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多元视镜到立体棱镜:全媒体环境下的多元立体传播策略分析
——以云南象群北迁事件为例

2022-12-26宋俊锋李云雯张名章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亚洲象大象

宋俊锋,李云雯,张名章

(昆明理工大学a.艺术与传媒学院;b.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在对外传播过程中,突发事件往往更容易获得关注度和舆论性。2021年,云南大象北迁事件受到全国乃至世界各类个人媒体、各大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广泛关注,从各个角度展开关于云南大象迁徙的报道,引发了国内外民众的热烈讨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8月8日,超过1 500家国内媒体对云南“亚洲象北迁”进行了报道,微博、抖音、B站和今日头条等社交与信息聚合平台,累计点击量超过110亿次。其中,中央主流媒体报道超过3 000篇,微博话题阅读量累计超过50亿次,多个话题单条阅读量超过1.5亿次;超过1 500家的海外媒体对中国亚洲象群北迁事件进行关注,相关报道超过3 000篇,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1]。以“可爱象群”生动讲述中国故事,成为对外传播过程中建设“可爱中国”、塑造中国良好国家形象的成功案例。本次事件中,不同媒介主体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态度责任与应对举措,在舆论风险把控、城市形象塑造、重大活动宣传和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广泛代表性。然而,各方媒体因其特殊的主体类型和责任趋向,在对同一事件的采集、汇编与运用过程中,都表现出差异化的主体价值,其经验总结和研究分析对当前对外传播的学理研究和实践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一、全媒体环境下的视觉转向与多元视镜

(一)全媒体环境下视镜转向的逻辑动因

全媒体从初期的“集合所有媒体形式和平台以构建综合的报道体系”[2]到“利用光、电、图、文、声等全介质实现多方位立体化的传播形态”[3],逐渐发展为“是一种不断兼容并蓄的传播形式”[4],而后走向“全媒体是基于媒介融合基础上的媒介革命”[5]。从单一媒体形态的物理叠加,到媒体技术与传播介质的有机融合,全媒体脱离了“是媒介载体形式的总和”[6]这一狭义概念,成为“新技术背景下对于各种媒体技术的积极交融,是对各媒体渠道的相互兼有,对于各种终端的兼容,以及对于各种媒体介质的有机组合。”[7]科技发展为媒介革新进行技术赋能,也推动着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不断涌现出新的视觉形式和感官体验,在受众的被动接受与主动创造过程中共同参与着社会文化的塑型和建构。

(二)全媒体环境下的多元视镜与立体透视

文化与传播是同构互现的。萨丕尔与爱德华·霍尔都不止一次表述过“传播即文化,文化即传播”。随着媒介形态不断更新,传播的文化视角变得愈加丰富完整,文化的传播与表征也更加多元。不同形态的媒介正以各种“类型视镜”审视和折射出符合自身物理特性的文化意涵。这与物理学中“光传播”的折射光路现象一样具有跨学科的交融点(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自媒体以近视镜(凹透镜)的视镜类型,其对光线的发散作用符合自媒体对事件的浏览扫视,并以最快速度完成焦点的近移,即对突发事件的捕捉和放大,但所成镜像为小于实物的“虚像”;国外媒体通常以一种有色镜的视镜类型,对事物的镜像呈现进行选择性、完全性和渐变性地着色,为制备有色镜片而在材料中添加的有色金属物质,如硅、锰等,也与国外的政治体制、文化习俗、刻板偏见等形成有效对应;国内主流媒体则以偏光镜的视镜类型,能够有效排除和过滤光束中的散射光线,使光线能于正轨光轴投入眼睛进行视觉呈像,在避免炫目、刺目等现象发生的时候使得受众视野更加清晰自然,这与国内主流媒体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对虚假新闻、恶意谣言等的纠偏持正作用遥相呼应;如果偏光镜片自身的弧弯未能达到光学标准的屈光状态,则会导致偏光效果减弱,进而影响影像的真实性,并且耐用性也将降低,这与主流媒体在事件报道中能否坚持客观真实原则、是否真实反映事件真相、能否树立自身可信度等方面具有相同效应。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基于独立媒介进行单向线性的传播模式已然被改变,多元主体与多元媒介在相互连接与作用过程中,通过生产、传播和再生产的传播结构。于是,对信息意义的构筑除了呈现出前后借鉴和不断修正的动态变化,作为主体的个人和媒介在解码的过程中得以实时参与到意义的传播过程中,一方面对编码者及时发出反馈,另一方面又有机地融入到接受者的解码动作中来,形成了复杂且紧密的联系网络,在事件场态和舆论环境中构成了各环节相互接合的完整传播系统。

