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发展史的智能社会跃迁研究
2022-12-26董建申
董建申
(齐齐哈尔市科技局 情报研究所,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两次论及哥白尼《天体运行论》问世的伟大意义,认为它使自然科学从神学和教会迷信中解放出来之后,“科学的发展从此大踏步地前进,而且得到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说是与从出发点的(时间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的。”[1]使人类第一次发生科学观甚至是认识观的革命,由此我们看到了科学的加速发展。科学史证明,重大的和与以往有本质上不同的科学观、科学发展观对科学的发展,进而对整个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1世纪的今天 ,随着科学技术全方位与多领域的飞速发明发现,科学的发展再次进入新的加速期,工业社会不但插上了信息翅膀,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入了信息社会或称后工业社会,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深度应用更是使人类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
一、计算机科学发展对工业社会的突破
美国杰出的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1959年首次使用“后工业社会”概念,提出他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其后在1962年和1963年出版了《后工业社会:推测1985以后的美国》和《关于后工业社会的扎记》,在1973更出版了后来产生广泛影响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一书,此后又陆续出现了一些对“后工业社会”发展的预测著作,共同的主题都是聚焦科技革命的兴起,并以此为出发点展望社会发展。不过丹尼尔·贝尔却丝毫都未能预测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出现的信息革命、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能看到的只是工业社会所展现的种种新趋势。此前的一百多年,国家的力量在于其工业能力,主要标志是钢铁生产;到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则不同,一国的科学能力成为其潜力和力量的一种决定因素,科技研发能力已经取代钢铁产能而成为各国力量的对比标准。因此,国家对科学支持的性质和种类、科学的政治化、科学共同体组织工作中的社会学问题都成了后工业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大问题。可见,丹尼尔·贝尔虽然对后工业社会做了难得的预测,但却没能触及到科学的加速度发展和由此而使社会发生的深层变化。所能做到的或说他的宗旨是:“我力图说明,技术(包括知识)和理论的高度集约化,正作为创造发明和制定政策的新型原则,日益改造着技术——经济体制,并导致社会本身的科学化(Strati)”[2]。无疑,这是一种对社会发展认识的深化,是有价值的,也是一种社会发展理论,但是相形之下,仍然未能触及到科学加速度发展的新态势,以及由此会引发未来社会全局性的大变化。
人类有史以来,工业社会虽然不是最长久的社会,但是在二百多年的有物证的历史中,制造了难以计算的物质财富,在许多方面和整体上改观了社会,改变了人类生活和思维方式,更形成了难以走出来的“工业社会思维方式”。美国学者迈克尔·G·译伊信心十足地写了专著《擒获未来:21世纪的科技与人类生活》,1994年出版。但是非常令人失望的是作者完全没有摆脱“工业社会思维”,仍在“工业思维”模式下去擒获“未来”和“展望”21世纪的科技和人类生活。稍有不同的是由“工业思维”进到了“大工业思维”,全书的核心概念是“大工业”,认为不再更多的依赖肌肉的力量,不再有琐碎的、危险的工作,简单操作将被取代,工人无须多少指令,就能不断完成多项不同任务。 此外,还认为“显而易见的是,大工业时代必须造就几代***思考、创造、书写、计算,并且掌握了计算机应用基本原理的劳动者。”[3]看来作者“擒获未来”的雄心壮志未能完全实现,重要的是因为未能意识到科学的加速度发展会在人类认识整体上带来的根本性变化,因而对全局性的人类认识以及社会发展少了预测和展望。
