书馆数字化图书资源建设需求,以及图书检索内容特点,建立统一的数据资源库与知识检索平台。将资源库与知识检索平台连接为一体,能够使读者通过移动终端登录知识检索平台,查阅和搜索相关资料,及时获取馆内资源库中的多种图书资源,以帮助读者及时获得更多相关文献,达到读者查阅的目的,切实提高馆内信息资源利用效率[3]。

2.建立健全的读者公共交流平台,进一步拓展读者服务方式与空间

以推进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改革创新为目标,建立健全的读者公共交流平台,不仅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交流空间,还可促进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拉近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距离,便于图书馆及时发现自身服务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探索出更有效、更符合读者需求的服务模式,为图书馆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读者公共交流平台的搭建可依托微信公众号、图书馆网站、官方平台等多种渠道,发挥这些平台自身的社会功能,定期在公共交流平台中组织开展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经典导读以及阅读讲座等多样化阅读活动。并利用各大媒体平台做好活动宣传与推广工作,有利于激发读者参予兴趣和积极性,引导读者通过公共交流平台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者交流活动,有效实现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帮助读者找到知心书友,共同参与阅读,丰富读者阅读模式与方法。另外,还应鼓励读者通过公共交流平台及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优秀书籍与优质资源,拓展读者阅读面的同时,提高图书馆知名度影响力,形成新的读者服务格局。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利用读者公共交流平台做好全天候的咨询服务,利用该平台及时与读者沟通、交流,了解不同读者阅读信息、阅读诉求,结合读者个人意愿制定个性化服务模式。以保证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做到定向、定题、定人,努力提升读者服务工作针对性与有效性[4]。

3.利用智能技术构建智慧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虚拟阅读体验服务

在智慧时代推进图书馆读者服务改革创新,应积极引进智能化技术手段,构建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并以该平台为基础,为读者提供基于智慧服务理念的信息服务、知识服务、检索服务、阅读服务以及文献服务,提供多种虚拟阅读体验服务模式,以满足读者多样化阅读需求。第一,应充分借助人工智能、5G技术、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对读者信息综合整理,掌握具体读者阅读诉求,并遵循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完善智慧服务平台中的资源引进、文献检索、文献传递、读者反馈的各个功能,优化读者服务内容与形式。第二,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大数据等技术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比如,把握读者时代阅读特征与需求,树立智慧服务理念,加入智慧技术元素,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收集读者阅读偏好,构建基于读者行为的情景数据库。并利用现有的图书资源体系为读者提供对应阅读场景,增强读者虚拟阅读服务体验。第三,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不同场景的图书阅读服务,比如在公交站、车站、公园等不同场景内增设虚拟阅读设施,深度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与增强现实技术为读者提供虚拟阅读环境,实现沉浸式阅读服务的同时,便于读者随时随地展开虚拟阅读活动。第四,读者也可通过互联网与蓝牙等方式引导虚拟图书阅读场景进行资源定位,便于图书馆及时为读者提供图书阅读服务,有利于切实提升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度[5]。

4.培养图书馆馆员大数据思维与服务意识,有效提高读者服务水平

图书馆馆员作为开展读者服务工作,保障读者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实施者与组织者,自身所具备的业务能力、服务水平、服务意识、大数据思维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水平的高低,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实效。因此,在推进读者服务工作改革创新进程中,必须要提高对图书馆馆员专业培训的重视,通过定期组织开展专业化、前瞻性、职业化的培训活动,不断丰富图书馆管员专业知识储备,传授信息技术手段。使图书馆馆员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读者服务工作创新,进一步提高读者服务水平。首先,图书馆领导层可通过定期聘请专业的信息技术研发人员,到馆内开展信息技术培训与教育活动,保证图书馆管员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读者服务能力,还需要掌握计算机技术、信息储存技术、信息检索预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知识与新技术,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图书馆数字化发展需求,更好地完成业务工作。其次,应针对网络信息用户层次、素质与目标,采取多种多样的培训形式,使读者掌握馆内信息知识、图书资源等检索方法,进一步提高读者信息检索与信息获取能力,使之能够更好地利用数字图书馆。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建立激励与考评机制,结合图书馆管员绩效、业务能力、业务素质、培训结果等予以综合考评。并根据考评结果给予奖金、福利、薪资水平提升、评优等奖励措施,有利于充分激发馆员参与培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之能够为提高读者服务工作水平付出努力[6]。

结语

总而言之,读者服务作为图书馆联系读者的主要渠道,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重要依托,也是检验图书馆整体服务成效的关键因素。在全新发展阶段,面对全新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管理的侧重点出现变化,读者服务承担的工作压力不断提升。为满足当前图书市场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图书馆应大力开发图书资源,并更新图书馆员服务意识,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加强对阅读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生成读者知识获取数据,并从中获取读者的阅读喜好,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活动,有效提升读者服务水平,实现图书馆管理形态的转变,为读者带来丰富的阅读体验,促进更多图书信息和知识的传播和获得。

猜你喜欢

图书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图书推荐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资源回收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