二、全媒体环境下多元主体的视镜类型与镜像呈现

(一)自媒体:记录主体与行为失范的边界跨越

1.亲历个人拍摄,传播最新动态。象群一路北迁过程中,因其并不规范和无法预计的路线选择,除穿越农田丛野外,还途经村镇街道等人群及住宅密集区域。普通民众通过简单的手机拍摄模式,将大象进入自家庭院、毗邻街道和村外田埂等地方的短视频内容上传至网络平台,第一时间将象群的最新迁徙动态进行展现和曝光,成为该事件较为早期的记录和传播主体。民众并不专业的拍摄角度、叙事类型和内容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反倒使其从网络观众转变成“亲历者”,并以“第一视角”了解事件最真实情况的有效方式,增强了事件的关注程度和传播效果。

2.博取流量关注,引发失范行为。象群集体迁移的消息持续引发关注,政府不断向居民及游客宣传不要接近大象的同时,仍有多名网络主播不顾劝阻追踪野象的踪迹并前往拍摄直播,尾随或提前踩点直播来“围猎流量”。当地应急人员为避免象群伤人,在大象途经地投放香蕉、玉米、菠萝等食物从小路诱导其进入深山。部分网络主播为博眼球,就地捡起投喂大象剩下的菠萝并直接开启吃播模式,毫不顾及菠萝可能经野象触碰从而沾染病菌,以至食用后所带来的风险;另外,无论是捡粪行为还是近距离直播,都容易造成不良示范。主播们的“肆意侵扰”行为,极有可能改变象群迁徙路线,破坏当地各部门的引导工作成效。这些主播超越了个人记录主体的边界范围,陷入盲目的流量崇拜之中,并对其产生一种近乎病态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网络直播行业所存在的主体责任缺失和内容生态不良等现实问题。

(二)地方媒体:预警监控与城市宣介的有效补充

1.记录诱导实况,强化安全预警。4月20日,《春城晚报》首次报道了象群于16日进入元江境内;石屏县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亚洲象防范和保护预警公告”,并及时向周围群众发出预警信息,提醒人们注意避让,强调亚洲象仅有900多米即将靠近普洱市主城区,需严格避免发生人象冲突,并公开市、区两级林草、森林警察等部门将派出人手,通过人工监测与无人机监测相结合的方式以24小时跟踪监测亚洲象行踪的应对措施。随着象群由玉溪市进入昆明市界,引发了全网报道。墨江县、石屏县、红塔区、晋宁区、安宁市和昆明市等地方媒体通过对象群动态监控和预警提醒发布,为群众避险规划方案和象群诱导迁移路线的制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避免动态失控、造谣炒作和严重“人象冲突”等产生了积极意义,充分展现出地方媒体新闻报道过程中的即时性和准确性。

2.沿路循环报道,推动城市宣介。伴随着对象群北迁事件的进一步报道,对亚洲象生活习性以及其生物特征,如身高体长、体重寿命、种类繁殖和习性嗜好等相关知识的科普讲解也逐渐被人们关注和了解,大象迁徙路线与方向的选择也成为民众讨论和关注的热点。甚至象群每天经过或下一站即将抵达的地方,都成为全网讨论和预测的焦点。而象群北迁途经的城市,通过对新闻报道中民众“地道方言”的讲解模式,加之本地民众对于象群“高规格的礼遇”,将地方风土人情和人文特色与一次偶然的大象北迁事件进行有机结合,展现出云南生态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民众视角。随着象群迁徙路线的延伸,各地的地方媒体相继推出“跟着大象逛云南”的系列话题,赋予大象“行动名片”的特殊角色,先后介绍了西双版纳、普洱、玉溪、红河和昆明等地,将云南的秀丽山川之景和人民幸福生活之况进行充分的展示与宣介。