美国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恩曼说:“科学的发展速度不仅仅是指进行了多少次观摩实验,获得了多少实验数据,更重要的是你提出了多少供人们检验的新思想、新观念。”[4]二次大战之后,世界未间断地出现“新思想,新观念”而且是加速度式的。从技术层面上看,这与电子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有特别密切的关系。杰出的电脑专家、三院院士王选说过:“电脑行业很难有常胜将军。”因为“技术发展的每个大大小小的转折关头都会给一批新兴公司带来机会,也会使之跟不上形势发展,曾经辉煌过的企业陷入困境。时刻关注技术发展潮流,牢记‘失败是成功之母’和永远保持危机感是极端重要的。”[4]这样的判断是因为以创新支撑的电脑科学发展极快,因此紧跟和追赶这样急剧的发展速度就必然成为电脑发展的“常态”了。因此,计算机科学是加速度发展的,并由此决定了或推动着诸多科学也呈加速度发展趋势,因此当代新兴科学、前沿科技都是以计算机科学支撑的。
二、人机交互的时代猜想和实现
英国数学家图灵可谓人工智能的奠基者。他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一个奇异的元问题:“人们能否把计算机对提问作出的反应同某人对同样问题作出的反应区别开来?”可见图灵对科学发展的引领性。为此,他还设计了著名的“图灵测试”:一个人在不接触对象的情况下,向对象进行一系列的提问,如果他根据回答内容不能判断出对象是人还是计算机,由此就可以认为这个计算机是能思维的,有与人相当的智力。在此基础上图灵引伸出后来被称为“图灵机”的概念、1945年提出“仿真系统”思想、1947年在关于人工智能的内部报告中又提出了自动程序设计的思想。
20世纪上半叶,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认为,“我们将来一定要碰上的大问题之一,就是人和机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应该恰当加以规定这两者的职能问题”。关于机器,他注意到的是机器动作比较快,而且更加均匀,“一架数字计算机一天内就能完成一组计算机人员全力以赴的一年的工作量,而且在完成这项工作时很少有什么纰漏和错误。”关于人,他说“在人和机器的关系中,任何一个通情达理的人都会认为人的目的是高于一切的;除掉这一事实外,机器远不及人那么复杂,并且行动的变化幅度也不及人那样宽广。”[5]维纳在比较大脑与计算机的优越性时,认为“主要的一个优越性似乎是大脑能够掌握尚未完全明确的含糊的观念。在处理这些观念时,计算机或者至少是今天的计算机,几乎还不能给自己进行程序编制。”他还非常肯定地说:“把属于人的事情给人,把属于计算机的事情交给计算机,这好象是在同时使用人和计算机的共同事业中所采取的明智政策。”[6]维纳预判到了计算机会使人与机器的关系出现变化,但是今天看来这种预判还停留在浅层次上,完全没有看出机器会有智能,会有相对独立于人的“行为”。
图灵的科学思想表明,人类在逻辑推理、信息处理和智能行为领域的主导地位正发生重大变化,难在信息圈有主宰性,数字设备越来越代替人类执行了越来越多的原本需要人的思想来解决的任务,而这使得人类被迫一再地抛弃一个又一个人类自认为独一无二的地位。他开创的“第四次革命”,消除了人类具有独一无二地位的理念,进而使科学家们自觉的从观念上修正自我认识的方法。“图灵机”使人们认识到“我们是信息有机体(iuforma- tional organisms,简称inforgs,即信息体),在信息圈内与其他可以逻辑化和自动化进行信息处理的智能体共享自然和人工领域内的成就。这样,一方面“人类不再具有“独一无二性”,也就是人类不再是信息圈的中心,同时“人类通过新方式认识到了自己就是信息体。”[7]这个结论的成立可以用两个人机博弈案例为证。1996年,由IBM设计的人工智能程序电子计算机“深蓝”与世界级棋手卡斯帕罗夫对弈(2:4),1997年再次对弈(3.5:2.5),各有胜负。另一案例是谷歌旗下DeePMina公司的戴密斯·哈萨比斯团队开发出Alpha Go(阿法狗)人工智能程序,它的工作原理是“深度学习”。2016年Alpha Go与围棋九段、世界冠军韩国的李世石对弈,结果Alpha Go以4:1获胜。2017年5月,在中国乌镇的围棋峰会上,Alpha Go与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较量,以3:0获胜。这两个事例证明图灵智能机器的定义成立。现在人类已经创造出多种有记忆功能、有学习功能的智能机器;智能机器人已经可以有限地完善自己了。
当代,“人类终于到达了一个认知临界点,我们可以完全以宇宙普通规律来理解智能,人脑只是宇宙万物中智能现象的一部分,但它不是宇宙的唯一,也不是智能的中心!”[8]同样,引人深思的观点还有:“认为‘人脑’的智能至高无上,主要是由于人对于其他物种的无知,对于宇宙规律理解得肤浅,以及难以避免的偏见。其实智能大量存在于和人脑完全不同的事物中。”[9]这样的理论是石破天惊的,是常规思维不易接受的,所以真的也许有必要开启人类的第二次启蒙运动之旅。那么我们又不能不问这样的启蒙会把我们引向何方?会使我们怎样认识世界的和自身?“深蓝”和Alpha Go战胜世界级棋手的案例,以及图灵关于智能机器的定义,使我们不能不“超前”思考人的智力是否永远超越一切?智能机器的智能会完善发展到什么程度?以及它会与人发生什么样的从未有过的相互关系。
