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礼兴应用耳尖放血与火针交替治疗三叉神经痛病案1则
2022-12-26木巴热克麦麦提夏克尔吾司曼
木巴热克·麦麦提,夏克尔·吾司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庄礼兴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是全国首批中医学术流派靳三针疗法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岭南针灸流派“靳三针”疗法主要传承人,出身于中医世家,从医30余载,精勤不倦,潜心中医针灸学术研究,在治疗痛证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三叉神经痛是以急性单侧阵发性疼痛为特征的面部疼痛性疾病,多数患者疼痛症状反复发作,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眼部、面颊部出现放射性、烧灼样疼痛,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庄礼兴教授治疗该病时,根据腧穴的主治特点及解剖结构,取局部近端穴位,并予调神针法,同时耳尖放血和局部火针交替应用以缓解疼痛。多种外治疗法联合应用,尤其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笔者有幸跟师于庄礼兴教授,现分享其交替应用耳尖放血与火针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病案1则。
1 病案举隅
患者,女,40岁,2020年10月16日初诊。主诉:右侧脸颊麻木、疼痛半年余。患者2020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面颊部下牙齿出现一过性电击感,4月中旬上述症状加重并频繁发作,每日十几次,吞口水、咀嚼食物时均疼痛加重。遂至当地医院就诊,MRI结果显示:右侧三叉神经脑池段上缘迂曲细条状极低信号影跨行,右侧三叉神经脑池段可疑血管压迫。给予卡马西平、弥可保口服,并结合针灸治疗,疼痛减轻但疗效不佳,遂至庄礼兴教授门诊就诊。刻下症:患者右侧脸颊麻木,自觉下牙齿发紧,有一过性电击感,睡眠差,二便可,舌淡暗,苔白,脉细弦。西医诊断:三叉神经痛。中医诊断:头痛。给予四神聪、合谷(健侧)、太冲(患侧)、下关(患侧)毫针针刺,患侧叉三针(下关、颊车、地仓)[1]火针针刺。操作方法:四神聪针刺时针尖方向向百会平刺10~15 mm;合谷针刺后行导气手法,以针感上传至右侧面部或左侧肩部为度;太冲直刺10 mm,以局部酸胀为度;下关稍向下斜刺10~15 mm,并施以泻法,以局部酸胀为度。火针操作方法:选用中细火针,术者左手拿酒精灯,右手持火针针柄,将火针针尖烧至发白,快速点刺下关、颊车、地仓,然后用万花油涂擦以减少疼痛。火针针刺手法要快,不宜过深。庄礼兴教授强调,火针疗法易学而难精,在操作时要求针烧至发白、进针要快、取穴要准确。2 d针刺1次。2020年10月21日复诊:患者疼痛频率减少,但进食咀嚼时仍感剧痛,右侧面颊仍有麻木感,并有下牙发紧感。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耳尖放血。操作方法:嘱患者放松,呈坐位,折耳时耳轮上角的尖端即为耳尖穴,局部消毒,术者以左手拇指、食指固定耳尖部,右手持一次性注射针头,以针尖对准耳尖穴,迅速刺入1~3 mm,轻轻挤压针尖周围,放血3~5滴。2 d耳尖放血1次,火针与放血交替应用,即1次针刺加火针,下次针刺加放血。2020年10月26日三诊:患者麻木感消失,疼痛减轻,每日疼痛3~4次,右侧下牙发紧感仍然存在。停耳尖放血治疗,其余治疗同上。2020年11月14日四诊:患者疼痛基本消失,火针治疗后下牙紧感及电击感2~3 d发作1次,持续时间为10~15 s。继续当前治疗,嘱患者保持心情愉悦,不要过度劳累。
按语:该案患者因外感邪气、情志不调引起面部经络气血阻滞而引发面痛。四神聪位于百会前、后、左、右各1.5寸,在大脑的颠顶,是人身阳气最旺的穴位,刺激该穴可调节心神,起到安神醒脑、开窍解郁功效。“面口合谷收”,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可疏散表邪、通经止痛。根据患者疼痛部位重点选择叉三针火针针刺。火针刺激具有针刺效应和温热效应,可振奋经气,调节面部气血,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火针刺激面部局部腧穴,可疏导面部经络气血,活血散瘀,进而使气血调和,通则不痛。同时火针疗效快且操作简洁方便,其造成的穴位灼伤可长时间刺激穴位,祛邪止痛力宏,且兼有温通扶正功效。二诊时患者面部运动时仍有剧痛,提示面部瘀血阻滞,脉络不畅,不通则痛,故用放血疗法以祛瘀止痛。耳部为经脉汇聚之处,十二经脉皆通于耳,因此耳尖放血可生新血、通气血,通则不痛,进而可疏通面部经气,达到止痛目的。三诊时患者右侧下牙发紧感仍存,庄礼兴教授继续用火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痛阈。四诊时患者疼痛基本消失,继续当前治疗以巩固疗效。