(三)省级媒体:舆论把控与话题嬗变的精准发力

1.实地追踪报道,引导社会舆论。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考证北迁原因,给出科学解释。象群北迁事件报道初期,由于缺乏深入持续的媒体关注和行为解释,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舆论导向偏移的情况,如在微博、抖音等平台评论中,出现了“大象突然北迁是自然灾害的预警”“动物能够提早感知重大灾难”“云南亚洲象栖息地受到严重破坏”等一系列的讨论话题,甚至一部分成为高转发、高赞量的前排评论。云南省级媒体发表多次声明,进一步强调目前将组成跨学科的联合专家组,对野象北迁的原因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科学研究进行验证,对肃清传播环境、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舆论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明确定损赔付,凸显保障机制。云南省级媒体平台通过派驻专项记者,对如“云南将尝试利用降雨、降温等有利条件,通过科学、适量投食引导,疏堵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北迁亚洲象逐渐返回适宜栖息地”等云南北迁亚洲象群安全防范指挥部的工作计划进行全方面报道,对多次成功阻止象群进入村镇、大型城市和人口密集区的工作成效进行第一时间公布;另外,通过短视频宣介“云南省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制度”,阐述对北迁亚洲象沿途造成的群众经济财产损失将启动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定损赔付工作,待统计定损工作完成,将对沿线居民损失进行赔付,充分凸显了媒体在制度宣传方面的独特作用。

第三,采访亲历民众,传递人文关怀。云南省级媒体对亚洲象安全防范指挥工作组在象群途经区域实施的严控措施进行全方位报道,将“人员居家、车辆劝返、夜间拉闸限电和工厂暂时停工”等举措进行宣传普及,尽可能排除或减少人为干扰,对确保象群安全通过多个重要关口起到重要保障作用。象群北移过程中,媒体通过对各地群众和企业进行实地采访,内容都表现出了当地民众对于象群的极大宽容和耐心,表示愿意积极支持配合保护防范工作。为了不惊扰象群,红河地区在庆祝传统节日时,取消重大庆典仪式,通过禁火祈福、粘贴“吉”象标语、绘出心中吉“象”、载歌载舞送吉“象”等方式表达对亚洲象的关爱。为确保亚洲象顺利折返,沿途各地方政府、企业和民众在亚洲象经过时,关灯停产、保持静默和积极配合,展现出一幕幕感人情景,体现出云南全民爱象护象的精神,成为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范例。

2.巧妙构思设计,助力会议宣传。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制作专题节目,满足观众诉求。在云南北迁亚洲象群安全防范指挥部成立后,省委宣传部以高位统筹谋划,通过推送新闻通稿、组织现场发布、专题采访、专家解读等方式,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2021年6月初以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海外英语、柬语、泰语、老挝语、缅甸语等多语种脸书和推特账号集群发布象群“日记”后,超过50万网友关注,获得近万条点赞、转发和互动。省级媒体在报道此事件中角色定位体现出“发布早、信息多、及时回应受众关切”的特点,对受众普遍关心的各种问题,诸如象群之前的生活环境和状态、象群当前的迁徙状态和保障措施、云南近年在保护亚洲象方面的举措和探索经验以及梳理象群曾经出现过的迁徙现象等,第一时间占领舆论阵地,及时发声。

第二,设计品牌形象,开发系列作品。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云南网、西双版纳亚洲象保护协会和云南教育出版社联合出品的两本图书《萌象爱云南》《云南野象旅行记》在昆正式出版发行。书中将数百幅“断鼻家族”北迁途中的珍贵照片首次公开,展现了大象们的萌动瞬间和趣事糗事,也成为国内最早记录和书写云南境内的北移亚洲象群“断鼻家族”故事图书;同时,该图书以大象的视角,带读者领略神奇瑰丽、万物和谐的云南风景,以及大象所经州市的风土人情,展现云南各族人民为保护大象付出的努力等。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云南亚洲象文旅IP征集活动公告”亮相全网,以高奖励和高规格的形式在线征集具有表现力、吸引力和号召力,并易于互联网传播的IP系列作品。