三、智能社会的跃迁和突进
纵观当代已成世界潮流的大数据或互联网(以及“互联网十”)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新领域,21世纪的科学技术已开始进入一个与传统差异极大的甚至在性质上有极大区别的新时代。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科学发展至今,人类的认识已经有了庞大而多样丰富的“底盘”,科学处于重新分类的前夕,正如控制论的创始人、伟大的数学家N·维纳所言:“在科学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部门之内的被忽视无人区……”。正是这些科学的边缘区域,给有修养的研究者提供了最丰富的机会。[10]大数据、互联网、工人智能等的出现就是对维纳判断的有力证明。二是人工智能的出现也是人类新时代的主要标志和推动力量。比较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与人的大脑,美国控制论学者艾什比“想表明”:“一个系统在实质上是机械式的,而又能产生适应性的行为。”“大脑系统与机器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大脑系统充分应用着一种目前机器极少应用的方法,而且在目前机器上应用这种方法,也可以使机器具有人们所要求的适应性。艾什比还“渴望这种方法也能用于解释人类的适应性。”[11]这种观点虽然对机器与大脑的比较大有机械论的味道,但是却又不无启发也很有探索性,实际上也是提供了深入认识大脑和智能机器的思路,让我们关注和思考机器的适应性。作为一个系统,机器会有大脑那样的适应性吗?再“聪明”的智能机器无疑也是远远没有大脑式的适应性,但是却也出现了人们未来曾预料到的某些“适应性”,如对人某些功能行为的模拟,有限地替代人,这样人与机器原本十分清楚的界限、区别开始模糊了。机器原本无智能,但是“人工”化之后,出现了有限的“智能”,不再是绝对的“纯自然”,而成了“人工自然”,它也如人和人脑类似,不再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完全确定的。“所谓自然,我们是指一切实在在东西,即一切在空间和时间上确定的东西。”[12]人工智能不再有这种准确的“确定”,会不断地模糊与人的界限,它的“适应性”很可能是无限的,定会不断地变得更有“智慧”,更“聪明”,那么它与人的智慧和聪明是否由“比照”而“竞争”呢?今日的以及往后的人工智能会不会也像在思想的广度和深度都十分独特的图灵那样,“总想从最普通的东西中弄出些名堂?”[13]
人工智能是在计算机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依据摩尔定律(每18个月电脑微型芯片功能增加一倍,而价格降一半,电脑功能必定升级),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仍处在深度发展、快速推进中,当代世界的多个领域随处都可以感受到人工智能的强烈存在。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已经行驶在路上;医院里的微创技术就是借助机器人完成外科手术;越来越多制造业的人工生产线已改由机器人代替;无人港口集装箱的装卸和快递机器人可以日夜连续工作,城市交通的管理越来越智能化,智慧城市的打造如火如荼;机器人在觊觎记者的工作,编写出了完美的新闻稿件。正如著名科幻作家、科学家阿瑟·克拉克(Arthur Clarke)曾在1962年《未来的轮廓》(Profiles of the Future)一书中所说,“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与魔术无异”,到21世纪20年代人工智能的水平将可以达到人类的水平。如今,AR技术的应用、算法的升级、5G网络的赋能下,人工智能在一些特定场景下的水平甚至已远超人类;而脑机接口和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感知甚至进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今天智能机器的发展趋势甚至使我们难以预测它会“演化”到、“聪明”到什么程度。
总之, 二战后工业社会更加发展,日益完善,并且渐次进入后工业社会。与战前不同的是延生了电子计算机并快速升级,出现社会智能化大趋势。20世纪末开始,人工智能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治理领域被广泛应用,而且仍在加速推进和发展中,工业4.0时代到来,今天电脑的无限发展能力给人类极大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无限向往,STS研究也再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