2 讨论
西医认为,三叉神经痛是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产生的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烈疼痛,是头部的一种常见的有代表性的神经痛,多为单侧,以刺痛、放射痛、烧灼样疼痛为主。三叉神经属于12对脑神经中的第Ⅴ对,有3个分支,依次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以抗癫痫药物和神经阻滞药为主,初期可起到较好的效果,但随着病程的延长,疗效逐渐降低,并出现嗜睡、精神抑制、药物性肝炎等不良反应[2]。
三叉神经痛属于中医“面痛”范畴。《灵枢·经脉》提出“颊痛”“目锐眦痛”及“三焦手少阳之脉……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素问·风论》曰:“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头痛不可以出内。”《证治准绳》述:“患颊车痛……皆如针刺火灼,不可手触,及至口不得开,言语饮食并废,自觉火光如闪电,寻常涎唾稠黏,如丝不断,每劳与饿则甚,得卧则稍安。”指出面部经络气血阻滞,通则不痛,形成面痛。基于以上论述,庄礼兴教授认为外感邪气、外伤、情志不调等诸多因素均可导致面痛,面部经络气血阻滞是该病发生的关键,治疗时多运用疏经通络、祛瘀止痛之法,如毫针针刺、火针针刺、穴位埋线、穴位注射、局部放血、中药内服等。这些治疗方法既可调节脏腑功能、镇静止痛,且具有操作方法简便有效、价廉且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庄礼兴教授认为耳部为经脉汇聚之处,耳尖放血可祛瘀生新,所谓“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凡治病必先去其血”。刺血疗法是攻邪之法,具有活血化瘀、醒脑开窍、疏通经络功效。耳尖放血可调节头面部的血液循环,通经络,祛瘀新生,从而达到镇痛目的。现代医学证实,刺血疗法可改善微循环,从而使神经组织细胞得到充分的营养补充[3]。上述医案中患者面部疼痛为刺痛,舌淡暗,为瘀血凝滞,故给予耳尖点刺放血,使瘀血去,新血生,气血通,通则不痛。火针,即为“燔针”,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火针疗法是用特制的针体经加热、烧红后,采用一定的手法,刺入身体的腧穴或部位以达到祛疾除病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4]。《灵枢·经筋》曰:“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庄礼兴教授强调火针治疗三叉神经痛止痛明显,可能是由于火针改善了局部的血液循环,并且提高了痛阈[5]。但火针的损伤性较大,因此在火针操作时要做到红、快、准,以减少患者疼痛。此外,针刺时要重点掌握刺入深度,根据病灶的深浅决定深刺的深浅。
3 小结
中医称三叉神经痛为“面痛”,常由风寒之邪客于面部经络,致经脉拘急收引;或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夹胃热循经上扰;或阴虚火旺,虚火上炎,烧灼筋脉。正如《张氏医通》所载:“面痛,不能开口言语,手触之即痛,此是阳明经络受风毒,传入经络,血凝滞而不行。”《证治准绳》亦有“面痛皆属火盛”之说。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常规药物内服、手术等方法,但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庄礼兴教授治疗该病时除采用常规针刺外,多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症状选取不同的外治方法,且在操作时强调操作准确。如在运用火针操作时,手法要快,不宜过深,火针进针深度是取效的关键。《针灸聚英》云:“切忌太深,深则反伤经络,不可太浅,浅则治病无功,但消息取中也。”强调针刺深浅要恰到好处,刺中病灶。庄礼兴教授认为火针针刺深浅精准要掌握三要素,一要选择针具,深刺可选细或中粗火针,浅刺可选细针;二是注意烧针长短,深刺烧针宜长,浅刺烧针宜短;三是注意用力的大小,深刺需稍用力,浅刺则力量要小,不可持针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