第三,依托热点话题,提升会议关注。在持续报道中,网友将此次大象北迁戏称为“大象是去昆明参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云南日报》开设“COP15-春城之邀”专栏,通过每周专版介绍云南乃至中国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验智慧;云南发布微信平台推出“COP15跋山涉水而来!亚洲象群一路‘逛吃’到红河”等系列话题;新华网云南分公司在抖音平台也推出了COP15全球短视频征集,不到10天时间播放量就达 7 872.2 万次;云南网推出“假如大象也上网”“断鼻家族”旅行日记、“云小象”旅行记,把象群北迁和COP15联系起来,其实质是把大象北迁的表面现象向深层次探索方面引领。省级媒体超越新闻事件表象,通过话题热点进行议题设置,拓宽了对突发事件的思考框架,扩大了人们对于会议本身的关注范围和程度,为此次大会的召开起到了积极的宣传和预热。

(四)央级媒体:情感底色与叙述方式的隐性融合

1.精选优质片段,深度融合报道。央级媒体在此事件报道中体现出“全局广、站位高、统领强”的角色定位特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开展了对北迁亚洲象群长达数月的观测与追踪。片中探访了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成立10余年来,工作人员成功救助了20余头严重伤病的野生亚洲象的真实情况,如精心照顾大象的“象爸爸”、具有超高网络人气的小象“羊妞”、大象的秘密、保护区的原始森林和为了亚洲象而默默付出的保护区工作人员等。通过记录报道在亚洲象和雨林环境保护中,工作人员除了需要随时直面野生动物的危险,还需要克服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枯燥的日常重复、坚定热爱与保护自然的初衷;CCTV-9纪录频道制作八集纪实系列片《同象行》;另外,《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日报》《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通过整版刊文的形式讲述野生动物保护的动人故事,为观众进一步了解亚洲象提供更加全面详细、多角度和有温度的叙述故事,展现出人与自然最真实感动的共生关系。

2.注入情感底色,增强国际传播。情感底色与叙述模式的有机结合,赋予本次事件中的故事主角以“可爱、萌系”的性格特征。央级媒体制作转播视频中的小象被成年大象围在中间席地酣睡,睡姿憨态可掬,画面安静和谐,萌化了国内外观众的心,视频累积播放量目前已超过千万,网友通过自发进行照片“萌制作”,进一步推动全网观众对于象群的怜爱程度。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正点财经》用长达6分钟的时间转播“云南发布”首发的《给人类的一封信》,立即收获大批网友的好评,纷纷说道“亲切、有温度、被暖到”。以大象为第一视角传递对保护工作者和全体观众的感激之情,画面风趣幽默,内容真诚炙热,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实情景,也使得受众得以切换角度来解读此次事件。央级媒体发挥了在突发事件中的先导地位,积极整合各级媒体资源,优化存量,提升质量。而央级媒体本身具有海内外覆盖面广、受众群体丰富和真实可信度高的特征,在整个事件中,对亚洲象的观察报道与探索研究过程中都表现出积极姿态,对增强国际传播效果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五)国际媒体:事件本体与价值赋予的理性回归

1.派驻本国记者,专题跟踪报道。本次象群北迁事件受到来自英国BBC、美国CNN、NBC、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德国之声和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柬埔寨网站khmerload和日本TBS、朝日新闻等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关于象群北迁事件的特写评论和新闻报道大量出现在全球各类媒体上,日本记者甚至派驻记者团队进行全程跟踪报道,并制作专题节目,邀请动物专家对大象的生活习惯及中国方面的保障措施进行解释,引发众多观众跟踪观看。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视频《中国的流浪大象》、香港《南华早报》发布视频《中国流浪大象在500公里跋涉中打个盹》、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的视频《正在迁徙的野生大象在森林中睡觉》皆获得了近百万次观看量。而视频报道中充满了饶有趣味的“象群人性情感”片段,通过国外媒体大规模的跟踪报道,可爱象群的生活习性和途经云南各地的秀丽风景、中国政府在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时又积极制订亚洲象保护的应对措施、沿途民众对象群的宽容友善态度等情景,都真实、全面地展现在了世界面前,而全球网友的善意评论则充分表现出对小象的喜爱关心和对中国民众的称赞认可。

