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视角下优化高中写作训练的策略

2022-12-26江苏省华罗庚中学李杏珠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2年5期
关键词:写作方法写作技巧课程标准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李杏珠

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应该不断优化和创新语文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在各个教学环节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全新的写作教学模式和方法,构建高效的写作教学体系,为学生的写作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给予专业的指导,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语文素养。鉴于此,本文从新课程标准的视角出发,简要分析了如何对高中写作训练进行优化和创新,希望给相关人员带来启示。

一、写作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写作教学的重要地位

写作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写作、阅读和基础知识是语文教学的三大组成部分。作文作为学生语言知识输出的重要内容,是检验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的思想和情感,也可以展示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价值观念,因此,作文也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写作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把写作教学与其他教学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

2.写作教学的作用

分析写作教学的作用,可以从短期和长期看。就短期而言,写作教学主要指通过写作指导让学生能按照相关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完成一篇文章。就长期而言,写作教学则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语文学科还有一个重要身份,就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写作教学的长期作用则体现在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上,让学生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知识记录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只关注写作教学的短期作用,而忽视了长期作用,则会让学生认为写作的目的就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忽视写作学习的本质,进而影响语文素养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应意识到写作教学的长期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促使学生自觉成为民族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

二、高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学生方面

通过分析和研究发现,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平时练笔较少。除非教师的硬性要求,不然很少有学生有写日记或随笔的习惯。不能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及时用文字记录下来,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和叙事能力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是写作素材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写作中同样如此,没有合适素材自然只能堆砌华丽的词藻,导致文章空洞乏味,没有可读性。这种现象在高中生的作文中时常出现,一些学生不注重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在写作时常常感到不知从何处下笔。

三是缺少正确的写作方法。目前一些学生在写作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缺少必要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使得作文水平和质量相对较低。

四是不注重总结。很多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往往认为写完文章写作任务就结了,很少对写作过程和文章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导致作文水平一直很难大幅度提高。

2.教师方面

教师是写作教学实施的主体,其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是否先进合理,会直接影响写作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作文水平。但从高中写作指导现状看,教师身上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写作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新课程标准中有很多关于写作指导的思想和方法,为高中写作教学思路的创新提供了重要方向。但由于深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再加上高考的压力,很多教师依旧坚持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只注重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语文素养。

二是写作教学方法单一。在高中作文课堂中,教师往往会给出作文题目,然后带领学生分析题目的内涵和写作要求,再通过范文展示的方式把写作方法和技巧传授给学生,接着让学生开始写作,最后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在这种授课方式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自主意识,导致写出的文章内容千篇一律,缺乏情感和个性,影响了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的提升。

三是作文评价不合理。在目前的高中写作教学中,教师常常把教学重心放在写作要求和写作技巧的讲解上,对于写作评价不够重视。由于数量较多,教师通常会粗略阅读学生的作文,然后给出笼统的评价,如立意新颖、表达清晰,或逻辑不清、用词不准确等。但由于评价不够具体,学生仍然不知道自己作文的优势和不足,对学生作文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效果并不明显。

三、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高中写作教学的实施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写作教学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树立全局观,不仅要把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而且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和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还要树立整体观念,把写作教学与其他语文教学环节,如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其他环节的学习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写作训练获得其他能力的发展。

2.渐进式原则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规律,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此,教师需要遵循渐进式原则,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样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规律,能促使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断提升。

另外,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写作教学,既要遵循写作教学的一般规律,还要具备自身的特点,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学生才能易于动笔,并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四、新课程标准视角下高中写作教学思路的优化策略

1.丰富写作素材,激发写作欲望

针对高中生在写作时不知道从何处下笔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因为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能随用随取,摆脱不知如何下笔的窘境,写出具有独特性和感染力的文章。学生养成了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后,也会产生写作的欲望和动力,逐渐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学生写作素材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阅读,另一个是生活经验。因此,在高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从这两个方面积累写作素材。就生活经验而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日记或周记,养成写随笔的习惯,让他们把生活中发生的事记录下来,为日后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逐渐提升写作能力。