2.软性传播圈粉,理性重视中国。全球媒介的广泛报道确立了本次象群北迁作为突发事件的新闻价值,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方式多是客观的、轻松的语态和视角,呈现出中性、平和和自然的报道态度,辅以国内外拥有较大粉丝群体的网络红人进行的口语化叙事方式,积极提升了国际民众对中国的关注度和好感度。西方报道一改对中国事务和突发事件下的习惯性指责与无理式批评。此次云南象群的大规模远距离迁徙,从“生态事件”转变为“文化现象”,整个过程以“可爱”为切入点,展现出中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保障机制和中国民众善良宽容的应对态度,迅速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使世界在感受“可爱象群”的同时,也感受到“可爱中国”和“可爱中国人”,以情感共鸣为依托点,采用叙事策略和视觉符号“图解”的有机结合,成功将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转化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模式,实现了软性传播的方式与效果。

三、全媒体环境下的多元立体传播策略分析

互联网成为全球媒体生态和国际传播格局转变的核心驱动力[8]。互联网技术产生并推动信息传播机制的发展与革新,引发了传媒生态和文化环境的变革。尤其是智能媒体环境下的硬件迭代和软件更新技术逐渐发展成熟,推动算法驱动与智能传播的异军突起,改变了全球媒体生态和国际传播格局。当前,在数字传播格局下,多屏化、场景化和智能化的媒介景观为营造出更为丰富和立体的信息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居于其间的多元传播主体因其自身价值偏向和个体性质,在对传播目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机制等的选择时都将发生重要改变。如图2所示,在多元主体视角下的对外传播模式下,以全民参与式的各层级、类型媒体将共同作用,形成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和因时而异的传播特征。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作为不同层级主体的类型媒体在新闻报道与价值传播上的客观理性,给予适当的话语空间和信任量度,积极探索实现传播话语分层和圈层融合的有效方式,提升对外传播主体及其媒体叙述分类化和多样化,以适应目标国家和社会的话语表达与叙事逻辑,从而呈现立体、可信的中国故事,为最终达到可期、可控与可信的实现群际传播效应。

(一)以规则引导达到行为持正:媒体导向的正向化迁移

在移动数字传播时代下,事件场态与舆论环境在发生独立转变的同时,也形成了相互连接的有机整体。自媒体的建设群域从初始的个人主体发展扩充至与社会机构、政府组织等共同存在的局面,形成了“媒体舆论场”“社会舆论场”和“政府舆论场”同时共在的场态格局,对事件的社会聚集效应起到了进一步放大的作用。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移动网民逐渐从PC端向移动端迁移,网络用户中的如老年群体、青少年群体等缺乏足够理性的网络民众,对事件真相和事件潜因的认知与理解存在局限性,缺乏验证或恶意误导的发布信息所形成混淆视听的“首因心理效应”,促使其产生对于非正常信息构成的舆论误导,进而对公众造成信息污染和心理伤害,进一步还将可能激化为群体极化效应,所以需要积极引导和监督媒体的行为规范。一是要加强平台规则的建设与落实,坚决防治对流量的过分乃至病态追逐、严防虚假信息的无序扩散与持续发酵,由于作为自媒体运营的主体大多是由缺乏专业新闻媒介素养的个人组成,为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网络舆论环境,培育高速有效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需要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主体的政策法律与行业规则教育,引导其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公约,形成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意识,杜绝非法运营、不正当竞争等行为;二是要强化自媒体运营主体的责任与担当,明晰“媒体要敢为而不乱为”的主体性原则,明确自身作为新闻事件的发布者和舆论活动的参与者在事件影响过程中的责任意识,提高自媒体在媒体融合环境下作为新闻舆论主体的自控能力,建立良好受众沟通渠道,实现在交流互动中完成隐性引导的理想目标。

(二)以机制联动完成力量合筑:媒体合作的多渠道展现

个人媒体作为记录主体,具有极为敏锐的触角,能率先发掘来自身边的最新动态,以最快速度触及社会公众的爽点与痛点,引发民众参与讨论与创作的兴趣与热情,为事件主体赋予更多的情感特征和情绪内涵;地方媒体借助网络新媒体平台,以地域优势可以最大程度地还原事件真相,并通过积极发声实现广泛的传播效果;省级媒体在确保社会舆情的导向纠正与健康发展方面具有重要责任,并借助事件本身的关注程度完成热点迁移,实现事件的价值转化;央级媒体以统筹全局和较高站位实现重大事件的融合传播;国际媒体通过跟踪报道完成自身政治站位和媒体价值利用。媒体融合环境下,各层级媒体从独立的发声个体成长为“群力共建,群策共治和群效共享”的联动集体。媒体通过介质、符号的融合生产了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并在二者的基础上藉由关系的融合实现社会空间的生产[9]。例如,“中央厨房”通过选取省市级媒体的优质片段,结合实际派驻本台记者深入采访调查报道的形式,在评论文章和视频发布的数量上占据较大优势,而多形式的高频报道进一步扩大了事件的传播力度和传播效果,这些报道又反过来更加坚定表现出地方政府在积极应对突发事件时的信心与能力。媒体之间通过媒介融合实现信息交流与机制联动,共同搭建起为多模态文本符号进行生产、流动的文化空间,建构起新型交往模式和社会关系;而文本符号的生产与再创作,实现了信息价值和意识形态的二次传播。通过深度融合,媒体之间形成的联动关系将有助于构建“资源集约、协同高效和差异发展”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为进一步重构媒体与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促使其从简单性信息生产发布空间向功能性社会生产生活空间演进。

(三)以共情连通打造差异认同:媒体偏见的理性化回归

共情传播就是共同或相似情绪、情感的形成过程和传递、扩散过程,其结果是形成情感共同体,也就是形成一种群体情感或群体情绪[10]。以媒介连通实现共情传播能够强化或改变受众对突发事件、社会问题以及政治观念的看法和态度,能够引起多数受众在情感上向相同或相近的方向迁移,也能够强化媒体对于事件报道评论的客观追溯和理性认同,建立一种与他者共在的理念,努力发展共情关爱将有利于解决全球传播中“对空言说”的传播困境[11]。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因为地理环境的隔离、社会发展阶段以及语言、传播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而处于相互隔绝状态,这种隔离导致的社会风俗习惯、宗教观念、意识形态、行为方式和社会制度等存在较大的差异,结果往往带来了恐惧和敌视、偏见与误解[12]。就本次象群北迁事件而言,大象在中国自古就有“吉祥”“力量”之意,并且在东南亚国家的一些神话经籍之中,作为图腾信仰深受民众崇拜,其雕塑形象、绘画图形广泛见于宫殿庙宇等建筑场合,成为被赋予平安吉祥的寓意原型,形成较为广泛和持久的国内外情感原型基础,也成为该事件得以广泛传播的情感认同前提。情感传播基于特定原型形成叙事表层,因原型同人类交际、人类生活、人类认知和人类情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不仅仅展现为一种文化的力量,还体现为不同历史时期特定社会的普遍社会心理,沉淀着社会群体共享的社会意义和情感联结,因而具有号召力、影响力和持久力[13]。这也是象群北迁事件得以引发国内外民众广泛关注并且成为顺利实现从“生态事件”到“文化事件”过度转向的重要诱因。媒介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以及文明与文明之间有了更多直接接触的机会,但文化的差异始终存在,并且自身特有的文化情境和文化意涵仍将长期且持久的保持下去。利用共情传播需要精准确定沉淀原型与情感价值的对应关系,明晰由于文化差异认同和社会心理效应客观存在的现实因素,通过确定的信息作为支撑,对利用媒体实现共情传播的条件给出、结果预设和实况把控,避免引发“认知失真”和“共情反向”;另外,在共情传播过程中,媒介信息言语措辞的选择与把握应当准确恰当,避免受众产生泛化联想,同时需注意共情的适用程度与范围,避免过度消费情绪价值而产生疲劳效应,甚至引发心理不适和情绪逆反。