2.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众所周知,阅读和写作是相互依存的,尤其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阅读和写作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在高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经验,提升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并把阅读资源利用起来,拓展文化视野,吸收其中的养分,提升自身的作文水平。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对优秀的作品进行仿写练习,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例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分析和总结写景状物类散文的表达方式和写作特点,并对文章语句和精巧构思细细揣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在写景和情感表达上的巧妙之处。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文章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等,选择生活中的一处景物进行仿写练习,以便积累更多有益的写作经验,逐渐提升作文水平。

3.归纳总结,给写作技巧分类

写作是最能体现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表现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想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讲授写作技巧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给写作技巧分类,以便在日后写作时随时调取。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同一主题或同一文体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分析和总结出同一类型文章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以及不同作者在表达方式和表现风格上的异同,以便积累更多有益的写作经验,不断提升作文水平。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入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并引导学生对两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分析和归纳出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并对比两篇文章在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上的区别,帮助学生积累更多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积累到的写作技巧分类,以便在日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

4.加强写作指导,提升写作能力

在传统的高中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给出写作题目,然后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教师再对学生的文章进行批阅,指出其中的不足,让学生修改和完善。这种写作教学方式显然不是最高效、最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为此,教师应该意识到传统写作教学模式的弊端,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充足的思考空间。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写作,慢慢自主摸索和探究这一主题作文的写作之道。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对作文题目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写作,这样才能写出更有深度的文章。例如,在以“桂花”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主题进行深入思考,明确写作方向。有的学生会从桂花的香味着手写作,有的学生会从桂花的形态着手写作,有的学生则会以桂花自喻抒自己的情志。当有了清晰的写作思路后,学生自然能下笔如有神。学生写完,教师除了简单批阅外,还需要针对学生作文中的共性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明确修改和完善的方向。而针对学生作文中的个性问题,教师则需要给予个性化辅导,明确指出不足,并传授相应的写作经验,以便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5.创新写作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都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文化知识,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但在面对写作任务时,很多学生还是表现出畏难、抵触等情绪,甚至把写作看成负担,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显然是不利的。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写作中。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对写作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创新,增强写作教学的趣味性,降低写作任务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例如,教师可以经常性地布置一些随笔小练习,不限字数、体裁和题目,引导学生借助文字自由抒发真情实感。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再把写作看成负担,而是会将其视为表达和发泄情感的窗口,逐渐产生写作灵感和写作兴趣。当学完一篇课文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涉及的写作手法进行模仿,让他们学以致用,体会到更多写作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应,帮助学生建立写作信心。

6.优化作文评价方法,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影响高中写作教学效率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后劲不足”,这里的“后劲”主要指作文评价和反馈。目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都把写作教学的重心放在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传授上,对于学生作文的批改比较“粗糙”。有些教师会简单阅读,给出相应的评语;有的教师甚至就用一个“阅”字作为批改结果。而在作文讲评过程中,教师也主要针对学生作文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导致学生不能从作文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影响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在高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作文评价,并对评价方法进行适当的优化和完善,以便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首先,在作文批阅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首先,作文内容与写作主题是否相符;其次,作文选材是否新颖,观点是否独特;再次,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运用得是否合理,是否能清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基于以上这几个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文给出具体评价,明确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优势和不足,并给出相应建议,帮助学生明确修改和完善的方向。在作文讲评过程中,教师则需要在详细记录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到修改和完善的方法。同时,教师可以在班级展示优秀作文,或将其发表到校园期刊上,让学生相互学习,汲取其中先进的写作经验,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整体提升。

写作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强化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写作教学的重视和研究,并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导向,对高中写作训练思路进行优化,让学生在学习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同时,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写作方法写作技巧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依托《课程标准》的一轮复习侧略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多角度优化写作技巧教学的方法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技巧的策略分析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过程性写作方法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小学语文写作技巧教学策略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