(四)以视觉表征实现意义获得:传播过程的编解码构成

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视觉信息传播的生成与表征发生了重大变化,智能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得“图像阅读”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图像叙事较之语言文本叙事呈现出更为明显的优势;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讯息即达,“图文并茂,声画共享”的仿像世界更加契合现代大众的生活节奏与审美心理,媒介技术与受众群体共同造就了读图时代。王泽庆指出全媒体时代的审美理想已显现出新的端倪,如“审美范式的可写性、艺术的生活化、视觉感性的偏执”[14]43-44。他指出在全媒体时代,“世界真的被把握为图像”,视觉性已然成为最有力的传媒手段。霍尔认为“意义的获得需要一个积极的解释过程。”[14]45-46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将图像进行一定的意义赋予,将作为“意义本身”的“信码”进行编码,依靠另一主体对意义进行翻译或解码来维持“意义本身”,通过积极实现其视觉文化的表征来完成真实意义的表达与传播。但表征并非是给定事实,而是接受者与传播者通过不断累积的并达成一定共识的文化信码进行解译。意识形态作为意义理解的基本框架,致使意义无法脱离意识形态而单独存在,生产者将意义以一个特定的意识形态编码为文本,受众也会基于意识形态进行解码。另外,因为作为视觉符号的“图像”具有意义解读的开放性和任意性,受众打破了线性传播过程中的被动信息接受者身份,通过自身的文化基础和经验积累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扩充了意义解读的空间与范围。在全媒体时代的新型传播形态之下,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媒介、媒介与媒介之间的信息传播与共享,也包含了在表征过程中受众通过解码产生的不同意义之间的交换与传播,探寻尽可能同时符合图像意义本身和视觉文化表征的合理化信码编译规则,是对外传播过程中利用视觉表征实现意义获得与传播的重要途径。

(五)以多元主体打造立体传播:国家形象的立体化呈现

立体传播是指在坚持合理化的传播规则与精细化的传播策略下,积极打造多元化的传播主体与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以丰富化的传播形态和广泛化的传播范围,完成国家形象对外立体传播的体系建构。国家形象除了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人类活动形成的“制度国家”外, 还囊括了疆域、自然景观等在内的“物质国家”, 同时还包括观念、态度、思想和精神层面上的“精神国家”[15]。国家形象传播是关乎传者、信息、渠道、受者、策略与效果的一个复杂性系统工程, 各环节相互配合, 缺一不可[16]。首先,需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以积极探索多元主体对外传播的创新模式,提升传统主流媒体、国际桥梁人群(海外华人华侨、在华留学生等)、非政府组织机构、新兴网络媒体和国际友好及边缘媒体等有效联动与合作。传统主流媒体在信息获取速度和受众信任程度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但因其长久以来所坚持的严肃报道模式和官方正统言辞,在对外传播中的覆盖广度和传播效果方面疲态凸显, 而新兴网络媒体以自由轻松的语态氛围和迅捷即达的传播速度,创建起以网络互联的信息空间,实现官媒与个媒共存、受众与创者同体和国内与海外齐聚的新型生态格局。通过组织传播渠道实现内外传播共建, 多元主体的优势互补,能够有效增加传播覆盖范围和信息深化程度,在议题制造、议程设置和议论引导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其次,对外传播过程中可以适当提升对意见存在的包容度,以多元信息增强传播内容的丰富度和信息整体的协调性, 为传播对象建立对于传播主体的立体认知信息支撑与接受可能。再次, 坚持国家形象的对内与对外传播必须同位一体的立体传播内在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要以受众对国家与国家形象认同为前提, 提高多元传播的责任主体意识。以精准表达构建“有效沟通”,以真实情感唤起“共情连通”,以文化共建实现“内外融通”,通过不断发掘中国文化表达的创新路径,共同探索差异分工与力量合筑的传播模式。

四、结语

在此次云南象群北迁突发事件中,各方媒体及时关注、全程跟进、多方解读和积极发声,通过推送新闻通稿、进行专题采访、组织现场发布和邀请专家解读等方式,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从事件发生初期“象群北迁是灾害预警”的舆论失向,到通过国内外主流媒体广泛深入报道,以科学视角解释北迁原因,并充分结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即将在云南昆明举办的现实因素,将大象迁徙途中关于政府部门的监控预警、投喂诱导和定损赔偿工作,途经地区民众的配合撤离、宽容谅解和人文风俗等进行全方位报道,展现出“人与自然、动物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获得国内外民众的赞誉与认,进而推动全球舆论总体呈现正向态势。国内外各层级媒体和受众以多元主体的视角,搭建起共同关注与共同参与的文化桥梁,实现了事件报道与信息传播的真实化、广泛化和立体化,是对当前探索对外传播创新模式的生动案例补充和经典理论深化。

猜你喜欢

亚洲象大象
茶叶科技助推亚洲象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上)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下)
“一路象北”背后的历史与科学
大象无形
认真的大象
大象
大象
亚洲象
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